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大学生文化育人培养模式创新性研究

2023-11-03 01:08:04闫洁
中国新通信 2023年17期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文化育人高校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大学生文化育人培养模式也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本文以当前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大学生文化育人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创新性发展的路径和策略,并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实地调研,提出关于建立个性化、多元化、互动式的文化育人培养模式的具体方案,并指出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推进信息技术与育人模式的深度融合是关键。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高校;文化育人;培养创新

一、引言

当今世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深刻地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地创新高校大学生文化育人培养模式,在新媒体时代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高校大学生文化育人培养模式的创新性发展需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跟进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二、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大学生文化育人背景分析

(一)新媒体传播与传统文化育人体系的价值矛盾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沟通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文化育人体系也发生了一定的变革。传统的文化育人体系注重的是对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和培养,而新媒体传播则更加注重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以及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和技能。这两种文化育人体系的价值矛盾表现在传统文化与新媒体文化的冲突,传统文化强调思想精神和道德伦理,而新媒体文化侧重于实用性和娱乐性,这种冲突会影响学生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观念。传统文化育人体系注重教师讲解和学生接受,而新媒体传播则更加注重互动和自主学习,这种不同的学习方式需要学生具备不同的学习策略和能力。新媒体传播的信息来源广泛,但真实性难以保证,学生需要具备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以避免被误导。同时,新媒体传播中存在着文化消费的倾向,即过分追求消费和享受,而忽视文化内涵和价值[1],这种倾向可能会导致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出现偏差。因此,高校应该综合利用传统文化育人体系和新媒体传播,打造一个既有传统文化底蕴,又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文化育人体系。学生需要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学会运用新媒体进行交流和学习,同时也需要具备辨别信息的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新媒体话语与文化育人体系的相互融合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改变,在高校大学生文化育人方面也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和变革。传统的文化育人体系中通常注重对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和培养。然而,在新媒体时代,这种传统的育人方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当下大学生的需求。相比之下,新媒体话语更加注重实用性和交流效果,通过使用新媒体工具,学生可以获取更为广泛且深入的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新媒体还能够在视觉、听觉等方面提供更为直观、生动的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媒体话语与传统文化育人体系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矛盾与冲突。例如,新媒体强调信息的即时性和快速传播,但传统文化育人体系则更注重思想的深度和理论的内涵。此外,新媒体话语的可信度也存在问题,需要学生具备辨别真伪的能力,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在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新媒体话语与传统文化育人体系的相互融合,这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和努力,只有通过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才能够更好地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支持和帮助[2]。

(三)新媒体语境与文化育人体系的创新空间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文化育人的背景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文化育人体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与新媒体语境相结合,不断创新和改进。

首先,新媒体为文化育人带来了更多元化的载体和形式。学生们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获取更为广泛、深入的知识,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学习。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听音频等方式获得知识,或者通过参与线上论坛、社交网络等平台进行学术讨论和交流,这样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极大地拓展了文化育人的空间和范围。

其次,新媒体还为文化育人提供了更加开放的平台和环境。传统的文化育人体系通常是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地接受培训,但在新媒体语境下,学生们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同时也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反馈和指导。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在线问答平台向专业人士请教问题,或者利用社交网络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心得,这种开放性的平台和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最后,新媒体还为文化育人的评估和反馈提供了更加精准和及时的手段。通过新媒体工具,教师可以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在线测试、调查等方式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这样的交互性和及时性有助于提高文化育人的质量和效果。

新媒体语境为文化育人带来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尤其是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文化育人而言。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高校应该注重平台建设、环境创造、评估反馈等方面的工作,积极推动新媒体与传统文化育人体系的融合,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加优质和个性化的支持和帮助。

三、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文化育人的问题分析

(一)新媒体技术综合统筹性不足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高校文化育人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本文重点探讨新媒体技术综合统筹性不足对高校文化育人的影响,以及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文化育人中存在的碎片化和獨立性。各种新媒体平台、应用和工具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特点,但它们之间的协调和整合性不够充分,这种碎片化和独立性使得学生们难以形成全面而系统的知识结构,同时也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管理成本和学习负担。此外,新媒体技术的使用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由于新媒体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教师和学生往往会选择流行或者常用的工具和平台进行学习和交流,但并不一定是最适合自己或者最科学地选择。同时,由于缺乏规范性的设计和管理,新媒体语境下可能存在着信息混乱、安全漏洞等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安全和隐私保护造成了一定的风险[3]。

(二)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引领需要强化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与普及,高校文化育人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由于新媒体的普及和多元化,信息传播更加广泛快速,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交织混杂,学生容易受到各种不同甚至矛盾的价值观影响。因此,高校应该强化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引领,帮助学生理性认识社会现实,提升价值判断能力,引导其正确把握社会规律,健康成长。在新媒体时代,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偏短,浅层次化倾向比较严重,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強,而人文精神是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方面之一。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包括思辨能力、审美能力、文化修养、情感体验等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化活动,提升其良好品德和道德情操。除此之外,新媒体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愈加多样,传统的课堂教学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互动性,高校应该利用新媒体手段设计富有创意、具有互动性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获取知识,促进他们的自我发展和创造性思维。

