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蒋成
从2010年《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到2022年推出《关于推动新时代纪录片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家广电总局在增加播放时段、推优评优、项目扶持、人才培养、国际传播等多方面为纪录片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意义、地位与方向。根据对近年来《纪录片发展报告》的整理,2021年中国纪录片全国播出时间达到74.07万小时,相比2019年提高了23.8个百分点。中国纪录片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有着非常广阔的产业前景和市场潜力。在此背景下,中国纪录片要进一步加强“出海”驱动力建设,从内容、叙事、形式、渠道等方面入手,加强创新实践,全面提升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为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纪录片要深耕内容创作,持续拓宽内容边界,聚焦文化内核,树立全球视野,通过横向建构与纵向联结,以立体化的内容展示展现流动、自信、担当的中国形象,提高中国纪录片的内在吸引力和感召力。
1.聚焦传统文化内核。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必须坚守传统文化价值本位,将历史流变、文化基因和时代映照进行交融整合,为受众呈现一个充满文化自信与生机活力的中国。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必须塑造高水准的民族文化品位。在进行文化表达与输出的同时,营造一种“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传播氛围,致力于提高海外受众对中国纪录片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一方面,要以传统文化内核为支撑,高度平衡民族性与世界性、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让文本超越单一的意义,成为民族影像志甚至人类影像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纪录片《故宫》目前已在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开启了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新纪元,充分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要尊重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坚持文化自信与自觉,赋予作品鲜活的生命力,在意义超越中实现广泛共情。此外,还要重视并鼓励地方媒体参与,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打造全面开花的纪录片传播格局。例如,绍兴电视台积极参与人文类纪录片“出海”,推出了《越地茶韵》等极具地方特色的作品,并成功斩获第十七届全国电视外宣“彩桥奖”自然类纪录片一等奖。
2.丰富纪录片类型。中国纪录片在选题上要持续探索“纪录片+”模式,拓宽内容表达边界。除了历史文化类、美食类纪录片以外,还要广泛涉猎科技工业、自然生态、社会经济、政治体制等题材领域,通过有效平衡软题材和硬题材,打造真实、多元的中国形象。2022年,第十九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成功举办,评选出了“中国故事优秀纪录长片”“中国故事优秀纪录短片”“中国故事优秀系列纪录片”和“优秀国际传播中国纪录片”等奖项。笔者分析了这些获奖作品后发现,中国纪录片在题材选择上正在从大转小、从硬转柔,以社会纪实、人文历史、自然地理等题材为主,强调以小见大展现中国故事,突出中国故事的情感张力和时代力量。例如,“中国故事优秀纪录长片”获奖作品《落地生根》以真实的镜头和真切的语言,讲述了云南傈僳族自治州沙瓦村的命运变迁史。该片以贫困群众和帮扶队员为主要人物,聚焦精准扶贫政策在基层的落实过程,展示了在减贫大背景下,中国基层政府和群众直面贫困、改变乡村命运的真实故事。另外,《柴米油盐之上》《跑好最后一公里》《1950他们正年轻》等作品都从细微之处切入,讲述具有温度和生命力的中国故事,通过更多元、立体的影像叙事构建流动的中国形象。
3.锚定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纪录片的创作不应局限于狭窄的领域,而应放眼世界,以中国人的视角讲述人类故事,锚定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增强纪录片的内容普适性和文化适切性。在具体创作中,要重点把握以人为核心的叙事维度,这是凝聚受众关注、提高国际影响力的关键,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中国纪录片要善于站在他者的主体维度讲述中国故事,于无形中产生内在呼应和共振效果,消除文化折扣,提高传播效力。如由央视纪录频道与国外媒体联合制作的历史纪录片《人类溯源》,从四个转折点入手整体呈现了人类的发展史,为受众提供了人类起源的真相,从历史维度艺术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中国纪录片要善于通过客观、平衡和个性化的话语表达,构建独具特色的叙事话语机制,创造深层交互的共享语境,促进中国故事和国际表达的深层融合,全面提高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的说服力。
1.多元主体联动叙述。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要注重扩大叙述主体的范围,广泛吸纳多个领域和多个层面的参与者,通过全员参与打造开放格局,切实提高纪录片国际传播效能。通过多元主体的联动叙述,增进与海外受众的对话互动,提高中国故事的海外触达率,这是中国纪录片“出海”的核心路径。例如,五洲传播中心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联合制作的纪录片《做客中国——遇见美好生活》,由三位美国主持人深入中国8个省市的9个贫困村镇,共同生活劳作,亲身体验中国精准扶贫带来的巨大变化。通过“他者”视角,全面展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并凸显出中华民族热情好客、艰苦朴素的优良品质,实现了中国故事和中华文化的双向传播。
