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党性教育融合的三重维度

2023-11-06 07:21谢婷玉
高校后勤研究 2023年8期
关键词:党性劳动育人

谢婷玉

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党性教育融合的三重维度

谢婷玉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党性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两者目标契合、内容耦合、方法互补。但两者融合仍面临着理念认识欠缺、机制构建虚化、平台建设薄弱、氛围营造不足等问题。融入新时代,高校应树立“融合共生”的育人理念,构建“融合共建”的育人机制,打造“融合共享”的育人平台,营造“融合共营”的育人氛围,持续推动劳动教育与党性教育有机融合。

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党性教育

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党性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1]。

一、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党性教育有机融合的逻辑关联

(一)目标契合

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党性教育的目标契合,都是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新时代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其目标是使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练就基本劳动能力及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它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学生党性教育不仅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与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紧密相连,其实质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学生党员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提升为民服务的本领,成为国家栋梁、民族脊梁。

(二)内容耦合

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党性教育的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耦合性。开展劳动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2],主要内容是劳动价值观的树立、劳动精神的养成及劳动技能的提升。党性教育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共产党员的“心学”,是党员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重要方法。大学生党性教育实质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在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教育引导下,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要包含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法制教育、优良作风教育、组织纪律教育等。[3]两者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是个人“终身教育的必修课”,是培育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手段。

(三)方法互补

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党性教育的方法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新时代下,劳动教育属于实践育人和课程育人的范畴,其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1],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强化实践体验,提高道德修养,真正以劳树德,从而提升育人的实效性。党性教育是理论化教学、系统性实践、个性化感悟的有机结合体,强调用党的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深化理想信念,从而做到理论联系实践、指导实践,引导学生党员践行入党誓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中提升党性修养。可见,劳动教育与党性教育两者在方法上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优势互补、协同共进,一者侧重“实践出真知”,一者强调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将劳动教育与党性教育融合,可以进一步创新和丰富育人的方式方法。

二、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党性教育有机融合的难点痛点

(一)融合理念认识欠缺

目前部分高校及教育者对大学生劳动教育仍存在着思想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对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下劳动教育规律、大学生思想现状和变化态势缺乏系统研究,现有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部分劳动教育停留在形式化、碎片化、分散化层面,缺乏顶层设计,对劳动教育内涵与价值深入挖掘不够,滋生了“有劳动无教育”和“有教育无劳动”等问题。以“劳”育人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与大学生党性教育的育人诉求高度相似。但目前,少有高校或教育者将两者融合起来,部分教育者对劳动教育持有漠视或敷衍态度,认为其与党性教育没有关联,没有将劳动教育纳入大学生党性教育的统筹安排中,未融入大学生发展的教育主线。这些理解误区将劳动教育与党性教育剥离开,严重阻碍了融合工作的开展。

(二)融合机制构建虚化

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党性教育的融合是一个系统、长期的工程,需要构建科学有效的融合机制。但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融合工作顶层设计不足,缺乏整体统筹规划,二者缺乏交叉互联性,呈现彼此孤立的状态。首先,党员准入机制不完善。部分高校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业轻品德的现象,没有将劳育作为大学生能否发展成中共党员的考核内容之一,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党员准入的标准,不利于吸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对象加入党组织。其次,党员教育管理及考核机制创新性不足。当前学生党员的教育较为松散,考核标准模糊,过多侧重理论学习,实践引导较少,更缺乏专门的劳动教育。最后,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劳动教育培养体系流于形式,既没有针对不同年级专业学生的差别化教育,也缺乏面向群众、共青团员、中共党员等不同群体的特色化设置,所有群体一致化要求、统一化教育,形式简单、内容呆板,严重影响了劳动教育的生动性与针对性,削弱了劳动教育的积极价值。

(三)融合平台建设薄弱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党性教育的融合程度欠佳,还体现在课程和实践平台建设上。一方面,高校尚未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党员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第一课堂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而第二课堂投入精力和时间有限,造成了劳动教育课程边缘化和缺失,劳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严重不足。此外,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环节安排、教材选用、教学设计、师资培训等工作落实不到位,劳动教育课程数量少、质量低。另一方面,大部分课程过分关注劳动知识与理论的灌输式教育,缺乏实践体验,方式单一、内容缺少丰富性和完整性,学生体验感差、积极性低,进而导致知行分离,育人实效匮乏。同时,大部分劳动体验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忽略了学习者的主体能动性,疏略了学生党员的特殊身份,脱离了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导致了学习者被动、机械、无情感的体验,劳动教育课程效果欠佳,育人功能不济。

(四)融合氛围营造不足

高校校园文化基础建设有待提高。校内缺乏专门、足量的劳动教育场所,校外实践基地开拓有限,校园内与劳动教育、党性教育相关的宣传标语、海报、专题栏、横幅等宣传实物载体基本处于空缺状态,线下教育情境创设不足,校内氛围薄弱。此外,高校未能充分挖掘和发挥新媒体平台的巨大作用,未能在网络思政中融入劳动教育与党性教育元素,针对劳动教育的价值引导较少、劳动精神弘扬力度不大、相关典型人物与事迹宣传匮乏、党性教育引领作用有限,暂未有效占领网络教育新阵地,尚未实现校园文化与网络育人的有机整合。

