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传承与利用研究

2023-11-11 02:24:56赵树桐金庆凯汪承平
皖西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大别山老区革命

赵树桐,金庆凯,汪承平

(1.皖西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2.皖西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文化建设已被我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国家也提出了“文化生产力”的全新概念。红色体育是20世纪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其精神内涵在当今时代更显珍贵。红色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利用,是我国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大别山地跨鄂豫皖三省,因其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天然的地理分界位置,被后人称为“名山”“圣山”。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期间,在大别山地区建立了全国第二大苏区,创造了“红旗二十八年不倒”的奇迹,曾出现了四度辉煌,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重要拐点[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各个阶段,受到大别山革命精神的影响,红色文化与体育活动相伴相随、相辅相成,渗透到教育、军事、医疗、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红色体育文化便已萌芽。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加强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的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尤为重要,既可充实体育文化的创新发展,又能丰富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拓展研究领域,也是新时代赋予体育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1 大别山的区位优势与发展机遇

1.1 区位优势

大别山革命老区坐落于鄂豫皖三省区交界处,区域内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地形相涧其中,隐蔽性强,又方便向外扩散,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其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际,大别山地区就出现了革命活动;土地革命期间,红二十五军、二十八军诞生于大别山地区;抗日战争期间,作为新四军的根据地,大别山地区更是涌现出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和英雄模范人物;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这些都是人民精神财富的重要表现[2]。由此可见,大别山革命老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保存下来的革命故事、革命文化、革命精神、革命遗址、革命文物已成为大别山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表1)。同时,大别山地区民间体育氛围浓厚,由于山水资源丰富,各项依托自然环境的体育户外活动不断涌现,开展了野外拓展、滑草、极限运动、探险、漂流等活动,体育资源较为丰富。

表1 大别山区红色资源分布主要情况

1.2 发展机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压力的增加,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方式的改变,居民体质、心理等健康问题逐渐增加,在这种环境下,国家出台了全民健身计划和健康中国等政策规划,将百姓的身心健康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尤其是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将关注重点由疾病治疗转为通过体育锻炼来实现疾病预防[3]。

在政策的指导下,全民健身活动稳步开展,居民体质也逐渐增强。而红色体育也是在“运动要经常”“发展体育运动,提高人民体质”等方针的指导下开展的,与此时国家健康中国的战略要求不谋而合。由此可见,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同时,国家的宏观政策背景也给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营造了绝佳的战略环境。

2 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的构成

2.1 精神层面——大别山红色体育精神是文化传承的核心基因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开拓创新、积极主动、不畏艰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大别山精神,是红色体育文化的核心基因,作为强大的精神武器推动大别山红色体育的蓬勃发展[4]。随着社会的发展,多种多样形式的红色体育活动丰富着群众体育生活,将革命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等红色元素巧妙地融入体育运动项目中,将革命年代的军队体育比赛转变为群众性体育赛事。如在大别山地区开展的“100米挑扁担”是让参赛者肩挑重物跑100米来决胜负的运动项目,通过速度和耐力的比拼,促进运动员的强身健体、身心和谐。“独腿长征路”是根据一位红军战士负伤截肢后,用一条腿坚持完成了革命任务而改编的体育运动,体现出意志坚强和革命大无畏的精神。“独轮车支前”是根据革命战争中常见的独轮车支援前线而改编的体育项目,折射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天下百姓福祉,也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相得益彰,反映了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统一。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和谐、进步与发展。

2.2 物质层面——红色体育文物是红色体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在文化的物质层面上,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的主要表现是红色体育文物。大别山红色体育文物种类多样、丰厚珍贵,基本可以分为三大类(表2):红色体育历史遗存、红色体育纪念品和红色体育文献资料,直接而深刻地反映了大别山不同革命时期红色体育文化的发展特征,其内容的涵盖面十分广阔。比如,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毛泽东等领导人鼓励大家利用一切手头资源、集思广益,生产出了许多简单实用的健身工具,像马步枪、军球、自制篮球架、跳高架等有形文物资源,同时也包含了军歌、剧目等无形文物资源,为我国红色体育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充分的可供挖掘的素材和空间,在如今学校体育的教育教学中仍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这些红色体育文物不仅是铭记大别山苦难与光辉历史的珍贵财富,也是也是宣传大别山悠久的体育文化和辉煌的体育成就、向人民群众进行社会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做好红色体育文物工作是关系到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保障。

