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关系研究

2023-11-03 17:01马梅
编辑之友 2023年5期
关键词:美好生活新闻媒体

马梅

【摘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人民的美好生活是党为之奋斗的目标纲领,构成了新时代的标识性概念,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话语体系的内在组成部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即表现为美好生活需要。新闻媒体在满足和呈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双重维度上,应该发挥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应厘清新闻媒体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关系,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人学逻辑,实现从物本逻辑向人本逻辑的传播范式转换;坚持从共情到共识的价值逻辑,实施多元多层的媒介传达;回归生活的底层逻辑,讲好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故事。

【关键词】美好生活 新闻媒体 媒介呈现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3)5-018-09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3.5.0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在新时代的中国,美好生活成为一个影响广泛且普遍流行的重要话语,其溢出效应持续显现,为百姓口耳相传,也为学界普遍关注。对美好生活相关问题的理论回应和实践关切,现实地构成概念史、思想史、传播史研究的重要理论课题。目前来看,学界对美好生活的研究和阐释虽已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尚缺乏新闻传播学学科视域的理论观照。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即表现为标题所示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內驱力、美好生活的内在需求;人民美好生活则是实然状况。应当说,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人民美好生活两者之间存在着上述联系和区别。

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理应讴歌伟大的新时代,充分满足和呈现新时代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新闻传播学的视域来看,新闻媒体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关系如何,其在满足和呈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上何以可为、以何为之,仍有进行理论阐释和深入研究的必要。

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和新闻媒体的作用

2012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后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美好生活写入大会报告、正式决议和修订完善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经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会及党的二十大的赓续传承,“美好生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等关键词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话语、概念谱系。

从词源上看,美好生活是一个复合名词,由主观词“美好”与客观词“生活”构成,美好生活,并不是“美好”与“生活”在词法意义上的简单组合,而是在实践活动中的有机统一。美好生活,在历时性上是发展、变化的,在共时性上是开放、综合的。追求精神富足、物质充裕的美好生活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永恒主题,迈向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命题。[3]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人的多元化、多层化、个性化需要的集中体现,是个体基本需要、个体高层级需要、社会基本需要不断提升的过程。美好生活不仅内在蕴含美好的物质生活需要,也包含美好的精神生活需要,与新时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同步性、同向性、同行性。人民以历史见证者和亲历者的身份最能感受生活实实在在的变化,也最能体会美好生活的真意,人民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安全感就是美好生活最直接最现实的衡量维度,是优渥物质生活和高质量精神生活的合奏与共鸣。建设属于全体人民的美好生活是一个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的系统工程。

新闻媒体与人民美好的物质生活需要关系紧密,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变迁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完整记录了人民追求美好物质生活需要的历时性过程,改革开放以来,这一过程可以归纳为从温饱到小康再到美好生活的变迁。同时,新闻媒体作为信息的中转站和发布平台,还以提供和传播经济信息的方式,助力人民群众创新、创业、创造的实践过程,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

新闻媒体与人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更是直接相关。人民日渐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4]新闻媒体与其他从事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一样,主要以提供优质精神食粮的方式,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其一,新闻媒体以知情和明理的方式反映美好生活需要。前者需要新闻媒体呈现真实的事实信息,以真实性为第一要义,在调查采访、多重求证上狠下功夫,客观公正,不带节奏;后者需要的则是新闻媒体说理、言理的功力,善于循循善诱、润物无声地传播事实、真相、真理。就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言,新闻媒体一方面要将事实如实、准确地传达给受众,另一方面要在充分挖掘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将其背后所蕴含的道理充分揭示出来。媒介化社会需要通过各种传播媒介,运用各种传播手段,构建传播矩阵,用心用力用情阐释宣传美好生活,讲好党领导人民奋力创造美好生活的动人故事,探析其内蕴的经验密码,为世界、时代和历史提供答案。其二,新闻媒体以用户思维和服务意识呈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动态、发展、升维、开放的,满足其需要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应坚持用户思维,深入考察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研究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影响因素(正相关或负相关),这些因素是如何形成合力、共同发生作用的。要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优先,虚心向人民学习,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不断推出人民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其三,新闻媒体以内容为根本,以技术为支撑,引领人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内容为根本是新闻媒体的根本坚守,新闻媒体应坚持正确导向、科学精神、人文内涵、道德情怀的统一,始终追求鲜活、深刻、丰富的内容生产,勇立时代潮头,引领风气之先。同时,坚持以技术为支撑,采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实现内容的精准、及时、有效投送,提升传播效果。

二、新闻媒体对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

1. 在满足人民美好物质需要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

新闻媒体在满足人民美好的物质生活需要方面,能间接发挥作用。其一是发挥经验书写的功能。坚持宏观和微观相结合,通过报道各地在高质量发展上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路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借鉴、可参考的经验总结,发挥新闻媒体“智囊团”“参谋”作用,助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共同富裕。其二是发挥信息“富矿”的作用,以经济新闻、民生新闻、生活服务类节目等为载体,通过对经济信息、行业动态、产业需求、各类生活资讯、生活妙招等的报道与呈现,给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相应支持,反映人民生活需求、困难,发挥媒体的协调作用,破解瓶颈,及时纾困。其三是发挥媒体的记录功能,在通过财经节目、创业节目、创富节目满足人民的相关信息需求之外,呈现他们奋斗过程中的曲折和成功后的美好生活实态,对后富者、创业者具有榜样、示范作用。

