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善若水入世

2023-11-06 20:31:05王韵涵
时代报告·奔流 2023年9期
关键词:矿务局潞安海涛

王韵涵

噫吁嚱,危危乎,此地可与上天为党。

——秦始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

壬寅年初秋八月的一天,我在车载广播里听到了关于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1932年1月21日~2022年8月24日)的一篇报道,顿时浮想联翩,不禁陷入了沉思。此刻,一个人的面孔从我脑际掠过,一个与我命运息息相关的人在眼前浮动,这个人就是原煤炭工业部总工程师,我国首届优秀企业家尚海涛先生。他是煤炭行业的标志性人物,他的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理念和工业企业成功的自然法则,在我国企业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他是我国现代工业企业管理的教父级人物,是我心目中的稻盛和夫!一种莫名的感觉、一股强烈的冲动促使我拿起了笔,想写写我所认识的尚海涛先生。

深秋时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美不胜收,这是古都北京最美的季节。驱车百余里,在京郊一个红墙幽深的山庄,叩开门扉,我见到了82岁高龄的尚海涛老人。他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在他的书桌旁,以一壶正山小种、两个建盏当“镇纸”,他向我徐徐展开了这部由时光、苦难、光荣、梦想叠加交织,用生命、血泪和汗水之色绘就的壮丽沧桑的图卷!

苦难童年 负重逆旅

1940年,农历庚辰年,抗日战争进入第4个年头,大片中华国土沦丧,无数国人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惨死或苟活。是年8月,尚海涛出生。

他的故乡是十三朝古都,号称神都的洛阳。初到人间,襁褓中的尚海涛听到的不是摇篮曲和咏叹调,而是飞机的轰鸣声和炮弹的爆炸声。由于母亲体弱多病,尚海涛生就瘦小,两岁时又患淋巴结核,整个脖子一大半脓疮腐烂,生命危在旦夕。老天保佑,可巧盘尼西林问世,才使他大难不死,逃过一劫。这真是一个悲惨的世界,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1944年,尚海涛刚满5岁,母亲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不久便撒手人寰。母亲去世后,父亲把他托付给本家大伯父。伯父家住孟津乡下,本就赤贫,虽勉强接纳,却也心生嫌弃。于是,童年的尚海涛就过起了寄人篱下、仰人鼻息的生活。等待他的是放牛、割草和干不完的繁杂农活。年幼的尚海涛对学堂充满着无限的渴求和向往,对背着书包上学的读书郎十分羡慕。他时常把牛拴在树上,跑到学堂的窗下偷听,回到家里还时常遭到大娘的打骂,乃至扣灶。

1950年初,由于贫困交加、忍饥挨饿,尚海涛又一次重病缠身,头发都掉光了,瘦得皮包骨头,一病不起。父亲听说后,让姐姐把他从孟津老家接到郑州荥阳。从此,他开始了正规的学生之路。然而好景不长,1954年父亲因病去世,尚海涛又开始了孤独的自主生活。苦难的童年,悲惨的命运,深重的灾难没有压垮尚海涛,却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自强不息的种子,造就了他倔强的脾气和不屈的性格。他坚强地站起来,面对艰苦的生活,他自力更生、勤工俭学,一边学习,一边自救,并且品学兼优,各门学业成绩都名列前茅。中考免试被保送进入高中,连续三年当选班长,堪称学霸。

时光如梭,一晃几年过去了,到了高中即将毕业,该报考大学的时候,叔父一个所谓的“历史问题”波及到了尚海涛的政审。校方在毕业档案备注栏里注明“该生社会关系复杂,重点学校不宜录取”。本来对前程充满美好向往,准备报考清华、复旦等一流名校的尚海涛,在那个特殊年代,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班长被撸了,集体活动也不让参加了,他好像变成了瘟神,同学们都远离了他。过去钟情于他的女朋友也与他划清了界限,在他的伤口无情地撒了一把盐,离他而去。

尚海涛说,他一生经受过5次大的灾难。解放前两次都是肉体上的,病入膏肓,走到了生命的边缘;中间两次是父母亡故,无依无靠,使生活处于绝境;这一次精神上的冲击似要彻底击垮他,他甚至想过轻生……

