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瑞丽 张瓅冉
协同治理视域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安全研究
胡瑞丽 张瓅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在当前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技术呈现出飞速发展模式,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所处的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网络渗透、网络资源信息多元化传播、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多样等都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高校作为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前沿阵地,肩负着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目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存在参与主体协作合力不足、网络信息监管立法滞后、网络信息核心技术落后、协同治理的执行力不足等缺陷,迫切需要探索新的路径来解决当下现状。本文基于协同治理理论,试图从四个方面探索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策略。
协调治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近年来,在西方敌对势力对高校持续思想文化渗透的国际局势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诸多威胁,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的复杂多样性、不实舆论扩散和多元化社会思潮的碰撞,都给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严峻挑战。作为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主要战场和前线,高校的使命是为党育才、为国育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思想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在全国大局的战略位置和重大职能。因此,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进行安全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有助于国家的总体安全、社会的和谐稳定和高校人才的培养。
本研究以北京地区某高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该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发展现状,以协同治理为视角,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管理体系,实现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的现代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学者赫尔曼·哈肯创立了协同治理的概念,他将协同视为系统内产生的集体或整体效应。[1]学者田培杰[2]认为协同治理具有多样性和互动性等特征,是参与实务的多方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并承担共同的问题。季元杰[3]将协同治理理论应用到高校中,提出协同治理已经成为高校治理模式的必然选择。薛世妹[4]将协同治理理论应用到探寻高效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路径策略方面。徐晶晶[5]将系统治理理论应用到网络意识形态多元协同治理路径的探索上,推动国家网络意识形态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上述中外学者的理解来看,协同治理的理论内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治理主体多元化是协同治理的重要基础。[6]在处理公共问题时,包括政府、学校、组织、企业公民在内的与公共事务有关的利益相关者,都可作为社会治理的主体,每个主体掌握着不同的信息,彼此之间进行信息的互通和资源的共享,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合作和竞争关系,从而更好地处理问题。
2.治理目标的一致性
治理目标的一致性是协同治理的根本前提。[7]协同治理是一种系统治理,各参与主体具有不同的目标,各参与主体会呈现各自的政治局面,若不能保证参与主体治理目标的一致性就无法保证治理的顺利进行。因此,需要参与主体朝向共同目标奋斗,规划完善各自的职责,达到“善治”的理想状态。
3.治理过程的协同性
治理过程的协同性是协同治理的本质属性。[8]协同治理主体如政府与其他利益相关的组织联合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而促进整个治理系统的平衡发展、协同增效。
自协同治理理论诞生以来,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协同治理理论在高校同样具有适用性。该理论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的契合性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开阐述。
1.从参与主体的角度看,协同治理强调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注重将政府部门、公民及其他社会治理的利益相关者都纳入到管理体系中来,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安全建设中,高校各行政部门、学院等都是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参与主体。[9]
2.从治理目标来看,协同治理的目标通过全社会相关者朝着共同的目标协同合作,共同努力达到“善治”。[10]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相关部门有宣传部、保卫部以及网络信息化处等,各部门职责和目标不一致。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总体目标,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政治安全。
3.从治理过程的角度来看,在协同治理的过程中,不同的治理主体承担不同的责任,不同的治理主体呈现出独立和联合的角色,治理主体通过双向互动实现信息、资源、责任共享共担的格局。[11]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强调的是协同合作,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过程中,各个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各学院、教师和学生的工作职责都根据各自角色属性进行了相应的分工,对各自的权力范围也做了初步的限定。学校通过制定合理的制度,保证各建设主体实现信息的互通,保证校风建设程序的规范、有序,促进管理人员、教师、特别是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逐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在信息化程度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文以北京某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等深入分析了该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现状。据了解,目前该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诸多问题。
协作稳定的治理结构是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多元协同治理的重要基础,目前该高校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但从根本上来看,该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治理结构仍然非常单薄,其参与主体协作合力作用明显不足。
从治理整体结构来看,涉及治理的部门有宣传部、保卫部、网络信息化处等各个部门,然而,该治理结构仅仅强化了各个部门自己的职责,没有合理统筹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导致无法形成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合力,加大了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难度。
伴随着网络信息新技术的发展,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法治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当前,我国在网络信息监管的立法、执法、守法方面仍然处于相对滞后的局面,严重影响着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社会的和谐稳定。[12]
