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柏略
自媒体时代大学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
何柏略
[广州商学院]
自媒体为创新大学文化提供了新载体,但是也给文化创新带来了诸多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大学要充分发挥社会文化精英聚集地的优势,克服大学文化创新面临的挑战,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开展大学文化创新工作。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文化创新方向,利用网络媒体开辟大学文化创新载体,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大学文化创新内容,拓展实践育人形式巩固大学文化创新成效,服务文化走出去战略激发大学文化创新活力等途径。只有这样,大学文化才能在创新中永葆生机和活力,才能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建设奉献力量。
自媒体;大学文化;文化建设
自媒体作为一把双刃剑,开辟了大学文化建设的新载体,拓展了大学文化创新的现实场域,但同时也使大学文化创新遭遇到诸多现实困境,如话语差异削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传播去中心化弱化传统文化的主导性,负面信息的渗透加剧传统文化的传播难度等。这些困境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作为社会精英的聚集地,在大学校园中,不少人对于中华文化往往缺乏深层把握,对于传统文化精神更是不甚了解,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中,多数人总是过度强调资本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而忽视了文化对生产力发展具有的积极意义。正因为如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阐释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创新传统文化就显得极为紧迫而必要。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的讲话都向我们传达一个信号:不仅要让中国人深入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要让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发挥文化在方向引领、力量凝聚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努力通过“物化”环节将文化转化为物质的生产力,助力中国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所有这些举措都表明,我们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越来越重视,这也为大学文化创新提出了新要求。
但是具体开展大学文化建设,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认为只有创新大学文化才能为大学文化建设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而文化创新又十分倚重大学文化工作者具有文化自觉意识。什么是文化自觉?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对此作过专门论述,他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的历史进程和未来发展具有充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对其文化具有强烈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意识。[1]按照这要求,大学文化建设工作者不仅要对文化的本质、规律和职责有感性的认识,更需要对感性认识成果进行理性的反思和系统的表达,以实现对大学文化建设系统、全面、长远的考虑,并在实践中将这种认识融入具体的文化建设工作中去。
根据党和国家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全国各大学基于各自的职责和使命,充分利用和发挥自媒体技术在传播、弘扬文化方面的优势,就如何推进先进大学文化建设开展了诸多工作,也取得了非常骄人的成绩。但从整体上看,这些成绩与中央所提出的要求相比还是存在部分差距的,而且在具体工作中大学文化创新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这需要各有关方面深入开展研究、拿出切实有效的手段和措施来进一步推动大学文化创新的开展。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文化建设中,缺乏师生层面的自主创新意识。学校往往只注重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开展文化建设工作,教师和学生均缺乏作为文化建设主体的自觉意识,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均没有被调动起来。在这一背景下,文化建设保障机制相应地也以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单向指导模式为主,缺乏互动和反馈机制。虽然目前多数大学都成立了文化建设保障工作小组,但管理上仍然存在体制不顺、权责不清、手段单一等问题。
2.注重专业知识的学术传承,缺乏基于文化传承的人文素养教育体系。这里涉及两个方面问题:一是大学教育中重专业轻人文的倾向仍然比较明显,过于强调专业化的课程体系设置往往使得人文素养和专业教育“两张皮”,不能做到良好结合。二是作为德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各自独立,缺乏贯通。
3.大学文化活动的国际化视野和平台狭窄,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学文化品牌。文化品牌是提升大学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国内大学大多缺乏有突出社会影响力的校园特色文化和富于国际影响力的大学文化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如道德实践活动、主题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在形式上固守陈规,在内容上则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这使得大学文化活动难以实现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目标,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难以与国际接轨,国内外大学文化团体间的交流与学习机制最终也难以形成。
4.大学文化建设主要以传统方式开展,缺乏新媒介的更为深入的融合与介入。虽然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对网络也更加具有依赖性,但是在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文化建设与网络的结合度依然不高。具体表现为网络文化建设在技术与内容上依然不够成熟完善,没有形成具有吸引力和普及性的大学文化虚拟阵地;而且在文化教育中,也缺乏对大学生媒介品质进行培育的理念和机制,大学生网民素质亟待加强。
一些大学文化建设工作者对自身的职责缺乏足够的把握和认识,以至于在文化建设工作中,对文化的功能及其本质领会不足,甚至在具体操作中深感迷惑。正因为如此,当面对不同文化冲突和多元价值挑战时,他们的基本立场表现不够坚定,有时容易偏离方向,这使得大学文化创新工作容易处于被动局面。所以,坚定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并形成文化自觉意识进而引领文化建设方向,显得紧迫而必要。
培养并形成文化自觉意识进而引领文化建设方向,大学文化建设工作者首先需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准确定位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坚定文化建设的立场观点,有针对性地思考、实践、反思文化建设的工作实际,使自己不仅政治素质过硬、文化涵养高尚,而且具备化解矛盾、抵御风险、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马克斯·韦伯曾经强调“任何一项事业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2],也就是说无论是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亦或个人成长,在它们背后都需要相应的精神动力、力量源泉、信仰支撑,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恰恰是形成这种精神、力量和信仰的根基。
