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强调了“五育并举,德育为先”。文章立足当前新生代“0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结合近几年新生代大学生在自身发展建设、学习、成长阶段暴露较多问题的环节,诸如价值观、学习观、人生观、主流意识形成等,分析现存的普遍性问题。从立德树人、理想信念教育以及高校美育工作等视角出发,尝试寻求新突破。希望在新生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中,有效凸出个人价值观、品德以及审美情趣的培育,从而更好地塑造当代大学生健全的审美人格、健康积极向上以及正能量的学业观、理想信念观。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30-0141-04
新时期,人们日益憧憬美、憧憬有品质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都乐于接受和学习高雅的精神文化。人们对新型社会、文明与道德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顺势就构成了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包括文明社会的建设、和谐社会的创建、文化型社会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等,并反过来影响着学校德育教育与思政教育。对此,在过去的十年间,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等理论课程的基础上,陆续开设了大量的公共必修与选修课,以更好地辅助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艺术课程、美育课程,辅助效果极强,恰到好处地弥补了当前互联网多元思潮环境下思政教育的不足。高校音乐、美术、舞蹈等美育相关课程,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感召力,能够从情感、文化、精神层面影响和激励着青年学生去进步,去追求美好的事物,继而也会严格约束自己,时刻激励着自己往好的方向去发展。因此,如果能够将这些良好的社会思想、正確的价值观、完善的美育体系加以利用,将抽象的真善美与人事物具体化,整合成具有教育价值的课程资源,才能真正意义上发挥出“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最终有助于让更多的新生代青年学生主动接受社会所传播的主流思想观念[1]、学校所教导的正确价值观。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普遍暴露的问题
当前新生代“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抽象,脱离生活与实践
思政课理论内容较为抽象,以致在实际教学中,表面上看似简单,掌握起来并不容易。正因如此,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大学思政及其类似的理论课存在较大的排斥心理,没兴趣,不愿学,被动的学习情况较为普遍。
(二)思政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多元思潮对学生影响大
思政课程是高校的公共必修课程,但长期以来并未受重视,再加上每周仅有两个课时的学习时间,一旦方法不得当,就很难在有限的精力、时间、课程资源范围内将新的理念、主流价值观传授给当代大学生。久而久之,课程建设便无法适应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多元求知需求,最终导致很多高校的思政教育如同虚设。
(三)思想政治理论等课程资源开发滞后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快了思想政治课程体系的改革及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开发设计,例如体验式课堂、活动式教学、理实一体化课堂构建、探究式教学的展开,这些课程更多时候还是停留在形式化阶段,使得实际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现有的思政课程开发与其他相关的理论思想课程的开发同步,达成资源整合,单从数量上来看,思政理论课程得到落实,诸如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很多学校还增设了大量的选修课程。但在实际的教学推进环节中,无法完整地落实下去。包括很多高校师生在内,思想观念上转变也较为滞后。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教育理念转变滞后导致课程建设与资源投入存在偏差
尽管近些年来,国内各省市地区越来越多的高校持续重视对各专业学生的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并以思想政治课程作为主要切入口,但依然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背景以及近几年的实际发展现状,可从中获悉,长期以来各地高校在办学育人、专业学科建设层面,主要精力和资源投入还是集中在专业学科建设、专业课程的开发以及教科研层面。也就是说,相当比例的高校,并没有从办学设置、顶层制度规范设计层面,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美育教育等,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学科以及重点学科来建设,更多还是充当“副科+配角”的角色。
与专业课相比,学校能够提供给教师的学科培训、教学评价考核,无论是平台、渠道、环境,均严重欠缺。再加上教师是思政教育、德育工作的实施者,一旦教师不具备较强的人格魅力与引导教学的能力,那么势必会造成比较负面的后果。关于这一点,访谈中有多位高校教师反映,“学校多次组织的培训,只是简单讲解了一些理论化的教育理念,缺乏实际操作,也没有实践演示,让很多老师都认为培训就是走过场”。
(二)新时期的青年大学生受到社会环境影响愈发深入