尚海涛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爷爷是个秀才,父亲武汉大学毕业后热衷于教育事业,在河南的洛阳、许昌、郑州等地利用别人的资金和关系办过多所学校,但他不当校长,只管教学。他的数学造诣深厚,是河南大学的教授,在河南声望很高。姐姐1950年高中毕业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我国第一代女飞行员。大哥1947年大学毕业,在西安参加了解放军,任王震将军的作战参谋,后随部队进入新疆。大嫂是长沙人,上高中时响应祖国号召,参军到了新疆。这样的家庭怎么会被打入另册?他彻夜不眠,痛苦不堪,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倔强的尚海涛没有气馁,他又坚强地站立起来。他坚信自己的家庭是革命家庭,自己不应该消沉,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能趴下。哥哥姐姐可以抬头挺胸报效国家,我怎么就不能?现在还年轻,正处于学习阶段,应该继续学习,争取掌握一门知识、技能,像父亲那样,教书育人總可以吧!后来,他鼓足勇气参加了高考。最终,他以高出录取分数线一大截的成绩,被焦作矿业学院录取。

跨过黄河,来到太行山下的焦作小城,尚海涛一头扎进了知识的海洋。他被分配到最艰苦、最危险的采煤专业。四个春秋,他像一匹饿狼,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书本上的知识……由于品学兼优,连任四年班长。

1963年7月,他以学院最优成绩毕业,完成了毕业答辩。尚海涛放弃留校任教,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项目——具有太行精神和红色基因的山西长治潞安矿务局。上学报到前,他特意回到孟津老家,跪在父母坟茔前向他们“话别”:爸、妈,你们放心,儿子决不会让二老失望……继之,他又来到孟津古渡口向它“倾诉”。

站在孟津渡口,尚海涛思绪万千,思想穿越时空,思古之情油然而生。面对波涛汹涌的黄河水,他想起了父亲临终的话:孩子,按族谱,你是“修”字辈。可你知道爸为什么给你取名叫海涛吗?人到世间,就像是一只船,这只船不是为了停在风平浪静的港湾当摆设,而是要出海远行实现价值!大海,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更多时候是会遇上惊涛骇浪。你属龙,为抵达人生彼岸就要在大海里搏击,故叫海涛,这是为父对你的期许啊。

羿射九日 与天为党

山西长治,古称上党,地势高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据载:公元前219年夏秋之交的七月既望,刚刚完成统一华夏大业的秦王嬴政,率文武百官浩浩荡荡东巡,到鲁地祭祀泰山行封禅大礼。当行至山西东南部与冀豫毗邻的太行山下时,天色已晚,遂驻扎于此地。那夜月明星稀,大地万物并作,嬴政踌躇满志,峨冠博带,君临天下,万世人极!与众随从登上山巅,顿生凉意,月光皎洁,拈须略思,发出了“噫吁嚱,此地危危乎,可与上天为党”的喟叹!东巡毕,归咸阳,天下布局,立三十六郡,此地封为“上党郡!”

上党,“与上天为党!”站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年轻的尚海涛心潮澎湃,他想了很多……。从此,“勇攀高峰,争创一流,与天为党”成为他毕生的追求和梦想。1985年,他就任潞安矿务局局长时,曾挥毫写下“与上天为党”的条幅挂在办公室的墙上:这是他的愿望,也是他给企业规划的蓝图;或者说,是他的企业梦吧!

当时的潞安矿务局名不见经传,是个小局,年产量不足300万吨,想与天为党,成为大型企业,在中国煤炭行业占有一席之地,何其难也!他上任之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潞安矿务局的发展战略。他组织人员调查研究,明确发展模式、发展手段和发展阶段,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并且严格按此管理企业,这就是企业的战略管理。与此相辅相成,还制定了潞安的企业文化,这是我国煤炭行业最早的一部企业发展战略和第一个实行战略管理的企业。他明白:发展战略是企业掌门人的第一要务,是现代企业的纲领性文件。

1987年1月10日,煤炭工业部首次现代化矿务局、现代化煤矿命名表彰大会在潞安矿务局召开,会议命名潞安矿务局为中国煤炭工业第一个现代化矿务局,命名王庄煤矿、石圪节煤矿、漳村煤矿为第一批中国煤炭工业现代化矿井。1987年7月18日,时任煤炭部部长于洪恩在潞安矿务局检查指导工作时指出:“煤炭工业的发展必须走科技进步的道路,必须走现代化的道路。也就是说,要走潞安的道路。煤矿现代化就是潞安矿务局这样子,以后你们都不要出国了,到潞安矿务局看一看就可以了。”朱镕基副总理在视察王庄煤矿时也曾高兴地表示:“全国的煤矿都达到王庄煤矿这个样子,中国就实现现代化了!”

