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
久违回归与尴尬开场
从第一季开始,《乐夏》一路取得了很多辉煌,由此被许多摇滚乐迷寄予了“振兴摇滚”的厚望。正如重塑雕像的权利(简称重塑)主唱华东在获得第一名时说:“这不是重塑的胜利,这是小众音乐的胜利。”
他的感受不无道理。迄今为止,“乐队的夏天”这一微博话题已累计达到76.5亿的浏览量,让很多从来没有听过摇滚乐的人也关注到了这一音乐形式。对于从节目走红的乐队而言,不仅在短短两年之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商业价值也得到了肉眼可见的增长。第一季冠军新裤子与第二季冠军重塑获得了主流综艺、剧集、晚会等演出机会,音乐节邀约和报价也有很大提升。
一切看似都在向美好的方向发展,但《乐夏3>在干呼万唤中回归后,场面却逐渐尴尬起来。
在播出了4期之后,《乐夏3》不管是播出数据还是在社交媒体上的热度,都不及前两季。在口碑上,有不少观众给出中差评。《乐夏》的主创马东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我们的选角团队一直没停过。”他认为,节目的规则不需要一直改变,不同的人自然会产生不同的的新鲜故事。可惜的是,《乐夏3》盛景不再的主要原因,或许恰恰就在人身上。
《乐夏3》中,乐队面貌的老态有目共睹,令人耳目一新的面孔也少之又少,整体阵容缺乏惊喜。好不容易出现个别稍微有点陌生的乐队,又不知因何成为了“绿叶”,出现了剪辑少、没故事的问题。
其次是乐队“实力”变弱。第一季有新裤子、痛仰、刺猬、面孔、反光镜等,第二季有重塑、五条人、野孩子、木马、达达等,这些“高端玩家”的同台竞技让节目充满了话题和张力,但本季显然没有那么多实力强劲乐队的支撑。
有网友对此戏称:“中国摇滚是没有人了吗?”这句残酷的话隐隐指向一种可能马上就会到来的现实,即未来的《乐夏》就像“101偶像选秀”一样,真的面临“没有人了”的窘境。事实上,在综艺业内,早就对《乐夏》系列是否还能找到合适的乐队有所怀疑。前两季看似百花齐放的高端开局,或许已经是尾声的前奏。
走向大众的小众音综们
在讨论《乐夏》为什么会选手匮乏之前,必须从综艺产业内部角度先理解“小众”音综的生产逻辑。
近几年,综艺切口小众音乐赛道的选题屡见不鲜,从嘻哈到摇滚到新国风再到民谣等,不同的音乐形式频繁进入综艺市场,俨然一派小众音乐百花齐放的景象。
值得说明的是,这里的“小众”并不是某种音乐流派上的、绝对的定义,只是相对更广阔的流行音乐受众而言。事实上,小众音综的出现可以说是一种必然。2015年之后,我国音乐综艺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了,各种各样的音综在节目的标志视觉、嘉宾人群、创作难度上已经卷到极致。高强度的创新需求和已经“创无可创”的状况让小众音乐类型走入了综艺制作者们的视野。
2017年,《中国有嘻哈》横空出世,用已经“野蛮生长十几年”的嘻哈音乐突围主流,成为全民爆款。《中国有嘻哈》的成功让制作者们意识到,借用小众音乐鲜明的可被感知的标签,是一种从高度同质化、已经被过度消费的主流音乐综艺中杀出血路来的快捷方式。以《乐夏》为例,有的人或许并不是真正喜欢听摇滚乐,只是可能因为摇滚乐具有新鲜、稀缺、有个性、有社交价值等标签而喜欢上“听摇滚乐的自己”。就好比有好多人去音乐节并不是真正去享受摇滚乐的盛宴,而是通过这种音乐形式来释放自己。
所以,选择小众的音乐类型绝不意味着不追求“破圈”和“爆款”,恰恰相反,这些综艺就是为“非乐迷”服务的,越是不了解小众音乐的群体,节目为他们带来的新鲜感和个性感也就越强烈,他们也越容易为此类“标签贩卖”买单。
在《乐夏》里,摇滚相关的说法和一些所谓的“专业词汇”被反復使用和强调,但常常无人在意。从第一季开始,马东就说反光镜“够朋克”,尽管他对于这个“够朋克”的定义是“特别直接”(朋克:摇滚乐的一种风格)。到了第三季,Nova Heart乐队主Ⅱ昌冯海宁在和新裤子主唱彭磊的对话中说:“当明星不容易,很难摇滚起来了。”这句话在微博上被大量转发,引起了很多乐迷的强烈共鸣。
同时,乐手们的“理想主义”和“不羁姿态”也被包装成独属于摇滚的个性特色。节目强调乐队的偏离主流和小众感,这既是独特性保障,也是一种容易打动人、带有追梦感的故事模式。诸如“摇滚是现实中的避难所”“很多时候大家做乐队,是因为这是一个非常浪漫的和理想主义的事情”等宣言一再在节目中铺陈和发表。可以看出,整个《乐夏》都在竭力用摇滚作为标签勾勒一个关于“热泪永远盈眶”的理想世界。
当音乐开始服务于综艺
小众文化必须要足够独特,但是,这种小众叉不能完全偏离大众认知,以《乐夏》为例,对于摇滚乐迷来说,《乐夏》十分矛盾,一边拼命拥抱主流,一边逃避摇滚定义。
