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新形态下的文化自信

2023-11-03 17:00:59刘建生
编辑之友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文化自信

刘建生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十分关心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强调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华文化具有特殊的意义。出版是人类文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文明、文化积累和精神传承的根本途径。增强文化自信、开拓人类文明新形态,把握文化传承中的变与不变至关重要。出版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拥有真正的数字思维、数据思维、数据库思维,在内容攫取、路径选择、方式模式等方面跟上时代步伐,以增强文化自信,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引领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关键词】文化自信 文明新形态 中华文明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3)10-005-06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3.10.001

一、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特殊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設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总结了党的文化建设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1]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十分关心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2]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两次讨论中华文化探源工程的深远意义,实证中华民族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当今人类社会绝无仅有。

其一,明确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并总结提炼了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3]一是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只有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上认识中国,才有可能理解古代中国、现代中国和未来中国。二是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三是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四是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五是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绝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4]

其二,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五重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从五个方面对“两个结合”展开论述。第一,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要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基因,实现深度融合和内嵌;第二,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在结合的过程中,要同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具体实践向前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第三,结合筑牢道路根基;第四,结合打开创新空间;第五,结合巩固文化主体性。

其三,强调“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第二个结合”是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新高度,表明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新高度,表明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新高度。

其四,对于“魂脉”“根脉”的专门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他指出,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要牢固树立大历史观,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正确走向,认清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5]

其五,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历史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

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指示对于传承发展中华文明、增强人类文明新形态下的文化自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极具指导意义。一方面,加深人们对于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的理解;另一方面,使人们对新时代人类文明发展有了基本认知,那就是中华文化作为主角将在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大放异彩,中华文化的恒久魅力将直接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走向和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将奠定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增强文化自信,开拓人类文明新形态

民族的血脉与文脉、文化和传承形成的文化自信,不仅是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与根本,更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进事业、实现理想、开拓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所在,是国家民族自强自立、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智慧源泉和不竭动力,是用文化创造展现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思想武器。

1. 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树立文化自信,要充分认识文化的凝聚力,形成全社会全民族乃至全人类在共同利益、共同价值和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共识;要充分认识文化的影响力,日常交往中,全体民众思想一致、步调统一,对外传播中,扩大朋友圈、弘扬正义、一以贯之;要充分认识文化的渗透力,做深、做细做实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国际话语体系,讲深、讲明、讲透中国道理,以柔克刚;要充分认识文化的感召力,将最民族的也是最世界的规律充分体现出来,以文化人;要充分认识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始终占领理念和道义、公德和良俗的制高点,始终以理服人、以义撼人、以情动人。

2.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坚守中华文化是坚定立场、固守本源的定海神针、中流砥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累厚重沉稳、坚如磐石、树大根深。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传承从未间断、生生不息、枝繁叶茂。近百年积淀的革命文化,既有传统文化的血性、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又有中华民族求独立求民主求解放抗争命运的斗争实践,这些红色革命文化和勇毅坚定的革命精神持续鼓舞、激励、引导着人们奋勇向前。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便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所形成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不仅具备面向世界的眼光和前瞻思维,更使得中华文化包容、改造一切外来文化,变成更强大的意识形态力量,形成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改变世界、推进文明、实现世界和平的思想伟力。

3. 在纷纭多变、各种风险挑战接踵而至的年代,文化自信是克敌制胜的战略资源和精神武库

文化是时代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社会进步的螺旋式抬升、人类思想进化的文明阶梯。文化赋予人们前瞻思维,促使人们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行深刻认识和总结,帮助人们认清历史、把握当下、预见未来,进而将科学判断和抉择转变为现实,让推动人类进步的决策进入最优状态。文化的角色不可或缺、不容替代、不能轻视。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许多大家伟人留下至理名言,“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过去是什么,过去是历史文化;“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文化是直接的战斗力;“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战是文化;“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连日常说话都要有文化。

4.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在人类社会共同价值的不懈追求中,文明新形态更体现出文化的合剂、向心力、聚焦点效用