从1983年到1991年短短几年间,由于科学管理,高效率、安全良好的业绩,石圪节煤矿、王庄煤矿、潞安矿务局分别获得中国企业管理协会颁发的最高奖——“金马奖!”1991年3月15日,香港《文汇报》刊发专版,潞安被誉为“一局三金马,中华第一家”。尚海涛局长一时间成为中国的明星企业家,他领导的企业为世界所瞩目。原煤炭部部长高扬文称赞石圪节矿为“中国煤矿一枝花”,称赞王庄煤矿为“中国煤矿的一盏明灯”。朱镕基副总理在潞安矿务局考察时说:“你们这里工人好,干部好,各级班子好。企业若都像你们这样,中国经济就飞起来了,我这个副总理就好当了!”

1991年,漳村煤矿使用综采放顶煤技术,通过集约化生产,实现了一井一面,建成了我国第一个高产高效矿井,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产高效新路子。

潞安矿务局从1985年开始,连续十年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都名列行业前茅。其中原煤全员效率、人均工资收入都远远领先同行,1988年全局原煤产量超1000万吨,达到煤炭系统特大型企业标准,跨入了行业的第一梯队,提前两年兑现了发展战略制定的第一阶段目标,开创了中国煤炭现代化建设的新纪元,被称为中国企业科技进步的“潞安模式”。

在尚海涛的带领下,潞安矿务局全体干部、职工按照发展战略明确的目标任务实现了一年一个台阶,造就了一个又一个辉煌。1998年后,他又带领煤炭工业发展研究中心给全国几十个煤炭大中型企业编制了发展战略,为21世纪初煤炭工业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推波助澜、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尚海涛对我国煤矿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贡献,1987年被国家科委命名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8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并获“金球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2年被国务院表彰为“为我国工程技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在从事煤炭生产和技术研究过程中,尚海涛身体力行,善于实践,勤于思考,先后出版了《活力源》《新方略》《高效率》《企业心理学》《煤炭企业领导学》《煤炭企业管理方法创新》《综采放顶煤开采方法》《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矿区——潞安矿务局》等著作,其中《高效率》一书创立了中国煤炭技术理论,获煤炭工业部特等奖。

突破创新 铸造辉煌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首先要发展能源,国家急需大量煤炭,而当年全国煤炭产量只有6.18亿吨,缺口巨大。为了增加煤炭产量,国家从国外引进100套先进的综合机械化采煤装备,分配给4家主要产煤矿区。不料,投入生产后却效果不佳,引起人们议论纷纷:中国煤矿不适合搞综合机械化,机械化不符合中國国情……

彼时,尚海涛在潞安矿务局王庄煤矿生产技术科任副科长,他走访了全国所有使用进口设备的煤矿,认真分析后认为:这些单位玩不转综采的原因不是中国工人水平低,素质差,不会管理,而是洋设备不服水土,和井下地质条件不适配造成的。只要适当改造,“洋鸡”照样可以下蛋。关键时刻,尚海涛带领一班技术人员对其他单位不愿使用的波兰产柯玛格液压支架进行了十几处改造,使之很快适应了潞安的井下自然条件,并且一次投产成功!当月产量8万余吨,达到了年产百万吨的水平,在全国煤炭行业引起了轰动。这次成功不仅是潞安矿务局的重大事件,更是打碎了人们的思想禁锢,在煤炭生产使用先进设备的低迷时期点燃了一盏明灯,坚定了人们煤炭工业走机械化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后来还得到余秋里副总理和高扬文部长的赞赏。

