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策划/本刊编辑部
采写/赵玉遂
受访专家:华燕吟 主任医师 浙江省人民医院
袁红娣 主任护师 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
糖尿病是21 世纪的常见病,是继心脑血管病、癌症之后的第三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外糖尿病患病的形势非常严峻。一是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特别是2 型糖尿病患者;二是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越来越高。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除了与血糖控制好坏有关外,还与病程长短有关,病程越长,并发症就越多。2023 年5 月19 日,《2023 世界卫生统计报告》中指出,仅2019年,全球就有200 万人因糖尿病死亡。2015~2017 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8 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1.2%,糖尿病预防与治疗的任务任重道远。
每年11 月14 日为世界糖尿病日,2021~2023 年,世界糖尿病日活动的主题是“获得糖尿病护理”。如何更好地获得糖尿病护理对控制糖尿病及其带来的并发症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采访了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副主任华燕吟主任医师和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袁红娣主任护师。
“对待糖尿病既不要不重视、无所谓、听之任之,也不必过于在意,整日忧心忡忡,血糖稍有波动就紧张得寝食难安。虽然糖尿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它绝不是不治之症,而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因此,当您得知自己或家人患有糖尿病时,不要过分紧张和恐慌,要积极学习糖尿病的基础知识,了解和掌握各种治疗方法和自我护理的技巧,严格执行医生制订的综合治疗方案。如此,就能使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您照样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享有健康人的寿命。”华主任特别强调。
然而,世界各地仍有数百万糖尿病患者无法获得正确的护理。当前,超过90%的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其实都是自我护理,糖尿病患者只有获得充足的糖尿病知识才能提高对糖尿病的自我管理能力,更好地控制血糖。
空腹血糖≥7.0 毫摩尔/升,或葡萄糖耐量试验2 小时血糖值≥11.1 毫摩尔/升,或有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皮肤瘙痒或视物模糊等典型症状,加随机(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 毫摩尔/升,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诊断结果包括3个状态:空腹受损是指餐前血糖在6.1~7.0 毫摩尔/升之间,餐后血糖正常。糖耐量减低是指空腹血糖<7.0 毫摩尔/ 升,餐后血糖在7.8~11.1 毫摩尔/升之间。糖尿病前期是逆转糖尿病的最佳时间窗口。
《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 年版)》中指出,控制目标需遵循个性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健康状况、药物不良反应风险等因素实施分层管理。
对于年纪较轻、患病时间较短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可以把目标设定得相对严格。建议的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小于6.1 毫摩尔/升,餐后2 小时血糖小于7.8 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5%。
对于年龄≥60 岁且无并发症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小于7.0 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10.0 毫摩尔/升,睡前血糖小于8.0 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5%。血糖控制的原则是适当控制高血糖,严防低血糖。
对于伴有并发症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为:餐前血糖小于8.0 毫摩尔/升,睡前血糖小于10.0 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小于8.0%。血糖控制原则是如果有低血糖风险,适当放宽血糖控制目标。
糖尿病分为4 种类型,即1 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其中,2 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类型,占糖尿病患者的90%左右。
2 型糖尿病通常起病隐匿,不易早期发现。部分患者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还有一些不典型的症状如皮肤瘙痒、视物模糊、疲倦、焦虑等,但大部分患者无任何症状。
虽然糖尿病患者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但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仍不可小觑。急性并发症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等,慢性并发症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
对于糖尿病患者,无论是1 型还是2 型,饮食治疗永远都是治疗的基础。可简单概括为一句话:“总量控制、营养平衡。”做到每日饮食“一二三四五”:每天一袋牛奶;每天200~250 克碳水化合物;每天3 个单位优质蛋白(1 单位优质蛋白= 猪肉50 克= 鱼100 克= 鸡蛋1 个);4 句话:有粗有细,不甜不咸,少吃多餐,七八分饱;每天500克蔬菜。
每日的三餐之间应相距4~5小时,暴饮暴食,或者有上顿没下顿对控制血糖是很不利的。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水果,但应掌握好吃水果的时机、时间、种类和数量。一般餐后2 小时血糖在10毫摩尔/升以下时可进食水果;可以选择西瓜、草莓、樱桃、苹果、梨、橘子、柚子、桃子、李子、杏、猕猴桃等含糖量较低的水果。最好选在两餐之间,通常可选在上午10 点、下午3 点左右,或者睡前。每日进食水果的量可控制在自己的拳头大小,并且最好分2~3 次吃完。
烟有刺激升糖激素释放的作用,还可导致微循环障碍,使组织缺氧,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戒烟。酒精会直接损害制造胰岛素的胰岛细胞,导致脂肪肝,而且可能诱发低血糖,所以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
