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全日制工程硕士企业导师遴选困境与机制创新研究

2023-11-08 03:15苏钰雯
大学教育 2023年14期
关键词:工程硕士全日制高校

苏钰雯

[摘 要]面对国家产业转型升级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求,新一轮的工科教育改革对高校培育新型工程人才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满足未来创新型工程人才发展需求,进行高校全日制工程硕士企业导师遴选机制的改革创新,是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针对企业导师遴选机制的标准、数量与质量问题,其改革创新的突破点在于制定独立性的遴选标准、优化师资规模与建立全方位培训体系,组织结构完善、教学特色鲜明的双师制下的产学融合育人协同发展机制,保障我国高等教育所培养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能够具备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高校;全日制;工程硕士;企业导师;遴選机制;工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14-0012-04

国家发展,教育先行。1999年,教育部首次提出“校内导师+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合作育人模式,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制定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双导师制正式进入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领域。2009年,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正式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1]。2013年,教育部大力推广校内外双导师制的培养工作,强调研究生指导工作按照校内导师指导为主并且重视发挥校外导师作用的要求[2]。2015年,教育部进一步深化落实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双导师制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3]。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创新发展与“新工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企业导师队伍建设成为产学研融合发展、高校工程教育和工程技术人才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企业导师队伍作为中国式特色学徒制的第一资源,通过构建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创设“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合作办学、协同育人、合作就业与发展”的产学研共同体,迈入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的发展之路。

一、高校全日制工程硕士企业导师的遴选方式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背景下的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趋势,高校工程教育迫切需要遴选一批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工程硕士企业导师,实现工程技术领域人才支持转向人才引领的发展战略。在高校全日制工程硕士企业导师遴选初期,需要在“选”的同时,注重“请”。目前,我国高校全日制工程硕士企业导师的遴选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校企合作型、导师合作型与校友引进型。

(一)校企合作型

1.企业自荐型

企业自荐型的企业导师指具有成熟带教经验、能够提供研究生实习期的带教条件的中小型企业人才。企业通过自荐自推的方式,推荐其内部技术骨干人员参与企业导师的遴选工作,有利于企业在校企合作间打造自身口碑,增加高校全日制工程硕士毕业生入职机遇,提升中小型企业自身知名度。

2.学生推荐型

学生推荐型企业导师指由学生锁定企业教师,学生根据自身求职意向,结合学校意见邀请就业单位技术人员成为企业导师。高校通过精准就业导向关注学生的实习与就业情况,根据学生需求与建议邀请企业内优质导师,将学生视为企业员工进行培养,提供导向性、专业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指导服务。

(二)导师合作型

导师合作型企业导师是指与校内导师有一定的合作基础,课题内容选择易与校内导师产生联动的企业导师。高校应精准关注已有科研项目与实战经验的创业者、企业家或政府相关单位的技术人员,使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之间有相通的研究方向和侧重点,有利于协同指导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实现理论与实践双向交融,易于把握课题的应用方向和社会需求,有效规避理论知识与行业发展间的脱节现象。

(三)校友引进型

校友引进型企业导师是指聘请往届优秀毕业生返回母校担任企业导师。聘请校友型导师有利于提高企业导师教学积极性,身为知名校友返校任职,本身是母校对其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双重肯定,可激发其责任感与荣誉感,降低职业倦怠的可能性。校友型企业导师属于校内教学流程体系的培植品,因其能够切实感受学校的培养模式,对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工作与培养模式有充足的经验和发言权,同时兼具企业工作岗位的实践经验,熟悉企业培养流程与工作形态,能够对研究生的理论与实践学习进行精准指导,加强对培养方案与行业标准的衔接。

二、高校全日制工程硕士企业导师的遴选困境

近年来,许多高校整体工程技术人才师资队伍存在同质化严重的倾向,未能形成含有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等不同属性教师的多元化新型教师队伍,企业导师的遴选准入制度仍存在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首先一些企业导师招聘标准片面地强调高职称、高学历、高学位要求,较为忽略对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其次,工程硕士的导师队伍中企业导师总体人数较少,部分高校存在校内学生与企业导师间生师比失衡情况。最后,“工程化”师资培训流于形式,企业导师的培训体系不够完善合理,导致遴选安排计划性不足、遴选组织专业性不足且遴选内容缺乏专业性与创新性。

(一)标准不合理

现阶段,我国的企业导师的遴选机制存在着企业导师承担多门实践课程,教非所精、授业非专攻的现象,导致企业导师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能大幅度降低,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导师遴选机制中存在“重学轻术”的现象[4]。根据笔者所调查的高校教师1600份有效样本中,35.5%的教师是“因课题研究需要参加过工程实践”,但实践经历局限于课题领域内,缺乏整体观的学习与实践。13.31%的教师是应学校要求参加过短期工程实践,且实践时长小于6个月,仅7.63%的教师是学校要求参加过中长期工程实践,实践时长大于6个月。15.75%的教师“未参与过工程实践”,27.81%的教师“曾经在企业工作(全职)”。详见表1。

