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跃 康伊彤 李丹 乔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科学领域的第一个目标是:亲近自然,喜欢探究。而自然角是幼儿观察和研究动植物的主要场所,也是实现这个目标最直接的区域。这就要求教师支持和促进幼儿在自然角中的深度学习。基于此,笔者以自然角种植活动为例,阐述如何利用提问策略支持幼儿在自然角中的深度学习。
通过追问帮助幼儿梳理经验。自然角种植活动能够为幼儿提供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机会,活动中的游戏情景比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更真切,活动时需要解决的问题也都是幼儿实际遇到的真问题。因此,在开展种植活动时,教师从幼儿的真问题出发进行有效指导,能够帮助他们获取有用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直接提问引导幼儿确定深度学习方向。幼儿在自然角种植活动中展开探究,需要教师创设合适的环境并提供适宜的材料,需要教师设计和提出适合幼儿探究的问题,以此引导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经历从探究到发现的过程。
通过反问引领幼儿学习科学理念。为了促进中班幼儿在自然角中的深度学习,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材料上的支持和帮助,还要及时观察和记录幼儿的探索过程,以及遇到的主要问题、主要观点和发现。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通过反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向科学概念和原理迈进。
通过关键问题引导幼儿发现新经验。随着幼儿在自然角种植活动中的不断探索,教师要通过提出关键问题来鼓励和引导幼儿个体或小组进行思考和讨论,以保证活动能够富有成效。在教师提出的关键问题的引导下,幼儿的积极思考会伴随着活动的整个过程,从而促进新经验的形成。
总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中明确:“提问是通过师生对话来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方式”。积极主动、好奇探究是幼儿最重要的学习品质,也是幼儿在游戏中最鲜明的行为特质。教师在游戏中对幼儿给予合理恰当的支持和鼓励,就是在顺应幼儿天性的前提下,充分激发其内部动机,从而实现对其学习品质的培养。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通过提问策略挖掘幼儿深度学习的关键点,从而支持幼儿主动学习,总结经验,并能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文/张跃)
蒙台梭利曾说:“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儿童成长的需要。”基于此,本文以中班建筑区为例谈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教师观察与回应策略。
有目的地观察,给予有效回应
观察幼儿时,教师要学会耐心倾听,不要急于提供帮助,而是通过材料、问题等媒介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进行独立探索,敏感捕捉幼儿“需要发展”的时机。
区域活动中教师能否给予有效指导,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首先,指导的前提是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及现有发展水平。其次,根据活动的价值取向以及现有水平采用不同的指导方式,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提升幼儿的经验。
深入的观察,寻找恰当时机
学会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言谈举止及行为表现,学会等待,寻找适宜的介入时机,在幼儿真正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指导。例如,一早,聆聆和大顺进区开始搭建天安门,刚开始聆聆小朋友拿出一个细细的长积木,放在地面上搭建一排,但是在搭建过程中,大顺说:“这个为什么老倒呀?”聆聆小朋友紧接着重复:“为什么会倒呢?”大顺小声地回复道:“这个站不住,咱们换一个吧!”于是,他们开始尝试,但是迟迟没有动手,站在积木柜面前看。这时,旁边的榕琪小朋友送来了一块扁宽的长方形积木,聆聆礼貌地接了过来,试了试这个积木正好合适。当他们准备用这个积木时,却发现旁边的辰辰全部拿去了。于是聆聆找到我寻求帮助,我引导她尝试换个积木试一试。随后,她又从积木柜上选择了一块。“咦?那你为什么要选这样的积木呢?”我假装好奇地问。她说:“因为这个积木很多呀!而且大小正好合适!”可见,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要加强指导语的艺术性、针对性与有效性。
及时的记录,回顾游戏价值
區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指导和参与性评价,目的是引起幼儿的共鸣,提升和小结经验。在观察和指导的基础上,做好及时的案例记录和进行理论结合实际的分析、反思和调整是十分重要的。例如,经过几天的观察,幼儿对于天安门搭高的技巧,已经很熟练了,区域点评时间,教师与幼儿一起找不同:“现实中的天安门和我们搭建的天安门有什么不一样?还缺少点什么?”云朵说:还缺少毛爷爷头像,还有国徽。玉儿说:还有小旗子,小旗子也没有。俊琪说:还有两边的字也没有。教师说:那我们怎么做呢?一睿说:老师,你可以帮我们打印出来吗?教师说:好,我把毛爷爷、国徽还有文字帮助你们打出来,那小旗子呢?一睿说:我们可以用吸管做出来!小班的时候做过,咱们可以用吸管,然后上面粘国旗!有了分析、反思和调整的记录才能体现观察和指导的价值,帮助我们不断发现游戏的价值,促进幼儿在这样的自主游戏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总之,教师应尊重区域活动中幼儿的主体地位,将教师的要求真正转化为幼儿的需求,把自主权、主动权、独立权还给幼儿,创建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活动舞台。
(文/康伊彤)
建构游戏深受大班幼儿喜爱,如何更好地使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实现深度学习呢?对此,本文以大班建筑区活动“雄伟的南天门”为例,梳理在建构游戏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支持策略。
寻找幼儿的“兴趣点”,为深度学习奠定基础
幼儿的兴趣点即活动的出发点,只有捕捉到幼儿的兴趣点,才能调动其积极性,使游戏不断深入。大班幼儿对《西游记》中的很多章节都有所了解,通过的交流讨论,我们最终选定围绕“大闹天宫”这一章节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围绕这一章节,孩子们都对南天门充满了好奇。于是,根据幼儿的兴趣点,我们在建构区开展了以“雄伟的南天门”为主题的活动,并提供了丰富的游戏材料,支持幼儿在游戏中进行自主探究。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关注幼儿的原有经验,利用现有的资源加深幼儿关于搭建主体的印象。
