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举
序
镜头之一
德保县通往深圳市的高速公路上。
呜哇——呜哇……
一辆救护车闪着蓝色的警报灯在德保至深圳的高速公路上疾驰。车内救护床上神志昏迷的病人是恶性脑胶质肿瘤导致丧失意识的村民。这位因病致贫身无分文的德保农民,此时被县医院特殊护理,送往1000公里外的中德合作萨米医疗中心(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将由著名脑神经外科专家为其主刀切除……
镜头之二
德保县那造村卫生室。
村医黄花提一遍又一遍拨打着手机——
“喂,请问你是李玉芳老人的家属吗?”
终于得到回应,村医黄花提赶紧问,“你照顾母亲够辛苦啦,李玉芳奶奶情况怎样?最近有没有发病症状?是否按时在吃药?”得到肯定答复后,黄花提往记录本上记下一行字,然后又拿起了电话联系下一户。
这场景是村医按重度精神疾病规范管理要求在做定期调查询问……
镜头之三
7月7日中午12时,足荣镇卫生院仍没有下班,诊疗病房里拉着的布幕后面,几位医护人员正在用壮医手法为一个患带状疱疹的妇女认真细心地做埋线针炙治疗……
相信读者从上述画面中已经感受到身为边民的德保人所享有的医疗健康服务……
镜头之四
2023年6月14日下午,中共德保县委书记陆兰碧率队到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项目新址开展现场办公,陆兰碧指出,德保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项目是县委、县政府的一项重点民生工程,各相关部门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协调沟通,密切配合,加大施工力度,在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尽快投入使用,让病人有更舒适的医治疗养环境。
…………
以上几组画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发生的真实事件。
民之所望,政之所为
在二十世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期间最流行的说法是“村里最好的房屋一定是学校”。而今风水轮流转,随着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等文件的颁布和乡村振兴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现在你随意走进一个村子,村里最受人关注的房屋一定是村卫生室,这是笔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乡村看到的实景。
德保县委、县政府对卫生健康事业高度重视,县委领导一再强调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稳定,要求各部门将卫生健康事业作为德保县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先项,各相关部门在健康中国行动中要主动作为,将改善群众就医环境作为突破口,全力推进国家2030规划纲要,争取提前达标,使人民群众大病不出县,常见病不出镇,小病不出村,真正让群众拥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德保县卫生健康局作为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的主体牵头单位,已经在全县营造出浓浓的全民健康氛围。在县卫健局机关,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以及各乡镇医院直到各村卫生室都摆放着印制精美的健康科普宣传手册,让看病的群众随手可取;墙上的标语规范朴实,一目了然。
德保县卫健局局长岑加伟说,我们县委、县政府领导对德保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视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说是有求必应,在健康中国行动中,凡是反映的困难都得到及时解决。这从近两年来,县委、县政府领导在卫生系统现场办公的次数中可见一斑。
卫健局一位主任翻了下工作日记说:“你看,县里主要领导该有多少事情!可是县委陆书记却从百忙中抽出时间,经常到医院看望医护人员,为医院发展和健康中国行动现场办公,当场解决问题。由于县委、政府的重视,这几年我们卫生健康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
我随手翻开了这个记事本,从中划了红杠的信息分外醒目——2022年1月1日上午,县委书记陆兰碧、县长农李泽,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黄煜好,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鄂耀勇、李萍等领导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莅临县医院看望慰问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现场解决医护人员的各种困难。
2022年8月8日上午,中共德保县委书记陆兰碧,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岳非平,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黄煜好一行到县人民医院开展调研,对县医院的清廉医院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2023年1月12日,县委书记陆兰碧、县委常委黄煜好、县卫生健康局局长岑加伟到德保县人民医院慰问抗疫一线医护人员。
