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一秀 YANG Yixiu 顾满锋 GU Manfeng 王涤非 WANG Difei 江立敏 JIANG Limin
上海市属公办高校校园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沪江大学(现上海理工大学)、震旦大学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圣约翰大学(现华东政法大学)等。这些不同年代建造的校园建筑被较好地保留下来,列入文保、历保建筑名录,成为上海建筑史上珍贵的记忆,并依然在高校教学、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也包括一部分作为学生宿舍使用的建筑。2000 年,上海松江大学城率先开工建设,其城校共建、资源共享、统一管理等理念深为全国诸多大学城借鉴。但该园区建设距今已有20 多年历史,受限于当时的建设、造价等标准,这些宿舍功能以住宿及配套卫生设施等为主,而并未考虑公共学习、活动区域。特别是2020 年新冠疫情以来线上授课和抗疫工作的常态化,学生宿舍的空间布局、功能与实际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
2022 年春天,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病毒肆虐上海。为全力防控病毒传播,在矩阵网格化管理的校园内,师生们的物理交流空间被切割成最小单元,学习、生活、工作、运动、交流等被压缩在固定单元。学生宿舍作为学生在校生活时间最长、密度最高的空间,在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更是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由于大部分宿舍未设置单元居室的独立卫生间,面对新冠疫情,学生在以宿舍为单元的空间实施隔离、封控,日常洗漱、如厕、洗澡、晾晒等需求成为学校管理面临的棘手问题。为了避免学生在使用公卫时形成人员聚集,发生交叉感染,很多学校不得不采取预约形式,轮流使用;但遇到学生确诊或判定密接等情况,公卫成为疫情防控“木桶”的最短板,给学校管理者、师生带来巨大的疫情防控压力。
面对新冠疫情给校园管理工作带来的严峻挑战,同时,也为了在后疫情时代能够较好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上海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度重视,迅速组建研究团队,依托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济设计”)、上海市教育基建管理事务中心及相关高校,聚焦既有学生宿舍适应性改造提升,结合2022 年暑期拟实施的“上海市属公办高校学生宿舍改造提升计划”,开展专题研究。
纳入此次改造提升计划的有: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上海行政管理学校等10 所学校(本研究主要针对高校)。这些学生宿舍的建造年代从20 世纪50 年代跨越到21 世纪初(2005 年),在上海高校宿舍建筑发展历史上具有一定代表性。根据工作安排,这些建筑已进入大修周期,原本计划对建筑内外墙、地坪及建筑工艺管线、屋面等进行完整维修,但因此次疫情引发了新的思考。究其实质,就是要主动面对学科迭代发展、师生迭代带来的大学校园空间载体的进化,提出适应性方案。上海作为全国高等教育的实验基地,需要率先主动迈出全面启动校园更新的步伐。通过上海的实践,会给兄弟省市高校带来借鉴和启发,助力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同济设计依托同济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一直深耕于大学校园规划、高校建筑设计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是近5 年来,通过对世界一流大学校园规划的系统整理和分析发现,近百年来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校园更新史。面对新时代发展,高校空间环境的新需求亟待通过对大量老旧建筑的维修、改造、更新来注入新动能;通过有计划的更新,使校园系统的生命力在动态平衡中不断向前发展,促进社会发展和迭代进步[1]。