后来,尚海涛在编写《高效率》一书的时候,把“人—机—环境”三者关系称为工业企业成功的自然法则,俗称成功三角,或称黄金三角、安全三角。他强调:自然环境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企业在生产和安全方面要深入了解自然环境,设备要适应自然条件。“人—机—环境”三者一定要协调和配套,才能完成任务,确保安全。相似论理论的创立者、物理学家张光鉴教授对这一论断十分赞赏,这一论断也得到了钱学森先生的认可。工业企业成功的自然法则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人们所了解、认识并用于实际工作中。20世纪90年代末期,煤机制造企业开始由成批制造转变为按单制造,部分设备开始量身定制,如回采工作面的液压支架。21世纪初在安全生产方面,也特别强调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提出了“人—机—环—管”的安全理念。工业企业成功的自然法则已经深入人心,在工业企业管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潞安煤层普遍高达6米,地质封存良好,然而由于开采技术的制约,6米煤层需要分三层开采,不仅准备工作量大,消耗材料多,而且产量低,开采成本高,效益差,还很不安全。如何多快好省地开采潞安煤田,提高煤炭回收率,这成为潞安采煤技术的一个主攻方向,然而多次试验都未成功。

1988年,在借鉴匈牙利高位放顶煤液压支架的基础上,经过一次次反反复复的试验改进,几多艰辛,几多付出,尚海涛领导的技术攻关小组在综放工艺、综放技术和配套设备上都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其中低位放顶煤支架、框架式运输机和E型巷道布置等,均属原创技术,是世界领先水平。该项技术被邹家华副总理称作“潞安采煤法”,获煤炭部科技进步最高奖——特等奖。需要特别提出的是,综采放顶煤是项特别重大的技术创新,它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固有思维模式,很难被一般人所接受。国外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究,虽然提出过多种方案,但试验效果一直不理想。尚海涛1988年提出放顶煤试验时就遭到有关领导的坚决反对,1990年使用低位放顶煤技术创造日产1.65万吨、月产31万吨和年产253万吨的最好世界纪录,得到同行赞许,不少企业开始悄悄采用这种方法,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尚海涛多次申请,到处宣传(实际上这是煤炭系统各级领导人尽皆知的事情),却得不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

这是他人生的至暗时刻,背着沉重的违章犯上的指责,他备受折磨,几近煎熬。然而他不怕担责,不怕处分,从没放弃,永不反悔。好事多磨,1994年12月8日—10日,煤炭部在潞安矿务局召开全国煤炭工业高产高效现场会,500多名与会人员第一天下井现场参观,代表们对综采放顶煤赞不绝口。第二天煤炭部王森浩部长在大会上宣布,潞安矿务局的低位放顶煤技术是解决厚煤层开采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从此,历时5年,潞安的综采放顶煤技术从暗地操作走向光明正大,重见天日,被正式认可,真是可喜可贺!现在这项技术已被广泛使用,效果特别明显,一个回采工作面年产量可超千万吨,效率提高几十倍!

常村煤矿是尚海涛就任潞安矿务局局长期间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一座特大型煤矿,1995年投产后正值煤炭市场疲软,由于常村煤矿的煤质属于贫煤,售价偏低,致使企业经营困难。2000年左右,有人主张卖掉常村煤矿,甩掉这个包袱。此时,尚海涛已从煤炭工业部总工程师任上退下来了。听到这个消息后,他心急如焚,仿佛自己生养的孩子要被别人抱走。在潞安局长任上时,尚海涛就考虑到常村矿贫煤的出路,他经过调研,认为贫煤成分与无烟煤接近,通过洗选、加工能够成为高炉喷吹煤,并让常村矿投产后研究实施。于是他旧事重提,以“专家”的身份建议保留常村煤矿,通过深加工,生产高炉喷吹煤,努力把潞安矿务局建成“高炉喷吹煤基地”,并以常村贫煤作为样本,制定高炉喷吹煤的国家标准。

经过潞安矿务局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如今常村煤矿的喷吹煤已成为潞安的支柱产品。尚海涛的建议不仅为潞安保住了一座主力矿井,还让喷吹煤成为今天潞安的一个主要经济增长点,也为不值钱的贫煤找到了一条黄金出路,为国家增添了一条新的国家标准。这一创新获得了国家科技部的科技进步一等奖。