互联网多元思潮环境下,新媒体信息高速传播,尤其是近几年新媒体环境给新生代青少年学生的教育、实践育人带来了新机遇,但也带来了新挑战,更造成了新威胁。在全新的互联网信息社会,媒体、移动终端、信息高速传播,早已渗透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其中有好的一面,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延伸的问题,尤其是当前多元思潮下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层面的正向引导,目前已经达到不可不干预的境地。
因为在互联网新媒体环节下,弱化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美育教育的氛围。基于网络的便捷,大家借助网络媒体的可视性、生动形象等优势,无形之中忽视了现实社会、现实实践与生活文化体验。微信、微博、抖音、B站、贴吧等程序应用,提供便利的同时,正如前文所言,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趋利避害,将被动变成主动,将网络媒体优势充分利用起来,成为新一轮大学思政教学改革与方法创新的关键点所在。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设计没有突出新生代大学生的心理与情感特征
具体来看,当前互联网多元思潮影响下的新生代大学生,其知识、思想、观念的形成,是一个发展演变过程,而17—24岁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大学生,随着知识范围的不断扩大,原有的知识基础以及新接触新学习的知识理念和思维能力,也会不断变化。例如情感方面、心理层面,会变得逐渐成熟、丰富。其中,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正所谓“一千位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很多高校、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并没有将这一因素充分考虑进去,无形之中也就脱离了新生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继而造成选择的教授内容、方式,无法顺应新生代大学生的心理[2]。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对策分析
(一)转变“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 “换汤要换药”丰富思政专题教育
以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堂,尽管也顺应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不断应用一些信息技术、现代化的教育设备与互联网资源,但事实上很多都是“换汤不换药”。课堂上,老师与学生间的互动远远不够,要么是互动缺失,要么是为了互动而互动。
反之,考虑到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本身就是以思想理论为主,所以在思政课堂与教学的过程中,多渗透艺术教育、生活化教育、审美教育[3],有助于学校和专职教师在思政教学内容的编排、环境的营造中,最大限度结合“情感”等因素来开展。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所以有必要保证思政课实践教学最大限度符合学生们的兴趣、关注点。可以利用学生的情感心理、对美的追求、对正能量的评判标准,来顺势丰富专题教育的方式、主题、内容。
之所以要强调“专题教育”,主要是因为大学生思政课的目的非常直接,即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思政课又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主流价值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凸显出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必要性。整合课内与课外资源,充分融入现实生活、社会发展动态以及互联网资源,整合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对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动力,才能不知不觉地让更多的青年学生自觉主动学习。
(二)“立德树人+环境塑人” 设计生动的思政实践内容,多元形式增强感染力
当代大学生普遍受到社会环境、互联网多元思潮的影响,应以倒逼视角趋利避害。具体可通过在思政课堂上增添生动活泼的实践内容来改善。实践教学旨在保障各专业学生“主体性”“探索性”,因为一切情感上的需求、精神的需要、美的发现与获取,均源于亲身体验。因此,增添实践教学内容有助于增加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
以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课上,重点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教化,出发点在社会,落脚点在个体。而在思政课堂上践行体验性教育,可以让更多的大学生感受美好的人事物,目的是要使个体能够更好地生存于社会,即人的社会化教育,出发点在个体,落脚点在社会。强调青年人要“立志”,鼓励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明确人生努力的方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离不开身边环境的濡染,必要的理想信念规划引导可以丰富思政课堂的审美情境,其中有很多思想元素、文化价值都有利于大学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可以较好控制当下大学生作风懒散、拜金主义、社会悲观抵触情绪等负面现象的蔓延,最大限度消除社会环境、互联网多元思潮的不利影响。