大学校园是一本“教科书”。校园道路、建筑、空间环境是通识课程,环境像隐性基因被紧紧地嵌在学生身上[2]。学生生活区伴随着学生大部分在校时间,其建筑和环境潜移默化中产生着影响,其改造更新成为校园更新中最重要的部分。通过对高校学生生活区改造更新的思考,进一步拓展本课题深度,使其更具实践指导性。
上海市属公办高校中,需要维护更新的校舍建筑规模较大。据不完全统计,1980 年(含)前建造的校舍约46 万m2,其中10 年及以上未进行整体性维修的约29 万m2;1981—2000 年间建造的校舍约126 万m2,其中10 年及以上未进行整体性维修 的 约74 万m2;2001—2010 年间建造的校舍约379 万m2,其中10 年及以上未进行整体性维修的约267 万 m2。为此,上海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抓紧调研并制定相关维修规划及配套技术文件,以期加速推进校舍维修改造工作。
本次研究选取上海10 所市属公办学校的26 栋宿舍楼(表1)为样本,作为第一批改造提升计划项目,旨在改善现有住宿条件,兼顾公共卫生防疫(平疫结合)需要并面向未来教育空间需求等,提出优化、合理的设计咨询建议。
样本建筑建造年代分布在1950—2008 年,均为20 年内未曾大修的建筑,建筑功能布局、外观、结构体系、工艺管线等均已陈旧,与学生实际使用需求相差甚远;尤其是功能滞后、空间狭小,无法满足平疫结合需要。
样本建筑均为砌体或砖混结构,由于不同建造年代执行的结构规范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结构补强措施方面需各有侧重。其中,难度最大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建筑,均采用了砌体结构;而80 年代国家更新了结构抗震规范后,老建筑陆续在砖砌体结构中增加混凝土圈梁和构造柱,加强对砌体的约束,提高了抗震能力。但岁月的磨砺使得建筑沉降严重、基础塌陷,沉降纠偏等问题的解决更为急迫。此外,老建筑多为横墙承重体系,单向预制多孔板,纵横墙开洞、开窗比例受到较大限制,结构设计施工难度大、成本高,改造成效受到较大限制。但建筑的多样性作为大学校园非常重要的“基因”,在实施校园更新改造时,也要注重保留既有建筑,以积淀大学不同时期历史风貌的特色,为大学校园赋予更高级的“创造性”[2]。老建筑不能轻易拆除,维护并加以再利用是使其活化的过程。
样本建筑在原有功能空间的基础上逐步新设了活动室、接待室、无障碍宿舍、自习室等,但相对有限的数量远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学生与空间新需求之间的矛盾客观存在。受限于建造期间的建设标准和技术水平,部分宿舍的建筑面宽和室内空间逼仄狭窄。据统计,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普陀校区1~3#宿舍楼面宽最小,仅3.3 m;其次是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奉贤校区的宿舍楼,面宽3.4 m;而上海行政管理学校汉族学生宿舍的单间面积最小,仅为17.34 m2。宿舍内均缺乏独立卫生间、储藏、晾晒空间,甚至最基础的家具布置尺寸都受限制。
20 世纪50 年代的建筑讲究三段式,从基座、主体到大屋顶,每层层高不同,且跨度较大。由于沉降关系,一层楼板甚至已低于室外地坪。为了填补这些沉降,避免雨季返水,往往会填高室内地坪,一定程度上又损失了层高,使得一层更加低矮压抑。屋顶层由于坡屋顶面临塌陷,增加了圈梁和结构加固,又进一步损失层高,且因结构差异,很难设置标准住宿单元,容纳不了标准学生数量,对家具的定制也有限制。
2005 年后建造的宿舍,在层高方面比较均质,沉降不显著,改造难度上要小一些。但大部分建筑都未考虑利用地下空间,地下室只考虑存放少量自行车,或设置设备用房等。