放眼全球 煤海搏涛

1998年4月,煤炭工业部撤销,尚海涛也即将退休,这意味着他将告别为之奋斗终生、无比热爱的煤炭事业,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觉得自己在煤炭行业摸爬滚打近40年,对煤炭有着特殊的感情。作为资深的煤炭专家,煤炭行业唯一的全国首届优秀企业家,尚海涛对煤炭生产有着超越常人的深入思考。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也越来越重视,人们普遍认为煤炭开发、利用是最大的污染源。因此,煤炭行业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煤炭企业发展步履维艰。但是,中国的国情是缺油少气,煤炭却丰富又廉价,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是工业的基础,是我国工业发展的压舱石。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为我国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为煤炭企业的兴旺发达、为煤炭工人的生活幸福继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经过深思熟虑,他主动建议,成立煤炭工业发展研究咨询中心,作为智囊和参谋,开展软科学研究,为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提供科学支撑。

尚海涛认为,煤炭行业不是夕阳产业,出路在于绿色科学开采、高效洁净利用和环境友好。他联合国务院研究中心,组织了一批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对全国几十个煤炭企业进行咨询,从编制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入手,倡导大煤炭观,要求以煤炭为基础,构建关联多元化的产业架构,打破原有资源局限,走出去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宣传资本运营和股份制,实行战略管理。他所领导的煤炭工业发展研究中心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咨询服务,在市场经济的当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了煤炭的辉煌十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他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和亲身经历,把改革开放以来煤炭生产的发展历程归纳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依靠机械化建设现代化矿井;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依靠集约化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第三阶段,21世纪前10年,依靠信息化建设安全高效矿井。从2001年开始,他组织第十届全国数字化矿井高层论坛,宣传矿井生产信息化。2010年他和徐矿煤业集团联合,研究第四代矿井建设,即智能化矿井。他认为,当时矿井信息化虽不完善,但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应该进一步搞高。通过自动化、智能化,减少井下人员,最终实现煤炭生产井下无人,操作控制全在地面进行,或可称作无人矿井、智能化矿井。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但要抓住机遇,就会胜利在望。

退下来的尚海涛仍然关注着国内外的新鲜事物。从国际格局,工业态势,到行业的走向和人的生活方式都是他在思索的范畴。虽没有职务,但他的思想没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不闻世事、与世隔绝。

我问尚老:“20世纪90年代人们说,潞安矿务局想干啥就干啥,干啥就能成啥,这里边有什么秘诀吗?”他端起建盏喝了一口,说:“你问到点子上了。”沉思片刻,尚海涛抬起头看着我慢慢地说:“企业事务千头万绪,作为企业的掌门人,要集中精力办两件事:一是战略管理,二是科技创新。战略管理是纲,纲举目张。1985年,我上任伊始,第一件事就是编制潞安矿务局的发展战略,这才有了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矿务局,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局一跃挤进煤炭系统第一梯队;1998年我任煤炭工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时又把这一经验推向全國,历时十年,走遍全国各地的山山水水,给企业编制了几十个发展战略,这一举措立见成效,很快就迎来了煤炭行业的辉煌十年。第二件事是科技创新,并且是核心技术的创新,煤矿生产的核心技术是采煤回采工艺,我大学刚毕业下井到采煤第一线当工人,就创造了半机械化的装备,提高效率七八倍;我当矿生产技术科科长的时候,又成功地降服了进口的洋设备,开创了煤炭生产机械化的先河;我任企业一把手后,又解决了厚煤层开采难题,试验成功了综采放顶煤技术,这些都是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的创新,都是煤炭核心技术。我的体会是:核心技术是企业的主导技术,牵一发而动全身,核心技术的进步,会带动全产业的进步,结果是事半功倍,这就是我30多年企业经验的总结。这两点同样适用于各行各业,目前我国不少企业受制于人,就是因为没有在核心技术上下功夫,被人家卡了脖子呀!”

由于尚海涛非凡的影响力,许多大型企业、跨国公司和大集团纷纷发来聘任函,递来橄榄枝,许以优厚的待遇,但他都婉言谢绝。然而,出于对人生价值的深度思考,出于对国家民族有利的大前提,他仍然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尽其所能地发挥着余热。在雪片似的聘用函中,有一家跨国公司这样写道:“尚海涛先生:我们之所以诚恳邀请您作顾问,是因为您对当代中国工业(特别是煤炭行业)的深度思考和管理理念,通过您对国家、民族、行业、员工的家国情怀,以及对万事万物的禅修体悟,我们认为您不仅是一个企业家、科学家、教授和知名学者,而且更是一位‘战略学家。您的思想、理念、著作、发明和创造架起了从现代工业时代到当代知识时代的桥梁,您对现代管理学的巨大贡献及管理思想的实践性、前瞻性已为世人所公认,您是中国煤炭史上对管理理论和实践贡献最多的大师,是中国工业管理思想的杰出代表,是煤炭工业思想战略体系构成的先躯。您的思想我们将奉为圭臬,是我们企业管理人员的不二法门……”

