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庆芳
(江苏省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江苏扬州 225002)
初中篮球教学引入“教会、勤练、常赛”教学机制,教师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篮球技能基础展开学情分析,及时传授一些篮球基本知识和技能,积极完善专业训练模式建设,推出多种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完成训练任务。学生大多对篮球运动有比较强烈的期待,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展开设计,积极推进“教会、勤练、常赛”教学模式建设,能够创造丰富教学契机,满足更多学生运动需求,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学生篮球专业方面的知识储备大多比较短缺,其篮球操控能力也存在不少问题,教师对此需要有理性判断,针对性传授一些篮球知识和操控技能,对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教师针对学生知识匮乏情况做具体设计,及时补偿性传授一些篮球知识,可以为学生顺利进入训练创造条件。
在篮球教学中,教师需要发挥知识技能优势,利用多种展示传授机会,给学生传递更多篮球信息,创造适合的训练情境,以调动学生参与篮球训练学习的主动性。篮球在社会上也有丰富的受众群体,教师适时展开学情调查,对学生篮球知识储备和技能基础做客观分析,以便做出教学设计和调整,为学生提供更为实惠的训练服务,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到篮球训练学习环节,在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之中建立篮球运动情结。
学生掌握的篮球知识相对有限,特别是篮球历史、篮球比赛、篮球规则等内容,都是比较欠缺的,教师针对性传授一些篮球知识,让学生逐渐掌握其运动规律。如:比赛方法、得分种类、进行方式、选手替换、罚球、违例,以及技术犯规、干扰球、球回前场等。这些知识点在平时篮球训练中不常见,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专业比赛场景,结合一些比赛案例进行具体介绍,学生接受起来更为自然,篮球知识传授顺利展开。如“违例”和“犯规”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教师列举一些实例,具体介绍二者的区别,学生开始正视平时的错误认知,逐渐形成篮球知识积累。再如“犯规”的种类繁多,学生对“侵人犯规”“技术犯规”“5 次犯规”等也不是很清楚,教师利用具体案例进行详细介绍,学生篮球知识积累顺利进行。篮球运动包含知识众多,教师从学生知识储备现实出发展开设计,组织学生观看比赛视频,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一些篮球知识,学生看得清楚,接受起来更为自然。
在篮球教学方法选择时,教师具备整合、创新意识,摒弃传统教学笼统的理论讲解和单一的示范操作,就让学生展开运动的被动教学方式,围绕学生学习主体教学理念,从教法创新方面展开深入探索,以培养学生良好运动习惯。在教学活动组织时,教师融入游戏活动、组织竞技比赛、借助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布设调查设计任务,延伸篮球课外训练等,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
学生大多没有经过篮球专业训练,其运行操控中存在诸多技术问题,教师对此需要有理性思考,针对性传授一些技术动作,让学生初步掌握篮球运动的比赛规则、技术要领,为进一步训练和学习奠定基础。篮球技能培养需要一个过程,教师不仅要做理论传授,还要进行操控训练,唯有理论结合实践,才能形成真正的篮球能力。学生篮球运动基础存在较大差距,教师对此需要有理性思考,不妨发动学生展开互动交流学习,让学优生成为学困生的篮球训练顾问。
教师有意识地传授一些篮球知识,还要对学生篮球技能基础有客观分析,以便做出积极应对,让学生在主动训练中成长篮球操控技能。学生在运球、传球、技战术配合等方面都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基本的运球技术,很多学生都存在比较生疏的问题。为此,教师设计一些日常训练任务,让学生利用更多课余时间展开训练,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球感。如投篮技术,学生对这项技术比较热衷,但技术动作不到位,准确率也不是很高,教师推出一些直观教程,给学生以各种示范解读,让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模仿训练,都能够逐渐找到操作要领。如果将学生操控情况用手机录制成视频,让学生自己反复观看,并做针对性纠正,其训练效果会更为突出。再如技战术配合,不仅需要技术的支持,还要做好协调训练,同伴的默契配合,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教师推出一些技战术训练方案,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操作训练,都能够为学生带来一定训练启示,促使学生尽快掌握技战术相关要求。篮球操控技术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对学生操作基础和学习悟性特点展开对应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专业训练,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训练成长力量。