(三)标志性共识性新媒体话语体系建设不全

随着新媒体技术和平台的不断发展,高校文化育人已经逐渐转向了数字化、网络化和互动化的方向。

首先,当前高校文化育人中缺乏一个具有共识性和引导性的新媒体话语体系。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多元化,学生接收到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而这些信息往往来源不确定、价值观不同、内容繁杂,给学生的思想引导和认知建构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高校需要建立一个具有标志性和共识性的新媒体话语体系,以指导学生正确获取、分析和辨别信息,掌握核心价值观,形成自己的正确价值观念。

其次,目前高校在新媒体话语体系建设上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一些高校并没有明确新媒体话语建设的目标和定位,缺少系统性和科学性;一些高校虽然在新媒体话语建设方面做出了尝试,但仍然存在着标准不清晰、针对性不强等问题;还有部分高校则是由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理论素养不足,无法有效地开展相关工作。

四、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大学生文化育人培养模式创新分析

(一)加强整体规划与建设,推进新媒体语境网络机制建设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新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主要渠道,因此,在这样的语境下进行高校大学生文化育人培养模式创新已经变得尤为重要。

第一,加强整体规划与建设。高校需要对学校内部的资源和环境进行全面地分析和梳理,明确育人目标和教育理念,打造具有特色的育人模式。同时,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育人能力。通过整体规划和建设,构建出适应新媒体语境下的高校大学生文化育人培养模式。

第二,推进新媒体语境网络机制建设。高校需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开展多种形式的育人活动和宣传。例如,可以举办线上讲座、征文比赛等活动,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扩大影响范围,增加参与度,还可以建立高校文化育人网站或者APP,提供各类育人资源。

加强整体规划与建设、推进新媒体语境网络机制建设是高校大学生文化育人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断创新,适应新媒体语境下的育人需求,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4]。

(二)推动新媒体平台建设,创建主流文化育人价值传播平台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文化育人培养模式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推动新媒体平台建设,并创建主流文化育人价值传播平台。

第一,推动新媒体平台建设。通过新媒体平台,可以更好地满足广大学生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以更加丰富、有趣的方式传递文化育人知识。高校可以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育人活动和线上宣传,在不断拓展宣传渠道的同时,实现互动与反馈,增加参与度和影响力。此外,还可以创新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方式,更生动形象地表达文化育人理念,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

第二,创建主流文化育人价值传播平台。高校可以打造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兴趣爱好的主流文化育人平台,通过文化艺术、科技创新等多种方式,传递主流价值观念与文化精神,引导学生自觉接纳和践行。这样的价值传播平台既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深入的文化育人体验,又能够实现大学生思想教育和成长的无缝衔接。

推动新媒体平台建设和创建主流文化育人价值传播平台,是高校大学生文化育人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手段。只有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创造符合大学生需求的文化育人内容和形式,同时注重构建具有时代意义的核心价值观传播平台,才能真正实现高校大学生文化育人培养模式创新,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推进融媒体发展,打造品牌化新媒体文化育人体系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文化育人培养模式需要适应融媒体发展的趋势,通过打造品牌化新媒体文化育人体系。

第一,推进融媒体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媒体形式也越来越多元化和复杂化。高校需要积极引领融媒体发展,构建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的文化育人媒介体系,同时加强对融媒体平台的开发和整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传播效益。例如,可以通过建立文化育人微信群、采用短视频等方式,将文化育人知识和内容深入传递给学生,实现信息的全面覆盖和及时推送。

第二,打造品牌化新媒体文化育人体系。高校可以将文化育人知识和内容进行品牌化打造,建立具有标志性和特色的文化育人品牌。通过有效的品牌推广和宣传,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并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此外,建立完善的新媒体文化育人体系,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跨界交流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推进融媒体发展和打造品牌化新媒体文化育人体系是高校大学生文化育人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手段,能够使文化育人知识和内容更加深入人心、深入实践,真正促进大学生内化价值观念和塑造优秀人才的成长[5]。

(四)完善媒体综合人才培养机制,推动网络文化队伍建设

在新媒体时代,完善媒体综合人才培养机制是高校大学生文化育人培养模式创新的核心要素。首先,建立专业规范、系统完善的媒体综合人才培养机制,包括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其次,应该积极引入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例如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多种媒体的运用技巧和能力。再次,积极组建网络文化队伍,通过聘请专业人才、引导学生参与等方式增强网络文化队伍建设。最后,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建设和创作,提升网络文化的质量和影响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建立个性化、多元化、互动式的文化育人培养模式出发,探讨了在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大学生文化育人培养模式的创新性发展路径和策略。尽管还存在很多挑战和困难,但只要高校能够认真思考和付诸实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信息技术与育人模式的深度融合,就一定能够不断推进高校大学生文化育人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

作者单位:闫洁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参  考  文  献

[1]裴源.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视域下的新媒体建设路径探析[J].教育观察,2022,11(10):47-50.

[2]张进,王旭,王蕊.高校新媒体全景式育人理念与策略[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0(01):100-104.

[3]何朦凡.探索新媒体语境下校史文化育人新路径[J].河南工学院学报,2021,29(06):49-51,73.

[4]王丽杰.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大学生文化育人培养模式创新性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0):86-87.

[5]段增光,戴郁珠.新媒体语境下体育舞蹈“育人”文化体系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03):52-53.

猜你喜欢
新媒体语境文化育人高校
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摄影传播特征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新媒体语境下里约奥运会的报道及媒介价值取向
出版广角(2016年22期)2017-01-17 21:50:54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摄像传播的特征研究
技术文化
职教论坛(2016年24期)2016-11-14 08:41:13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