2023年5月8日,县委书记陆兰碧带队开展迎接国家卫生县城复审住宅小区整治现场办公。
2023年6月14日下午,中共德保县委书记陆兰碧率队到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项目新址開展现场办公。
…………
卫健局副局长洗忠光在全面介绍卫健系统工作之后总结说,县委、县政府的重视让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顺风顺水,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继县中医院扩建迁址之后,县妇幼保健院新址也于今年年初竣工,购置增添的医疗设备基本齐备,已经作好准备迁往新院址,新妇幼保健院房屋宽敞、设备先进,这是全县妇女儿童的福音。
抓住国家帮扶机遇更好造福人民
在我国卫生健康系统,各县的人民医院无疑是当地医疗机构的龙头。当我走进德保县医院时,眼前不由一亮。医院环境和基础设施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都市医院的格局,完全超出了我对贫困山区医院的想象。在这层峦叠嶂、山多地少的大石山区,县里却把这样好的地段给了医院,单从这医院的区位就足可以看出县委县政府对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视程度。
县医院座落在苍翠的云山脚下,所有建筑依山就势由低到高向山坡上平缓地延伸,站在医院任何地方都有一种青山环抱的感觉。在宽敞的院区里,门诊楼、办公区、住院部、检测楼、太空式高压氧舱检测室等依次分布,一切都恰到好处,舒适宜人。
医院门外是一条环城公路,对面是德保县有名的芳山文化公园。院区通往大门口的通道加盖了晴雨两用的彩钢顶棚,装饰了常青绿藤,整个医院一年四季花树繁茂,空气清新,感觉人一走进医院,病就好了三分。更为精致的是医院的技术团队,医院的技术骨干中有不少来自深圳特区。被选中的医疗团队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十部门联合发文,集中培训,然后以组团方式派往帮扶县域。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德保县幸运的被列入这次医疗帮扶对象。
对口帮扶德保县医院的这支医疗团队的背景也非同寻常。它原本是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因为引进世界先进的医院管理团队,与德国汉诺威国际医学创新公司签约合作,由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终身荣誉主席玛吉德萨米教授组建团队负责深圳第四人民医院的管理运营,医院对外正式名称改为萨米国际医疗中心。
2022年,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指定深圳第四人民医院(萨米医疗中心)组建帮扶团队,对口支援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人民医院。萨米医疗中心党委研究决定由医学博士陈敏组团带队,为了体现对国家战略的重视,德保县委决定由陈敏代理县医院院长,原院长任法人代表,副院长。
陈敏1972年生人,原籍湖北车城十堰市,199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原武汉同济医科大学)1995年毕业进入广州军区陆军(武汉)总医院工作。2017年,经历了22年军旅生涯的医学博士陈敏应聘到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做了麻醉科主任,在全员竞聘中脱颖而出,升任萨米医疗中心医疗总监。这个位置其实就是业务副院长,其重要性堪比音乐或戏剧院团的艺术总监。他主动向院党委请缨带队前来支援德保县医院。
陈敏对县委让他代理院长一职感受到一种特别的信任,某种意义上讲,这就等于肩负起了全县人民健康的神圣使命。从大处说,这是代表国家对贫困县的支援;具体到自己的派遣单位深圳萨米医疗中心,是党委对自己的信任。而德保县委让他这个外来支援者担任医院院长,是县委、县政府给予萨米医疗中心的荣誉。陈敏深感责任重大,他要当好这个代理性质的院长,要对得起这份荣誉。
在院党委支持下,陈敏和全院医护人员一道,努力着手改善医患关系,抓住国家战略机遇期进行大幅度的改革,积极推进龙头医院的建设,发挥县医院的龙头作用,为全县人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全院一致认为医院应该将管理作为改革的突破口。从2014年起国家正式实行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对药品耗材实行“零加成”(取消加价)之后,医院就面临运营效益的严峻挑战。一面要把患者医疗费负担减下来,一面又要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行和发展,这对医院的管理就是最大的考验。通俗的说法就是倒逼医院降本增效。
所谓降本增效,实际上空间也极其有限。在药品这一块国家实行集中采购,客观上已经降低了公立医院的成本。但这部分也很有限,剩下的就是医院要在医疗过程中实现降本增效。陈敏能做的就是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努力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核心任务是要让病人就医的次均费用降下来,要把医疗技术明显的提升上去!
