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强,杨雨潭
(吉林省蛟河市融媒体中心,吉林 吉林 132500)
在现代社会中,自然灾害、人为事件等灾害和紧急情况的发生是无法避免的。吉林省蛟河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同样面临着多种潜在的灾害威胁,需要有效的应急响应机制来保障民众的安全和财产。在这一背景下,应急广播平台的建设至关重要。应急广播不仅是传播信息的媒介,更是一种关键的安全保障措施,能够快速传达重要信息,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人们在紧急情况下做出应对措施。为此,吉林省蛟河市积极投入资源,着手构建一个现代化、高效的应急广播平台,以加强对各类灾害和紧急事件的响应能力。
蛟河市地处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西麓、松花湖畔,辖区面积6 429 km2,辖8 镇、2 乡、7 街、1 个省级开发区(蛟河经济开发区),共256 个行政村,总人口44 万,其中农业人口27 万,属于典型的农业县。蛟河市将应急广播建设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建设形成市、乡、村屯(社区)三级统一协调、上下贯通、可管可控、综合覆盖、安全可靠的全市应急广播体系,向城乡居民提供灾害预警应急广播和政务信息发布、政策宣讲服务。
蛟河市于2021 年5 月全面启动“应急广播-大喇叭”系统建设工程。各相关部门成立联合协调组,统筹应急广播平台建设的谋划部署,整体推进,督导落实。目前,全市17 个乡镇街及所属村屯、城市小区共建设1 290 个应急广播点,基本实现了人口全覆盖。遍布城乡的应急广播大喇叭,以其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打通了服务基层民众的“最后一公里”。
应急广播平台建设是一项政治任务、惠民工程,也是一项涉及面广、任务艰巨的工程。蛟河市将应急广播平台建设纳入重点民生工程,切实抓紧抓好。蛟河市委、市政府负责应急广播平台建设的谋划部署,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导落实工作。
2021 年6 月,蛟河市融媒体中心制定了《蛟河市应急广播平台建设实施方案》《蛟河市“应急广播-大喇叭”系统使用管理规定(试行)》等文件,对应急广播工作总体要求、工作目标、推进措施、实施阶段进行详细说明,将应急广播使用管理工作纳入各乡镇街年度宣传工作考核项目,强化日常管理、使用和考核。
在应急广播平台建设过程中,蛟河市投资六百万元,全面启动了“应急广播-大喇叭”系统建设。该项目分三级管理平台,如图1 所示。一级平台为管理中心,二级平台为乡镇街政府,三级平台为所有村屯和社区。平台使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4G 无线网络为主和有线互联网络为辅的传输方式[1]。
图1 应急广播系统拓扑图
应急广播平台建设遵循“上级优先,应急优先”的原则,设计在蛟河市融媒体中心建设一个市级平台,系统拓扑如图2 所示;二级平台为17 个乡镇街政府,系统拓扑如图3 所示;三级平台为1 030 个村屯和社区,系统拓扑如图4 所示。为保证三级平台的覆盖率和收听效果,以500 m 半径作为接收效果最佳的基础数据,在500 m 半径范围内的村屯社区安装1 台收扩机,装配2 只大喇叭。二、三级平台在优先接收一级平台信息的前提下,具有发布本地信息的功能和权限。
图2 市级播控系统拓扑图
图3 乡镇播控系统拓扑图
图4 村级播控系统拓扑图
行政村通过传输网络(4G+IP)使用多模音源适配器和智能发布微广播播控所辖区域大喇叭终端。适配器也可直接连接大喇叭,播音时无须网络,适用于村委会的日常广播。
应急广播平台建设严格按照《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标准》(GB/T 50526—2021)和《县级应急广播系统暂行技术要求》(技科字〔2015〕538 号)及相关技术标准规范,采用IP 信号方式转换成唤醒指令和音频信号,将唤醒指令和音频信号传送至终端(如收扩机、音柱或高音喇叭),实现终端的自动唤醒和强制播出,如图5 所示,严格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进行平台建设和运行维护,通过第三方评估达到符合三级等保要求。
图5 平台播出控制图
蛟河市应急广播平台主要包括分级广播、分区控制、权限管理、节能待机、微信发布、远程监控、网页浏览、定时广播、双向追溯系统(Track & Trace system,TTS)文字转语音广播以及安全播出等功能模块。