样本建筑改造最关注的地方在于设置独立卫生间。考虑到上海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建议把卫生间尽可能设置在阳台(图1、2),使得没有机械通风条件的宿舍也能达到较好的通风效果,避免异味。但这需要提高阳台的结构荷载,会损失一定的晾晒空间,且空调室外机需移位,外立面也需要考虑相应改造;如果阳台的进深不够,还需要压缩占用宿舍内的居住、储藏空间。
图1 上海大学嘉定校区学生宿舍2#楼独卫改造
图2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奉贤校区学生公寓独卫改造
第二种方案是把卫生间加设在内走道两侧,为宿舍实现更好的光照、更大的晾晒空间。如果宿舍单元房间进深足够,学校更倾向这个方案。不足之处在于建筑内侧需铺设上下水立管和污水管,可能出现防水隐患,且卫生间异味、病毒传播风险也较大。
据调研,学生对宿舍公共空间的需求已不囿于日常住宿及活动室、洗衣房、开水间等基本功能空间,贴近现代生活习惯的自习室、咖啡厅、健身房、公共厨房(简餐)、公共洗衣房、快递室等的需求越来越大[3]。因此,建议减少公卫面积,仅保留少数蹲位及洗手盆以满足高峰期需求;通过公卫改造,增设洗衣房、饮水间,并可在每层增加活动室或学习室。在底层空间,除设置门厅、会客间、公共厨房、讨论室、活动室外,还可以布置自动贩卖机及宣传栏区,满足学生的互动和交流需求(图3、4)。
图3 上海大学嘉定校区宿舍2#楼原一层平面图
以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的6 栋宿舍楼为例,平面布局均为中间走道、两侧房间,但南北侧进深不一致,其中:南侧进深5.5 m,阳台1.3 m;北侧房间进深仅5 m,没有阳台。对于这种非典型布局,可采用合并标准间、共用卫生间的方式,以满足增加小空间的需求。减小北侧公共盥洗室后,可以增设公共活动室、自习室,也可改造为2~3 人间宿舍,通过增加人均使用面积,减小北向宿舍分配抗性。改建后,标准层床位数可由原来的88 个增加到93 个(图5~7)。
图5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宿舍单元改造策略
图6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原标准层
图7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奉贤校区标准层改造策略
根据《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16)[4],平均到4 人间宿舍,学生居室约6 m2/人、居室内独立卫生间3.5 m2、储藏空间0.5 m2/人,则单间面积约为30 m2。但样本中能达到此标准的寥寥无几。因此,建议根据校园总体指标情况,适当调整其使用对象(如将本科生4 人间调整为研究生2 人间),通过提高人均使用面积指标,提升、改善学生使用舒适度。很多高校在校生规模已经远超20 多年前的校园建设规划,在有限的用地范围内,提升校园总体指标,提高校园容积率与建筑密度,刻不容缓。
不少市属公办高校拥有历史悠久的老校区,大树参天、郁郁葱葱,具有浓厚的高等学府氛围。优美的校园需要一个可参与的环境、一些放松休闲的空间,如花园和小径、有插座的桌椅和座凳,通过提供便利的人性化细节,营造良好的场所氛围,提高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此外,也要考虑师生机动车、非机动车的停放空间。建议在改造的同时,进一步考虑地下空间的开发,以立体化的空间设计拓展校园建设空间,优化环境,提升学生生活区的整体氛围。
改造项目中,但凡需要增加建筑面积、提高容积率,以及审批和前置评审的严格与复杂性,都可能影响项目实施。特别是高校学生宿舍维修主要集中于7、8 月暑期,如果涉及新增建筑面积需办理相应规划手续,加上施工周期,2 个月内完成维修改造几无可能。故只有尽可能不改变建筑轮廓线、不增加面积,在原有轮廓内进行修缮。但是,在有限的单元面积内增加独立卫生间,必然会压缩储藏、晾晒空间,这对于没有阳台的宿舍,定会影响到学生原有使用体验。例如,建于1951 年的上海师范大学西二宿舍楼,工字型布局、三段式大屋顶,是校园中很有特色的老建筑,其建筑面积约4 300 m2、房间进深5.2 m,无阳台(图8、9)。学生们只能把衣服晾在走廊里,而无法在阳光下晾晒。若要改善卫生条件,只有减少床位数,硬塞入卫生间。这对于学校住宿条件紧张的情况,没有实质性地解决问题,从经济性和合理性上都存疑。为此,建议政府部门借鉴老旧小区改造政策,对学生宿舍这类建筑给予一定政策支持,允许通过技术手段增加一定建筑面积,增加阳台或房间进深,让老建筑继续发挥余热的同时,提升学生宿舍的舒适度和功能性。从城市更新的角度来说,也是一种经济节约的方式。