尚海涛的床头柜上,放着一个精致的相框,镶嵌着一个他最崇拜的人——钱学森!这是他的偶像,是他心中的民族英雄!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壬寅年的2022年,是尚海涛献身煤炭事业60载,值得纪念的一年。60个春秋,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之于一个人,却几乎就是生命的全部。这年9月1日,他在日记中赋诗一首:

八十弹指咒逝川,

年少遭逢家国难。

寒窗苦读求生计,

与天为党兴潞安。

矢志胆敢煤炭谋,

泽被四方尽开颜。

气定神闲期樽酒,

暮云春树茶龄见。

宋代的青原惟信大禅师说过这样一段话:“老僧三十年前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由此,他得来人生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一个人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内心是纯洁无瑕的,对待任何接触的新鲜事物都很好奇。别人告诉你,眼前静止的叫做山,你就认识了山;远处流动的叫做水,你就认识了水。你就会不假思索地以为“眼见为实”,认为眼睛看到的东西就是真实的。随着你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也渐多,遇到无数的困难和挫折之后,你会发现这个世界越来越复杂,根本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你开始逐渐了解到人生的深意,这时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大多数人只达到了第二境界,就迎来了人生的终点。倾尽其一生的时间,忙忙碌碌一辈子,最后发现都没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只得抱憾终身。而有些人通过自己的苦苦修行,把人生的高度提升到了第三重境界,返璞归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无独有偶。回首往事,常令已步入耄耋之年的尚海涛感叹唏嘘。为此,他特意给自己取了个名号,自嘲为“河洛愚公”,他给自己的书房取名“玉兰斋”。闲暇之余,他认真梳理自己的一生,把自己人生的五個主要阶段概括为五重境界:

年少时孤独求生苦难岁月之坚强自我;

入世初实干进取养家糊口之勤奋小我;

领军时与天为党争创一流之奋斗大我;

进京后泽被四方任重道远之释怀无我;

退休后闲云野鹤颐养天年之顽童忘我。

第一重,坚强自我:孤独岁月,苦难求生。这主要是指他的童年及近20年的求学生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第二重,勤奋小我:博采众长,实干进取。主要是指他工作后前20年的成长历程。1963年7月,尚海涛从焦作矿业学院(现河南理工大学)采煤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山西潞安矿务局工作,先后在局机关劳资处、五阳矿、王庄矿任技术员、生产技术科长、综采办主任;1980年任石圪节矿总工程师;1982年任潞安矿务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直至于1985年3月开始任潞安矿务局局长。

第三重,奋斗大我:与天为党,争创一流。这是他人生15年的辉煌时期和高光时刻。在潞安矿务局就任局长期间,他先后主持了两次大的煤矿主导技术(采煤技术)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是推广应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他主持对引进的波兰柯马路节式支架进行十余处改进,并一次投产成功;以后又用国产设备连续三年创造全国最高纪录。1988年全局实现综采机械化,并达到队队生产超百万吨的全国最好水平。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综采放顶煤的实验成功。此项实验创造发展了厚煤层综合机械化放顶煤新技术。他所领导的技术攻关小组在综放工艺、综放技术和配套设备上都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其中低位放顶煤支架、框架式运输机和E型巷道布置等,均属原创技术,属世界领先水平,在全国得到普遍推广和应用。潞安矿务局利用综放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成绩,首先创日产1.65万吨,月产31万吨和年产253万吨的综放队纪录。

他还提出了以综放为核心技术,建设集约化生产的“四一型”矿井模式,并在漳村矿实践,1993年漳村矿建成了第一个“四一型”矿井,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产高效新路子。由于他始终致力于煤炭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探索及现代化矿区工程的建设,逐步形成了煤矿技术进步高效率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建设了中国第一个煤炭工业现代化矿井,开创了中国煤矿现代化建设的新纪元,被称为中国企业科技进步的“潞安模式”。

由于尚海涛对我国煤矿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贡献,1987年被国家科委命名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8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并获“金球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2年被国务院表彰为“为我国工程技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山西省第七届人大代表。