没有对文化主张的认可、文化理想的认同、文化目标的达成,所谓的和平、和睦、和谐都无从谈起;没有文化的旗子、栋梁和铺垫,没有把正义的力量团结起来并凝聚一起,没有把邪恶势力和负面影响驱逐出去,一切理想都难以实现,文明时代也难以为继。中华文化只有在世界文明新形态中焕发青春活力,只有随着世界人民的文化接受和认同,逐步成为世界大同、天下和平的纽带和桥梁,文化自信才能在世界范畴的文化沟通、文化融合、文化实践、文化同步中得到进一步增强,发挥其巨大效用。

新时代,出版服务文明新形态,要从历史、制度、文化、哲学、理念、价值观等多个角度深入研究文化问题,从中国历史文化、世界历史文化的高度、深度和广度,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博大、渊远、精深,充分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高屋建瓴、精辟深邃的指导意义,强化阵地意识,打牢思想根基,拓展传播能力,跟上时代变化;把马克思主义魂脉立牢,把中华文化的根脉扎实,把国家、民族文化建设的大事业巩固好、发展好、服务好;以中国巨变、中国综合实力、中国风范、中国方案,影响和开拓新时代世界文明新形态。

三、把握文化传承中的变与不变至关重要

出版是人类文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文明、文化积累、精神传承的根本途径。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从某种角度讲,历史是由一部部图书组合而成。图书承载过去、记录当下、预示未来,始终忠实记录、服务人类文明发展的每一进程。相比拥有七千多年发源史,但文脉、血脉屡屡中断的埃及人,中华文明、中华文化、中华历史实现了民族基因的传承、民族血统的延续,“当惊世界殊”。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靠一册册典籍、一页页文字、一部部著述流传下来。文脉与血脉的轨迹相互印证,文脉的实证让血脉传承更为丰富和充实,文脉的轨迹让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彪炳世界,这些珍贵印记像种子一样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像经络一样遍布中华民族巨人,在未来的世界文明新形态中再现辉煌。

1. 文字与印刷术搭建而成的历史文脉

从古老的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到凤凰衔书台仓颉造字,再到印刷术的普及推广,中华民族的历史文脉在这些符号要素和载体物质的变换互动中不断繁衍发展。理学书系的“经”——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儒释道学、宋明理学、阳明心学等,书目繁多,汗牛充栋;史学书系的“书”——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史记》《汉书》以下“二十五史”,林林总总,举世无双;科技、工学、医学书系的“术”——《山海经》《水经注》《墨经》《九章算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营造法式》《天工开物》,数不胜数,耀如繁星。仅《天工开物》一书,便开创世界上百科全书的先河……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深厚、渊博,借助图书这一出版形式得以承载,成为世界上永远读不完、看不尽的风景线。

现代文明伊始,世界上一部部经典图书铺就了社会进步成功之路。《利维坦》《人类理解论》《论宽容》《政府论》《哲学通信》《形而上学论》《波斯人信札》《论人类不平等起源》《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哲学思想录》《百科全书》等思想启蒙时代重要作品,开创了时代学说之先河,奠定了现代文明之基础。

回顾人类社会的思想史、文化史、文明史,正是由一部部图书累积而成,书籍集世界思想精神宝库、文明文化之大成,為我所用、为世所用,为今所用、为未来所用,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常读常新,知会过去、认识当下和憧憬未来。

2. 纸质图书依然是文明新形态的烙印和标识

当前,人们阅读方式发生变化,但图书作为文明新形态的烙印和标识始终没有改变。从出版内容看,由图书组成的物化文明历史,不可能完全由音频、视频、网文、网图替代,对于经典的虔诚礼拜和执着运用,还需通过图书典籍来实现。古人云,“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讲的是物质形态的图书收藏流传。当前,我国大力推动建设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一拖三),正是要把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典籍作为文化的种子更好地保留下来,在新时代重新生根结果。其中,图书自然是最好的传“种”(宗)接代的形式。

