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基层党建赋能区域乡村振兴的策略探索*
——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党总支为例

2023-11-10 12:55
南方农机 2023年21期
关键词:党总支党组织基层

王 莉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福建 福州 35010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1 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十分关注富民乡村产业发展,要求福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党总支将自身优势与区域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和服务功能,以党建促发展,为地方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助推区域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对策思考。

1 高职院校赋能乡村振兴的现状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2]。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要求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有助于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基础靠教育。在国家政策支持与自身发展需求的双重推动下,高职院校服务区域乡村振兴的功能得到彰显[3]。虽然地方高职院校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1 部分院校“重城轻农”,思想上不够重视乡村振兴

很多高职院校自觉担负起历史使命,积极服务于国家战略,尤其是广大农林类院校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四项基本任务和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智力支持、科技支撑和服务保障[4]。然而,不少高职院校对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不够、重视不足,办学主要服务于城市产业与服务发展[5],有些甚至觉得培养乡村振兴人才低人一等,不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诚然,综合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企业培养技术人才,农林类院校在服务乡村上更有天然优势,但高职院校生源中农村户籍的学生比例逐年上升,理应可以培养出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毕业生服务乡村。而且,近年来高职院校扩招,国家期待高等职业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6]。

1.2 部分院校“有心无力”,行动上无法精准实施帮扶

面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好形势,很多高职院校立足区域“三农”发展的需求特点,结合办学条件主动服务乡村,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但与广大村民的期待值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少院校仍然存在教学改革跟不上当代乡村发展的情况,涉农的教育技能培训与实际生产存在脱节的现象[7]。此外,综合类高职院校师生志愿者在开展科技、文化、卫生等“三下乡”活动时往往局限于“输血式”的帮扶,如组织开展义工、义卖、义诊等活动,而在扶志和扶智方面做得不够多,更不能结合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精准助力。加之很多时候因大学生长期扎根基层的服务意识较为薄弱,此类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助力乡村振兴的活动虽然经常开展但缺少持续性的发展与传承。

2 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引领“五微一体”赋能区域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党总支高度重视乡村振兴的服务工作,准确把握党建引领功能,在福州市永泰县、罗源县等地下村入户,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开展大量实地调研了解区域乡村振兴现状。党总支结合专业特色和人才优势,坚持“微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坚持“微宣讲”,针对性教育引导群众;坚持“微培训”,持续开门办学加强基层培训服务;坚持“微公益”,以小服务带来大能量;坚持“微创业”,帮助夯实乡村产业基础,积极构建“五微一体”工作模式,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高职院校基层党建赋能区域乡村振兴的道路。

2.1 加强“微学习”,全面掌握文件精神

2021 年2 月,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国家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连续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等文件。系党总支打破传统学习模式,创新学习载体,开展线下十分钟“微课堂”,对相关文件进行核心解读。同时,充分依托“学习强国”“蓝墨云班课”和微信公众号,开辟“乡村振兴进行时”“我为乡村办实事”等专栏,打造互动式、沉浸式学习模式。系党总支通过“线上+线下”双线联动的“微学习”,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强化广大师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知,为服务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2.2 开展“微宣讲”,切实走进百姓心坎

系党总支借着党史学习教育的契机大力开展乡村“微宣讲”活动,把宣讲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乡间小院,不求宣讲时间长、不求宣讲场面大,注重选题贴近生活、语言通俗易懂,不断增强宣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先后组织师生党员前往永泰同安镇、大洋镇、蒲溪村以及罗源盾后村,从“文明乡风”“共赴小康”等接地气的主题切入,带来精彩分享,把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作为“乡村扶志”宣讲的主题。师生们用身边事说明大政策,用小环境说明大形势,把群众关心的一个个小问题讲清、讲明、讲透。系党总支通过以小见大的“微宣讲”帮思想、扶志气、树新风,在寓教于乐中帮助广大村民了解乡村振兴政策,更是教育引导大家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内生动力,为实现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持续努力凝聚磅礴力量。

