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理论视角下中国脱贫攻坚形象的国际传播
——以扶贫主题纪录片国际传播为研究对象

2023-11-11 12:04马陈静
传媒 2023年20期
关键词:纪录片话语符号

文/马陈静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国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使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我国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这成为形塑中国形象的重要叙事来源。随着中国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一系列面向海外发行的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纪录片相继问世。这些纪录片通过展现中国脱贫攻坚实践,塑造了正面国家形象。本文以此类主题纪录片为研究对象,对中国脱贫攻坚实践的媒介再现进行分析,对中国脱贫攻坚形象的国际传播进路提出建议。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背景

“再现”(representation,也译作“表征”)是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概念,代指语言、话语、图像生成并传播意义的过程。所有的表意实践都必须立足于“再现”来实现。

1.再现理论。“再现”是指意义生成和传播的过程。17世纪,“再现”一词用于描述对外界表象的回应;到了20世纪,在结构主义、符号学和后结构主义的影响下,“再现”的含义转变为“将不同符号放在一起,使复杂抽象的概念变得易于理解和有意义”。斯图亚特·霍尔认为,实物本身无法传达意义,而需要“再现”实践赋予实物以意义。在实践中,社会现实通过符号表达并在阐释中得到意义,而对社会现实的解释又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现实。因此,我们对“再现”的探讨不应局限于“再现”与“事实”之间的差异,而应该关注社会事实如何被再现。因此,分析“再现”背后的深层关系,需要关注媒介如何通过图像、语言、叙事等符号表达实现形象的“再现”,并揭示嵌入其中的社会关系。

2.对外传播的中国扶贫纪录片概貌。为了真实展现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面向海外发行的扶贫主题纪录片将图像、声音、叙事和话语进行巧妙组合,生动展现了中国扶贫的媒介形象。本文收集和统计了相关文本,并将7部面向海外发行的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纪录片作为研究对象(见表1),探讨其如何再现中国脱贫攻坚形象。

表1 7部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纪录片一览表

二、对外传播类纪录片对国家脱贫攻坚形象的再现

本文研究的7部纪录片通过再现中国脱贫攻坚历程,刻画了敢于担当的中国共产党形象、勤劳朴实且砥砺奋斗的中国人民形象,及焕然一新的中国乡村形象。这些局部形象构成了对中国特色扶贫形象的再现。

1.敢于担当的中国共产党形象。政党形象由无数个体形塑而成,再现于“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外在的、整体地存在中”。扶贫纪录片生动展现了基层扶贫事迹,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勇于担当的形象。例如,《中国扶贫在路上》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深入贫困地区湖南苗族村寨“十八洞村”进行实地调研的场景,同时呈现了基层党员进村入户开展贫困调查的微观场景。再如,《前线之声:中国脱贫攻坚》以外籍主持人的视角讲述中国脱贫故事,运用纪实手法,还原了总书记深入脱贫第一线的真实现场,并记录了村干部黄海军主动申请驻村扶贫的感人故事。这些纪录片将个体微观故事与国际脱贫的宏观叙事相融合,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感,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2.勤劳朴实且砥砺奋斗的中国人民形象。纪录片讲述了不同地域的脱贫攻坚故事,再现了中国人民砥砺奋斗抗击贫困的形象。例如,《中国扶贫在路上》聚焦贵州大方县这个深度贫困地区,讲述了盲人杨跃志通过政府的帮助,自力更生经营盲人按摩店,走出贫困的故事,同时展现了一个身残志坚、甘于吃苦、敢于奋斗的农村青年形象。再如,《中国脱贫攻坚》讲述了新疆牧民Murzabek Tapi一家靠养殖奶驼脱贫致富的故事,生动呈现了牧民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政府政策扶持,让一家人住上新房、过上美好生活的拼搏历程。此外,《做客中国》以三位外国主持人的视角,展示了中国苗族女性依靠手工苗绣技艺脱贫的成就。个体叙事再现并凸显了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中国人民形象。

3.焕然一新的中国乡村形象。纪录片透过脱贫前后的乡村对比,再现了中国乡村焕然一新的变化,展现了中国脱贫攻坚的奇迹。例如,《中国扶贫在路上》通过航拍和镜头拉伸,聚焦中国贵州山地、湘西村寨、海南渔村、新疆戈壁、云南少数民族聚居村的空间场景。镜头一方面再现了贫困乡村脱贫之前的交通不便、信息滞后等困境,另一方面呈现了脱贫后的乡村在修路通车、新媒介技术的应用、新农作物的投入生产等方面的变化,彰显了乡村正走向现代化的风貌。与之类似,《中国减贫:史无前例的人类奇迹》讲述了中国乡村在脱贫攻坚中的技术变迁景观。这种“焕然一新”的乡村形象还体现在其他纪录片中,展现了中国乡村脱贫前后在人文、建筑、环境、生产力等方面的差异性形象。