捕捉游戏的“介入点”,支持幼儿深度学习
教师的介入需要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分析游戏行为背后的发展水平,判断幼儿行为的意义,再决定进入的时机。对此,教师应以获得作为指导依据。例如,幼儿在搭建出南天门的框架后,发现搭建的作品和图片有些不同,仔细观察后发现图片中南天门的左右两边是完全一样的,而自己搭建的作品左右边距并不一样。由此,幼儿又围绕“对称概念”开始探索搭建“对称的南天门”。但是搭建过程并不顺利,教师发现后也没有直接介入,而是在幼儿多次尝试失败后,游戏停滞不前时再选择介入,引导幼儿在平行游戏中重点观察层次间立柱的摆放位置,发现只有两边的立柱摆放位置相同才能达到对称。最终,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攻克了难题,搭建热情持续高涨。此外,我还会在幼儿遇到新问题时选择介入。我注意到在做计划环节,幼儿都在埋头做个人计划,缺少沟通,导致在搭建时分工不明确,搭建进程缓慢。因此,我选择在计划制定环节介入,带领幼儿以思维地图的形式制定小组计划,明确各自的重点搭建任务及主要搭建材料,分工明确,促进了深度学习。
教师多角度评价,促进幼儿深度学习
客观有效的评价可以帮助幼儿及时发现搭建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调整游戏方向,促进深度学习。一是围绕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价,提高幼儿解决困难的能力。二是围绕幼儿作品进行评价,提高幼儿的搭建技能。在评价环节,教师经常会将幼儿的建构成果拍成照片进行交流欣赏,这样可以帮助幼儿将同伴好的搭建经验和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搭建游戏中。
总之,作为教师,要明确深度学习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及时关注和了解幼儿的兴趣,充分发现和利用身边现成的教育资源,尽可能地把学习拓展到更广泛的领域。
(文/李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逐步帮助幼儿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支持幼儿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和探究的愿望”等要求。基于此,北京市通州区临河里幼儿园尝试将深度学习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相结合,既能够利用区域活动的灵动性,又能够发挥深度学习主题活动的教育性。
可以说,活动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才能利用活动来激发幼儿的学习潜力呢?又如何在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对此,我进一步探索利用班级开展的深度学习主题活动培养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从支持幼儿自主学习的角度和案例实施,证实了深度学习主题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了解幼儿兴趣,鼓励幼儿自主解决问题。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幼儿的兴趣,并以此为根据提供活动所需的材料,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具体活动中,教师首先应当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通过与幼儿交谈了解他们的兴趣并尊重他们的兴趣。在获悉幼儿的兴趣后,教师可以引入新的、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的深度学习活动,并鼓勵幼儿勇于挑战。最后,再将深度学习活动与区域活动相结合,让幼儿自己决定怎么玩,凸显幼儿的自主性,也让他们充分感觉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人,以增强幼儿的责任心和自信心。如此一来,幼儿便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在深度学习中进行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通过引导和鼓励,支持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在以往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往往会从始至终贯穿整个活动,既扮演引导者,又充当管理员,明确要求幼儿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使幼儿形成了“老师让我这样做”的思维,缺失了独立性。教师自以为的这种“支持”,其实容易让幼儿产生依赖性,遇到问题后就会第一时间想要求助老师。对此,要弱化教师在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当幼儿发现问题后,教师应在不干涉幼儿活动的前提下,观察、分析幼儿的表现,再通过适当的提问和引导,支持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当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解决问题后,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幼儿充分感受到通过自身努力所获得的成就感。
通过持续性分享和评价,促进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在区域活动结束后,我们会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组织分享讨论。首先,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故事,给予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讲述自己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加幼儿之间的互动。其次,梳理活动经验。通过“你问我答”的方式帮助幼儿进行活动经验的梳理和总结,即幼儿发问,回答者可以是幼儿,也可以是教师,以此培养幼儿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欣赏幼儿作品。由于每个幼儿的能力不同,在活动中的表现也不相同。但无论幼儿表现怎样,教师都应当同样重视每位幼儿的活动成果,不能按照教师的评判标准对幼儿实行统一的要求,而应充分尊重幼儿的差异化发展。
(文/乔蕊)
(作者单位: 北京市通州区临河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