(1)分级广播。系统实现市、乡、村三级平台均可独立播出,并遵循优先级原则,上级优先,应急优先。
(2)分区控制。系统采用寻址技术,对终端分级、分区及精确定点管理,实现定向播出。
(3)权限管理。播控中心具备所有区域播控权限,各分控中心只有本辖区的播出权限,无权播控其他分区设备。
(4)节能待机。系统收到关闭或者待机指令后,关闭功放等外围功耗设备,进入待机状态,节电节能。
(5)微信发布。系统支持在微信端发布语音与文字,并实施定点、定面发布功能。
(6)远程监控。控制中心具有设备运行状态监控功能,可对回传的设备工作状态、工作参数和接收终端的开关机状态、接收频率、插播状态等信息进行远程监测,对部分监测参数进行远程设置,并可生成运行情况报表。
(7)网页浏览。系统支持使用网页浏览器进行任务查看与浏览,操作员可通过手机端进行任务审核等操作。
(8)定时广播。系统可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段自动进行流程或定时广播,减少了日常广播运行维护的工作量,实现全系统的无人值守。
(9)TTS 文字转语音广播。系统支持文本及短信内容转换成音频进行语音广播。
(10)安全播出。系统可采用国密认证的高性能密码算法进行数据通信加密[2-3]。系统接入采用多种安全认证机制,包括通信协议的认证、用户鉴权认证、终端状态监控等方式,防止攻击和异常插播[4],设置流程如图6 所示。
图6 播出寻址图
农村应急广播平台建成后,为确保能够安全、规范运行,蛟河市政府及时制订了运行规范,对应急广播日常管理及运行要求、运行职责、运行内容审批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以保证应急广播的“安全播出”[5],同时紧贴居民生产生活实际需求,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做好政策解读、信息发布、科普宣传等工作,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体系,尤其是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等方面,为居民提供了有效、权威、便捷的信息。在抗击疫情、夏季防汛、秋季森林防火等工作中,蛟河市应急广播大喇叭以最快的速度将通知、常识和相关动态等信息传达到千家万户,确保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政策真正入耳入脑入心。据统计,应急广播自2021 年投入使用以来,共添加广播11 952 余条次,累计播放40 379 次,累计播放时长1 593 h。
作为应急广播一级平台,蛟河市融媒体中心建设了“应急广播-大喇叭”系统指挥调度平台,安排专人进行日常管理。运维人员每天通过指挥调度大屏查看各乡镇街村屯、社区终端设备在线使用情况,不定期向各乡镇街通报应急设备使用情况,积极协调建设单位对有故障的终端设备进行维护。目前,在没有特殊事件发生情况下,蛟河市应急广播实现了每天定点定时分5 个时段进行播放。实践证明,应急广播作为全市主流媒体的一个独特平台,时刻传递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真正成为传递强国声音、传授健康知识、倡导文明实践的新平台,真正成为建设美丽乡村、向往幸福生活的“传声筒”。
按照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和蛟河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今后,蛟河市将继续实施“加强推进应急广播主动发布终端建设工作”,与公安、应急和乡村振兴等相关部门联动,将应急广播主动发布终端纳入乡镇(社区)治理资源建设范畴,挂图作战,强化监管,推动应急广播服务到村、到户、到人;逐步实现应急广播平台与融媒体新闻平台的有机融合,将有线、无线、互联网和融媒体信息发布等广播电视传输系统一起纳入应急广播信息传输网络,进一步扩大蛟河市应急广播信息的覆盖范围,逐步建立市县级预警信息发布平台,达到自动与应急广播系统对接的目标[6]。
本文深入探讨了吉林省蛟河市应急广播平台的建设,旨在提高应急广播平台的建设水平,提升应对自然和人为灾害的能力。通过应急广播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应急广播在城镇、农村地区覆盖面广、插播信息及时、播放时效性强、便于群众收听等特点,更好地满足人们享受高质量应急广播服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