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二丽
黄土风成说是黄土成因说之一,1877年由李希霍芬提出,认为黄土来源于大气粉尘降落。粉尘受到雨水、霜雪、生物活动等作用,发生次生碳酸盐化、碳酸鹽与粘粒物质构成微团粒,附着于堆积物根孔或虫孔内,形成大孔构造;又与氧化铁、锰等一起包裹粉尘颗粒呈黄色而成为黄土并被搬运到沙漠以外的附近地区堆积而成的。风成说观点被多数学者所接受,是黄土形成的主流学术观点。
黄土的成因类型主要有风成、水成和风化残积型三种类型,但水成和风化残积型黄土很少见。
早期黄土风成说由英国李希霍芬提出,根据长期的科学研究,我国许多地质地理学家认可这一学说,并极大地丰富了其内涵,现代黄土风成说研究的广度、深度和环境意义都远超过早期风成论,成为第四纪环境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黄土形成阶段,物源产生在物理风化强烈的西北区沙漠和戈壁(也可能部分来自中亚沙漠)。粉尘在高空西风气流和近地面风共同作用下,以尘暴形式从西北往东南方向悬移,运途中粉尘因气流下降和按颗粒大小分异沉积。这一过程导致出现中国黄土的粒径、黏土含量、化学成分和厚度呈现从西北至东南方向区域性递变现象。黄土中的动植物化石表明,黄土堆积在干冷的草原环境,时间上与北半球冰期强大的高压反气旋南移所致,为黄土物质的搬运提供了持久的风力条件。沉积物堆积后,经历了以次生碳酸盐化为特征的黄土形成作用,即粉尘中的原生碎屑方解石粉砂,受雨雪、霜冻、蒸发和生物等作用,改造成次生林粒斑晶、微粒集合体、浸染状微晶,以薄膜、皮壳、假装状及结核等形态出现在黄土中。次生碳酸盐与粉尘中的黏粒结合,构成许多微结合体,使粉土颗粒黏结起来,附着于堆积物内的根孔、虫孔和孔洞,形成大孔构造。次生碳酸盐和铁锰氧化物被覆在粉尘颗粒表面,使之呈灰黄色。其结果形成灰黄色、质地均一、疏松多孔孔隙度大的黄土。
黄土形成后,在原地暴露于地表时,受物理、化学和生物风化作用,引起黄土的成分、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最强烈的变化发生在相对温湿、粉尘沉积缓慢或中断的气候阶段,生物风化作用增强,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壤轻微的改变则形成风化层被后期沉积物埋藏,即古土壤和埋藏风化层。多次冷暖气候波动,形成黄土—古土壤层系列。黄土风成论认为,风积黄土经流水改造后形成次生黄土也有少量黄土是在原地残积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