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全力推进新污染物治理

2023-11-04 11:36:13江镕
环境 2023年8期
关键词:化学物质广东省重点

江镕

2023年2月2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广东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要求以有效防范新污染物环境与健康风险为核心,以科学评估、精准施策、标本兼治、夯实基础为原则,实施调查评估、分类治理、全过程环境风险管控,加强制度和科技支撑保障,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体系,助力以更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水平建设美丽广东。

制定方案,工作有章可循

此次印发的《工作方案》主要包括总体要求、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三大部分内容。

其中在“总体要求”中明确,“到2025年,基本掌握全省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生产使用状况、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排放状况、环境与健康风险状况;落实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形成一批新污染物治理试点工程和示范技术。新污染物治理机制逐步建立健全,新污染物监测、监管与科技支撑能力得到提升,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

“工作任务”部分提出五个方面的主要治理任务:一是开展调查评估,逐步摸清环境风险底数。实施化学物质环境信息调查、开展新污染环境调查监测和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筛查评估。2023年年底前完成重点行业中首轮化学物质基本信息调查和首批环境风险优先评估化学物质详细信息调查。2025年年底前,初步建立省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体系。动态更新省重点管控新污染物补充清单并适时完善管控方案。

二是严格源头禁限,切实防范新污染物产生。全面落实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制度,从源头防范具有不合理环境风险的新化学物质在广东省生产或使用。严格实施淘汰或限用措施,加强产品中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含量控制。

三是强化过程管控,有效控制新污染物排放。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规范抗生素类药品使用管理,强化农药使用管理。

四是深化末端治理,持续降低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加强新污染物多领域协同治理,实施新污染物治理试点工程。

五是加强能力建设,夯实新污染物治理基础。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信息化平台,提高智能化管控水平,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科技攻关。强化监测能力建设,重点提升水源地、城市供水系统新污染物风险监测评估能力。

“保障措施”则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生态环境部门牵头,发展改革、科技、工业和信息化等参与的新污染物治理省级跨部门协调机制,统筹推进新污染物治理工作。组建广东省新污染物治理专家委员会,强化新污染物治理技术支撑。将新污染物治理纳入美丽广东建设和污染防治攻坚战体系。2025年对本工作方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二是强化监管执法。严格落实国家和地方新污染物治理要求,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排放执法监测和重点区域环境监测。对涉重点管控新污染物企事业单位依法开展现场检查,加大对未按规定落实环境风险管控措施企业的监督执法力度。

三是拓宽资金渠道。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新污染物治理领域,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污染物治理的信贷支持力度。新污染物治理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四是加强宣传培训。广泛开展新污染物科普宣传,强化新污染物治理主体意识,引导公众科学认识新污染物环境风险,树立绿色、健康消费理念。

开展培训,人员准备到位

《工作方案》也明确了在今后广东如何对各项工作进行贯彻落实:一是做好宣传解读,让管理部门掌握好管理要求,让企业充分了解合规要求,有效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二是建立新污染物治理省级跨部门协调机制,统筹推进新污染物治理工作。组建广东省新污染物治理专家委员会,强化新污染物治理技术支撑。

三是组织开展新污染物信息调查监测评估工作。

四是实施新污染物全过程环境风险管控。严格源头禁限,强化过程管控,深化末端治理。

五是加快推进新污染物风险评估与管控实验室建设,提升我省新污染物监测研究及风险防范能力,强化科技支撑。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处副处长刘彩霞表示,《工作方案》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采取“筛、评、控”和“禁、减、治”的总体工作思路,即通过开展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筛查和评估,“筛”“评”出需要重点管控的新污染物,对重点新污染物实行全过程环境风险管控,包括对生产使用的源头禁限、过程减排、末端治理,这对于有效防范新污染物环境与健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为配合《工作方案》更好落地实施,2023年4月13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处牵头举办“广东省首轮化学物质环境信息调查首期培训”,面向全省相关人员进行政策宣讲解读和业务培训指导。