从阅读效果看,尽管随着科技快速发展,阅读方式和渠道逐步增多,但技术包装下的音频、视频、网文、网图等提供的阅读,多是浅层次阅读,满足不了深度阅读的需求。偶有网上阅读大部头作品的情况,但阅读效果、阅读中的感受、阅读的质感,都远不及读纸质图书时的体验。学子们至今依旧需要反复阅读咀嚼的教科书,从不曾被网文代替。从纸质出版的文化积累功用看,无论是各类文化典籍的集大成,还是通识教育读本,甚或理论创新、科技创新的成果展示,纸质出版均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白纸黑字,大有铁板钉钉的牢固,更有立此存照的仪式感、确认感。意大利学者、作家翁贝托·艾柯在其著作《书的未来》中提到,“我属于那种始终相信印刷版图书仍有其未来的人,顺便说一句,所有担心它们消失的恐惧,不过是其他诸种恐惧,或是对某种东西将要终结的无尽恐惧中的一种,比如世界末日”,“只要人类还在,书籍就不会消亡”。

3. 技术赋能下的图书形态现实之变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图书的阅读方式出现了重大变化,其相关的消费途径、产品类别、服务方式均发生颠覆性改变,传统出版的市场结构出现了根本性调整。网络阅读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渠道。信息化、移动化、有声化、视频化、碎片化等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网络阅读占比持续攀升,随之引发的是轻阅读、浅阅读占据更多阅读时空;无脑阅读、猎奇阅读、消遣阅读成为最大的消费市场,读者不可避免地面临阅读选择的困惑。

在网络环境中,大量信息庞杂无序,选择困境屡屡出现,如何形成有效阅读,如何以宝贵的时间、有限的精力获取阅读效能最大化,如何在新的阅读空间下进行内容重构、模式重建,成为新时代新媒体带给现实社会人们的困境,成为文明新形态下人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四、文明新形态下的出版实践

文明新形态最大的背景就是整个社会、整个世界发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在变,阅读在变,书业在变。当阅读方式发生变化时,随之引发的首先是阅读内容的变化,系统完整的知识补充与随机的、偶发的、猎奇的信息获取竞相交迭。这种极具冲突性的信息传达和知识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读者的整个阅读过程。其次是阅读权重的变化,知识权重、艺术欣赏权重、消遣权重此消彼长。追逐一时阅读的快感、满足于类型多样的图文、贪图移动阅读的快捷、沉溺于声色影音的消遣,让人在不自知中失去完善知识谱系、掌握系统理论、欣赏艺术精品的机会和境遇。再次是阅读选择的变化。需要有更好的搜索引擎、更丰富的内容呈现、更便捷的查找方式,让人能够更为精准地接触和实现有效阅读。三联书店原总经理董秀玉曾表示,“上网了三四个小时,当初要找的什么,后来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半天都淹没在信息海洋的各种诱惑之中,脱不出身来,再也没有随手抽出一本书读得方便”。 面对如此阅读生态,图书市场该如何作为?值得业界深思。

1. 有关出版新形态的理解误区

李南在其《被互联网逻辑绑架的出版业,何去何从?》中提到,当整个社会都互联网化了,没有哪个行业可以例外。[6]是从互联网生态中去掘一桶风口上的金,还是在其中找到一个自己最合适的角色定位,值得思考。前者意味着所谓的“挣快钱”,即基于生态建设初期的原始积累需要,迅速“收钱”,短期数据表现良好;后者意味着我们要坚守行业的底线,在熟悉生态圈子规则和未来文明新形态的前提下,选择一个自己更擅长、更持久的融入方式,收益更加长期和持续,有利于行业及企业的高质量长足发展。这里的高质量,包括出版作为事业对文明的记录、积累、传承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也包括行业自身的生存、延续、壮大和进步。且不说对履行历史责任和文化使命的认识不足,仅仅是对于网络化、数字化的认知,对于在市场化运作的大背景下,如何使读者为出版新形态买单,业界还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1)对销售运营过度关注。仅仅从售卖图书的视角看,无论是传统的征订宣传,还是利用明星效应的直播带货,根本目的只有一个——卖书、卖书,还是卖书。当前,图书市场竞争激烈,各出版单位花费大量精力在发行、销售等环节,但值得注意的是,图书作为兼具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的公共商品,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核和知识底蕴才是根本,只关注宣传“酒香”,而忽略“酒”自身品质的行为是本末倒置,并不可取。