从调研数据来看,虽然大部分教师曾有过不同的工程经历,但缺乏深入的工程实践能力,形式感大于实质感。现行的企业导师遴选标准存在“一刀切”与“一阵风”的现象,较为侧重教师评价体系的论文与学位考察内容,易导致工程理科化,难以建设新工程、大工程与优质工程。教师队伍出现功利化现象,搭建工程项目的周期少则两三年,多则数十年,在工程研发期间无法产出任何科研成果,仅以考核科研成果为标准,难免导致优秀的工程实践人才难以被挖掘。一些高校对于企业导师的评价标准重理论、轻实践,工程教育评价中采取以科研成果为导向的评价方式,长此以往,工程教育难免逐渐走向“重学轻术”,企业导师队伍结构逐渐“学者化”,最终失去工程教育的特质,导致出现工程教育培养人才“眼高手低”的局面。

(二)数量不充足

我国正处于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经济增长模式主要依赖于技术劳动力的发展与革新,工科企业导师因此承担着更加繁重的培养压力与培养任务。为确保工科企业导师的工作量处于一个合理范围内,高校可通过调控生师比以平衡企业导师在教育教学与技术指导的职能。生师比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企业教师的数量需要符合高校对教学育人与科研目標的要求,生师比不仅关系着教师与学生间的数量关系,并且关系着教育系统内部与外部因素。

自21世纪以来,美国的工程硕士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专任教师的增速随生源数量不断增长,甚至远超生源增长速度,其工科本科生与硕士生生师比均维持缓慢下降的趋势,近十年下降速度均值稳定,本专科生师比为14,研究生生师比为2[5]。总体教师师资队伍稳定而充足,足以支撑工程教育的规模稳步扩充,构建其工程人才梯队建设与人才储备库。反观我国的工科人才教育体系,2019年工科在校生总数占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比例接近40%,但普通高校工科专任教师所占比例尚不足30%,表明工科专业生师比偏高,不利于高水平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及工程学科的长远建设[6]。2020年,北方工业大学能源动力—电力工程专业开展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企业导师为10人,其生师比为4.5[7]。按照生师比标准以核算教育师资配置,工科类高校需综合考虑办学成本、教师工作效果及教师的工作量等因素。面对庞大的工科学生数量,企业导师无法投入足够的教学时间,势必将影响教学的质量,最终导致引入企业导师数量不断递减,企业导师师资队伍缺口扩大,无法完成正常的研究生课程教学任务,不能满足学生日益高涨的学习需求。

(三)师资遴选体系不完善

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企业导师遴选机制缺乏顶层的机构保障,许多高校尚未构建企业导师师资队伍培训保障体系,总体沿用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同等聘任模式,缺乏对企业导师工程实践经验、基础理论知识、指导能力等层面的全方位测试。我国高校企业导师的师资遴选体系尚未完备,主要体现在遴选安排计划性不足、遴选组织专业性不足和遴选内容缺乏专业性与创新性。

三、完善高校全日制工程硕士企业导师遴选机制的路径

(一)制定独立性的遴选标准

我国的高校作为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领军者”,需要一支具备综合能力并经过充分的教育教学训练的教师队伍,充分体现企业导师队伍的特色性,这就需要建立起国家层面的认证标准。企业导师的遴选标准的建立须有别于普通高校教师的资格要求,注重企业导师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导向,对其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等方面实行统一要求,整体推进企业导师遴选标准的独立性建设进程。针对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培养特点,企业导师的遴选机制采取不拘一格的考核上岗条件,优先选聘承担企业横向科研项目的人员,采用学科间差异化遴选标准,进一步优化导师遴选条件与程序,确保将师德师风高尚、业务素质精湛且具备充足实践经验的企业教师纳入导师队伍,有力支撑高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制定符合我国高校全日制工程硕士企业导师遴选标准,是建立健全企业导师师资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基本要求与保障。

(二)优化师资规模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拥有庞大的培养人力资源的潜在可能性。我国的工程教育应紧抓科技时代的脉搏,充分利用我国工程专业学生潜力大、生源好、培养规模大及就业市场广阔的优势,抓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机遇,将生师比控制在合理范围,控制其发展规模,以确保实现精英型高质量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

高校积极针对企业导师遴选机制实行高层次技术骨干人才的引进政策,加大企业导师遴选机制的经费投入力度,重点引进工科学院紧缺专业且符合高校产学研合作发展需求的青年高层次技术人才,积极引进一批能够培育高水平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行业专家、技术骨干到校任职,出台相应的奖励机制与评价机制。如企业导师享受与校内导师同等的校外、国外的培训资助体系,通过派遣校外或国外访学、挂职锻炼,切实填补理论知识层面的短板,提高企业导师指导学生的能力。同时组织校内常态化的专题培训活动,定期开展经验交流,促进校企双导师制中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的协同发展。高校应注重增加企业导师的晋升机会,将企业导师的校内工作表现作为主要参考依据,以企业导师培养情况为效绩考核、个人评优与职务晋升等参考依据。