陈敏深入到各个科室,与院领导成员、科主任、主任医师、护士长直至普通医护人员进行广泛交流。调研范围从门诊到急诊,从住院部到留观室,直至门诊或住院的普通病人。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也认真听取随他来的深圳萨米团队的意见,采取各种方式促进支援团队与本地医护团队之间的磨合,凝聚集体的智慧,找出改革挖潜的各种路径。
综合各方面信息发现,医院各科床位冷热不均的现象很严重。内一科(呼吸科、神经内科)床位十分紧张,病人住院往往要排队等候出院空出床位来。等不到床位,病人就只能滞留在急诊室(留观室),病人和家属很痛苦四处找人,可是有的科室床位却一直空着。
于是床位统一管理成为了管理改革的突破口。集体智慧很快就显现了出来,“全院一张床”的新举措成为共识。简单地说就是床位不再分属科室,只要有病人需要住院,哪科有空余床位就可以把病人安排过去。
信息科提供了重要支持,编制的新程序让全院床位信息一目了然,一打开电脑开就能发现有无空床。经过三个月磨合,各科主任和医护人员逐步理解适应了病床全院统一管理的好处,这项重大改革得以顺利进行,并最终取得了圆满成功。
470多张床位由全院统一调配使用,基本上解决了床位紧张难题。特别在抗新冠疫情的关键节点,病床统一管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最多的时候,470张病床收治了500多病人。
帮扶团队的派遣单位也对县医院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从设备上对县医院给予支持。深圳萨米医疗中心支援了一批县医院短缺的急需设备。
重要的是帮助本地医护人员提升专业技术水平,陈敏将帮扶团队成员按专业安排到各相关科室,便于在具体病例实践中发挥示范作用,使全院医生医疗技术水平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鉴于心脑血管病的快速上升,国家卫健委正以国家力量推行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筛查,县医院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努力把这项利民措施落到实处。县医院还尝试建设“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卒中中心就是专门治疗这种突然中风(脑血管疾病)的施救中心,这个中心要求很高,包含多个科室的配合协调,主要用于治疗脑出血、脑梗塞、脑血栓等突发疾病,这是一个独立的综合体系。卒中中心人员要有主任,还要有经过脑血管病专业训练的医生、脑外科医生、神经影像学医生、放射科医生、神经介入医生还有超声科医生以及神经康复医师和治疗师,共同组成一个独立综合体系,这个卒中中心是新型的、高效的,能为患者提供非常有效治疗的新型的模式,但是德保县医院技术力量有限,帮扶团队提议先搭起架子来进行松散性试运行,至少让医生熟悉整个救治流程。建成合格达标的卒中中心还要很多投入包括资金和技术设备。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探索,抢救突然中风的人有黄金时效期的限制,以现在县级医院的条件建成完善合格的卒中中心還需要一个过程。但这种探索能够让医护人员熟悉流程,训练各科室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够迅速进入施救程序已经是很大的进步,德保县医院有十足的信心努力让卒中中心建设达到国家标准。这对于边境地区的贫困县心脑血管病人确是一个难得的利好。
在抓“卒中中心”建设的同时,县医院认真落实国家推动的早期筛查措施,通过定期的体检、科普和慢病管理,让病人在筛查中早发现,及时进行早期干预治疗,从而减少发生严重心脑血管的概率。与此同时,县医院还努力为消化和肿瘤科(医院叫内二科)增添先进设备,添置整套胃肠镜设备。
