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对策分析

2023-11-10 06:20姚相宜
科技风 2023年31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专利成果

姚相宜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江苏南京 210000

2016年发布的《教育部科技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依靠资源和劳动力要素已经不能持续支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必须要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1]。相对于企业和科研院所,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拥有量很大,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一直备受政府、产业界和学界的重视[2]。根据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显示,我国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方式转化科技成果超过1亿元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数量再创新高,合同项数、合同金额均显著增长,可以看出高校作为前沿科技的排头兵,正在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提高转化效率,促使科研成果向技术生产力转变[3]。但是,目前高校的多数成果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基础研究产生的成果没有明确的应用对象和形成产业化的条件,未能有效地转化为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技术[4]。为了更好地分析我国高校现阶段成果转移转化现状,推动高校科技成果更大发挥技术价值与应用,本文从高校科技转移转化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入手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科技成果与社会需求不匹配

当前高校很多的研究成果包括论文、项目和专利等,其研究的重心与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侧重于职称评价、项目申请、专利申报、论文发表等功能性需要,并且因为社会经验不足并未重视和对接实际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前景,在实际应用落地方面并未得到广泛认可和采用。同时,专利作为实践应用性较强的科技成果,虽然在高校层面已经开始通过横向项目方式让教师更多参与技术落地,但是现实中专利在高校的作用主要为保护研发成果,产业化应用仍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导致专利申请授权率高但是转化率低。根据2022年不同专利权人有效专利产业化率与实施率(表1)也可以看出,高校作为拥有较多资源和研发人员的专利权人,其实际的科技成果并不能达到社会产业化需求。

表1 2018—2022年不同专利权人有效专利产业化率、实施率(%)

1.2 科技成果转化实际投入经费不充足

R&D投入强度指标为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活动规模和科技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虽然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申请的国际专利数量联系排名世界第一[5],但根据各国R&D投入强度指标(表2)来看,我国在科研资金投入方面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高校教师在进行科研过程中除了国家、地方教育系统的资金支持外,也希望通过企业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但是现实中很多企业对高校科研项目的不了解,导致其不愿意承担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风险。对于更多需要技术支持的中小微企业来说,他们更希望购买直接投入创造收益的科技成果,对成果的孵化和再研发缺乏耐心和资金,因此不仅使科研经费的投入受限,也一定程度上致使成果的转移转化成功率降低。

表2 2016—2020年各国R&D投入强度指标

1.3 知识产权的管理能力不足

目前大部分高校科技成果基本上都是由科技处代为管理,这样的管理模式会造成科技的研究和成果的方向更多是以职称评定和项目结题为导向。业务管理能力的缺乏导致在技术方向、市场定位、知识产权服务、法律咨询和价值评估等方面无法为教师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支持,尤其对于合作开发、投资入股等间接转化的方式,由于存在较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高校内部更是缺少相关的转化经验无法给出直观评价。此外,成果转化管理方式不够便捷,材料的提交、手续的完备等方面相对复杂,未能高效为教师在对接企业或国知局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造成仅管理未应用的状态。

1.4 科技转化中介服务机构不完善

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除了项目负责人的努力外,更多的需要高校和中介提供专业的服务和对接企业的渠道以获得高成功率。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内部未建立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从事技术转化的人员团队(表3),知识产权管理与运营经费无法被有效利用。同时,我国的各类技术中介市场发展尚不够成熟,对相关知识的普及程度较低,造成教师在对自己的科技成果进行转化过程中也遇到很多的疑虑与担忧,也阻碍了科技成果后续价值的持续发挥。

表3 拥有专利转移转化机构团队、知识产权管理与运营基金设立情况

2 改善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对策

2.1 建立健全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高校是科技成果孕育和转化推进的重要主体,应贯彻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相关规定,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制度和技术转移体系(如下图)。首先完善自身《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规范成果转化实施行为,健全成果研发和转化的激励制度,合理分配成果转化取得的收入,奖励在转化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部门和个人。在绩效工资实施方案上以激励为导向,优化教学工作成果转化考核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业绩在岗位考核、职称评定和评先评优的认定地位。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科技供给与市场需求对接的过程,只有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才是科技成果转化最正确的方向[6]。高校在项目申请前实行“市场推广价值”成果评估制度,围绕关键核心技术专利布局(表4)构建相应的评估考核指标对横向项目、专利研究等方向做好筛选评估,真正做到以市场需求引领科技成果研发方向,引导教师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从“求量”到“求质”转变,实现专利申请以转移转化为目的,提高成果的应用前景。