(三)健全全方位师资遴选体系

着力于健全科学合理的全方位企业导师师资遴选体系的架构,是开展校企深度合作、保障与强化双导师制指导体系的重要基础,有利于确保企业导师的教学组织、教学管理与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等方面的指导与落实。基于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理念,各高校与企业单位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及相关专业特点,在渐进式的改革中动态调整和选择合适类型的导师遴选机制,以此保障在不同环境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能够与企业需求之间实现充分对接。通过出台相关师资遴选章程,明确企业师资遴选的重要性,协议明确校企双方协同培养人才发展的资质标准与专业规定,安排相关负责人实行具体工作的实施与监督评价,确保企业导师师资遴选体系的各项工作分管到位,实现常态化工作管理机制。健全的遴选机构有利于保障企业导师遴选创新性与专业性,秉承公平公正、标准严格的原则,组织企业导师申请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培训工作,从知识、能力与素质三维目标进行教师的专业化筛选,考核成绩合格者方能进入遴选面试环节。

1.知识层面

企业导师遴选条件的首要条件是具备能够作为学科知识、跨学科知识等命题型知识的学科研究者,履行指导研究生的职责。知识层面主要考察企业导师的专业知识和学科研究方向的广延方向与纵深程度,企业导师申请者需要精通工科相关领域的基础科学与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与趋势,熟悉学科领域内各研究方向知识的关系,并有个人长期的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的学术专长。

2.能力层面

企业导师的实践指导往往是基于学科知识理论逻辑基础之上,试图从挖掘研究生展现出的各项能力维度,明确其独特价值,并从实践视角揭示各维度之间的互动关系,充分展现企业导师的教学素养与指导能力。能力层面分为六个模块进行考察,分别为教育教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研究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合作与人际交往能力模块。教育教学能力指具备从事教师职业所需要的语言表达、能够解读教学任务并制定课堂授课计划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的能力。工程实践能力指能够对新产品、新技术与新设备进行及时了解与研究,提供与课程相关的技术指导等综合能力,具有充足的企业实践经历。创新能力是在教学、科研方面具有预见性,拥有可持续的发展眼光。研究能力是掌握本学科相关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领导能力是具备领导学生的能力,能够带领学生参与实践企业相关研究,独立负责教学科研工作并起到引领的作用。团队合作与人际交往能力指具备与学生沟通合作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的能力,能够在跨学科与跨文化的环境中工作。

3.素质层面

企业导师遴选机制始终强调导师的职业认同与情感共鸣等素质层面的准则,因企业导师的工作职责涉及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实习实践、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等重要阶段,始终强调以分享、沟通、协调的态度,杜绝企业导师出现“光当老板”“处事不公”“用心不专”“漠不关心”“呵护过紧”等现象。素质层面分为三个模块进行考察,分别为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与社会服务责任模块。职业道德包括科学研究的奉献精神、具备研究的专注性与持久性以及遵守学术规范的素养。人文素养包括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熟悉政治、经济与法律、管理等相关知识与政策。社会服务责任包括积极为国家、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的咨询与服务,具有参与创新创业技能培训和成果转化育人的能力。

鉴于此,面对存在道德失范和违法违纪行为的企业导师,高校有权视情况采取约谈、警告、处分及取消参评资格等淘汰退出机制,并对有关责任人予以追责问责,妥善安排后补齐企业导师申请人以完善后续遴选培训工作,确保专业对口、相对稳定、层次较高、监管得力的企业导师遴选体系的稳定性与公正性。

四、結语

坚持校企合作,使产学研深度融合是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基本特点,有利于充分利用高校与企业双方的教学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的企业导师遴选机制应优化遴选标准、完善师资队伍,将企业导师的队伍建设贯穿整个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程中,完善企业导师的组织结构与制度框架,建立一批结构合理、规模稳定且专业素养过硬的企业导师师资队伍,将产学研协同育人、协同创新落到实处,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创新未来领军人才奠定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王焱,董增川,刘平雷,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以河海大学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6):75-79.

[2] 张芳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双导师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9(14):10-13.

[3]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09-03-19)[2020-08-03].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26/200903/t20090319_82629.html.

[4] 张安富.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转型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111.

[5] 雷环,王孙禺.工科教师的结构:以中美研究型大学为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463-465.

[6] 陈厚丰,张凡稷.近十年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轨迹、困境与路径抉择[J].大学教育科学,2021(5):60-68.

[7] 北方工业大学.2020级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EB/OL]. (2020-09-04)[2022-12-01].http://yjsy.ncut.edu.cn/info/1181/1259.htm.

[责任编辑:雷 艳]

猜你喜欢
工程硕士全日制高校
安全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四位一体”动态培养模式的构建
案例教学在全日制硕士《可信云计算》课程中的应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全日制专业硕士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基于校企联合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简析
喜报:我校新增水利工程、化学工程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