(2)生产流程过度市场化。为及时占领图书市场,获取读者关注,一些出版机构过度使用新兴技术,随意改变生产流程,力求在缩短出版周期方面获得极限突破,以期将读者所需的精神消费最快捷地送抵其手中。这种行为虽在短期内实现了经济效益,但却忽视了出版作为一项严谨细致的文化工作,无论选题、宣发、设计、打磨(修改加工),还是编辑校对,都是系统工程,不能简单粗糙,一蹴而就。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纰漏,将引发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

(3)包装设计过度美化。各类设计软件的开发和使用让书籍本身变得更加精美,这本是锦上添花的加分项,但很多出版机构为了能够吸引读者关注,过度注重书籍的包装设计,追求不应有的噱头和花里胡哨,反而忽视了对内容的细致打磨。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规则,也有了时过境迁的不同解释,这并不利于出版业的长久发展。

(4)出版数据化简单等同于目录化。出版业数字转型已经推进多年,多数出版机构有所进展,但其中存在一个较为显著的问题,即认为建立一套能够查询图书售卖信息的系统就视为实现数据化,出版过程中的其他环节,如编辑、网供、直播带货、宣发等依旧各自为战。目前来看,即便在建立完整的目錄数据库方面,还有不少遗漏,直接影响售卖市场。内容的数据供应、数据库建设更是寥若星辰。

2. 对出版业信息化的操作误区

(1)停滞在内容数字化初级阶段。不少出版单位内容产品的数字化仍停留在初始阶段,即将纸质内容转换成电子版。电子版仅仅是对纸质出版表层信息的收集、重现,难以进一步实现图书本身的数据形成、数据渗透、数据运用、数据重组。事实上,电子版与数字版存在明显差别,电子版仅是数字版的初级阶段,二者在部分通用软件下可以相互转换,但并不能等同。电子版的作用只在于立此存照,数字版所具备的数据信息的拆分、录入、重组等功能,电子版均不可为,实现一种内容多重呈现的标识功能更无从谈起。数据生态是文明新形态的重要标志,出版工作者应予以特别重视。

(2)误读数字化的实践逻辑。认为数字化意即在网上运作整个出版流程,这显然对数字化的实践逻辑不够了解。将内容转化为数字屏幕呈现,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让数字内容活起来,可编、可用、可重组、可再造,真正产生新的效用,需要进行持续性的内容建构和技术支撑。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资源数据库,是由一部部传统出版物的元知识堆叠集合而成的。以期刊为例,由于国内几家知名数据库平台的多年深耕,期刊内容实现了聚合,各数据库在大量期刊数据的基础上建立起独具特色的知识树,为学者查找资料、深度研学提供了便捷途径,但还远远不够,并没有延伸至文本相关的所有细枝末节。反观当前的图书市场,由于自身的基础工作不到位,连现有的CIP数据库都零零碎碎不成体系,内容数据库建设差距更大。

五、实现资源的利用和转化

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巡视员、副主任高书生曾指出,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要树立数字化思维,不能身体进入数字化时代了,大脑还是互联网思维,习惯用互联网思维推动数字化事业。互联网触动的是消费,数字化撬动的是生产。图书出版转型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落地落实上找不到突破,究其原因就是思维方式没有转变,还没有从消费转到生产上,没有聚焦于内容产品的数字化、数据化、数据库化生产。

1. 重视文化标识的作用

针对文化产品生产、经营和传播出路问题,专门经营图片的视觉中国曾做出积极探索,在标识环节上找到了突破点。总结来看,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充分认识信息产品化。基于用户需求,定位产品性质和形态,视觉中国花费五年时间,为每张图片添加20~30字的标识,让百万张图片真正活起来,打造再生的、有活力的产品库。二是把宝贵资料变为优质资产。出版社的积累,即社会最主要的文化积累,是一部部已经出版的图书。这种纸介质的出版物承载的内容,是服务新的文明形态的重要资料,通过转化为数字、数据、数据库等方式,使其成为新的资产、新的服务能力、新的文化产品。三是将服务对象具体化。进入文明新形态,市场经营的基本规律和服务对象没有改变,变化的是服务形式、产品形式、时间周期等环节要素。对此,视觉中国总裁柴继军提出,市场目标分析要确准、内容数据标识要精准、服务对象要瞄准,三准归一,无缝衔接,才能紧跟时代进步,获得快速发展。