因此,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学文化创新要主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塑造,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文化创新中处处体现,使大学文化建设工作者能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一方面抓住机遇,吸收各种文化优势的资源,另一方面在面对文化侵略时,能够及时抵御风险,增强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消除文化自卑和自弃心理。
多年来官方媒体一直是社会舆论的主导。但是,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以官方媒体为主导的“舆论一律”状况发生了巨大改变,官方媒体、市场化媒体和网络媒体俨然已经成为三足鼎立之势。可以说,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价值标准等方面,特别是对大学而言,他们对网络媒体的依赖程度更高。网络媒体一方面开辟了文化传播阵地、整合了各类文化资源、拓展了文化交往空间、丰富了文化活动形式,但是另一方面,一些负面的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比如网络信息垃圾往往泛滥成灾,学生在接触这类垃圾时容易在思想和认知上感到迷茫;网络交往多是虚拟性和隐蔽性的,心理尚不成熟的学生沉迷其中容易造成他们人际关系疏远,不利于其健康人格的养成甚至人格分裂;不少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中严重影响学习甚至荒废学业。针对这些状况,大学文化创新要根据社会技术发展的最新特点,不仅要在内容上与时俱进,更需要开辟学生喜闻乐见的新载体进行信息及文化传递。大学文化建设工作者必须利用QQ、BBS、博客、微博、微信等学生普遍使用的工具,搭建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的平台,做好大学文化创新工作。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的精神源泉,在历经几千年的积淀、筛选和发展之后,其中所蕴涵的丰富文化资源在今天仍然凸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价值,特别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对大学德育教育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我们必须充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将之融入德育教育的各个环节,充分展现其对大学生的塑造功能,以丰富和完善大学德育工作。[3]具体而言,学校可以通过演讲、辩论、知识竞赛等多种渠道,为学生创造领会、认同、内化和践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使传统文化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之中。除此之外,学校可以在凝练校训、提倡校风、绿化建筑等方面适时地彰显传统文化的特色。长期接受这种大学文化的熏陶,这种熏陶将润物细无声地持续地影响大学生的行为,并最终内化为他们的思维定势与行为习惯,这样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道德情操的陶冶、文化知识的积淀、文化内涵的增强将得到更好的实现。
梁漱溟说:“文化并非别的,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4]应该说,我们不能仅仅把文化理解为一种头脑中抽象的概念,更应当将文化理念融入生活行为中,以文化改善我们的生活,在生活中增进对文化的理解。所以,大学文化创新不仅需要以文化理念指导大学生活,更需要在生活实践中强化学生对大学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在实践中巩固大学文化创新的成效,一定意义上讲,大学文化创新和发展就是要使文化理念转化为人们的内心自觉和行为习惯。而文化要内化到人的内心,真正做到“入脑”从而成为行为自觉,仅仅靠文化灌输是不行的,实践是必须环节。学校可以通过生产实践、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参观考察、红色旅游等多种形式,丰富实践教育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学校可以通过加强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部队等机构的交流合作,拓展渠道多样的实践教育基地,将创新的文化内容与基地文化教育资源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文化创新对学生的影响力;学校可以通过制定教学计划,把教学实践计入学分,进而要求教师完成课时、学生完成学分。教师将创新的文化内容贯穿于学生实践修学过程,经由讨论交流、社会调研等修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准确适时的指导,进一步实现文化理念内化到学生内心,真正做到“入脑”,最终成为行为自觉。
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仅是增强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包容性和时代性的需要,也是增强中华文化的穿透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必然选择。其目的不仅在于更好地服务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也在于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但是当前我国文化“走出去”却仍显弱势,明显滞后于经济“走出去”的步伐,在实施文化“走出去”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如不同文化传播主体间缺少沟通协作,资源整合未能有效实现;文化创新力体现不足,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的“啃老”现象;融通中西文化的文化交流专门人才比较紧缺等等。而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方面具有天然的资源和优势,完全可以肩负起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任。通过发挥学术影响力、培养文化交流人才、打造优质文化产品等举措,大学不仅能有效地服务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整体战略,大学本身的文化创新活力也将在发挥这些作用的同时得到进一步激发。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正成为国家发展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优秀文化传承和思想文化创新的基地,大学必须具备直面挑战、敢于担当的勇气,同时树立起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心态。[5]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文化在创新中永葆生机和活力,才能使大学文化建设有效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1]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2][美]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3]李志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大学精神之道[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8):77-79.
[4]袁洪亮.中国近代人学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眭依凡,俞婷婕.大学文化及其思想演进:一种历时的观照[J].教育研究,2023(01):118-127.
(责任编辑:赵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