表4 关键核心技术专利布局

2.2 成立专业的成果转化管理机构

培养校内技术经理人,或与校外成果转化中介合作建立专业的技术经理人队伍。充分利用专业机构对市场需求敏锐度高的特点,及时了解市场研究方向,通过打通高校—企业—市场通道加强专利成果供需对接服务,为教师提供有效企业需求信息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学校所拥有的科技成果,提高成果的曝光率。同时提升校内专职人员的服务能力,包括商务谈判、知识产权运营、科技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业务能力,以业务水平和业绩作为考核标准,提高工作积极性。引导各高校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法规及科研自主权下放规定,将各项规定要求落实、落地、落细。充分发挥第三方中介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前资助、后补助及购买服务等资金使用方式,调动中介服务机构积极性。此外,简化科技成果转化流程和审核审批手续,缩短技术转移进程,提供便捷的服务环境助推科技成果高效落地。

2.3 加大科技成果研究的资金投入

发展经验表明,缺乏重组资金支持的高校科研成果,往往难以跨越转化道路中的“死亡之谷”[7]。重视“大学—政府—企业”多方平等合作的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模式,在学校设立知识产权管理与运营基金,用于“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和“建设技术转移专业机构”。同时积极争取政府对在科技人才培养与评价、科技创新与激励、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与税收等方面给予的政策支持。在政府的资源引领下,吸引企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各类社会资本,优化资金支持结构与融资渠道。由机构参与科技成果的立项评审、转化开发、成果转让等具体流程,适当推广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模式、争取社会风险投资基金,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8]。

2.4 搭建高校与企业间合作桥梁

企业作为科技成果市场化的实际受用群体,身处市场经济的第一线,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更加注重实质性的结果,有利于推动成果转化的真正落地[9]。数据表明,产学研合作产出的发明专利产业化平均收益超过整体平均收益金额29.9%[10],因此,要成立政研企、院地合作共建的产业研究院等产教融合平台,推动横向科研项目在产学研合作中落地,形成“即研即推、即研即转”的科技研发新模式。科研与管理人员通过平台持续跟踪成果的中试熟化、产业孵化及产品升级服务等,前置技术转移节点,以企业需求为目标不断优化科技成果适配度,创造科技成果持续性价值。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平台等高校科创载体,推动其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首站”和区域创业“核心孵化园”。加强技术供需平台的渠道建设,实现基于互联网+信息与数据的搜集、发布、共享、落地。落实“揭榜挂帅”成果转化渠道,通过发榜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技术解决方案和重大创新成果,高校积极参与揭榜攻关或是以产学研联盟为载体,让企业做“盟主”。

加强双向人才流动机制,积极引进技术专家到高校的同时派遣科研人员到企业考察锻炼,通过企业实践、专家来校开展讲座等形式为教师提供产业资讯、专利情报、技术可行性分析以及专利制度、商业秘密保护制度、著作权制度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培训[11],提高高校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的意识。

3 结论

科技与经济相互依存,关键的节点在于科技成果转化。想要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资源集成利用和开放共享,高校应搭建与科研院所、企业、行业、政府、中介、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平台,在供给端、需求端和服务端同时发力。本研究基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提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解决逻辑: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是提升转化质量的基础;成立专业成果转化管理机构是优化转化效果的关键;加大科技成果研究资金投入是提升转化水平的保障;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是实现成果转化落地的突破口。借此建立高校为科技主体,社会多方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布局,激发各主体配置权力、资金、人才等优势资源,不断优化制度机制、环境营造、政策保障、实践载体等要素的影响带动作用。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专利成果
专利
工大成果
发明与专利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