2.3 深化“微培训”,有效提升专业技能

随着乡村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农村实用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产业经营人才、乡村管理与服务人才等乡村振兴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8]。作为综合类高职院校的建筑类院系,系党总支发挥智力优势和专业优势,组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省级教学资源库,不断提升培训能力和水平,用创新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机制。面向全省中小微企业职工,尤其是老区苏区测量行业从业人员,开展施工员、造价员、测量员培训。培训组织模式虽然不大,培训课题亦是着眼小处,却教给他们实实在在的真技能、真本领。同时,充分发挥电梯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建筑智能化工程、智能建造技术、工程造价五大专业的科技优势,积极响应教育部高职扩招政策,开展“二元制”专业试点,招收退役军人、农民工,围绕着不同职业方向,分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个性化、菜单式培养方式,就近实施集中教学,为乡村振兴培养一批技术技能型人才。

2.4 践行“微公益”,暖心点亮万家希望

系党总支自2015 年6 月选派驻村干部至永泰县蒲溪村后,一直与该村结对共建,积极组建假期师生志愿支教队开展支教活动,在教育扶智方面持续做出努力。面对村落里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队员们精准帮扶,不仅在基础科目上予以巩固辅导,而且带去了智能机器人、无人机扩大孩子们的知识面,激发其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更是深入了解了孩子的身心需要,与孩子们建立互相信赖的关系和长期联系,传播积极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增强他们“知识改变未来”的信心。与此同时,系党总支还会定期动员师生捐赠衣物、书籍等废旧物品,将爱心募捐的物资送给当地的孩子。

2.5 推进“微创业”,大力赋能产业振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也是最为基础的一环,以乡村产业调整增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9]。在永泰蒲溪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之路上,系党总支持续助力激发乡村产业潜能,代入互联网思维,创新多元化发展路径。青年学生创业小分队联合创业校友、三创学院专业老师,成立了“建功筑梦团队”,鉴于蒲溪村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传统的酿酒优势,自主开展“蒲溪村青红酒产业项目”,学习青红酒文化、进行品牌传播和电商创业,利用多方资源优势打造蒲溪青红酒品牌,并通过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帮助当地农户销售价值数千元的存酒。在青红酒项目日渐成熟之后,创业团队也拟将配送链进一步完善,为当地优良的特色农副产品和城乡居民的日常需求提供商品供求信息和相应的配送渠道,并进行市民的定制服务。学生创业团队一直坚持探索小而特、小而品、小而优的新发展模式,强化创新引领,积极推进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势能。当下,项目成员组建了“匠心助农”红旅团队,在学院老师的带领下对接南平建瓯东峰镇陶然生态园,初步达成合作共识,将为其提供政策和人才支持,在品质提升、扩展园区、品牌打造和直播带货等方面开展重点共建项目,助力当地创新创业,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3 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引领“五微一体”赋能乡村振兴的实施成效

3.1 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

3.1.1 基层党组织的“学习力”显著提升

“微学习”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引发理论学习热潮,不仅是乡村振兴系列,还有其他多个专题学习的有效开展,让学习常态化、制度化,使锻造自身学习能力成为“深刻自觉”和“内在自省”。广大师生党员以新形式学习新思想,以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在学懂弄通上苦下功夫。系党总支全体成员以理论武装有力地推动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3.1.2 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力”显著提升

“微宣讲”“微培训”“微公益”“微创业”以党建为引领,扎实推进各项活动。长期以来,系党总支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等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永泰蒲溪的结对帮扶中充分调动了师生党员积极性,积极探索“党建+项目”帮扶模式,坚持通过宣教扶志、科教扶智、创业扶贫三大项目开展扶贫振兴活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系党总支全体成员以扎实的帮扶行动有力推动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3.1.3 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显著提升

