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传千年 神韵落指间

2023-11-11 16:20:20单义杰
协商论坛 2023年4期
关键词:陕州灵宝卢氏

单义杰

一把剪刀,一张纸,上下翻飞间,剪出万千精彩世界……三门峡民间剪纸历史悠久,流传极广,其中以卢氏县、灵宝市、陕州区最具代表性。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早年在河南考察时曾评价说:。豫西剪纸保留着农耕文明的鲜明特点,豫西的剪纸美,拿去堪与毕加索的画相媲美。”由此,三门峡剪纸艺术的文化神韵可见一斑。

三地剪纸各有特色

卢氏剪纸是卢氏民间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民俗文化品类,是河洛地域文化传承的活态标本之一。2008年,卢氏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卢氏剪纸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地域文化影响,形成了两种风格。卢氏黄河流域一带,民间剪纸构图粗犷、线条稚拙、粗直原始,原生态气息浓厚。卢氏长江流域一带,民间剪纸以流畅委婉为主,构图精巧细致、线条流畅圆润、结构匀称精细,给人一种玲珑剔透、精巧秀丽的印象。卢氏两种不同地域风格的民间剪纸,在河南乃至全国的民间剪纸和民间文化中独树一帜。

灵宝剪纸在豫西民间剪纸传统艺术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2008年6月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悠久的历史和黄土地造就的人文气质,形成了它粗犷、质朴、率真、浑厚的艺术特色。

炅宝剪纸的题材大多是人物,动物、草木花卉,可贵的是它能借助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过谐音、象征等手法,构成寓意性的艺术画面。如“龙凤呈祥”“凤凰戏牡丹”象征婚姻的美满与神圣,“刘海戏金蟾”象征爱情的忠贞等。此外,在灵宝当地,每逢元宵佳节,人们会用剪纸来装点彩灯,被称为“彩灯剪纸”,灯转影动,别具美感。

相比图幅较大的卢氏、炅宝剪纸,陕州剪纸虽较小巧,但形式新颖独特,剪法独树一帜,自成一派,独具魅力,最为著名的是大营镇和西张村镇的剪纸。其中,西张村镇南沟村号称“中国剪纸第一村”,有三百多年的剪纸历史,全村两千四百多人中有四百多名剪纸艺人。

据考证,“喜事布黑花,渊于夏文化”,而南沟村也是极具陕州风情的黑色剪纸的“剪纸窝”。

以南淘剪纸为代表,陕州剪纸有四大特点,分别是男人剪纸、黑色剪纸、染色剪纸和边剪边唱,其中的黑色窗花和染色窗花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而边剪边唱民谣更是陕州剪纸独特有趣的风格,剪纸时边剪边唱,纸随剪动,剪落曲终,妙趣横生,故陕州剪纸被誉为“民俗奇葩,中原一绝”。

剪纸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声氏民间就有剪裁花样的习俗,在唐朝得到较为长足的进步,在宋朝达到顶峰,最终在清代成为一项被绝大多数人所掌握的手工技艺。

卢氏剪纸是卢氏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它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早已融入当地人的灵魂,影响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到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卢氏剪纸是了解当地人思想感情和生活状态的第一手材料,它为卢氏历史和民间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灵宝剪纸同样历史悠久,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新春正月二十三,太上老君散仙丹。家家门上贴金牛,一年四季保平安。”这首民谣在灵宝流传甚广,它与灵宝剪纸的由来密切相关。相传当年老子辞官退隐,骑青牛途经函谷关时,这里正流行瘟疫,老子就用青牛口中吐出的牛黄制成丹药散发给老百姓,遏制了瘟疫的流行。后来人们视青牛为神牛,并在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三这一天家家都要剪贴金牛,意在避疫求吉,除恶压邪。

灵宝剪纸积淀了特殊地域性文化历史特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全国享有盛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富有极强的欣赏性和研究价值,是豫西一颗璀璨的明珠,映照中华大地。

至于陕州剪纸其最早可追溯到夏、周朝,经过数千年发展,延续到今天。“因为夏代崇尚黑色。所以陕州剪纸多为黑色,结婚用的喜花多以黑色纸来制作,体现庄重和正式。”陕州区文化馆馆长张琦表示,这对研究夏代崇黑文化在剪纸艺术中的影响和应用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欣赏收藏价值。

此外,陕州剪纸独特的染色窗花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风格迥异,对研究我国染色剪纸的起源、变异、种类分布、发展脉络有重要价值,同时纠正了民俗学术界认为河南没有染色剪纸的认识。

保护传承绽放光彩

灵宝剪纸作品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也曾在北京、郑州、洛阳参加展出,部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灵宝剪纸还多次参与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焦村镇知名剪纸艺人杨仰溪的剪纸作品曾远销法国、新西兰。

卢氏剪纸也曾多发在各地举办的全国剪纸大赛中获奖。许多剪纸传承人的作品被知名博物馆、出版社等收藏,并且行销海外,如卢氏县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幸会平的多幅剪纸作品在书报上刊载,并远销美国、澳大利亚等地。

前些年,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王蒙等人曾慕名到陕州采风考察。2019年,以非遗传承人黄亮娥为代表的陕州剪纸亮相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登上了世界舞台,让更多的国内外友人感受到了陕州剪纸的魅力。

在保护传承方面,三地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拖。陕州区西张村镇南沟村成立了河南省第一家村级剪纸艺术协会,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剪纸艺术传承、创作基地。陕州区非遗中心建设了陕州剪纸微展馆,相关剪纸艺人自发创办了剪纸农民合作社、纸艺中心、剪纸工作坊等,为剪纸的传承保护搭建了载体和平台。

灵宝市经过实践探索,将解放小学确立为灵宝剪纸项目传习基地,搭建起传统文化展示、互动、传承的平台,培养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興趣。灵宝市文化馆也经常组织剪纸传承人开展培训、讲座,同时选取优秀剪纸作品进校园、进景区,让剪纸艺术得到更好传播。

近年来,卢氏县文广旅局用活用足文化扶持政策,申请各级非遗项目资金,用于举办培训班、展览、赛事、外出展演和交流等活动,一批剪纸新人脱颖而出,卢氏剪纸作品质量和数量均实现了飞越。

三地文化部门和剪纸传承人都希望通过共同努力,让更多年轻人真正认识剪纸的魅力,利用新思想新技术,进一步推动剪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传统非遗项目焕发新光彩。

猜你喜欢
陕州灵宝卢氏
基于河南省道S250线灵宝—朱阳段改建工程的地质灾害特征研究
开封卢氏鸡特种养殖助力脱贫致富
广东蚕业(2021年9期)2021-12-01 14:00:58
语言音乐学视域下的陕州梆子地域风格探究——兼谈陕州梆子的“本土”身份
中国音乐学(2021年3期)2021-11-20 05:40:08
纳兰容若与卢氏: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民周刊(2018年21期)2018-12-24 09:51:50
探秘陕州地坑院
中国盐业(2018年16期)2018-12-23 02:08:36
灵宝人大:认真履行“两个机关”工作职责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4:02
王妃没卢氏墀嘉姆赞对吐蕃禅宗的历史贡献探讨
新出北宋陕州漏泽园党项配军墓志研究
西夏学(2018年2期)2018-05-15 11:28:34
我家娘子是把剑
桃之夭夭A(2016年10期)2016-10-13 00:24:00
仙君,你的宝宝掉了
桃之夭夭B(2016年3期)2016-05-14 11: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