2. 推进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国家对于出版业深度融合始终高度关注,《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提出,要不断推进内容、技术和制度创新,催生新型出版业态等。2023年全国出版(版权)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出版深度融合,塑造出版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深入实施出版融合发展工程。在国家政策导向的推进引导下,传统出版单位可尝试以库为体,实现传统数据的聚合。从出书印刊到建库,是出版单位应对下一轮信息浪潮的明智选择。具体而言,就是把已经形成的宝贵资源重新进行数据挖掘和整理,按照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多渠道改造,转化成新形态的出版产品,形成新的知识信息服务体系,开创新的出版业格局。数据库的运营关键在于动起来、建起来,库的充实、全面、完整,才是后發优势所在,才有更广阔的运作天地,才能够大有作为。

3. 出版融入数字经济是大势所趋

出版单位的数字经营、数据库经营已经在路上,与数据供应商、数据服务渠道的合作势在必行。未来的合作将更加注重共同开发,优势互补,从你是你、我是我,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终实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事实上,作为经济体,出版与其他参与到出版行业的机构的目标一致,即满足读者各类需求,创造读者各种需求。在此情况下,出版业需要做到密切协作,汲取国内外好的经验和业内外优良做法,借鉴不同经营模式。同时,强化市场动力,向服务要效益,向精准服务要质量,向高质量服务要收益;加快融合发展,形成文化建设、文化传承、文化发展共融共兴的新格局、新形态、新模式。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7]作为出版人,我们立场观点坚定,使命重大,目标明确,只要在内容攫取、路径选择、方式模式等方面跟上时代步伐,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文化繁荣、文化领先便指日可待,引领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便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EB/OL].[2023-10-08].https://www.news.cn/politics/leaders/2023-10/08/c_1129904890.htm.

[2] 守护古建,留住文化传衍中的立体记忆[EB/OL].[2022-12-06].http://ent.people.com.cn/n1/2022/1206/c1012-32581345.html.

[3] 庚荣. 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N]. 西安日报,2023-07-19(8).

[4] 习近平.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23-08-31].    https://news.cctv.com/2023/08/31/ARTIoxGRG8gqLuLgq1EYp97r230     831.shtml.

[5] 王丛霞. 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要坚守好魂脉和根脉[J]. 红旗文稿,2023(17):25-28.

[6] 李南. 被互联网逻辑绑架的出版业,何去何从?[EB/OL].[2023-06-25].https://www.sohu.com/a/690519058_121123863.

[7] 习近平. 今日之中国,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EB/OL].[2019-05-15].http://cpc.people.com.cn/xuexi/n1/2019/0515/c385474-31086455.html.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n the 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form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Book Resources

LIU Jian-sheng(National Press and Publication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52,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has been very concerned about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and cultural heritage, stressing the spe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new era. Publication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culture, and is the fundamental way of human civilization, cultural accumulation and spiritual inheritance. To enhance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develop new forms of human civilization, it is crucial to grasp the changes and constants in cultural inheritance. In order to achiev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must have real digital thinking, data thinking and database thinking, as well as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in terms of content seizure, path selection and mode of approach, so as to enhanc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take on the new cultural mission, build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lead and create new forms of human civilization.

Key word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new form of civilization; Chinese civilization

作者信息:劉建生(1957— ),男,河南汝南人,编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卷)》副主编,国家新闻出版署审读员,中宣部离退休干部支部书记,中国画报协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出版编辑学、出版经营与管理、数字出版。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文化自信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军事文摘(2022年20期)2023-01-20 22:54:59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当代陕西(2020年16期)2020-09-11 06:21:30
见证中华文明的甲骨文正在从高冷变得亲近
当代陕西(2019年22期)2019-12-18 05:32:22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中华诗词(2019年4期)2019-10-08 08:54:02
值守中华文明——解码文化传承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3:58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祖国(2016年20期)2016-12-12 18:44:33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山东青年(2016年9期)2016-12-08 18:09:20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声屏世界(2016年9期)2016-11-10 22:23:12
师之大爱—————三尺讲台铸辉煌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人民论坛(2016年27期)2016-10-14 1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