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
改革开放40年,北京交通无论是在体制机制、市场体系、监管模式、治理能力等都发生了巨大变革。从“出行难”“乘车难”“运货难”到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从“平面交通”到“立体交通”,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再到全面建设支撑大国首都、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首善交通,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2022年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提出35条措施、190项任务。秉承“以人为本”和“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的治理理念,优化供给、调控需求、强化治理,推进交通综合治理向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拓展。
根据《行动计划》,2022年北京市中心城区出行总量为3394万人次,出行结构中,绿色出行比例占73.4%,其中轨道交通、公交、自行车和步行分别为14.2%、10.2%、17.3%和31.7%;小汽车出行比例为23.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对于北京交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要继续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构建综合、绿色、安全、智能的立体化现代化城市交通系统,始终保持国际最先进水平,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本期专题以“北京交通变迁”为切入点,分为“创未来”“忆往昔”“看今朝”三个单元,探讨从古至今北京交通的发展史。
在“创未来”单元,《智慧交通体系与未來城市生活》,清晰刻画了北京智慧交通的未来;《历史铸就:以北京为中心的交通大格局》一文,系统地讲述了历史上北京大格局的交通历史与价值;《智能交通:当科幻成为现实》则描绘了国际视野里的智慧交通。
在“忆往昔”单元,《公共交通的北京百年》聚焦北京公交100年的发展变化;《铛铛车:北京街头现代公交“第一车”》回到北京开通有轨电车前后的跌宕风云;《开往童年的无轨电车》则唤起不少人的儿时记忆,电车搭载着各个时代北京市民,上班、下班、上学、放学,风雨兼程地穿行在城市每个角落;《对槽驴:前AI时代的智能驾驶》讲述了百年前北京城“骑驴”交通的有趣过往。
在“看今朝”单元,《亚洲最大铁路客运枢纽:丰台火车站的故事》讲述了智能与人性化的交通枢纽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的哥”眼中的智能交通》则以亚南师傅的亲身经历,介绍了智能交通带来的便利;《公共交通沾了“智能”二字以后》阐述了北京公共汽车的智能发展;《小议共享出行》将目光聚焦到共享交通、低碳环保资源节约的新型出行理念,就如何将共享出行做得更好,分享了自己的切身体验。
要打造交通强国的北京样板,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全面考量、协调推进,实现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全力建设人民满意、保障有力的首善交通,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作出北京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