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增再,奉 佳,朱红刚,王 辉,罗 湘,陈向红,王洪亮,杨 辉,杨 清,唐 巍,袁晓宇,唐爱明,何 瑜
(长沙市动植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长沙 410007)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不仅给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而且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危害。2012年以来,湖南省布病患病人数急剧上升,并在2021年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报告病例239例,年发病率为3.37/105[1]。长沙市1992—2009年间未发生过人间布病疫情,自 2010 年再次报告出现人布病病例后,人间布病病例数逐年增多[2]。2018年以来,长沙市开展动物布病监测净化示范区建设,结合省、市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对全市羊养殖场户和交易市场进行了抽样监测,对部分养殖场户开展了“知信行”问卷调查,科学研判羊布病流行趋势。本研究对2018—2022年长沙市羊布病监测数据以及“知信行”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现场调查阳性场户的布病传播高危行为,了解全市羊布病流行情况、流行特征及布病传播风险因素,以期为全 市布病防控、净化等工作提供依据。
按照《长沙市动物布病监测净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结合省、市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遵循流行病学调查的统计学和随机抽样原则,对全市种羊场实施全群普检,存栏10只以上养殖场户实施抽样检测,羊交易市场按5%的比例抽样检测。对存栏10只以上的羊养殖场户,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使用Win Episcope 2.0软件进行样本量计算。第一阶段,按照预期流行率5%、置信水平95%、可接受误差5%,计算需要随机抽取的养殖场户数量,再按比例分配至各乡镇,通过随机抽取方式确定具体名单;第二阶段:根据第一阶段抽取的养殖场户实际存栏数,按照预期流行率5%、置信水平95%、可接受误差5%,计算各养殖场户实际需要抽样的数量[3-4]。
经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初筛,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复核,血清学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的个体,为布病阳性个体,场群内至少有1只布病阳性个体的,为布病阳性场户。
2021年对羊养殖场户开展抽样检测的同时,在各县区随机选择不少于10个羊养殖场户,共计112户进行户主个人信息,以及布病防治知识、防控态度和行为(“知信行”)3个方面16道题的问卷调查。
每年对确诊为阳性的养殖场户开展疫源调查,了解疫情可能来源、发生经过,以及羊只调运、饲养、生物安全措施落实等情况,并按照《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指导督促其做好进一步处置[3,5]。
根据血清检测数据,计算个体阳性率和群体阳性率,并运用 Excel 软件进行群间、时间、区间分布统计分析。
2.1.1 群间分布 2018—2022年,共抽取6 828个羊养殖场户127 433份血清样品(20个种羊场10 253份血清样品,6 808个羊养殖场户117 180份血清样品),3个交易市场30 424份血清样品,共计157 857份血清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检出29个阳性羊养殖场户,阳性样品377份,场户阳性率为0.42%(29/6 828),个体阳性率为0.30%(377/127 433),种羊场未检出阳性;2018年在1个交易市场检出阳性样品1份,其余年份未检出阳性。具体结果详见表1。
表1 2018—2022年长沙市羊布病血清学检测统计结果
2.1.2 时间分布 2018—2022年养殖场户的年均场户阳性率为0.10%~0.66%,年均个体阳性率为0.03%~0.56%,呈波浪状变化趋势。从每年结果看,近5年长沙市羊布病群体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虽有一定波动,但均维持在较低水平。具体结果详见表2。
表2 2018—2022年长沙市羊养殖场户布病血清学检测统计结果
2.1.3 区间分布 2018—2022年,仅在所辖的7个县(市、区)中的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3个县(市)检出羊布病阳性样品,其中阳性场户及阳性样品主要集中在浏阳市和宁乡市,分别占阳性总数的96.5%和95.8%(表3)。
表3 2018—2022年长沙市羊布病阳性分布 单位:个/份
2.2.1 交易市场羊只来源 2018—2022年,在长沙县干杉牛羊交易市场、雨花区红星羊交易市场和宁乡市大河西牛羊交易市场3个交易市场抽取样品30 424份,仅检出阳性样品1份,阳性车次1车。3个交易市场主要从四川、山东、河南、青海、河北、云南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入羊只。
