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琳
(广东白云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 510450)
新文科这一概念由美国希拉姆学院在2017 年率先提出,强调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课程中,打造综合性的跨学科教育[1]。在我国,新文科作为“四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等教育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其内涵与发展也不断丰富与深化。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高校翻译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在传统的翻译学科中,翻译教育以语言、文化和语言学理论为主。而随着数字人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学科交叉、职业细分和能力跨界融合成为新趋势,高校翻译人才培养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发展的要求,翻译教育存在供给端与需求端不匹配的问题,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未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忽略了特色发展和全面发展,未能形成跨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2022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要“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这既是我国数字技术与现代教育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十四五”时期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2]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向数字化、智能化阶段转型。目前,“数智化”正引领教育变革和创新。进行“数智化”转型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新变化,已然成为外语教育创新和变革的必然选择。然而,我国外语教育“数智化”转型探索开展较晚,针对翻译教育和人才培养“数智化”转型的研究非常有限,从宏观层面探索翻译教育“数智化”转型框架和路径的研究和实践仍相对不足,能够面向科技革命、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学科联动、推进多元化协同机制的研究较少。本文立足新文科背景下翻译教育“数智化”转型存在的问题,提出本土化、切实可行的具体路径[3-4],聚焦新文科和“数智化”转型时代的特点,探索高校翻译教育“数智化”转型的框架和具体路径,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翻译教育深度融合,推动翻译教学“数智化”转型升级。
《新文科宣言》[5]的发布,为高校推动文科专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价值引领和行动指南。翻译类专业作为外语学科的核心,需要积极响应并推进数字技术与翻译学科、翻译教育的交叉融合。目前,在新文科建设和“数智化”转型背景下,部分高校对翻译教育改革的探索起步较晚,且涉及范围小、层次浅,翻译教育“数智化”转型面临一些问题。
一方面,翻译教育改革的创新程度有限。在新时代,“数智化”转型已成为翻译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任务,要求翻译人才具备大数据思维、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目前,高校翻译教育尚未能较好地适应数字化、智慧化、国际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传统翻译教育存在供给端与需求端不平衡的问题,翻译人才培养未能匹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亟需具备翻译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和数字素养、思辨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翻译人才,这就要求高校转变翻译教育的目标和方式,重视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批判性思维、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审美能力,推动翻译专业“一专多能”发展,同时将“数智化”技术融入教学,开展“数智化”多元协同校企合作。只有实现翻译教育“数智化”转型,才能够更好地对接智能技术驱动的行业新需求。
另一方面,“数智化”技术与翻译教育的结合不够深入。传统翻译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翻译多场景训练不足、师生互动不足、教学数据联动性不足、教学评价形式单一[6]。特别是在当前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翻译教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翻译学科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改革、评价体系、社会服务和师生技术素养等方面亟需改进。同时,传统翻译教育区域差异大、数字化基础设施不健全、协同融合水平不高[7],亟需通过“数智化”转型,形成共建、共创、共享的环境,促进各地区翻译教育合作与共同发展。因此,智能化数字技术能够激发翻译教育创新的潜能。
本文基于“数智赋能、多元协同”的理念,以培养具备翻译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和数字素养、思辨与创新能力等的复合型、创新型“数智化”翻译人才为目标,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等技术,对高校翻译教育的学科整合、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改革、评价体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数智化”转型探索,构建“数智赋能、多元协同、六位一体”的翻译教育“数智化”转型框架,如图1 所示。首先,通过学科整合,将“数智化”理念引入翻译专业结构,实现专业结构的优化和重构,联动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其次,深化翻译教学的“数智化”改革,完善评价体系,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的“数智化”赋能。此外,高水平“双师双能”“数智化”师资队伍为高校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数字学习资源和平台为专业“数智化”提升和课程改革提供有效支持。最终,实现高校翻译教育的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创新和持续升级。