图9 上海师范大学西二宿舍楼一层平面图
根据前述数据:上海市属公办高校2000 年(含)前建造的校舍建筑约171 万m2,其中10 年及以上未进行整体性维修的校舍建筑约103 万 m2,如按3 500 元/m2(含加固费用)测算,预计需维修经费约36 亿元;2001—2010 年间建造的校舍建筑约379 万m2,其中10 年及以上未进行整体性维修的校舍建筑约267 万m2,如按2 500 元/m2测算,预计需维修经费约67 亿元;合计下来,共需维修经费约103 亿元(尚未计算2010 年以来建造的校舍建筑以及校园室外总体、基础设施所需维修经费)。如此测算,上海市属公办学校校舍全部轮修一遍,资金投入巨大。因此,费用的筹集和来源,对公办学校的校园改造非常关键。
市属公办高校建筑密度大、容积率低,学生宿舍建设按在校生人数核定建设规模(床位),没有周转床位用于大规模维修时的腾挪周转。一旦进行改造,就必须在暑假的2 个月时间内完成,给改造带来很大约束。此外,很多建筑存在基础薄弱、房屋沉降、管线老化、立面风貌等问题,除了内部装修改造,还要考虑整体建筑完整性维修改造,这也意味着需要更长的施工周期。但由于符合管理需求的过渡用房实在太少甚至没有,加之周转腾挪的复杂性及相应费用,学校短期内很难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因此,高校学生宿舍的更新改造,不是一个单体的更新,而是要以校园整体的更新规划为基础,与学校校园整体运营管理有机统筹、协调组织实施的过程。
上海市属公办高校校园更新改造上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研究发现,那些近百年来的世界一流大学也曾经历过类似的阶段——大量老旧建筑亟待维修,政策、资金等方面也受到制约,但他们渐渐摸索出发展思路,每隔10~15 年制定一次新的规划框架,从近期、中期、远期分阶段设定目标,逐步解决问题。因此,现阶段除了要针对上海高校学生宿舍提出脚踏实地的更新策略,也要清楚了解未来学生生活区的趋势,为系统、整体地推进此项工作做好准备。
对于一些早期建造的学生宿舍,其设备系统、功能空间、室内装饰和家具陈设与当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极不匹配,但对这些建筑实施修缮改造,有利于学校的发展,特别是在成本、进度、可持续性、历史保护和校园风貌等方面优势明显,远比拆除重建要好得多。
改造更新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够降低成本并缩短项目周期。假设建筑结构合理,全面改造的成本通常是新建成本的70%~75%[5]。通过对学生生活设施有限度的更新改造,延续建筑使用寿命,提高建筑物理性能,提升使用舒适度。这种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校园更新改造中,显得尤为重要。从绿色屋顶到户外教室,再到低能耗设备的选择,居住空间会影响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识和理解。
倘若建筑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且具备良好的建筑状况,那么只需合理地集成新的机械、电气、管道和消防系统,适当加以改造,便能恢复其活力,延续校园文脉,成为校园中最亮眼的存在[6]。另外,若学生生活社区中存在因历史原因偏离校园整体风貌的情况,也可以通过改造和提升,实现与校园整体风貌的和谐统一。
高校学生宿舍正向着功能混合的复合社区升级发展[7]。通过引入越来越多的功能,交流学习、体育运动、健康服务,以及丰富多彩的配套零售、展览、演讲厅等活跃元素已成为这个复合社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建筑之间容纳更多树木,塑造更友善的绿化空间和独特的场地感,以建筑和景观共筑校园内的活动系统,并通过相互连接的室内和室外环境,增加社交和学术互动的新维度,形成一系列围绕户外广场的组团,建立学生活动空间之间富于变化的动态关系,这是复合社区的另一个特色。便利的设施和丰富多样的娱乐、学习空间,可以促进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加强学生生活区的活力,这是目前学生生活区发展的重要趋势[8]。