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有些病情较轻的患者在坚持运动治疗的同时,配合饮食治疗即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糖尿病患者可选择强度小、节奏慢、运动后心跳不过快、呼吸平稳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跳绳、游泳等。快步走最为简便、安全,且易于坚持,可以作为首选的运动项目。
糖尿病患者需在医护人员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运动计划。餐后30分钟至1 小时运动,不能空腹运动,运动后要补足水分,最好每天运动,至少每周3 天或隔天一次,每次运动以30~60 分钟为宜,并应达到所需的运动强度,运动强度要遵循个体化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比较适宜的运动时心率=170 -年龄。每次运动开始前,要注意选择低强度的运动进行热身,不要突然停止运动,提前5~10 分钟降低运动强度直到停止。运动量大或激烈活动时,应该向医护人员咨询适当调整饮食和药物,以免发生低血糖。运动时随身携带糖果,以便出现低血糖时能够及时纠正。运动过程中注意心率变化及感觉,若出现乏力、头晕、心慌、胸闷、憋气、出虚汗,以及腿痛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若休息后仍不能缓解,应及时到附近医院就诊。
专家提醒,以下糖尿病人不宜运动:合并各种急性感染;伴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且活动后加重;严重糖尿病肾病;严重糖尿病足;严重眼底病变;新近发生的血栓;有明显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血糖控制不佳,波动明显。
口服降糖药物护理
口服降糖药均为处方药,糖尿病患者具体选用时一定要向医生详细咨询,并在医生处方指导下服用药物。
应特别注意的是,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一定要按时、按剂量服药,不可随意增量或减量。口服磺脲类药物的患者要时刻关注自己有没有出现低血糖反应。
胰岛素治疗护理
胰岛素是正常人体必需的激素,通过外源性的胰岛素注射治疗糖尿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不会有任何毒性,也不会成瘾。尽早进行胰岛素治疗,不仅能有效地控制血糖,而且还有利于胰岛细胞功能的恢复,使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许多原先血糖很高的2 型糖尿病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胰岛素治疗,待病情稳定后,胰岛素可以逐渐减量直到完全停用,改用口服降糖药治疗。
没开封的胰岛素应放在冰箱冷藏室(2℃~8℃)内,绝不能放在冷冻室中,否则会使胰岛素冻结失效,解冻后也不能再使用;正在使用中的胰岛素有效期为4 周,如果室温低于0℃或高于25℃时,应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2℃~8℃),使用时,应提早约半小时从冰箱中取出复温,如果室温在0℃~25℃时,应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热或阳光照射;外出吃饭或旅游时,可把胰岛素放在专门的低温包内,随身携带,不要放在飞机行李舱中托运。此外,强烈震动颠簸、强光照射均可能使胰岛素变性失效。
短效胰岛素优先考虑注射腹部,中长效胰岛素优先考虑注射臀部或大腿。洗热水澡或按摩可以使胰岛素在注射后很快起效,所以注射胰岛素后、进餐前不要洗澡,以防低血糖的发生而出现意外。
长期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可能会导致皮下脂肪营养不良,产生硬结或增生,所以应有规律地轮换注射部位。每次注射前应检查注射部位,避开出现疼痛、皮肤凹陷、硬结、出血、瘀斑、红肿、疤痕、脂肪增生的地方。必要时请咨询医务人员。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针头应该一次一换,不能重复使用。
由于糖尿病病人体内代谢紊乱、体质弱、抵抗力差,极易合并各种急性和慢性感染,而且一旦感染,不仅难以治愈,还会致使糖尿病病情随之恶化。因此,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特别是日常护理十分重要。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制,劳逸适度;戒烟、限酒,控制脂肪摄入量;适当锻炼。
情绪稳定。遇事不急不躁,保持情绪稳定。
定期复查。每月至少复诊一次。特殊情况下,如发烧、腹泻或全身不适,及时就诊。
坚持适合自己的科学的治疗方法。不道听途说,不人云亦云。
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糖尿病足,不但会给自身带来巨大的痛苦,还会给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并且会因创口的难以愈合而不得不面临截肢的危险。其实糖尿病足是可以预防的。
定期到医院做足部检查。如果已经有足部并发症则更需要至少每3 个月检查一次;发现有溃疡等明确损害,应立即到医院接受治疗。
禁忌烟酒,注意足部卫生。这是预防的根本措施。
选择合适的鞋袜。鞋子应选择鞋底厚软的,不要穿尖头皮鞋和透气性差的塑料鞋。每天检查鞋子,清除异物,保持里衬平整。袜子应选择质地柔软、颜色浅的棉袜或毛线袜,忌穿尼龙袜。此外,鞋帮要软,袜子要松紧适宜,以免擦伤皮肤,勤换鞋袜,外出不可穿拖鞋,以免踢伤。
每天用温水(低于40℃,最合适的是37℃~38℃)和无刺激性肥皂洗脚,不要浸泡过长时间,洗脚前用手试水温,若对温度不敏感,可以请家人代试。洗净后用毛巾轻轻擦干脚趾缝,如果双脚皮肤干燥,可适量涂抹润肤膏(但不能涂在脚趾间)。
每次运动及洗脚后,要及时检查双脚指甲、趾间、足底部皮肤有无胼胝、鸡眼、甲沟炎、甲癣,观察有无水疱、红肿、青紫、局部发热等。即便是微小的破损,也要引起高度重视,不要用化学药物消除鸡眼或胼胝,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可选择在洗脚或洗澡后修剪趾甲,围绕趾甲平剪,勿伤及皮肉,再用锉刀磨平,视力不好的病友可请家人代劳。
天气寒冷时,慎用热水袋和取暖器。糖尿病人因为足部和下肢温度感觉消退,容易发生烫伤。使用热水袋时切记用毛巾包裹,勿直接接触足部皮肤。
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如果您频繁发生低血糖,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即可对心脑肾等器官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抵消您长期控制血糖所获得的益处。
测量血糖,若低于3.9 毫摩尔/升则为低血糖。饮半杯(约125~150 毫升)果汁或甜饮料,或15 克葡萄糖制剂,如三四颗方糖。15 分钟后再测血糖,若血糖仍低于3.9毫摩尔/升,再饮半杯果汁。如果低血糖发生在非吃饭时间,可马上吃一点点心,如三四块饼干、半杯牛奶等,如果刚好在吃饭时间,则同平时一样吃饭。
如果经上述处理低血糖仍不能缓解的话,应立即就医,并请糖尿病专科医生调整降血糖的药物。
袁红娣主任最后强调,面对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仅靠家属、医生和护士做好患者的糖尿病护理及日常监督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现实的。更多地是患者本人需要掌握糖尿病自我护理技巧,积极控制血糖,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使自己的生活更加有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