图1 高校翻译教育“数智化”转型框架
翻译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一部分,需在新文科的引领下,与其他学科交叉互动、协同创新[8],强化翻译学科的现代性、实践性与创新性,加强建设,构建数据驱动的翻译教育体系。具体路径如下:(1)翻译教育以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优势及自身的发展特色为导向,如粤港澳大湾区辐射的高校可推进“翻译+数字+经贸”“翻译+数字+外宣”等跨学科/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翻译与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有机融合,拓展翻译人才的知识领域和专业能力,更好地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2)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发展为翻译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学科视野和多元化的知识体系,通过“数智化”技术赋能,翻译学科可以为翻译人才提供跨文化交流的平台,如虚拟空间、视频会议、社交媒体、在线文化交流平台等,实现各国文化的数字化和可视化,有利于翻译人才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从而提高翻译质量和水平。(3)数字翻译学是数字技术与翻译学科融合的产物。数字翻译学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语言处理、自然语言生成等技术实现翻译自动化,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高校翻译教育需将数字技术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例如翻译软件的使用与开发、数据挖掘与机器翻译技术的理解与应用、翻译项目管理等。数字翻译学作为数字人文和翻译学的交叉领域,为翻译学科整合和专业结构优化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新的思路。以上措施,能够推进翻译学科整合与专业建设的“数智化”转型升级,实现高校翻译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在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翻译类“数智化”课程的目标应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为定位,以数智时代新技术赋能翻译学科/专业融合与创新为方向,探索基于翻译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新文科“数智化”本科课程体系,构建新文科“数智化”翻译教学的新范式。具体路径如下:(1)除开设传统的翻译类基础课程外,高校可纳入与数字技术相关的课程,如翻译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将翻译理论和实践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注重专业与课程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及系统性,科学、合理地融入“数智化”技术,让学生形成跨学科/专业的思维和方法,提高数字素养和能力,激发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2)高校应注重将“数智”驱动的新文科翻译课程体系与传统的翻译类课程有机结合,避免翻译技术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在翻译实践类课程中,教师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对翻译技术的合理应用,如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索、语料库等数字化技术解决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搜索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翻译的效率和质量。翻译类技术课程应基于真实的翻译实践案例,与商务翻译、科技翻译、应用翻译等传统翻译类课程紧密衔接,共同培养具备科学思维、数字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应用型翻译人才。(3)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积极调整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在课程体系中增设符合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数智化”课程模块,例如,通过“数智化”技术,模拟翻译项目管理全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翻译工具与技术的使用技能,同时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项目管理思维,使学生提高对数智时代新形态和行业发展新趋势的适应能力。此外,高校翻译课程“数智化”转型升级也需要更高质量的互联网资源和教育资源共享,形成课程共建、共创、共享的环境。
“数智化”时代的翻译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这就要求高校充分了解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特征和需求,探索技术赋能翻译教学的创新路径。智慧课堂教学的应用是创新教学理念、推动课堂教学“数智”赋能的核心,它将智能技术和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为“数智化”时代的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9]。具体路径如下:(1)高校引入数字化教学资源、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实践性教学、智能语音室、数字化考试等多种“数智化”技术,积极促进数字人文与翻译教育的深入融合,形成以翻译训练场景数据化、工作岗位翻译核心能力专业化为特征的数字化学习场景,如通过应用Second Life 虚拟空间技术,学生可以在虚拟的情境中通过自己的“化身”(Avatar)与其他学生进行实时的互动和交流,这种临场感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所学习的内容,增强沉浸感和交互性。(2)高校通过融合翻译教育相关技术,创新翻译教学“数智化”转型模式,推动翻译教学信息化升级。高校依托先进的翻译教学平台和工具,将线上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突破时间和地域限制,构建学习共同体,打造智慧教学平台。(3)高校依托数据赋能,实现翻译教学精准化和个性化。“数智化”教学平台能够记录学生的学习痕迹,包括翻译错误类型、教师点评修改、同伴点评修改和机器评分,形成翻译学习电子档案袋;通过深度挖掘数据,构建学生画像,教师可以“以学定教”“因材施教”“以评促教”[10],实现翻译教学精准化。这些教学大数据还可用于追踪学生翻译能力培养、教师教学效果评估以及企业用人标准参考。同时,学生可依据数据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习过程更加个性化、科学化、合理化,更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11]。以“数智化”教学平台为依托的翻译教学能够拓展外语翻译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空间,形成高效、精准、可持续的翻译学习循环。
