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湖北神农架为基础的自然遗产信息可视化传播

2023-11-05 07:44:52张旭
炎黄地理 2023年9期
关键词:神农架遗产地湖北

张旭

湖北神农架是我国重要的自然遗产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新媒体迅猛发展,社会对自然遗产地的重视和关注度不断提高,受众对自然遗产不再满足于单一的游览观光,而更多的是对其历史由来和科学内涵进行探索,同时也希望获取渠道更加多元和便利。受众只有真正了解自然遗产的内在价值,才有可能参与到自然遗产的保护和传播中。现利用信息可视化设计的方式对湖北神农架的内在价值进行挖掘,希望能够扩大其影响力。

中国自然遗产的保护现状

世界自然遗产是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为了保护自然遗产而设立的,各国根据《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规定要求进行申报,申报成功的自然遗产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包括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文化遗产3类。截止到2018年7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世界遗产共有53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1项、世界文化景观遗产5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3项,我国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与意大利并列第一(都为53项)。

自然文化遗产是独特且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是国家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自然遗产的价值由丰富的自然资源所产生的文化价值和衍生出的经济价值组成。自然遗产地的自然资源是地球演变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是自然环境的调节器,也是生物多样性的保存地,其承载的科学信息是遗产地最重要的保护对象。而每一处自然资源都是绝妙的自然现象,具有罕见的自然美和生动的美学价值,每一个自然遗产地都是一座天然的美学博物馆。自然遗产地所拥有的应用价值和衍生价值必须依赖本底价值而存在。目前重点开发的旅游休闲属于直接应用价值中的一种,侧重旅游开发,以不同的旅游模式开发自然资源,形成特色旅游活动,满足游客的感知体验需求。其虽然为当地带来了极大的经济价值,但从观点上并没有认清自然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主次关系,没有针对不同的遗产进行独立的分析,切实解决遗产资源中为什么要保护,保护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利用,到底怎么利用的问题。

湖北神农架的保护价值与传播意义

2016年7月17日,中国湖北神农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遗产三大保护制度共同录入的“三冠王”名录遗产地。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中国西部高山区向东部丘陵平原区的过渡地带,也处于亚热带气候向暖温带气候的过渡交叉带,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使这里保存着完整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成为中国东、南、西、北动植物区系的荟萃地,素有“物种基因库”“濒危动植物避难所”之美誉,是研究生物物种多样性、典型性以及植被自然演替规律的理想场所,极具科研和保护价值。近年来,湖北神农架以“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目标,加快建设国家公园和世界著名生态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旅游业,2022年接待游客1900万人次,同比增长6.5%;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7.8%。以“旅游+”“+旅游”链式思维持续推动旅游主导产业与农林特色产业、康养优势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并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分区、分级、分类推进高水平保护,提升其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及持续性。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湖北神农架旅游,在经济应用价值的基础上充分发掘自然遗产的科学研究、教育启智等功能,提高自然遗产的保护和应用价值,特别是科普教育、启迪智慧和爱国主义教育等三个方面有无限的拓展空间。

信息可視化设计在对外传播上的优势

信息可视化是指为满足目标受众需求,对信息进行分析、重组、优化和传递的视觉设计方法。它可以让抽象与枯燥的内容转化为更容易让用户看懂的视觉形式。通过图表、图形符号、文本、版式、色彩等多种视觉表达手段进行综合表达,实现快速准确的传播。而信息的通用性特征使其可以跨域文化和语言,是信息爆炸时代解决各类复杂问题的有效手段。同时,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国民科学素养也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2019年4月发布的《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报告(2018年)》中,2018年,中国网民科普搜索指数为91.64亿,较2017年增长19.17%。大众获取科普知识的意愿非常强烈。自然遗产背后蕴藏着大量的地质学、生物学等知识,有的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仅通过文字的形式进行科普无法吸引人们的注意,无法达到有效传播知识的目的。因此,对专业的科普信息进行可视化表达可以充分发挥科普信息图的优势,再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创造更大的传播价值,同时也让湖北神农架在单一的旅游休闲基础上发挥科普教育等应用功能,真正实现在自然遗产本底价值的基础上进行挖掘和开发。

湖北神农架自然遗产的信息可视化设计策略

数字化遗产保护是目前较为有效的一种保护措施,它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打破了现实遗产在地理、物理上的界限,把“实物导向”变成“信息导向”。数字化遗产保护是对现实遗产保护的发展和补充,真实的遗产地也是实现数字化保护的基础。本次针对湖北神农架保护与传播的研究将以数字化为出发点,打造具备多重功能的湖北神农架自然遗产平台。该平台主要围绕遗产地现有的本底价值和应用价值进行信息整合。主要由服务型信息板块、主题信息板块、文化科普板块组成。

服务型信息板块主要用于发布湖北神农架景区的各种相关旅游信息。自然遗产地往往存在景区范围大、游览景点较为分散的特点,并且受气候影响较为明显。湖北神农架景区作为原始森林,其复杂的地形风貌、多样的生物环境对游客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也对安全防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服务型信息板块需要重点对景区的基本情况、空间信息和各类服务信息进行展现。采用导览地图、图表等方式进行呈现,给游客提供便捷。