表2 大别山红色体育文物的主要门类及内容

2.3 制度层面——政策支持成为新时代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发展动力

文化的制度层面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包括社会经济制度、政治法律制度政策等内容。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国发〔2021〕3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政府发布了《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皖政办秘〔2021〕78号),明确提出弘扬传承红色文化,深入挖掘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和革命历史故事,将加大独山、汤家汇等重要革命旧址保护和修缮力度,推动金寨、霍山、裕安等地加强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同时将挖掘革命老区深厚的文化资源、红色资源、生态资源,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文化旅游、休闲体验旅游、乡村旅游、康体旅游等,加快打造全域旅游体系。将红色文化和体育资源的相结合已然成为新时代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发展动力,充分运用好支持政策发挥大别山革命老区比较优势,尽快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传承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包含了精神、物质和制度三个层面,其中大别山红色体育精神是核心基因、红色体育文物是重要载体、政策支持是发展动力,因此可以将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定义为: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各个重要阶段中,受革命精神传承与影响下,在大别山地区组织开展各种体育文化运动所产生的精神、制度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3 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传承利用的价值

3.1 体育战略价值

3.1.1 有利于实现现代化体育强国战略

体育强国的建设是政府、人民和整个社会的集体行动,而红色体育文化的发展为中国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提供了有力保障,开辟了新的局面。革命年代时期,体育精神就已经坚持“团结、友谊、和平与进步”,运动员们都一一遵守,观众们也秉持文明观赛的理念,体育比赛稳步地开展。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宣扬的爱国和拼搏精神,为我国的体育强国之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符合健康中国的总体战略要求。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利用,进一步发挥了体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提供了精神支撑。

3.1.2 有利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全民健身作为出发点与立足点,不断推进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5]。大别山红色文化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体育运动为载体”所形成的文化[6],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利用有利于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将其中优秀的大别山精神品质与现代体育发展相结合,独特的强身健体作用和教育引导功为健康中国战略的贯彻落实提供了依据。

3.2 教育文化价值

3.2.1 有利于建设教育强国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社会发展起决定性因素的是人,我们必须培养承担民族复兴重任的人才。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既有丰富的革命精神,又有深厚的文化根基,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仍然扎根在大别山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深深地根植于大别山人民的心中。虽然时代在发展,现在的大别山有了新的面貌,但其精神层面和文化内涵在任何时代都依然适用,这为建设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提供了精神保障。

3.2.2 有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与一个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7]。红色体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创造的先进文化之一,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在这繁杂的信息环境下,部分国人的价值观在无形之中被扭曲,同时,一部分主流文化也遭到了恶意歪曲与污秽。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文化层面着手,传承和发扬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理解过去、把握现在、面对未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撑,让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3.3 政治经济价值

3.3.1 有利于传承大别山红色革命精神

大别山红色体育精神作为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的核心基因,通过大别山红色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让生活在温室中的花朵们直接体验艰苦环境下的军事、生产与体育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大别山革命精神,英勇奋战、无私奉献、不畏牺牲、坚定信念、吃苦耐劳等[8]。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不同于当代社会人们在高档体育设施上追求娱乐和功利性的表现,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之一。

3.3.2 有利于发展大别山红色体育产业

大别山革命老区可以将丰富的红色体育资源和体育旅游资源融合开发,形成极具特色的红色体育产业,为大别山的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将区域内城市打造为国家红色体育旅游城市,营造红色体育旅游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的旅游吸引力与知名度,提升经济效益。如安徽省六安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以大别山革命老区为开发重点,以红色体育文化为切入点,发展红色体育旅游、红色体育赛事、红色休闲体育等多行业,为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体育产业奠定基础。

4 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的传播困境

4.1 理论研究不足

当前,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拓展研究视角,如何将红色体育文化的研究延伸到社会、教学和生活中,仍然缺乏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目前,国内大部分人对红色体育的认识还停留在革命历史的教育层面,没有深入到社会、学习和生活中。在理论研究方面,依据缺乏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结果没有应用到社会发展中[9]。想要促进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理论研究的发展,既要在内涵上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又要在表现上符合新的潮流形式,结合大别山自身特点对红色体育文化的内涵进行探索、补充与完善。同时,在不忘初心的基础上,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更好地构建大别山红色体育精神。

4.2 传承方式创新性不足

目前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的传承缺乏创新性,主要是从长辈、教授、学者、电视、网站等传统渠道,以政府官网等主流媒体的发声为主,内容缺乏吸引力,形式老套,缺乏个性化、多样化、差异化的传播。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的传播仅限于鄂豫皖地区,对外交流薄弱。学校在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的教学也缺乏实践活动。同时,大部分公众对红色体育文化的传承意识淡薄,情感上缺乏认同,传承方式缺乏创新更是让人民群众对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的传播内容兴趣度不高,传播效果不理想。但人民群众是红色体育文化的创造者和发扬者,红色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承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10]。在信息时代,发展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需从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出发,创新传承思路,创新传承渠道。