例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联合广场便是对学生生活区改造升级的典型,其复合化的功能设计达到了极高的完成度与良好的使用状态。联合广场分为南北两片区,其中:学习综合体集群位于校园轴线学府大道南侧,是一组围绕着老图书馆大楼新建的学习、教学、运动、健康服务建筑组团,被称为校园心脏,是校园活力中心;学生公寓则位于学府大道北侧,其底层完全被商业、餐饮、零售、展览、演讲厅等活跃元素占有。南北建筑组群围合成了一个开放式的绿地广场,复合功能极大地激活了空间。绿地中心的讨论空间可举办展览、音乐会和其他活动,成为社交场所;复合化的学生生活区作为规划层面功能组合的尝试,打破单一功能布置,将生活区与学生学习中心、图书馆、运动及餐饮场所融合在一起,产生功能的互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活圈,打造具有全天候吸引力和活力的建筑群组(图10)。
非正式环境比传统的学术环境更适合高校学生学习,校园的每个部分都可成为鼓励参与、强化交往的环境[9]。这就需要营造能够适合各种类型交往活动的宜人场所,如通过在同一栋楼内注入协作学习区域,为学生提供便利、舒适的学习设施和环境[10]。
今天的大学宿舍与过去的传统认知已完全不同[11]。宿舍楼内的公共区域变得灵活且多功能化——休息室、学习空间、厨房、洗衣房等互相打破壁垒,通过对家具的适当调整、轻松搭配或移动,即可适应不同类型的活动,提供理想的社交和学术体验。生活和学习社区模式促进了更高水平的学术参与,并增强了高校学生与社会接触的经验,有助于未来的发展。
以杜克大学的伊甸园(Edens Quad)为例,其改造前阴暗、沉闷,如同堡垒,曾被公认为杜克大学校园内最不想住的宿舍;然而经过改造,这些60 年代末的建筑变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活社区。伊甸园社区的“门槛”通过打破“堡垒墙”来创造,将现有的校园轴线延伸到社区,用大型玻璃墙取代石材外墙,将学生的公共活动与外部广场活动联系起来。在建筑内部,通过升级装修和共享空间改造,在原有空间中增加小组学习室、学生休息室、厨房、游戏室、健身室、阳台和露台,为伊甸园以及更大的校园社区提供独特的校园设施(图11)。
电子设备是学生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智能手机到平板、笔记本电脑,学生和教职员工都期望Wi-Fi 连接能够覆盖整个校园,以方便学习、社交。许多学生宿舍改造的成功案例都会在小细节中体现人性化,如:一个高速网口,随时随地提供充电的插座,只要插卡就可以取电、用热水的房间,等等。智能的生活方式早已在社会上普及常见,若能在校园内得以自然延续,定然能够充分改善学生的生活体验[12]。
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作、娱乐和沟通的方式,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大学校园里的学生宿舍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反映当今多样化的社会。被称为iGeneration 的一代人(指2010—2025 年出生的孩子)从小就受到移动设备和现代技术的影响——从社交媒体网站到关于绿色设计和环境的广泛讨论,这些学生在进入大学时拥有与前一代人不同的视界和生活方式偏好。这些趋势正在强烈影响当今和未来大学校园的学生生活。用吴志强院士的话说:“他们所在的建筑空间所承载的文明也已不同。”
上海市属公办高校校园更新计划正是面向并应对着这样的趋势和挑战,通过学生宿舍改造提升计划,思考校园的整体性、全面性更新,让大学校园通过时间积累散发历史底蕴,同时结合时代要求,实现空间、环境上的进化,赋予学生启发和迭代的思想,激发和促进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使之成为社会经济创新发展的推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