主题信息板块主要由湖北神农架独有的地貌和生物两大方面构成。地貌板块包括山地地貌、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冰蚀地貌四种类型。地貌板块采用与地貌对应的核心景点对地貌进行展现,其中山地地貌的代表为神农顶,流水地貌的代表为神龙谷,岩溶地貌的代表为燕子洞,冰川地貌的代表为大九湖。以时间轴的形态建立整个地质演变的过程,用剖面图的形态展现湖北神农架整体的地层结构;以动静结合的表现形式对核心景区进行全景化的直观呈现,引发游客的探索兴趣,提升游客的阅读体验。生物板块依旧以地理区域为出发点,以垂直自然带谱为轴线,以树形拓扑逐层展现其生物多样性,使观者形成一个立体的生物结构体系概念。同时,以独立的分支对珍稀物种进行展现,将图解和数据图表相结合,全面表现动植物形态及其保护情况,形成湖北神农架动植物生物库,并及时更新整体的保护数据,对其进行动态监控。

文化科普信息板块以湖北神农架自然遗产地为基础的衍生信息为主,重点包含湖北神农架的人文历史、同纬度独特性特征以及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以展现信息之间的关联性特征。通过图像、文字和图表等多种视觉形式,直观地表达自然遗产的独特魅力。

整个平台以科普传播、信息服务和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为核心功能,以湖北神农架自然遗产的自然资源为可视化设计的核心,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对湖北神农架自然遗产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可视化转化。具体的设计策略包括以下几点。

信息模型的构建

以各种文本的数据挖掘、网络检索技术及信息整合技术来构建基本的数据库模型;主要是采集遗产的相关自然资源信息数据,并利用数据检索技术对与其相关的多形态信息资料进行检索,便于后期进行整合和分析。

平台建设的框架

以前期整理的数据为基础,对其进行分层、分类处理,构建集展览、导览、科普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应用平台。以数字化智能展览技术、新媒体传播技术为工具,重点构建平台的交互形态和使用模式,并且考虑未来的外部融通和内部提升渠道。实现媒体技术、传播技术、电子交互技术在地域文化科普与交互体验中的运用。

可视化的表现构思

整个平台以交互形态为基本结构,涉及多种可视化的表现形态,能够满足旅游查询、科普传播以及科学研究等多种需求。因此,在可视化表达方面媒介形态相对丰富,涉及静态、动态、交互等多种形式,在画面、声音多感官上进行综合呈现。大量利用现有的虚拟现实技术对自然遗产地的风貌进行呈现,建立沉浸式的体验空间,并且采用新媒体的动画技术与图形制作技术对地貌演变过程、地形结构特征等进行呈现。最终,利用物联网和移动技术对湖北神农架的保护、开发利用和传播进行探索。

湖北神农架自然遗产的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

湖北神农架自然遗产的可视化设计是在数字化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充分结合遗产地自身保护和传播的相关需求进行的设计。利用现有的数字化技术手段,实现对自然遗产相关信息从研究性到科普性的转化。对该地的本底价值进行充分挖掘,围绕其起源、发展、文化、地理、生物等多维度信息进行采集、挖掘和整理,并最终以可视化的形态进行呈现。对各类晦涩难懂的科普知识用最简单明了的方式进行展现。并在表达上根据人们的学习和阅读习惯对信息进行合理再现和演绎,建立数据库和可视化的设计模式,以智能仿真技术手段在虚拟世界重现自然遗产。在具体的设计方法上主要有以下几点。

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对于湖北神农架的相关数据收集,应在网络资源的基礎上大量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特别是要与相关科研院所进行深入合作,获取更为全面、准确的相关数据,并且资料的类型要更加全面。所有资料首先需要进行数字化转译,其次根据整个平台的功能进行分类整理,建立基础数据库。同时,数据信息需依靠数据处理技术进行分析,为后期可视化的表达提供创作基础。

可视化的呈现方式

围绕平台建设目标,在前期数据整合的基础上进行信息框架的梳理和构建,并逐步开展可视化呈现形式的探索。在传统图形制作技术的基础上,尝试新的数字技术,采用动画、视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丰富表现形式,在整体设计风格上要遵循真实还原和趣味生动相结合的设计原则。在交互设计上,围绕信息的横纵向关系进行设计,研究不同受众的使用习惯和功能需求,建立相互的层级转化关系和交互形态,保证整体设计的实用功能和艺术水准。

传播的媒介形态

在平台建设上,以目前受众的使用习惯和功能要求,围绕不同的终端进行设计。包括网页、App等不同形态,增强传播效果。同时,要注重平台内容在线下的应用,在自然遗产景区可以加入以服务类为主的相关内容,在相关的学术著作或科普读物中引入平台的主题信息和科普信息,使线上与线下融为一体,最终形成完整的对外传播体系。

自然遗产是世界遗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新的研究方法和传播途径将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运用到自然遗产的保护和传播中,能够对其未来的发展起到更有力的支撑。本次研究把数字化、信息化的建设思路应用到具体的湖北神农架自然遗产保护中,为当前数字技术与文化的融合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实践方向,并且将自然科学、艺术创作、传播学等多个学科进行交叉融合,为后期自然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奠定了基础。

本文系武汉传媒学院2022年校级科研项目“新文科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艺科融合的教学探索——以信息可视化设计专业方向建设为例”(项目编号:XJ2022001);2022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可视化设计课程思政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20600136212224);湖北省教育厅2022年湖北高校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课程“信息可视化设计1”阶段性建设成果(项目编号:714)。

(作者单位:武汉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神农架遗产地湖北
The rise of China-Chic
神农架进入最美季节
人民周刊(2020年15期)2020-08-31 14:48:26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驰援湖北
海峡姐妹(2020年2期)2020-03-03 13:36:28
申遗重要俦;じ重要
湖北武汉卷
学生天地(2019年30期)2019-08-25 08:53:20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澳门月刊(2018年1期)2018-01-17 08:49:15
世界自然遗产地监测评价研究进展
世界自然遗产地治理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探秘神农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