4.3 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人才优势才是实力优势。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的人才队伍力量需要进一步加强。红色体育文化的研究工作难度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时间与精力,对于交通不便的大别山革命老区更是如此。受资金有限、环境艰苦等条件限制,导致研究成果周期长、数量少,研究性人才和后备人才明显不足,高新技术人才缺乏。在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如红色体育文化遗址、景区、博物馆的基层工作人员,因缺少理论培训和实践经验,导致没有将丰富的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及时有效地传播给人民群众。

4.4 品牌尚未形成

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在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加强对外交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当前的现实情况是,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并未形成品牌效应。在全国市场上,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的知名度仍然较低,认识不够全面。这不仅受到开发资金、人才紧缺等因素的影响,还与大别山革命老区未充分融入当地特色密切相关。因此,在推广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品牌的过程中,要结合大别山当地的民风民俗、特色美食,充分地将自然资源、特色文化和传统习俗融入红色体育文化的开发中。

5 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传承与利用策略

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传承与利用固然值得欢迎,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困境。如何走出困境?必须坚持以“人”为中心,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才能更好地推动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传承与利用的核心问题。

5.1 合理开发大别山红色体育资源

在战争年代,革命先辈们留下了数量大、种类繁多、影响深远的红色体育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再生,一旦遭到破坏,便不复存在。大别山红色体育资源分布在鄂豫皖三个省份,较为分散,多为崇山峻岭,环境艰苦。然而在现实中缺乏对红色体育资源的整合与保护,导致部分红色体育遗址遭到破坏。可以通过建立大别山红色体育博物馆,在政府的统筹下,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资源。大别山红色体育博物馆是有效传承红色体育文化的一种形式,也是大别山红色体育历史的物质见证,更是展现红色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让更多的人民群众认识大别山、了解红色体育、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11]。因此政府需要加大资金投入,为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必需的经费支持,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对大别山红色体育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

5.2 拓展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传播途径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多样化的思想与文化通过现代媒介进行传播,影响着大众的思想观念。既可以利用传统的传播渠道,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手段,扩大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的传播途径。比如利用新媒体、自媒体、短视频和直播平台是提高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传播效果的重要方式。在利用网络传播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急功近利,为了上热门而颠倒是非观念、歪曲历史事件、抹黑历史人物等,要以真实为基础,客观评价历史事件,对于革命历史要有敬畏感和自豪感。始终坚持党和国家的领导,发扬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

5.3 创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

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的宣传与推广,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实现,因此创造培养后备人才的环境显得尤其重要。一方面,可以多与大别山区域内的高校加强联系,为青年大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和锻炼的机会。学生群体有充沛的精力,在探索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与问题时,可以定期请该领域的专家为学生提供系统化的指导。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快速成长,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培养,有助于他们日后肩负起传承和发展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的重要使命[12]。另一方面,可以集思广益,激发社会活力,制定激励机制,激发民间力量参与到红色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开设展览馆和收藏馆、完善遗址遗迹档案,大力呼吁发挥民众的热情,为传承和发展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5.4 发展大别山红色体育旅游业

大别山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和体育旅游资源,融合两者的优势与特色,打造大别山红色体育旅游品牌,有效地提升红色体育文化的竞争力,在革命老区创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3]。大别山红色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与当地的政府、景区、旅行社合作,共同组织、开展与宣传,形成一套完整的活动策划方案,开展多元化、个性化的红色体育旅游项目,通过品牌效应与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让参与者和体验者在潜移默化中领悟红色体育精神。为了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大别山、走进革命老区,在发展红色体育旅游业的同时,还需增强大别山革命老区城市的活力,营造文明和谐的氛围,打造红色体育旅游城市品牌,有利于增加大别山革命老区的旅游收入,让人民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走上致富的道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红色体育旅游,既能有效地传承和发展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又能为大别山革命老区实现乡村振兴。

6 结语

红色体育文化不仅是对大别山红色文化的最佳传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要实现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必须科学合理地开发红色体育资源,拓展红色体育文化的传播路径,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以及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到红色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同时,发展大别山红色体育旅游业,打造红色体育旅游城市品牌,让参与者追溯革命战争时期的战斗精神,更加真切领悟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的精神内涵,在参与的过程中更加认同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

猜你喜欢
大别山老区革命
大别山的早晨(油 画)
清明(2022年5期)2022-09-21 08:37:04
又见大别山
黄河之声(2021年1期)2021-03-29 01:09:34
老区在努力奔跑
红土地(2019年10期)2019-10-30 03:35:10
坚决打赢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
红土地(2018年9期)2018-02-16 07:37:56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上海建材(2017年5期)2018-01-22 02:58:52
再见了,大别山
老友(2017年6期)2017-06-22 14:36:35
老区也需要一个节日
采取超常规举措 打赢老区脱贫攻坚战
红土地(2016年3期)2017-01-15 13:45:31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4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