节目名字便揭示了这一点。《乐夏》的所有官方物料和对外口径中,从不定义自已为“摇滚节目”。就在第三季开播之前,马东在采访中表达的依旧是大家需要“乐队”和“音乐”,这背后是大众娱乐与摇滚之间看似弥合实则明确的边界鸿沟。
就制作方而言,含糊定位无疑是有利的。正因为不是“摇滚的夏天”,所以摇滚乐迷们很难批评。看上去和摇滚乐不太相干的明星嘉宾坐镇现场参与评论也显得无可指摘。从这个角度来看,《乐夏》的制作原则,也是破圈成功的秘诀——“迎合”:标签上必须迎合小众,口味上必须迎合大众。
为了“迎合”,内容上,要尽可能多讲故事和情怀,讲每一个乐队的成长经历与理想,多放成型的表演,规避掉过分专业的比拼和分析。表演乐队的音乐风格也需要被仔细进行挑选,既要足够有辨识度和多样性,能够让观众有所偏好;又要总体来说具有流行化的特征,不能让大众完全接受不了,认可不到。
在节目面貌上,一些可被感知的文化符号也需要被反复强调,无论是哪种风格(哪怕是五条人这样风格更偏向民谣的乐队),基本上都会被归纳到“摇滚”面貌之下,即独立的精神,我行我素的姿态,个性的打扮等。这些东西能够零门槛被受众所捕捉,并通过谈论和消费的方式提供自我价值。对于不懂音乐、不会音乐但需要拿爱好“标榜”自己的观众而言,如果能够靠买件T恤或者一张音乐节门票就能拥有获得感和满足感,再好不过。
以上种种讨巧的操作,让《乐夏》得以在大众口味和小众音乐的缝隙里丝滑飞行。
当繁华似锦的舞台开放在贫瘠之中
如果要考虑有标签性、有流行度、歌曲有传唱潜力、表演够成熟、愿意上综艺等因素,那么本就“不富裕”的中国摇滚行业,还能够供养几季《乐夏》?
在对媒体谈到为什么今年没有做第三季《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时,马东表示,对于这类选手素质极为重要、需要高强度创作的节目来说,总需要给整个圈层留出“长”出新一茬合格选手、休养生息的时间。导演组判定,如果今年还要做,那么中间需要的储备时间会比较长。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乐夏》身上。
只要一个领域没有真正地普遍流行和振兴,必定不可能有源源不斷的后继者。而以表演为主、缺乏新鲜节目模式设计、单纯靠嘉宾和赛道去吸引入的综艺就是在不断消耗行业,当这个行业累积的资源被消耗殆尽,综艺也将迎来终局,或者变得和初衷面目全非。
消耗不只发生在综艺内部,对于小众文化来说,一档综艺所做的“推广”是有限的,而由此产生的消耗则往往被大家无视。那些已经依靠《乐夏》火起来的乐队成为“热门”的结果无非是在晚会、音乐节、商业演出中一遍遍唱起自己的成名曲。大众娱乐所带来的结果并不是“让一群艺术家先富起来”,很可能只是“让几位艺术家富裕几年”,在这几年里,他们会被要求把金曲的热度利用殆尽或者创作出更多流行广告曲和宣传曲,很难有谱写、传播摇滚新作的时间和自由。一个典型例子是,大波浪乐队在第二季《乐夏》决赛播出的当天便上线了一个和淘宝特价版的合作广告曲。
广告里,他们歌曲被配上的歌词是“实在买到自在,恭喜你发财”。后来,大波浪乐队的主唱李剑在一次采访中说:“我的确想通过节目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但我还是想做自己的事情——自己有一些想法,去创造一个项目,这是最开心的事,而不是说凭一个节目去消耗自己。自从节目结束之后,我一直觉得,就是消耗。”
痛仰乐队主唱高虎在第一季《乐夏》中曾说:“希望借这一节目让更多人去关注摇滚乐。”如今,4年已经过去了,除了越来越火爆的音乐节市场,推广摇滚乐终究只是一个梦想。这说明,一档充满标签和消耗的综艺承担不起,也不应该承担振兴某种音乐的使命。当前,放眼世界范围内,随着披头士乐队、皇后乐队等一众老牌乐队的重组和解散,属于摇滚的时代似乎已经落幕了。就算是在摇滚一度成为主流的欧美日韩,最火热的金曲,最受年轻人们喜爱的歌大部分都是说唱和流行风格,由于和备种消费、运动、享乐紧密结合,跨度最广、最有潜力、持续遍地开花的也是嘻哈文化。正如世界级说唱巨星“侃爷”所宣称的那样:“说唱才是现在的流行文化,我们就是新一代的摇滚巨星。”与此同时,短视频形塑着人们快餐式的视听体验,朗朗上口的口水歌抓住了用户的耳朵,也抓住了滚滚的利润。或许,下一个音乐类型的潮流正在汹涌而来。
无论摇滚歌迷多么不愿意承认,贫瘠的土壤都支撑不了繁花似锦的未来,当潮水退却,追随过的人们都会忘记,会轰轰烈烈地追随下一波浪潮。只剩我们在多年后重拾某首老歌,在对失落青春和人生往事的感叹中,恍然看到曾经的理想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