1995年10月,尚海涛调任煤炭工业部总工程师;1998年4月,任国家煤炭工业局中国煤炭经济技术咨询中心主任。他为我国煤矿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四重,释怀无我:泽被四方,任重道远。这是他退休后较为悠闲的15年时光,却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利用自己的学识、专业和影响四处奔波,为中国的能源建设不停地鼓与呼。

第五重,顽童忘我:闲云野鹤,颐养天年。这是他年近八旬,经历“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之后,完全以一种婴儿的放空心态来审视自己人生的阶段……

从“自我”到“忘我”。往事如烟,仿佛一个圆,转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可这却是看穿世事之后的返璞归真,达观而从容。

不知不觉间,他已步入耄耋之年。他给自己画一幅《自画像》:

个不高肚显大,国字脸白头发。

知识分子模样,文人学者自夸。

人称老总教授、企业家战略家。

思路前卫开放,性格坚韧倔犟。

处世清高自律,做事守正出奇。

满腹天南海北,关注古今中西。

爱好玉石书画,自认编外玩家。

回首往事,感叹唏嘘。如今,他把自己的微信头像设置成“闲云野鹤”,它是网络时代一个人的艺名,反映了一个人的理念和意趣,乃至精神和信仰。他崇尚闲云的自由,追求野鹤的自在;喜郊游,好摄影,投身于自然。京郊的山川河海、名胜古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厚厚的几本相册记录下他这些年的影踪。

前不久,他去凭吊了距京不远的秦皇岛近郊的碣石山北戴河,回来后疾书《观沧海》《浪淘沙·北戴河》,坚定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决心,明确了“知向谁边”的目标……

从早晨8点展开他的人生长卷,到夜幕降临、月上西天还未合上,10多个小时的“观摩”,他的“青春上山图”比宋人的《清明上河图》还要精道,豐盈和大气!为什么叫《上山图》?因为他从太行山龙尾王屋山下的宝地北邙出发北上,在太行山中段与上天为党的潞安驻足,归宿在太行山龙头的燕山下皇都北京!尚海涛的一生就驰骋在太行一山,战天斗地,其乐无穷。从北邙到北京,一路艰辛,一路风景,御风而行,快意人生!

他洁身自好,通透,轻盈,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外不愧人,内不愧心,良知使然!他不抽烟,不喝酒,只品茗!他“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舞文弄墨,笑傲江湖,时刻保持着清醒!他是真正在修行,在慎独!一方斗室,一案一壶,一石一花,一书一卷,斗转星移,生活极简。我惊叹:一个八旬老人思维如此敏捷,谈吐出口成章,娓娓道来。我犹如一位本色演员,一直未从尚海涛的剧中走出来,一直在他的时空中穿越,他的音容笑貌久久挥之不去。

在我心中,尚海涛是领导,是长者,更是忘年交。这个慈祥的老人就像一位江湖得道的仙人,任何东西在他手里都是利器:一段秸秆就是枪戟,一片纸头可做刀剑,一枚树叶可以封喉!从他身上,我总想得到一些人生启示,或是棒喝,或是忠告,拜谒高士总想醍醐灌顶,却常心照不宣。八十载风雨人生,在尚海涛看来,“入世”就是以什么初心投入社会,献身事业;“出世”就是对毕生奋斗的事业应持的态度,来过而已,不过如此;“知行合一”就是一以贯之的人生坐标!

我想起了王阳明先生的《泛海》诗:

险夷原不滞胸中,

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

月明飞锡下天风。

责任编辑/赵吉政

猜你喜欢
矿务局潞安海涛
法博士之“新型理财”
法博士之帮一个小忙
罗海涛作品
国画家(2022年3期)2022-06-16 05:30:06
山西潞安太行润滑油有限公司
山西化工(2021年3期)2021-07-20 01:27:22
山西潞安太行润滑油有限公司
山西化工(2021年2期)2021-05-15 01:46:50
走向市场经济的国有煤矿先行者——枣庄矿务局1992年在全国率先放开煤价迎来新春天
通过反思寻求最优解
安居乐业和谐社区
当代矿工(2012年5期)2012-10-28 03:19:06
气球
批评艺术十则
中国青年(1986年7期)1986-08-20 0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