三、中国脱贫攻坚形象的再现方式

斯图亚特·霍尔认为,世界的意义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建构起来的。除了明确的再现对象以外,事情、人物、事件和人际关系都是理解和分析再现的关键要素。

1.图像符号。“符号既是现实的表征,又为现实提供表征”。通过符号,纪录片完成了对意义的隐喻性表达,再现出形象背后的深层次意涵,从而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共识。

一是空间符号的展现。纪录片通过镜头转换、4K技术和无人机技术等手段,真实再现了贫困乡镇湖南湘西干栏民居、湘西十八洞村、凉山彝族“悬崖村”、宁夏永宁县闽宁镇等地的物理空间。纪录片的创意手法让脱贫实践更加生动真实,让脱贫后乡村空间产生的巨大变化跃然于观众眼前。例如,破旧的乡村住房变得整洁明亮,悬崖村的村民走出悬崖峭壁并使用现代化通讯设备,宁夏沙漠获得了新的产业动能等,这些对比鲜明的空间符号激发了受众心理层面的想象,促进受众对中国脱贫攻坚形象产生认同。

二是对文化符号的抓取。纪录片抓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和仪式符号,向世界传递中国脱贫攻坚的文化意义。例如,《做客中国》将蒙古包、赛马、烤肉等蒙古族传统节日的符号表征融入脱贫实践,展现了脱贫攻坚中深沉的文化力量。此外,其他纪录片也展示了中国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如云南怒族垮来底村的传统文化、黄河边碛口的皮影戏文化、布依族的刺绣文化、苗族的刺绣文化等,这些多元的传统文化符号从民族脱贫实践中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价值。

2.叙事视角及语言。叙事视角指叙述者或人物与叙事文本事件相对应的位置或状态。海外展映的扶贫主题纪录片利用“他者”的第三者视角与脱贫主体的“第一人称”内在视角叠加,既以他者视角展示了中国脱贫攻坚的成就,又以内在主体视角进行回答,增强了表达的说服力。例如,《行进中的中国》通过腾格里沙漠南缘护林员、中国互联网企业技术开发人员以及外籍主持人等不同视角的叠加,生动而深入地向海外观众展示了中国民众如何参与国家脱贫攻坚的宏大叙事。纪录片通俗地解读了理论化的中国精准扶贫方略,形成了日常化的解读。此外,其他纪录片也频频采用外籍主持人的“身体在场”方式,增强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脱贫攻坚的可信度和阐释力。

四、中国脱贫攻坚形象的国际传播策略及建议

目前在海外展映的脱贫攻坚主题纪录片,虽然在“走出去”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再现叙事视角单一、中国脱贫攻坚特色话语建构不足等问题。因此,未来的国际传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来塑造国家脱贫攻坚实践。

1.建构交流互鉴的“全球本土化”话语体系。全球本土化强调全球性与本土性互相依存的关系。中国与世界既是彼此独立的个体,又是相互影响、交融的整体。因此,中国脱贫攻坚实践需要兼具国际特征和中国特色的表达。

话语的意义存在于其循环流通和运动的过程中。话语在中国脱贫攻坚国际传播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同时,话语也受到历史和现实的不断变化的影响。我们需要关注话语背后叙事和符号表征的综合作用,要立足于中国实践,面向世界构建一种“全球本土化”的传播话语体系。这既要真实反映中国脱贫攻坚的宝贵经验,建构本土化的扶贫话语体系,展现中国扶贫的真实历程;同时,也需要在共通语言、共同情感、共享价值的基础上构建中国与世界双向互通的话语体系,以深刻、动情、有信服力的方式再现中国脱贫攻坚形象。

2.构建并创新多维叙事视角。叙事角度的不同决定了事件再现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国际传播中叙事视角的变化影响着海外对中国的理解。中国扶贫纪录片灵活地运用了“自我”与“他者”、微观与宏观视角,增强了中国脱贫攻坚的信服力、真实性与感染力。

中国扶贫故事的国际传播还需要关注更多维度的叙事创新。例如,可以增加更多日常化、情感化的视角来进行叙事,增加叙事的情感体验。在脱贫攻坚叙事中,可以加入“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的解读,穿插使用“内视角”与“外视角”,融合“专业视角”与“大众视角”,从而多维度展现中国脱贫攻坚实践。通过通俗易懂、客观真实、情感共鸣的小叙事再现复杂而宏观的中国精准扶贫实践,从而更加生动有力地向海外观众阐释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中国人民的朴实勤劳,中国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赢得海外受众的理解和信任。

猜你喜欢
纪录片话语符号
学符号,比多少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符号的由来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变符号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