在此基础上,优化校园文化环境[4]。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更需要科学利用网络环境,加强宣传力度,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以便对学生发挥以文育人的效果。构筑教育根基,塑造良好环境,营造良好学风学气,培养良好家风、学风、校风。在校园内,学生的角色是学习者,以学习知识、完成学业为重,学风、校风非常重要。虽然学校不可能将全部的精力集中在“思想政治”上来,但此课程对培育塑造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却不可或缺。高校可以多尝试将先进的思想政治类、社会主流价值观内容、法治建设内容等,都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比如像法治宣传、理想信念、爱国情怀、民族自信等。借助历史名人的形象及其事迹,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增砖添瓦”,打造富有内涵的“雕塑景观”。比如中山大学有孙中山的塑像,清华大学有蔡元培的塑像,中央音乐学院坐落着聂耳塑像。此外,再如孟母塑像、颜之推塑像等,这些名人雕塑及其精神文化内容,无不传递着大学文化精神。所以,各学校可以根据各专业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对应设计一些文化类、传统美德类的主题活动。
(三)加强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关的思政课程资源建设
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思政课堂的创设上,拓展思想教学内容,需要建立在原有的思政课程及教材之上,与相关的教学活动构成递进关系。源于教材、取于教材但又不限于教材。近三年来,各高校多次大面积展开网课,这些均可以顺势转化成为思政课创新教学的优势资源。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课堂,均可以借鉴汲取微课、翻转课堂等方式开展。将各类课外资源、社会资源、互联网资源、家庭教育资源,结合新生代大学生们的情感、心理、学业等特点状况,针对性整合融入思想政治课堂内。在此形势下,很多学校也都把握住了这一契机,在线上思政课堂中融入了很多生活元素、社会元素、自然元素、家庭元素,将“好”的与“美”的元素带到线上课堂,教师利用媒体课件、网络教育资源以及设计好的音视频教案,教学更便捷,节省了大量时间。以家庭美德、社会美德教育为例,全部可以从微小切入,很多学校开展了大量的家庭美德、家训家风的教育来克服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大学生受到互联网多元思潮的影响、负面腐朽思想的冲击,不懂得诚信、不自爱、不尊重人、目无尊长、消费无度、过度索要生活费等常见现象。
立德树人视域下,对“德”的元素的挖掘理应多多益善,家、学校、社会、同学之间、网络内外,都可深入探索。将大学生都关注的人事物等社会“德”的元素、生活“德”的元素,融入思政教学中,更有助于新生代大学生逐步确立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内心确立一套自我规范。将思政课程资源以单元主题的形式区分开来,以图文、影像、历史、典籍、音视频读物等思想理论内容,予以强化。譬如《诫子书》等一些古书古文,就是很好的范例。《诫子书》提到“故禹不爱尺璧而爱寸阴”,看重一分一秒的光阴,“必读书,并学作人。”《与子侄》中告诫子孙要“日月易逝,斯言常当猛省”。通过优秀文化思想的熏陶,使大学生深刻意识到无论什么身份地位,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都应明白艰苦奋斗的重要性[5]。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核心价值观是新生代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标签。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很有必要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当代大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提倡青年学生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但同时又要确保价值取向不脱离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不走弯道、不扭曲,规避不利影响。本研究专门围绕着如何“立德树人”,结合高校教育现状与教学实际,尝试着从多角度提出了一些优化改革建议。其中,特别提到了环境塑人,并以倒逼视角结合互联网多元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现状,包括价值观、人生观、职业观、公民道德规范等,趋利避害,对症“施教”。对此,提出了以环境、以艺术、以情感来辅助思政类课程的教育引导。比如高校越来越重视的美育工作,美育中的很多内容、思想观、审美观,不仅具有艺术性、情感性的教育价值,还具有文化性、思想性、伦理性等教育效果,恰好可以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普遍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家艳.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途径研究——评《立德树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纪实》[J]. 高教探索,2020(04):138.
[2] 任路伟,王甜甜,刘晓敏.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精准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15):238.
[3] 马晓娟,史圣洁. 基于美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法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20(02):67-68.
[4] 王添翼. 基于人本管理的大学校园文化与思政教育互动机制构建[J]. 中学政治教學参考,2020(40):88.
[5] 侯玉. 劳动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20(07):167-168.
(荐稿人:张凤莲,宿迁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莫唯然)
作者简介:徐秀秀(1983—),女,硕士,宿迁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