目前,网络意识形态法治化建设的步调和互联网发展速度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高校也缺乏适合本校的法律法规,使得高校在面临网络意识形态突发事件时网络监察机制效率不高,未能及时把控网络舆论,极大削弱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御能力。
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协同治理,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相对滞后,给我国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13],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部分网络信息技术依赖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第二,信息技术的自主研发创新性不足;第三,我国对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不足。以上三个方面的劣势都给不法分子提供了侵扰我国网络的机会,使得我们难以及时把控并化解网络意识形态危机。
正确认识当下网络意识形态发展态势,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理措施是我们当下必须要放在首位的。在实践中,该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执行力相对不足,直接影响了网络意识形态多元协同治理效能的发挥。[14]
一方面,该高校在协同治理模式中出现“职能交叉、权责不宜、效率不高”等问题,导致治理效果一般;另一方面,该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不足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执行力的提升。
构建协同治理的领导力量,能够营造和谐稳定的网络空间,但仅此远远不够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网络意识形态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合力。
首先,需要抓好涉及部门的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国家网络安全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要求;其次,发挥学校其他部门的作用,构建高校“网络-课堂”“线上-线下”联动结构[15];最后,发挥网络空间“网络评论员”团队的作用,形成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合力。
健康和谐的网络空间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际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网络意识形态多元协同治理提供法治保障。
对高校而言,周密管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监管的“制度网”,应紧紧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首先,建立适合本校的网络意识形态的相关法律制度;其次,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涉及部门的负责人员凭借一双慧眼,增强网络洞察力,制定有效措施;最后,建立网上突发舆情的应急处理机制,争取及时应对、科学解决,努力将风险降到最低点。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网络技术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核心要素,同时它也直接决定了防范和应对网络风险的能力。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互联网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高校在网络安全技术研发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特别是很多理工科院校都有很多关于计算机技术的专业和科技人才。对于该校而言,要提高网络技术防控能力,一方面需要加强校园互联网的基础硬件设施建设,如校园网,它是高校师生经常用到的网络,高校只有通过加快局域网建设,形成内外相通的校园网络系统,从而为高校网络安全提供便利的条件;另一方面还要加快建立信息安全保护、舆情预警系统等,筑起校园网络安全“防护墙”。
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构建多元协同治理的执行力,需要打造专业的人才队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建设一支强大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专业工作队伍,各级党政干部大胆管理,管理好网络意识形态,组建一支专业过硬、能力强的人才队伍;其次,充分发挥校际优势,聚焦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突出问题,形成工作合力;最后,组建新闻舆论人才队伍,重政治、懂网络、敢担当。只有如此,才能更为高效地维护和巩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总之,要针对当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根据协同治理理论,发挥协同治理的合力、完善法治保障、加强技术支撑以及构建执行力量来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安全建设,实现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推进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1]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成功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田培杰.协同治理概念考辨[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01):124-140.
[3]季元杰.协同治理:高等院校治理模式的新选择[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2(01):92-96.
[4]薛世妹.协同治理视域下的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探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8(01):107- 108+150.
[5]徐晶晶.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多元协同治理路径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21.
[6]常大伟.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我国档案治理能力建设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9.
[7]刘恩允.治理理论视阈下的我国大学院系治理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4.
[8]李鹏.协同治理视阈下高校图书馆农村扶贫工作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0(03):112 -117.
[9]杨宁.新时代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22): 125-126.
[10]李明.论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42(06):76-80.
[11]赵伟.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风险与防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 (05):77-80.
[12]支钰如.新媒体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冲击及对策研究[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2,32(04): 46-49.
[13]胡冰松,黄敬茹,赵传珍.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高校网络意识安全建设研究[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5(02):43-47.
[14]李中和.意识形态网络渗透背景下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探析[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2(03):162-169.
[15]陈超.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路径研究[J].快乐阅读,2022(01):104-106.
(责任编辑:赵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