学习方法资源丰富,教师结合学生体能基础、兴趣爱好、操控技能等,筛选适合学生的学法传授形式,为学生带来更多生动体验,提升学生篮球运动参与效度。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做出更多探索,以灵活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当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被激活,篮球教学必然呈现良性发展态势,学生身心都得到更多历练,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提供助力。
学生篮球运动基础不高,缺少系统性、专业性训练是重要致因,教师在“教会”基础上展开“勤练”设计,组织学生参与更多专业篮球训练,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训练成长。勤练包含教师的“勤教”和学生的“勤练”,还要为学生创造适合的训练时空条件,这样才能确保勤练的顺利执行。
篮球运动对知识技能要求是比较高的,学生大多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其操控环节存在的问题也是各式各样的,教师对学生篮球运动基础有清晰把握,以便做出准确判断,为学生提供更多专业训练服务,让学生矫正篮球操作中的偏差,自然形成篮球运动技能。运球、带球、传球、投球、技战术配合等环节,都需要更多专业知识的支持,教师针对学生训练需要设计专业细化的训练,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全面的篮球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篮球素养。
篮球教学训练需要更多专业知识的支持,教师对学生篮球技能基础做客观分析,推出一些专业训练任务,可以为学生带来最为需要的帮助。如原地低手控球,学生控球技术大多不娴熟,需要降低重心,训练低手控球,教师先从技术角度展开引导:双脚与肩部同宽,屈膝,用右手运球,注意眼睛不能看球,而是用手压球,而不是直接拍球。这样通过手感掌握篮球运行路线,可以增加球感。再如原地换手运球,同样的站姿,以手腕与手指之力展开运球,然后是换手,此时球不高于膝盖,注意运球速度的掌握。这样的运球可以增加手感,眼睛不能看球,其训练难度较大,但训练效果显著。篮球击地传球,对双方都是一种考验,传球者需要掌握击地传球的角度、力度,还要注意把握时机,以及对方站位等因素。教师推出专业训练任务,从技术角度展开传授,推出一些示范操作模板,为学生做直观展示,都可以为学生带来一些学习启示。专业训练包含多种组织形式,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展开信息搜集活动,组织学生进入网络展开对应学习,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其训练效率。
篮球训练活动组织时,教师对训练内容、训练程序、训练形式展开创新处理,以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特别是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应用,让学生从中获得更多关于篮球学习的启迪。教师借助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开展篮球训练活动,能够对学生多种感官形成冲击,强化其学习体验。多媒体展示功能的充分利用,为学生带来个性化运动感触,对塑造学生多向思维创造有利条件。
学生面临中考压力,平时运动时间也比较有限,教师在篮球专业训练设计和组织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训练现实,适当做出运动调整,增加一些篮球训练时空条件,为学生提供充裕的训练时间,这对促进学生篮球整体素质成长有重要促进作用。学生课余时间安排诸多内容,教师科学设计篮球训练项目,挤兑出一定训练机会,安排篮球训练内容,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训练机会。
学校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教师适时增加一些篮球训练时空,学生自然喜闻乐见。在具体设计环节,教师需要有创意组织的意识。篮球训练内容多种多样,对场地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教师在篮球训练任务布设时,要考虑多种制约因素。第一,学生课余时间安排体育训练任务,要合理利用操场空间条件,让更多学生来到操场上展开篮球训练。篮球训练不是篮球比赛,对场地要求不是很高,教师不妨推出运球、传球、游戏、小竞赛等训练任务,让学生主动进入到训练环节,在游戏性操作中完成篮球训练任务;第二,教师与班主任和其他教师协调,挤出一些专门的训练时间,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篮球训练条件。篮球训练内容丰富多样,教师对这些训练任务做优化设计,推出一些小范围、小集体训练任务,能够创设更多训练契机,让更多学生进入到训练环节;第三,教师及时跟进观察,指导学生展开篮球训练,这样可以从技术角度进行辅助,让学生在有限训练过程中获得更多训练成效。学生有主动训练的意愿,教师从时间上做好安排,为学生提供更多训练保障,其组织效果会更为突出。
篮球技术要领不是一下就能熟练掌握的,即便了解技术操作要领理论,但实际操作效果却差强人意,需要长期的训练过程。在训练任务设计时,教师结合初中学生课业任务较重的学习实际,适时布设微视频这种带有趣味性、灵活性的训练任务,让学生利用视频记录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训练过程,学生对新颖的任务形式接受度更高,训练积极性大幅度提升。
