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优秀乡土文化,加快荣成渔民非遗文化创新传播

2023-11-05 07:44王一骏
炎黄地理 2023年9期
关键词:文化景观渔民渔业

王一骏

荣成市是一座具有渔业文化特色的城市,渔业文化十分丰富,众多项目都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背景下,非遗保护存在诸多困难。传统渔业文化遗产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不仅包括经济价值,其在自然保护、社会关系维护、地方文化景观构建等多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针对渔民文化的非遗项目开发是当地必然的发展方向,这在优秀乡土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渔业活动是比农耕文明更古老、更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渔猎一开始就与人类活动联系在一起,深刻改变了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共存方式,影响着从事该活动的人类群体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除了为人类提供食物之外,渔民文化也是一部丰富的文化史诗,人们在渔业活动过程中创造了一整套知识、技能、技术、设备与工具,渔民群体对深邃的海洋也产生了多样的认识,形成了众多神话、信仰、节日与习俗。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中以鱼为关键词搜索得到的非物质文化项目约有三十项,其中有渔业活动、造船等渔业相关活动、鱼类饮食文化和渔业民俗等多种项目。

荣成市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黄海之滨,享有“中国渔业第一县”(现为县级市)的称号,有众多传统渔村,民俗受海洋渔业文化影响巨大。荣成市现有渔民文化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五项,包括渔民锣鼓、渔民秧歌、海洋渔号、石岛渔民大鼓等,其中渔民开洋、谢洋节(渔民节祭祀仪式)更是被列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众多非遗项目基本涵盖了渔民文化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本研究旨在从荣成渔民文化的保护现状入手,研究荣成渔民文化的未来传承和发展方向,非遗保护策略以及与优秀乡土文化建设的契合性问题。

非遗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开发方向

近几十年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文化融合与全球化的冲击下,渔业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渔业的盈利能力遭到了破坏。传统为生计而捕鱼的活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对依附于此的地区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地方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屈服于现代产业活动,比如大规模的远洋捕捞、近海水产养殖和批发性质的渔获贸易等。

在传统观念中,渔业资源被认为是一种公共资源,捕鱼需要遵循某种集体主义的分配方式。以渔村为基本组织单位分配资源的方式促进了围绕渔业活动产生的社会组织结构,这些分配规则逐渐固化,并逐渐走向制度化,因此形成了相应的民俗,增强了渔村内部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又促进了渔民文化的传承。近年来渔业产业的自由商业化与现代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这种社会凝聚力,外来劳工的增加与更大辐射范围的渔业贸易带来了其他地区文化的冲击,尽管如此,传统渔业社区仍保留有一定程度的凝聚力,可以将其称为“传统渔业社会结构”。

城镇化与人口增长使部分渔业定居点沉浸在了喧嚣的现代氛围中,旅游业也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对本地渔业社区产生了显著影响。荣成受现代化影响最显著的地区是原石岛镇,这里的繁华程度不亚于一般城市。北方最大的渔港带来了贸易与人口,本身背靠青山面朝大海的环境区位优势又促进了当地旅游业与度假型房地产项目的发展。在这里,传统渔业社区的风貌已经不再明显。对于其他渔业乡村来说,城市化导致人口向城镇集中,乡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文化传承可能会面临后继无人的风险。

技术革新对产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但对传统文化来说则是另一种挑战。一些传统捕鱼技术与工具的历史也许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在传统民间文学、地方史志与古代书籍中也能找到相关描述与记录。然而,由于传统渔业的衰落以及现代政策法规的限制,传统捕鱼技术与工具的应用范围已经非常狭窄了。随之而来的是传统的消失,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文化遗产项目进行记录。其中不仅包括渔具本身,还包括渔具的生产、传统造船工艺、渔获保存、加工、售卖方式及特色、鱼类食物的加工烹饪、传统渔民的语言、相关神话、信仰与节日等一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元素。