此外,要促进中国纪录片海外传播产生实效,创作上也要与国际接轨,通过国际合作来实现更广泛的交流对话,这也是中国纪录片“出海”的重要路径。以多个国际野生动物专家组联合推出的纪录片《雪豹的冰封王国》为例,该片全面聚焦中国三江源保护区,真实再现了野生雪豹的生存环境。作为国际纪录片《野性四季:珍稀野生动物在中国》系列的首部作品,该片在2021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昆明会议当天播出,通过多元主题联动的叙述方式增强了中国故事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促进了中国生态故事产生国际传播效能。
2.宏观主题与微观视角平衡建构。在“日常化叙事”成为全球传播新常态的时代语境下,那些只关注宏大叙事的纪录片有时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这是因为这些纪录片过于强调方向性和思想性,而忽略了故事性和人文性,因此难以在国际受众中真正引起共鸣和共情。对此,中国纪录片创作必须注重宏观主题与微观视角的平衡建构,从而增强纪录片的亲和力和感召力。例如,新华社CNC创作推出的大型双语纪录片《中国减贫密码》聚焦脱贫人群,通过最真实、生动的小人物生活视角再现中国脱贫攻坚政策,以小切口凸显大视野,将抽象的宏大主题转化为可感知的个体故事。纪录片上线后的短短半个月内,就取得了全网浏览量10亿+的成绩。同时,纪录片在亚洲、欧洲、非洲等数十个国家播出,涵盖中、英、法、西、日、俄、葡等多种语言版本,全网触达量超过36亿人次。
3.积极融入个性化视听元素。在视听语言方面,传统纪录片往往比较依赖口述语言而忽视影像语言,导致内容的视觉传达力不够强,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在国际传播中,中国纪录片应该尽可能从电影的角度出发,积极融入个性化的视听语言,以平等交流为导向,以“适应—融通”的方式来赢得海外观众的认可。例如,2021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与NHK联合制作推出《世界遗产漫步》,采用年轻受众群体比较喜欢的“旅行Vlog”形式,以虚拟人物的第一视角,在中国丽江、杭州、厦门等地进行“云旅游”。该片将纪录片与Vlog相结合,实现了全新的艺术表达。这种形式更加贴合当下观众的阅听习惯,不仅加强了纪录片的真实性,还增强了观众的沉浸体验和参与感,打造了深层交互的共享空间。
全媒体时代,中国纪录片要加强宏观布局,在夯实内容生产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打造纪录片多维传播特质,为提升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效能提供核心驱动力。要构建中国纪录片融媒体传播体系,通过多方位、多平台的宣传网络,不断提高中国纪录片的国际话语权。
1.加强技术创新应用。中国纪录片创作者要充分利用网络渠道,最大程度挖掘释放内容价值,精准、高效地将核心信息传达给目标受众,并通过监测和评析媒体覆盖动态以及传播效果,为纪录片创作和推广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支持。此外,还要善于借助5G、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持续推进纪录片形式创新和形态创新,为受众提供全新体验。例如,自2020年以来,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采用大数据技术,依托“云直播”平台,通过素材抓取与整合,快速生成微纪录片,并通过UGC和PGC的联动整合,创作出风格独特的长纪录片。这种创作方式实现了专业与大众、宏观与微观的有机结合。总体而言,新时代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必须依托优质内容,加快融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强化技术赋能,提高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能力。
2.加强出版物建设。中国纪录片除了要深耕新媒体技术以外,还要继续发挥出版刊物和音像制品等传统渠道的优势,不断提高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话语渗透力。传统出版物和音像制品与影视作品介质不同,它们不仅能够表达深层次的审美意蕴,还能通过多途径推广,实现中国故事、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的全面传播。例如,《中国脱贫攻坚的宁夏样本》融媒图书以及《拥抱小康》微纪录片采用融媒体形式,从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的视角出发,全面再现了宁夏地区脱贫攻坚取得的重大成就,凸显了宁夏人民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展开的生动实践,让海外受众看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与高贵品格。
3.加强国际交流平台建设。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长效推进,离不开国际交流平台的长效支持。以自建或共建的方式打造交流平台,能够有效提高中国纪录片海外市场的自主权,这也是提高中国纪录片国家话语说服力的重要前提。一方面,自建海外电视频道能够实现中国纪录片的直接输出,为海外地方受众提供及时有效的观看渠道,减少受众的信息搜索成本,同时能够实现更广泛的落地传播。目前,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及多家地方电视台已经自建多个海外频道,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纪录片海外输出渠道。另一方面,共建海外电视频道不仅能够降低投入运营成本,而且更容易获得地方市场的认可与支持。以入股、投资等方式共建传输网络,获取部分市场支配权,能够为中国纪录片“出海”提供更多便利。中国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积极构建纪录片媒体联盟,通过资源共享为“中国影像全球传播”提供更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