孵化一批新时代高校“党建思政”创新典型案例,《发挥院系专业优势,助力乡村脱贫攻坚》荣获2020年福建省高职高专院校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二等奖,《乡村振兴青春志,建功筑梦新时代——上好行走的思政大课,在乡村振兴中绽放青春光彩》荣获2022 年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学生支部和教师支部各有多个项目荣获学校党建创新项目立项。初步探索出新时代高职院校“精智化”学生党建工作新机制、新模式、新办法,培育出育人“四联五进六导工作法”,注重总结推广和示范应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品牌力和影响力。

3.2 乡村振兴思政大课堂上的实践育人成效显著提升

系党总支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国家乡村振兴事业同频共振,积极拓展思政课堂,是思政教育社会实践新模式的一次有益尝试。乡村振兴青春志,建功筑梦新时代,300余名学生走出校园,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服务中了解基层。大家献出爱心、献出智慧,为当地乡村旧貌换新颜贡献自己的力量。参加活动的学子切切实实从多渠道、多维度帮扶了村民,也目睹了基层党员干部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倾情倾力投入,蒲溪村等地取得的成效就在眼前,鲜活的事例成为思政教育最生动的内容。在相应的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中,100%的学生表示更加坚定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5 名一线思政工作者走下讲台,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方式,在学生参与的各项活动中开展相应的思想理论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接地气、更鲜活地引导青年学生思想成长、感恩国家、奉献社会。系党总支牢固树立实践育人观念,牢牢抓住理想信念这一核心,充分推动了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与志愿服务、与创新创业创造的相贯通,实施专题式、案例式、互动式教学,努力实现了思政教育的大提升、大格局。

3.3 搭建“党建+”平台,不断服务“三农”需求

系党总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区域产业有效对接,不断提升人才培养与服务“三农”需求的契合度。打通多种人才培养方式,共建共享技能大师工作室、实训室、实践基地等多个教育教学优质资源,招收退役军人、农民工等千余人,面向社会开展300 余次测量员等职业的技能培训,持续定期前往当地乡村开展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每年毕业生中近20%的学生报名“三支一扶”岗位,投身农村建设。在“党建+五微一体”模式的引领下,师生情系山村,服务“三农”的热情高涨。

4 高职院校基层党建赋能区域乡村振兴的路径思考

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服务区域乡村振兴是地方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无论是农林类院校还是综合类院校,都应该基于乡村需求和自身供给的实际情况,激活党建引擎,赋能乡村振兴。

4.1 明确党建引领目标,增强党建赋能区域乡村振兴的意识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需要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实践课题。无论是院校党委还是机关、院系党组织都应该明确党建赋能区域乡村振兴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应该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用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育人,在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农村人群的技能培训等多方面帮助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涉农专业更要培育学生强农、兴农、崇农、惠农的情怀,造就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科技农人、商旅农人、双创农人和村务能人,更好地绘就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10]。

4.2 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优化党建赋能区域乡村振兴的领域

乡村振兴的内涵丰富,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方面的振兴,“五大振兴”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一脉相承。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在赋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挖掘当地乡村的产业价值,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结合专业优势开放办学,根据乡村建设需要进行订单式培养,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培养造就一批愿意扎根农村的技术能手,为农业农村发展厚植人才根基。大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要扎实推进村容村貌改善、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助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坚定不移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校地支部共建,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厚植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4.3 建立乡村振兴共同体,提升党建赋能区域乡村振兴的成效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在助力乡村振兴中有其优势,但往往自身资源、平台有限,为更好地提升助力乡村振兴的成效,各基层党组织还应该积极探索“院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四元互动协同的赋能共同体。在院校层面,可以推动多个基层党组织合作进行多专业融通助农;在政府层面,争取政策、资金等支持,加强整合行政资源;在企业层面,则需要强化校企合作,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引导这些市场主体到乡村布局,推动乡村产业化进程;在社会组织层面,与“三农”相关的行业协会、志愿服务机构等开展乡村振兴的联合活动,进一步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社会治理格局[11]。基层党组织作为核心,需要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形成政府引导、院校主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的工作模式,打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主动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

猜你喜欢
党总支党组织基层
“三暖”工作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清华党组织公开
忻州实验中学召开庆祝建党99周年党员大会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党总支能否接收新党员?
走基层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