渔业文化的核心特征是渔业本身,它带有海洋赋予的独特性,与纯粹的陆地生活不同。所以,荣成渔民文化类非遗项目数量现已有一定规模,部分项目也有日常举办的公共活动作为依托,在本地有一定的文化影响力,促进了部分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但现有项目以食俗类居多,其他传统生活类民俗偏少,关于渔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民俗存在公开资料缺乏、不为人知或尚未得到充分发掘的情况。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口头代代相传,我们必须通过实地调查进行挖掘。那些没有得到充分研究与展示的项目对文化的传承有重要的价值。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出应当保护传统文化中的民俗活动、文学、艺术等文化现象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手工艺品和文化空间。荣成现有渔民文化类非遗项目有国家级一项、省级九项,其余皆为市级及以下级别。截至目前,我国有42个非遗项目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尚且没有一种以某传统民俗生活方式为核心的文化空间类项目。中国北方最大的渔业基地——荣成的传统渔民文化的诸多表现形式共同构成了一座富含地域特色的文化空间。我们可以考虑以“中国北方传统渔民文化空间”的名称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项目。

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标是振兴传统渔业社区并建设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乡土文化,传统渔业的保护和利用将引起更多关注。与此相关的海洋文化、沿海文化遗迹也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文化资源,我们的研究要对其进行适当的估价,以发挥其在扶贫、提高地方生活水平、教育与环保等方面的作用,构建可持续发展路径,并帮助本地居民增强“渔民文化”的身份意识,增进他们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地方依恋。因此,优秀乡土文化建设必然要以保护传统渔民文化遗产为目标。

其他遗产保护策略与申报前景

以文化景观的形式申报世界遗产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景观的概念纳入了世界遗产的范围,旨在展示和保護人类与环境之间交互关系的多样性状态,保存可以反映区域特色文化内涵的“人类与自然共同创造的场景”。

荣成南部渔村所处地形极具特色,以典型村落——院夼村为例,渔村北靠山峰,南临大海,村落建于山岭南坡的溪流河谷之中,山水一体。海滨分布有传统渔港码头、鱼市场、灯塔、龙王庙、小型造船厂、水产加工厂、防波堤与现代化港池。村镇形态有典型的渔村风貌,民居沿山坡呈梯级分布。后山山腰处则建有槎山禅寺,可以俯瞰整个村落、港口与渔场。此处地点在社会聚落、文化与宗教建筑等方面都受自然环境影响且极具历史特征,构成了一幅完整的渔业文化景观,包含完整的“水域”和“陆域”的生产地景观和生活地景观。在传统渔业中,人们形成并传承着尊重自然的世界观和生活观。截至202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景观共有10处传统渔业区。这表明将传统渔业区域视为一种文化景观是申报世界遗产项目的一个新方向。我国已有六个项目入选了文化景观类世界遗产,但在传统渔业文明方面还未有记录。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2002年启动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旨在保护世界级的农业文化遗产地区及其相关景观以及生物多样性,并为其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这一遗产保护项目的关注重点是人类与自然共存的系统、方式和手段。截至目前,粮农组织共确认了65项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地,其中中国申报的数量最多,达15项,但其中暂时还缺乏关于海洋渔业的案例。

传统渔民文化类非遗的功能与价值分析

作为非遗传承地的传统渔村首先为人类的互动行为与生活提供了多种场所。一是作为渔获保存加工、分配流通的工作场所;二是为渔民提供房屋建设、渔船和渔具制造、技能传授、举办民俗与宗教仪式、娱乐和休闲以及睡眠和休息的生活场所。

渔民文化的众多非遗项目也可以细分为四类。一是为了谋生的技能文化;二是与食宿相关的民生技能文化;三是包括传统生活各方面的文化景观;四是与精神生活相关的民间信仰与艺术。为建设优秀乡土文化,这四类文化都需要进行审视与引导,缺一不可。