县医院尚不具备设置肿瘤科的条件,医院在帮扶团队的指导下积极整合资源,造计划申请资金、遴选培训人才,申请购置设备。县医院已经先行开放肿瘤筛查门诊,并积极创造条件筹划肿瘤科室的建设。
组团对口支援帮扶的国家战略给德保这样的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县人民带来了福音,使一些原本治疗无望的危重病人得到了及时救治。
2022年10月下旬,敬德镇巴宁村巴宁屯的村民黄金官听到深圳来了专家,再次赶到德保县医院。
黄金官有一个很富贵的名字,人生命运却坎坷多舛。家有老父瘫痪在床,两个孩子还在上小学,妻子因为服伺卧床的老人和幼小的孩子无法出去打工挣钱,家里完全靠黄金官一个人在外打工维持。去年6月的一天,黄金官在工地上与家人视频通话中,忽然当场昏阙失去了意识,一下栽倒在地上。工友们赶忙把他送去医院,CT检查结果竟然是脑部胶质瘤。这对于原本就贫病交加岌岌可危的家庭来说,简直就是屋漏偏逢连阴雨,船破又遇顶头风。工友们叹气说,这病哪是他这种人家得的呢……黄金官被救醒过来后就撑着出院了,因为家里卧床的老人、上学的孩子都眼巴巴地指望他打工的那点钱维持呢。
脑部肿瘤病程发展十分迅猛,不到4个月黄金官已经说不清话,看不清人了,右侧手臂也渐渐无法活动。他每天感觉头痛不止,因为家庭状况他不敢去外面大医院,痛得实在无法忍受了就到县医院做保守治疗。
这次听到县医院来了深圳大医院的专家,就让妻子再次把他拉到县医院来求治。没想到正遇到从深圳萨米医疗中心巡诊的刘胜教授。刘胜教授年过七旬,是萨米医疗神经外科专家,已有50年的从业经历。从深圳到德保要坐15小时大巴,他不顾年高路远,坚持跟支援团队到贫困山区巡诊。也许这是黄金官坎坷命运里最后的希望之光,他幸运的得到了刘胜教授的亲自诊疗。刘胜教授看着被脑瘤折磨得骨瘦如柴的黄金官痛惜地问:“你来医院治了三四回了,为什么不要求及早做手术呢?”
黄金官妻子叹了口气说:“我们早就想做手术了,哪做得起呀?就算有农合医保,可是自己要出的部分也不是小数,他总想撑着做点零工,不然家里就没法过……”
听了他们的家庭状况,面对着这不幸的人,刘胜充满同情,他说你必须尽快手术,你才40岁,做手术可能还有救,不做的后果我不愿说出来,你们自己也明白。
刘胜知道黄金官一直不做手术就是因为费用无力负担。他马上将黄金官的病情向领队的萨米医疗中心党委书记王诚作了汇报。王诚书记听了黄金官的家庭困境,当机立断,决定由萨米医疗来拯救这个村民的生命,他和团队专家们迅速制定了一个治疗计划——如病人及家属同意,就立即转运去深圳萨米医疗神经外科做切除手术。考虑到病人的病情,由萨米医疗从深圳派救护车前来德保接病人,安排医护专业人员全程陪护。关于费用,根据黄金官的贫困状况,萨米医疗尽最大努力为他争取大病医保政策的支持。
黄金官感觉自己遇上贵人了,他哪有什么同意不同意,只是感动得一个劲地流眼泪。萨米医疗从深圳派来了救护车,往返全程2000公里,把黄金官和家属接到了深圳。
进入萨米医疗中心后,神经外科团队以最快速度完成了颅脑核磁及功能区定位检查,检查结果显示,病人颅内占位病变(胶质瘤)已有近5个月,占位病变体积巨大,已经压迫到了运动功能区,而且肿瘤有粗大的靜脉引流,病人处在最后的抢救期,手术迫在眉睫。萨米医疗神经外科专家鲍遇海教授连夜组织全科室讨论病人的病情及手术方案。
必须通过手术尽可能切除肿瘤,后续根据术后病理结果进行个体化的放化治疗。萨米组织了最强专家团队,由鲍遇海教授亲自主刀。在手术过程中发现这个肿瘤十分刁钻,肿瘤周围血管分布极其丰富,手术中输血量达到3000多毫升。这让临床经验丰富的鲍遇海教授也感到了紧张。鲍教授带领团队克服了巨大压力,在麻醉科、手术室和输血科等强大后援的支持下,终于顺利切除了这个巨大的脑肿瘤。