2.2.2 风险行为 相关县市对检出布病阳性的29个养殖场户,按照《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进行了处置,并进行了现场调查。调查发现,阳性场户存在传播布病的高危行为(图1):(1)违规引入羊只,且不隔离就混群饲养,占75.86%(22/29);(2)交叉放牧和交换种公羊,占13.79%(4/29);(3)未及时发现病羊流产或流产物处理不规范,占6.90%(2/29);(4)私自购买布病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占3.45%(1/29)。
图1 阳性场户传播布病的风险行为分析结果
2021年对112户羊养殖场户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调查表112份,问卷有效率为100%。被调查养殖人员大部分为男性,且以初中文化为主(75.89%)。从布病知晓情况看,被调查养殖人员对布病主要传染源知晓率最高(98.29%),其次是布病知晓率(85.71%),“得布病后不及时治疗的后果”知晓率最低(54.46%)。从布病防控行为看,日常工作中大部分人员非常注重自身防护,能做到劳动后洗手消毒,人畜不共用生活用品,不吃病死畜肉,同时不购买未经检疫的牛羊,只有小部分(7.14%)认为对羊进行布病免疫是必要的。具体结果见表4和表5。
表4 长沙市羊养殖场户布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结果
表5 长沙市羊养殖场户布病防治态度、行为知晓情况调查结果
2014年长沙市开始实施动物布病净化,开展羊布病传播风险因素调查,探索动物布病净化技术路线;2017年底启动动物布病监测净化示范区建设,开展种(乳)畜场监测净化,实施牛羊场户全面普查和牛羊交易市场抽样监测[6]。2018—2022年连续5年,年均检测动物样品超过3万份,每年都检出阳性羊只,群体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均呈波浪状变化趋势,说明羊布病防控效果不太稳定。其可能原因:一是布病阳性主要集中在散养户,这部分散养户缺乏山羊饲养经验,大部分由生猪养殖转向山羊养殖,对羊布病知识了解甚少;二是部分散养户存在交叉放牧,不同羊群接触频繁,且存在相互寄养和交换种公羊情况;三是部分散养户为追求利益,通过网络购入染疫病羊进行转卖。
现场调查发现,发病羊场均存在调入羊只情况,羊来源地为邵阳市、怀化市等地,主要为前期输入。阳性场户主要分布在宁乡市中部乡镇、浏阳市北部乡镇。这些乡镇均属于丘陵地区,牧草资源富,牛羊养殖场户较多[3]。虽然长沙市动物布病总体上呈点状散发态势,但是发生过布病的乡镇多次检测出布病阳性样品,说明病原已定殖,难以清除,存在自然疫源化趋势,布病传播风险较大。
本调查发现,长沙市3大牛羊交易市场羊只布病检出率极低。分析原因主要有:一是从2018年开始长沙市全面禁止从布病高风险地区调入羊只;二是分别与羊经纪人、贩运户和经营户签订了布病防控责任状;三是实施每车次抽样检测,如检出阳性,则同车羊只全群进行无害化处理。长沙市3大牛羊交易市场从四川省等外省份调入羊只年均达30万只以上(数据来源于湖南省动物卫生监督平台),调入羊只虽实施了抽样检测,但并不能完全排除布病阳性羊只漏检引起风险传播的可能,也不排除少部分羊只进入养殖环节的可能[7],因此通过羊只调运传入布病的风险依然存在。
唐紫璇[1]报道,2017—2021年长沙市共报告人间布病病例70例,年发病率为(0.10~0.24)/105,人间布病年发病率变化趋势与畜间布病流行趋势基本一致,也均维持在较低水平。人间病例主要集中在浏阳市和宁乡市,其他县(市、区)偶有病例报道,人间布病分布与畜间布病流行特征高度一致,说明人间感染与畜间感染高度相关,提示长沙市畜间布病对公共卫生的影响依然存在,因此需要加强畜间布病的防控和净化。
调查发现,大部分羊养殖场户对布病的知晓率较高(85.71%),对布病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布病防控行为意识有了很大提升,这与范仲鑫等[8]调查的知晓率基本一致。近年来,长沙市各县(市、区)动物疫病控制机构与卫健系统疾病控制机构广泛开展动物布病知识宣教培训,年均培训牛羊养殖、贩运、屠宰等各环节从业人员和基层兽医技术人员1 500余人次;通过开展布病宣传干预调查,发放布病干预包,掌握了基层防疫人员和羊养殖从业人员“知信行”水平,养殖场户的布病防控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此次调查未覆盖贩运经纪人、屠宰零售商和交易市场从业人员,调查结果仅能反映养殖场户对布病的知晓情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长沙市羊布病流行率虽然维持在较低水平,但每年均检测到阳性样品,说明长沙市羊群中长期存在布病病原。部分羊养殖场户仍存在违规引入羊只且不隔离饲养,交叉放牧和交换种公羊,病羊流产物处理不规范,私自免疫接种等不规范行为,疫情散发风险依然存在。长沙市羊只来源广泛,流动性强,调运监管难度大,“外堵内防”的综合防控压力日益增大,布病传入风险持续存在。但随着《长沙市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五年行动(2022—2026)》的实施,新一轮布病防控已启动,一旦宣教普查、种群净化、无疫小区创建、规范调运监管等工作落实到位,布病传播风险将进一步降低。
调查发现:长沙市羊布病防控效果总体较好,部分县(市、区)已达到稳定控制标准,羊养殖人员对布病的“知信行”水平较高,但每年均检出阳性样品,且部分养殖场户仍有传播布病的高危行为,疫情零星散发风险及对公共卫生的威胁依然存在。建议加强羊只调运的检疫监管,强化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布病防控意识,持续推进布病净化,逐步实现消灭布病,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