传统渔民精神来自渔民长期协作过程中积累的知识与经验,捕鱼不是靠个人可以完成的活动。这些知识来自人对自然的认识以及对环境的利用,体现的是集体的力量和人文主义精神,无法被现代化与自动化取代,所以保护传统渔业遗产并将其作为非遗进行保护是必要的。传统智慧对指引我们走向未来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渔民文化传承了尊重自然的观念,传统民间信仰中也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大自然馈赠的感激之情,民俗文化具有多样性,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渔村的文化景观同时也体现了一方风土,拥有特定区域内自然、社会、文化与人共同造就的独特个性,传统渔民作业方式本身也是文化景观的一部分,是文化吸引力的一部分。这些景观必然要成为本地优秀乡土文化的核心。

由于渔业现代化等技术与产业的进步,传统渔业生产力低下且缺乏盈利能力的事实是无需争辩的,要想保存传统渔业生产方式以及其衍生出的各类民俗,我们需要证明它仍然具有其他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旅游业是激活传统渔业遗产生命力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选项,因为它可以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传统元素增强吸引力,配以民俗体验类旅游产品增强游客黏性,增加游客的停留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不应当把传统渔业活动体验活动本身作为“宰客”的一次性交易,而是应将其视为提高地域好感的“锚定物”,这样做也许无法直接提高经济收益,但至少可以作为其弥补自身运营能力低下这一不足的补充收入来源。在更乐观的情况下,旅游还可以增加传统渔业的附加值,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并且在不改变渔民习惯、习俗和生活方式的情况下提高该业态的生存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渔民意识到渔业的文化价值,从而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身份意识。

保护传统渔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方式是提高社会认识,使其成为一种文化和经济资源并产出更多的價值,这是保持其可持续发展的唯一策略。所以我们还要详细分析这些非遗活动的经济价值。

最基础的价值环节是作为第一产业的渔获销售活动,传统市场作为文化景观的一部分可以充分发挥这项价值。其次是作为第二产业的海洋产品深加工与品牌化营销,这项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为市场化的经营主体,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再次上升到第三产业则是以旅游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渔业生产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产品,近年来在越来越流行的海钓活动中可以融入传统渔业民俗元素,让游客在捕鱼季体验原汁原味的海捕作业。其他季节则可以举行娱乐性的钓鱼活动,并将其作为一种休闲旅游方式进行推广。另外,渔家乐的餐饮与住宿服务业也是保护非遗的绝佳选项,相关部门应引导此类项目的经营者营造传统民俗与食俗氛围,将非遗项目作为特色,打造地域品牌。节事活动的开展也是发展旅游产业的可选项目,传统的开洋、谢洋节活动时间恰逢春季与秋季两个气候适宜期,在此基础上增加食俗类非遗项目的烹饪比赛与品鉴会是很好的开展节事活动的方向,美食的吸引力与自然景观相比毫不逊色。再进一步的开发活动则可以考虑建设地方性博物馆。渔村区域内其实有许多建筑类不可移动遗产,如闲置的民居、院落、曾经的村公社礼堂等民用建筑,以及古旧的水塔、灯塔、厂房与船坞等建筑,这些建筑经过修复与改造,在保留必要传统元素的基础上变身为小型甚至微型博物馆、体验馆和海洋渔民文化主题的文创产品商店,它们都可用来展示本地渔业历史、民俗风俗、传统渔具、传统渔船建造工艺等,这是极具文化吸引力的旅游项目。手工作坊式的传统小型船厂可以成为游客亲自动手体验木匠工艺以及制造和修理渔具、渔船的工作室,用来制作手工艺纪念品。渔船的制造知识、设计、蓝图、木材的选取与处理、船只的内部结构、其他材料(比如沥青等防水材料)等都可以成为展示的项目。小型博物馆应当收集地方文献,展示村庄的历史、文化与建筑遗产案例,收集相关图书、报纸、杂志、照片与音像制品,同时体现出新时代渔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传统渔具可以被改造为装饰用品,渔民的家居与厨房用品可以通过现代化设计成为创意产品,这是保护与传播渔民文化遗产的最佳策略。总之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可以成为保护与传承非遗的重要工具,具有明确的应用价值。除了这些直接经济价值之外,扩大本地贸易市场的规模与促进城镇化也会为保护非遗带来间接的经济价值。