手术后萨米医疗党委书记王诚十分关心,他和刘胜教授多次来到黄金官的病房,探讨下一步的后续治疗方案。神经重症团队用亚低温等多种方式进行后续治疗,一个40岁的生命终于被萨米医疗帮扶团队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萨米医疗协助黄金官争取到大病医保政策,又全额免除了病人个人付费部分。一个月后,待病人状态稳定之后,萨米医疗又派救护车专程将他送回德保进行后续治疗。经过半年护理调养,黄金官已经实现部分生活自理。黄金官和妻子感动得无言表达,逢人就说是深圳帮扶医生救了他,
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在帮扶团队的热情帮助下,经过县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县医院医疗技术有了显著提高。为了最终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县医院筹建中的肿瘤科开始了在本院进行大手术的大胆尝试。
保障生命健康的诺亚方舟
在德保县卫生健事业呈均衡发展态势,除了县医院这个核心机构,县、镇、村三级卫生健康事业都发展得蓬勃兴旺,各具特色。
走进德保县妇幼保健院时,看到这家不大的医院人来人往,各个电梯口都等满了人。医生护士在各个科室里进出匆忙。我对接待的陈仁订副院长说:“看来你们医院声望很高呀,人气这么旺。”陈副院长说:“我们名义是妇幼院,其实是全科医院,在县政府的扶持下,医院迁址后各种条件大为改善,技术力量也很雄厚,来妇幼的人确实多。但主要还是医院小了,显得拥挤,不过我们马上搬到新院区了,到那边就好了,不仅十分宽敞,一切都是高标准的。”
妇幼院在德保民众心里信任度是很高的,这信任来源于德保妇幼院在长期诊治预防工作中的高质量。
陈仁订副院长说,妇幼院的工作量很大,范围很广,常规接诊只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大量的工作是在平常制度化的巡诊、全县范围的妇女“两癌”预防筛查。两癌是指乳腺癌和宫颈癌。这是国家规定的必查项目,另外还有艾滋、梅毒、乙肝三项普查。这都是国家出资的项目,是国家对妇女的关怀保护。县妇幼保健院每年定期筛查认真又规范,院里组织专业医生开着医疗车逐镇逐村的排查。先由村妇联主任和村医组织好应查对象,医疗车开到村卫生室或村委会,搭建好工作场地,摆好仪器,一边筛查一边向妇女们宣讲国家有关政策和预防知识。
妇幼保健院的另一任务是国家规定的孕情摸排,婚前检查。妇幼院已经建立起县、镇、村三级网络。村一级卫生室将怀孕妇女上报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再报到县妇幼保健院。最后所有信息都汇集到广西自治区妇幼院,自治区一级建有“桂妇儿”网,只要打开网站,可以查到所有育龄妇女的情况。工作有了网格化保证,县妇幼保健院办有网上孕妇学校,给初次怀孕的妇女进行孕期保健知识普及。无论德保籍还是非德保籍在孕妇女,每个孕妇的信息全部纳入管控保护,各级妇幼会引导她们定期检查,确保孕妇和新生儿健康。对全县7岁以下儿童每年统计,建档管理。
妇幼院护士站黄兰霞是经常跟医疗车下乡进村做筛查的医护人员,提到筛查方面的数据,她大脑里就有一个档案库。
35岁到64岁之间的妇女都要普遍筛查,建档管理,妇幼院每年两癌筛查量9000多例,并且确实对妇女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她举了一个德保本地在外打工妇女的例子,那位妇女是个28岁的年轻姑娘,是德保妇幼院下乡进村筛查中发现的乳腺肿块,外地医院都说她是良性的。不主张她做手术。但是她肿块开始变化,她去大城市佛山的医院做了洞穿,洞口开始流脓,姑娘吓坏了,回到德保妇幼保健院求治。德保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根据她的肿块变异情况,制定出中医药保守治疗方案。通过“三才疗法(即熏蒸、电疗、推拿按摩),终于止住了癌变,最后在德保妇幼保健院彻底治愈。德保妇幼保健院医疗水平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包括一些外县病人也来求诊,所以妇幼保健院就显得特别忙。