在培训中,刘彩霞向参会人员宣讲了2023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组织开展新污染物治理宣贯培训,着力做好宣传解读,让管理部门掌握好管理要求,让企业充分了解合规要求,有效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二是建立广东省新污染物治理制度体系,包括厘清各部门工作职责,统筹推进全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组织制定内部分工方案;结合全省实际,制定出台广东省化学物质环境信息调查制度;研究制定广东省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筛查和评估方案。三是成立广东省新污染物治理专家委员会,秘書处设在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定期组织召开委员会大会,共商全省新污染物治理对策。四是开展广东省化学物质环境信息调查,对全省各地市涉及122个行业小类,生产、加工、使用统计调查范围内化学物质的所有企业开展基本环境信息类调查(4519种)、详细环境信息类调查(41类)、重点管控信息类调查(14类)和公约履约信息类调查等调查。五是鼓励有条件的地市结合本地产业特点,制定激励政策,推动企业先行先试,因地制宜开展新污染物治理试点工程建设。

进行登记,源头严格管控

为全面落实《工作方案》在工作任务中提出的“严格源头管控,切实防范新污染物产生,全面落实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制度。”这项重点内容,广东省固体废物和化学品环境中心(以下简称“省固环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今年固环中心将配合省生态环境厅里,严格执行生态环境部《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办法》,不遗余力地推进落实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制度。

据该工作人员介绍,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是一项国际通行的化学品环境管理制度,要求在新化学物质生产或者进口前,识别其环境危害,评估其生产、加工使用、废弃处置全生命周期的潜在环境风险,实施登记许可,建立源头管理的“防火墙”,防止具有不合理环境风险的新化学物质进入经济社会,防范这类化学物质损害生态环境和危害公众健康。

同时《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办法》也规定,以下三种情形不适用该办法:进口后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内存放且未经任何加工即全部出口的新化学物质、医药(含原料药)、农药(含农药原药)、兽药(含原料药)化妆品、食品、食品添加剂、饲料、饲料添加剂、肥料等产品以及放射性物质。

该工作人员说:“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重点督促企业落实新化学物质环境风险防控主体责任。强化与国家的监督执法联动,加强对新化学物质生产者、进口者和加工使用者落实新化学物质环境登记情况的监督,加大抽查频次,对违法企业予以依法处罚。”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主任魏源送与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江桂斌曾联名提交提案,呼吁加强科技帮扶,提升地方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新污染物识别、监测与评估能力,助力地方实施新污染物治理行動。

魏源送和江桂斌联名建议:应加强科技帮扶,以有雄厚工作基础的科研院校为主力,“一地一策”开展驻点跟踪研究和培训,帮助地方深入开展新污染物的识别、监测、评估和防控,提升治理能力建设;可依托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科研院校、社会监测机构等,逐步开展摸底调查,编制排放清单,建立覆盖全域的新污染物监测体系,构建优控新污染物清单数据库及动态更新机制,完善全过程环境风险管控、预警方案和策略。

在加强科技支撑,提升治理能力建设方面,广东已经开始先行先试、谋篇布局。为开展新污染物的环境筛查与识别、环境毒性效应测试、基准与标准制定、环境风险评估和突发事件应对等多方面技术和体系研究,由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牵头建设的国内首个新污染物风险评估与管控实验室,也将在2023年底建成,这标志着广东省将在全国率先建成本土的新污染物分析测试平台,填补广东省在新污染物分析管控领域的空白。

据悉,此实验室将分两期建设,建设架构为“1+4”体系,即利用广东省率先建成本土的新污染物分析测试平台1平台,开展新污染物环境筛查识别技术、新污染物环境过程和毒性效应、新污染物环境风险评估技术体系、新污染物环境基准标准制定体系4大方面的研究。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健全大湾区新污染物分析检测体系,提升大湾区环境分析检测能力、环境监管能力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

猜你喜欢
化学物质广东省重点
第1讲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1讲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1讲 身边的化学物质
重点推荐
身边的化学物质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今日重庆(2017年2期)2017-03-04 01:59:12
重点报道
中国火炬(2015年2期)2015-07-25 10:45:23
重点报道
中国火炬(2015年1期)2015-07-25 10:26:24
1万亿美元——广东省预计2013年GDP
法人(2014年2期)2014-02-27 10: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