随着新文科建设的推进,翻译教育进行“数智化”转型,其评价体系的创新也需与教学方法的革新相辅相成,贯彻“数智化”转型的理念及产出导向理念,构建翻译教育“数智化”转型评价体系。同时,高校应推动数字教学资源、智能化评估平台的开发和使用,切实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具体路径如下:(1)在评价体系方面,高校应重视数字技术赋能,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能够全面评估学生翻译数字能力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包括对翻译技术、信息搜索、数据分析和处理等核心数字技能的考查。同时,高校也要遵循新文科建设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以及历史、文化、人文等素养的全面发展。(2)教师应坚持深度学习理念,将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新技术、新方法、新范式融入翻译教学,运用MQM、BLEU 等翻译质量评估模型或指标,对翻译质量进行认定、评估、反馈,依托“数智化”教学平台,对翻译教学实施智能化、系统化、多元化评价,构建翻译教学“数智化”转型评价模式。课前,教师形成“‘数智化’学习场景+针对性产出+师生评价、同伴反馈”流程;课中,教师构建“‘数智化’教学平台+师生、生生有效合作”的模式[12];课后,教师采用“‘数智化’辅评+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点评+企业专业点评”的评价方式,实现评价对象、评价方式、评价时间、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与可视化,为翻译教学提供客观、科学的评估和反馈。(3)高校应协同行业企业完善翻译教育评价机制,根据“数智化”培养目标,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通过建立学生翻译能力发展数字档案、自适应评价模型等方式,实现翻译教育评价体系“数智化”转型,提高外语翻译人才的培养质量。
协同社会多方力量,搭建合作育人平台,是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翻译教育“数智化”转型的重要一环。具体路径如下:(1)高校应积极开展与翻译行业的交流和合作,持续追踪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引进真实翻译案例,借助智能生成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为翻译教学提供具有交互性的多维空间,展示翻译案例情境,模拟翻译实践项目,开展翻译质量评估,通过虚实协同的培养模式赋能产教融合及翻译人才培养“数智化”转型。(2)高校应积极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及专业人员为学生的实习实践提供专业指导,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开展数字化实训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自身能力与翻译行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引导学生对实践进行思考和总结,培养学生项目管理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和服务意识,同时收集学生在翻译实践中的全方位数据(包括学习数据、行为数据、心理数据等),以数据为驱动,推进高校与企业共同制定翻译人才培养方案。(3)基于AIGC 等技术,高校与企业共建翻译教育多模态语料库,开发交互式的数字化、智能化翻译教材,提供翻译教学案例资源,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数智化”翻译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内驱力[13]。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翻译教育的“数智化”转型升级,离不开师资队伍的“数智化”能力。具体路径如下:(1)高校应该加强翻译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教师提供全面、系统的“数智化”教育培训和支持;引进和培养具有“数智化”背景的跨学科复合型教师,提升翻译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语言服务实践经验,从而推动翻译教育的“数智化”转型和融合创新。(2)教师需提高自身的“数智化”素养,增强对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能力,掌握常用的翻译工具和软件,并能根据翻译教学环节的特定需要研发相应的“数智化”教学平台或工具,提高线上线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3)教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数智化”教学设计和创新能力,能够融合数字化教学资源和情境化教学环境,构建更具吸引力和交互性的翻译教学模式。此外,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利用“数智化”教学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育“数智化”转型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在新文科建设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亟需具备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和数字素养、批判性思辨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翻译人才。“数智化”转型为翻译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模式,通过构建“数智赋能、多元协同、六位一体”的翻译教育“数智化”转型框架,高校探索翻译教育“数智化”转型具体路径,为创新新文科背景下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然而,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新时代对高校翻译教育的要求也会不断变化[14],高校应不断完善翻译教育“数智化”转型升级的框架,探索新文科背景下翻译教育与“数智化”技术的融合发展,以实现翻译人才培养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