而根据德保县卫健局统计的数据指标:去年全县接生700多幼(婴)儿,孕产妇无一死亡,孕产妇死亡率连续三年为0。
以上三项主要指标,德保县都远远领先全国指标!德保县妇女们说:“我们德保的妇幼保健院成了保护妇女生命和生育健康的诺亚方舟。”
在“健康中国”行动中
交出满意答卷
在德保县的健康中国行动中,乡镇医院和村卫生室的作用与县里几家医院一样重要。互为补充,分工协作,密切配合,把整个县的卫生健康水平不断提升。让山区人民群众真正做到大病不出县,常见病不出镇,小病不出村。各项疾病排查、预防、管控,整个德保县形成一个健全的闭环系统,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卫生健康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步伐。从中获得医疗保健发展带给他们的福利。
我去了一个叫足荣镇的乡镇卫生院,小小医院居然有医护人员37人,还看到一块“中医馆”的牌匾,一间中药房。足荣镇是一个小镇,只有2万多人口,相比之下,医护人员应该比较富余,然而院长黄鸿军说他们很忙。因为小镇医院不止是坐等病人上门,而是要承担健康中国行动的统一任务。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院下乡镇开展两癌和各种疾病筛查,乡镇医院都要配合。对于确诊的慢性病人都要进村上门服务。
2022年,这家小镇医院通过了百色市级创优验收。院长介绍他们镇卫生院平时门诊量并不是很大,但是按照县卫健局要求,配合县里几家医院做好常见病管理是一个重要任务。包括“两癌”筛查、孕情摸底调查管理。特别孕妇在县妇幼保健院和县人民医院生完孩子以后回到家中就要依靠乡镇卫生院和村医进行后续跟踪服务,7天一次上门观察产妇和幼儿健康状况,6周之后还要上门一次,这是县里要求的规范动作,必须完成的。另外就是常见病管理,包括:高血压、肺结核、糖尿病和“重精”患者。
“重精是指什么?”我有些好奇,这病名有点听不懂。院长说:“‘重精是重度精神病患者,业务上都习惯这样叫。”
我记起在县卫健局听到疾控股长介绍过这种精神疾病管理情况,纳入管理的全县有1672人,这是令人忧心的数字。面对面管理的达到98%以上。而面对面管理的任务基本上都由乡镇卫生院和村医务室承担。黄鸿军院长叫来了信息员护师韦庆肖,本镇重精病人的档案都在她电脑里,韦庆肖不用开电脑就说:“全镇纳入管理的重精病人有116人,有暴力倾向的三级病人19人,已纳入镇综治办协同管理,镇综治办由镇卫生院、派出所联合共管。这些病人属于潜在有危害的管理对象,必须跟踪管理。如果因为迁出本镇,须由本镇综治办(综合治理办公室)向新迁入地的综治办移交档案,认真办理交接手续,实现无缝衔接不留漏洞,不留隐患,确保病人无失控风险。”我向小韦咨询重度精神病有无具体标准。小韦说:“当然有,必须有。精神疾病分为:精神分裂、双向情感障碍(包括产后抑郁导致)、精神发育迟滞伴随精神障碍三种。”
纳入控制管理的病人必须伴有行为异常,暴躁、狂躁,有暴力倾向并可能危及家人及社会。由村医与镇医院上报,请专科医院专家分析确认,在当地村卫生室、当地乡镇卫生院和派出所、综治办登记建档,纳入管理。如果家人无力监护,就由综治办协调送入安贞医院(精神疾病專科医院)。