以赛代练是最为常见的体育训练模式,在篮球教学训练设计中,教师根据学生训练要求,推出篮球联赛机制,组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课余篮球比赛活动,学生大多会积极欢迎,其训练效果显著。学生对比赛情有独钟,这本身就是一些教学契机。教师需要做好学情分析,积极推出一些课余篮球比赛方案,确保以赛代练顺利执行。
学生对篮球比赛充满热情,教师对学生参赛心理做科学分析,积极推出一些篮球比赛活动,学生会普遍欢迎。初中生心理不是很成熟,但对多种体育比赛有特殊参与热情,教师推出篮球联赛任务,学生都会主动响应。因为比赛训练时间相对紧张,教师设计篮球联赛任务时,需要减少比赛时间长度,减少上场人员,减少一些工作人员,这样可以确保联赛的顺利展开。教师组织部分学生参与联赛组织,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涨,联赛搞得有声有色。
成立篮球联赛,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更多条件的支持。其一,学生篮球运动基础已经具备,篮球联赛呈现体系性,由诸多场比赛组成,如果学生参与意愿不是很高,很可能会造成“虎头蛇尾”的局面。其二,教师牵头负责篮球组织机构的建设,吸纳更多学生参与组织工作,确保联赛的正常运行。各个班级需要成立篮球运动队,平时需要有系统训练,比赛能够满员参与,这些都需要组织机构的支持。其三,比赛组织机构的正常运行,确保联赛比赛的顺利展开。联赛操作过程比较复杂,涉及到的具体事宜各种各样,教师指导联赛管理小组展开具体设计和组织,让每一场比赛都能够顺利展开。其四,联赛举行过程中,比赛场内内外诸多制约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后,教师还需要跟进处理,为学生顺利进行联赛奠定基础。教师主持设定篮球联赛训练机制,学生大多能够主动参与,教师需要做好组织安排,给出一些预定方案,为联赛顺利展开创造条件。
篮球运动具备对抗性属性,为了训练学生的篮球运动能力,教师针对学生的篮球技能组织不同形式的篮球联赛,培养学生的篮球情结和集体意识。教师调查发现对抗赛、淘汰赛的契合性更高,学生在强对抗比赛活动中获得的训练体验更为深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初中生的好胜心较强,教师以此为抓手,进行教学调度,其调动效果更为显著。
篮球联赛带有系统性,组织起来有更多难度,如果有条件,教师不妨推出一些小范围的篮球比赛活动。如小组之间、班级之间的篮球课余比赛,这样的比赛可以随时进行,学生参与主动性很高,教师指导学生展开篮球比赛,能够成功激发学生篮球训练热情。以赛代练有很广泛的应用市场,教师推出多种形式的篮球比赛任务,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活跃了班级气氛,增强了学生体质,可谓是一举多得的运动组织。
学生课余时间相对有限,如何科学利用,这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作为体育学科训练安排,教师需要给篮球以更多的关照,发动学生参与到篮球常规比赛训练环节,可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强化校园文化建设,还能够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在篮球比赛设计时,教师要做好必要的学情调查,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年级课余时间现实,设计适合的篮球比赛项目。首先,设计篮球比赛需要做好协调工作,学科教师与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师达成共识,确保篮球比赛能够顺利展开。其次,篮球比赛需要组织管理,单凭学科教师是不能完成这项训练任务的,教师要吸纳更多学生参与其中,负责比赛程序设计、比赛规则设计、比赛事宜安排。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及时跟进,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如裁判问题、场地协调问题等。最后,篮球比赛需要有发动、有总结,教师组织学生做比赛反思,对下一步训练做调整,这样才能提升篮球训练品质。教师充分考虑学生参与现实条件,做好多方协调工作,学生回馈主动,参与热情高涨,在主动比赛中建立健康体魄。课余时间组织篮球比赛和训练,教师需要推出完善的监管机制,组织更多学生参与比赛管理,这样才能调动学生运动热情,形成丰富训练动机。
学生对篮球比赛活动有不同期待,教师适时组织各种形式的课余篮球比赛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训练机会,帮助学生在实战中探索篮球运动技能。教师抓住学生对比赛结果比较看重的心理特点,针对性展开比赛运动设计,细化比赛规则,为学生创造更多训练成长点。以赛代练的教学应用,契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学生接受起来更为轻松,能够顺利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的主动性。
篮球有很高的受众群体,教师对学生篮球基础能力做出科学评估,针对性设计篮球训练计划,组织学生参与多种专业训练活动,为学生准备更多篮球比赛任务,都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锻炼的机会。学生对篮球知识、篮球活动、篮球训练、篮球比赛等都表现出较高的认同感,教师抓住学生训练心理展开设计和组织,能够赢得丰富教学成效。篮球教学中渗透“教会、勤练、常赛”机制,其实践意义更为丰富,教师需要有主动探索意识,为学生创造更多锻炼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