三、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党性教育有机融合的实践路径

(一)树立“融合共生”的育人理念

树立正确的认知,形成科学、先进的理念,是一切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和前提。首先,高校要加强劳动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清劳动本质,帮助教育者和受教者认识到“劳动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统一者,二者互相渗透、密切相关”[4],劳动对个人全面发展、社会进步与发展、人类进化与文化传承都具有积极意义。只有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才能有效推动以劳育人,使劳动教育深入人心。其次,要深化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与内涵。劳动教育应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匹配时代需求和个体需要,与当前阶段党的历史任务与历史使命高度契合。高校要创新理念,开拓思维,让劳动教育从现阶段流于形式、过于抽象、老旧沉闷、劳而不育等困境中摆脱出来,在新时代焕发出崭新面貌。最后,高校应深刻认识到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党性教育相辅而成,共同归属于大学生发展的教育主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二者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耦合度高、互促性强。

(二)构建“融合共建”的育人机制

科学的育人机制是推进劳动教育与党性教育融合的重要保障,高校应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实践先行”与党性教育“理论前导”的特点,构建“融合共建”的育人机制,达到多维育人、合力育人的效果。首先,完善顶层设计。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科学规划劳动教育与党性教育内容,做好两者的设计与衔接,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科学化、系统性的双教育体系;在发展党员时,应将劳动教育作为发展硬性指标之一;构建党员考核长效评价体系,将劳动教育与预备党员转正、民主评议、评奖评优等挂钩,激励大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劳动教育。其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保障机制。成立专门工作组,不断强化部门职能,充分调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后勤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协同发力;制定具体规章制度,引入并整合各方教育资源,确保教育空间、场地、经费等硬软性条件到位。最后,科学把握劳动教育的时代特征,加快劳动教育的创新步伐,积极运用新兴教育理念与方式拓展劳动教育的形式与方式,借助新媒体、大数据等技术建立覆盖面广、吸引力强、可持续的劳动教育,强化学生深度参与感;因材、因时、因需施教,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对象,分门别类,有的放矢,开展多种形式、各具特色、针对性强的劳动教育,探索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劳动教育体系。

(三)打造“融合共享”的育人平台

打造“融合共享”的育人平台是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党性教育融合的必要环节。首先,应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应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作为重要指导思想,以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作为教学目标,贯穿所有教学环节。构建融合性教育体系,整体优化课程设计,科学统筹各项教学安排,打造“理论+实践”一体化、“必修+拓展”个性化的课程体系;整合多元教学资源,深挖劳动教育与党性教育融合的典型案例,组成不同专题课程资源包,打造精品课程;构建课程教研组,定期开展师资培训、学术交流与教学研究,持续推进融合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推动融合课程科研工作。其次,创新教育形式。把握时代特征,结合社会需求,紧贴专业特点,开展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融合教育,将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嵌入劳动教育与党性教育之中,实现学生个体发展与国家社会需求的有机融合,强化其深度参与的体验感,激发劳动教育与党性教育的说服力、内驱力和渗透力。最后,多渠道拓展教育场所。充分调动并整合校内外多方资源,加强与企业等校外机构的紧密联系,以专业实习、寒暑假实践、红色主题教育等为依托,借助校内活动场所、实习基地、实践教育基地、红色基地等平台,开展多种多样的融合教育,促进融合教育走深、走广、走实。

(四)营造“融合共营”的育人氛围

创设浓厚的“融合共营”育人氛围是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党性教育融合的有力支撑。首先,加强校园文化基础建设,培养良好的线下育人氛围。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精神与文化的有效载体,是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高校应提升校园文化品味,强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坚持文化建设与劳动教育、党性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高校应充分发挥网络的巨大作用,利用新媒体平台,弘扬劳动精神、宣传劳动价值,加强政治引领、提升政治修养,深度挖掘、宣传劳动模范与学生党员的模范事迹,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精神的价值与魅力,激发党性教育的说服力与感染力,从而促进劳动教育与党性教育的有效融合。高校可依托大数据筑造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利用信息技术与手段解决劳动教育与党性教育评价考核的现实问题,建立多维度、个性化的评价标准,系统性、可量化的评价指标及长效性、直观化的育人成果展示,从而实现劳动教育与党性教育的长效融合。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 http://www.gov.cn/ gongbao/content/2020/content_5501022.htm,2020-03-20.

[2]施桂红,冯江英.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04):48-50.

[3]刘志财,郭燕.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109-112.

[4]崔友兴.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具身转向及其实现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12):22-27.

(责任编辑:杨书元)

猜你喜欢
党性劳动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忠诚干净担当是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