小韦告诉说:“足荣镇卫生院对建档管理的116人一年要进行四次访问,每年至少一次面对面访问。如果90天内没完成随访,妇幼儿管理网络平台上就会是显示‘管理不规的警示。我们今年刚转走了两例,这两例属于政府认定的特困户,政府在城关镇附近建了安置点,达到特困标准的户就搬过去住,足荣搬迁的两例家里都有‘重精管理对象。在搬家的同时,镇卫生院配合综治办,把两家的管理对象也同时移交给了城关镇综治办和卫生院。”我们去足荣镇卫生院时,院长喊韦庆肖来办公室,小韦就正在与本镇泗营村一个管控病人家属进行电话询问,是否正常服药?有没有异常行为?病人叫何京效,属于那种双向情感障碍患者,最近情况有发作迹象,不断摔砸东西,小韦征求家属意见,打算联系安贞医院,报综治办批准后就把他送去诊治一段时间。在各级卫生健康机构规范有效的管理下,全镇几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因精神病发作管理失控危害社会的事件。
当天下午,我请县委宣传部的同志领我一起去看德保的村级卫生室。宣传部的同志从时间考虑,担心太远当天无法返回,建议就近看看城关镇的几个村卫生室。并说联系了路况稍好的那造、那甲两个村。
因为德保县城就在山口,城关镇管的这两个村其实也是在大山里面。车子顺着大山在弯弯曲曲的山间公路行驶,感觉跑了很久,司机说这几个村离县城其实并不很远,主要是山路太弯,绕来绕去的。半个多小时后,车停在一座山脚下的小楼旁边,小楼门口挂着“德保县城关镇那造村卫生室”的绿色长牌。与对面那造村委会党群服务中心的红色牌匾形成呼应。意外的是城关镇政府派的一位女干部和镇卫生院一位叫马凤翻的女副院长早就等在卫生室里。一个穿白大褂的美丽姑娘坐在桌子后面,马凤翻介绍说她就是那造村的村医黄花提。黄花提毕业于百色市卫生学校,经过自学已经有大专学历了。黄花提气质优雅,业务熟悉,把自己服务的村情、各种病人掌握得清清楚楚。她向镇卫生院的女副院长马凤翻详细汇报了村里孕情、两癌排查、“重精”病人的管理以及7岁以下儿童管理情况,不用本子,不用开电脑,一项一项从容地介绍,滚瓜烂熟。全村10个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都按规范管理着,定期查询病情,每个管控病人上门不少于4次。她拿出一份名单给我看,我随手指了前面的一个名字让村医说说他的情况。黄花提说:“这个李姓村民45岁,经人介绍,在德保城里的一个单位当保安,受到刺激发病了,心情烦躁家里人赶紧把他弄了回来,现在由村里监护,我每天都要找他家里问情况。”
接着她指着下面一个:“这个梁姓28岁的女青年是自残,我是隔几天就要去她家里一趟。这个姓马的女孩子21岁,因为抑郁症转成精神分裂,狂躁,高中没能毕业。在家天天摔东西,我们向镇里汇报了,现在她在安贞医院治疗。”
另一个村那甲村的村医叫黄琼晓,她的体会是村医是村民最需要的人。黄琼晓说,你刚才看的这是那甲屯,这是景区,那甲村7个屯,只有那温屯条件好点,屯子大,有100户,县里打造了发展旅游业的,交通就稍便利一点,其他几个屯都在山里,路很窄,不能会车。有4个屯住在山顶上:六那屯50户,多奉屯29户、六林屯27户、六浪屯56户。山顶上有小路,只能通电动车,下雨路滑上不去,上去了当天也回不来,必须过夜,因为电动车需要充电一夜才能跑下来。
我顺着黄琼晓指的方向望去,连绵的黛色青山被云雾罩着,想不出那上面住着的人怎么生活,眼前的瘦弱村医黄琼晓又是怎样一次次翻山越岭上去一家家巡诊走访。听着黄琼晓如数家珍的说着她村里的各种病情,看着黄琼晓黝黑的脸和瘦小的身子,想想她翻山越岭走村窜户的辛苦,我眼眶有点湿湿的。
经过几天的采访,德保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概貌在我眼前清晰、立体地展现了出来——健康中国行动在德保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在县、镇、村三级联动的机制下全面推进。“健康中国2030”规划中的重要指标德保县已经提前达标。德保县各医疗机构凝心聚力、真心实意地为民造福,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就。德保,在健康中国的坐标上树起了一面耀眼的旗帜!
责任编辑/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