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不仅要考虑其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它对当地人民的意义及其社会、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价值,如信仰、艺术、自然观念和环境保护思想等,同时这些观点也符合发展文化景观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理念。

对于传统渔业历史价值的讨论,最常见的话题是关于其价值体系和社会组织在人类学、民俗学、气候学和生态学等领域的贡献。因为要想发展和弘扬渔民非遗项目,就必须以现代化的视角对其进行解读,并融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符合优秀乡土文化建设的要求。比如传统的渔业习俗和相关的祭祀、节日等民俗活动加强了渔民之间的凝聚力,增强了人们战胜凶险海洋变化的信心;渔民在面对海难时集体出动的互救精神体现了原始的人道主义思想;渔民千百年间积累的出海经验为本区域人民对抗气候变化提供了绝佳的经验,沿海地区人民在面对气候异常变化带来的灾害时也拥有更强的韧性与恢复能力;荣成渔民早已实践了淳朴的生态理论,开洋节与谢洋节就是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环保主义的体现,是现代休渔制度的原型。

渔民文化遗产至少具有两项基本功能:一是保护自然,其在自然资源与环境两个维度延续着渔民文化;二是维系着渔村文化形态,在渔村的形成、本地人际关系维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传统渔村也拥有许多其他社会价值,比如协助国家巩固边防海防、反偷渡反走私、海难事故救援等。同时它还为社会提供了安全、新鲜的海产品。

最后则是乡土文化建设价值。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注重保护优秀乡土文化,突出地域特色和乡村特点。其中对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如推进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建设文化礼堂、文化广场、乡村戏台、非遗传习场所等公共文化设施。这为渔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也为相关非遗项目的延续提供了舞台。这种文化场所的作用是为乡村文化活动提供一个平台,营造可供人们互动交流的文化传承氛围。关于建造博物馆等的建议完全符合保护渔民文化类非遗项目的目标,也贴合新时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文明元素。

传统渔业乡村是历史文化与文化景观的结合体,是一个地区独特性与吸引力的体现。在本研究中,我们探讨了渔民文化对荣成沿海地区的种种价值,从经济效益、自然环境保护、村落形成、社会关系维系和文化活动场所的功能等方面分析了传统渔业的实践价值,证实了它的多元价值属性。从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传统渔民文化是一种影响当地社会和景观的生产实践,维系这种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基于以上原因,荣成本地渔民文化的申报活动目标在于系统性地发动社会,动员一切相关方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讨论,如果本地渔业社区不能全面地了解渔民文化遗产的整体面貌,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面临失传的风险。同时,遗产整理与申报活动必将为优秀乡土文化建设带来动力。

另外我们在研究中发现,部分传统实践与渔业工具因当代法律法規的限制已濒临消失,因此研究建议对于某些渔业活动应以研究与展示为目的允许小范围内的保留,也可以作为吸引游客参与体验活动的宣传点。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我们建议加强对老式村落、老式民居、老式农村店铺与老式农村作坊的认识与研究。与渔民文化遗产相关的元素不仅包括渔港、渔船以及渔民本身,还包括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节日、习俗、商业贸易形式等内容,这些也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内容。研究目的则是构建场景更为广阔的文化景观,为非遗保护、乡土文化建设、乡村身份的认同与提高旅游业的影响力作出贡献。

2023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优秀乡土文化建设背景下荣成渔民文化的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3ZZ03270203)。

(作者单位: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猜你喜欢
文化景观渔民渔业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秘鲁渔民的生态平衡智慧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中菲渔业合作重启 菲渔业代表团来华培训交流
湖南省渔业协会成立
宣扬渔民一家 鼓励渔民互救 广东省渔业互保协会竭力打造“渔民之家”
对首尔梨泰院伊斯兰街道的文化景观解释
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变迁中的人地关系和文化认同
“实验与探究”的变式应用
武夷山:作为“文化景观”的历史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