2. 对人民美好精神需要的直接满足

新闻媒体能从一个重要方面直接满足人民美好精神需要。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以提供特殊的优良精神食粮的方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并以此为要旨。[5]特殊的优良精神食粮,即新闻媒体和新闻舆论工作者所生产的新闻产品,是以满足人民高质量新闻信息需求和高层次新闻作品需求为指向的。

(1)对人民高质量新闻信息需求的满足。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和深度媒介化的社会,人民的生产生活高度依赖新闻媒体提供的各方面信息来进行判断、决策。一般而言,新闻信息包含事態信息、情态信息、意态信息。[6]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必然表现为对高质量信息需求的满足。何为高质量?第一,高质量的新闻信息首先是真实、准确、全面、完整的事态信息,不是碎片化、片面化、表面化的。这就要求新闻媒体在报道美好生活方面应该有满足人民需求的自觉意识,自觉为满足人民需求进行新闻生产,不断增强新闻媒体的公信力,确保新闻信息在源头上是可信的,其内容的各方面各要素是完全真实准确的,且把握好时度效。第二,高质量的新闻信息还包含客观辩证的、富有启发性的、精辟新颖的观点性的意态信息。这类观点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根本遵循,对新闻所报道的社会现实和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阐释,遵循新闻生产和传播规律,自然地从对事实的客观分析中生发出来,做到用事实说话,鞭辟入里、由浅及深,产生让人认同和信服的效果,给人以深刻启发,有效指导人民的生产生活。第三,高质量的新闻信息中的情态信息应是和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同频共振的,对人民群众的情感、情绪、情味起到反映、引导和鼓舞作用,其出现是新闻作品及其作者在采访报道中的自然流露,绝不是为了情感表达而从外部注入情感性的符号。

(2)对人民高层次新闻作品需求的满足。满足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还体现在不断推出高层次的新闻作品上。新闻作品的高层次在于用专业的水平、丰富的形式和创新的手法来实现“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

一是高度的新闻专业水平。对“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进行深度分析和梳理,不难发现传统新闻报道依然在“中国新闻奖”中占据主要地位,新闻媒体要紧跟时代步伐,站稳人民立场,坚持党性原则,与人民同心,与受众同温同感。重视传统媒体与新技术、新渠道的融合创新,用与时俱进的、人民喜闻乐见的完美、专业的形式呈现高质量的新闻信息。

二是丰富的题材类型。消息类新闻作品曾一度受到“中国新闻奖”的青睐。但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评论类、人物特写类、主题报道类、深度报道类的获奖新闻作品不断增加,这既体现了“中国新闻奖”突出新闻时效性、深度性和专业性的导向,也反映出要在社会舆论场和网络舆论场持续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必须更加注重对社会热点、舆论焦点、现实难点、情感痛点和人性亮点进行深度挖掘,记录伟大的时代,将中国好新闻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如“新湖南”报道团队抓住十八洞这一新闻“富矿”,深入挖掘新闻价值,连续四年获得“中国新闻奖”。[7]

三是创新的报道方法。近年来,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广泛开展了走基层活动,采用现场报道、融合报道、Vlog新闻、声音纪录片、漫画新闻、新闻游戏、H5新闻等方式,辅以蹲点日记、记者感言等形式,全方位展现新闻事实,走实走心,增强报道的影响力;用普通人的故事记录和讲述时代的变迁,与用户产生情感共鸣,坚持高处立意、低处取材,用具象化的小视角,呈现“大”故事和“大”格局;摒弃传统的你问我答模式,大胆采用“户外 + 室内 + 云端”的联动形式,以双向参与、深度互动的方式创新报道方法。[8]2023年春运期间,央视新闻《相对论》栏目在知乎上发起圆桌讨论“回家过年:与返乡潮赛跑的县城乡村”,采用线上线下的跨媒体融合形式,以介入式记录的方法将报道的深度、响应的热度、人心的温度、机制的力度、专业的向度融通起来,取得了不俗的社会反响。[9]

(3)对人民通过媒体广泛参与社会治理需求的满足。媒体是人民参与社会管理、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通道。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新闻媒体起到交流场、导向标、减震阀、稳压器、黏合剂、推进器、聚合器的重要作用。[10]一方面,新闻媒体是人民行使知情权的渠道。行使知情权是行使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前提。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和实践中,必须将全过程贯彻始终,保证人民全过程知情。另一方面,新闻媒体促进政府—民众理性协商的达成。新时代的社会治理是政府—民众的双向互动和理性协商的过程,新闻媒体则通过议程设置深度嵌入社会治理。概言之,这一过程体现为议题的建构、议题的传播和议题的制度化。[11]民众深度参与媒体议程设置的全过程、全环节,与政府、媒体、社会各阶层形成多方联动的场域,有助于促进政府—民众之间的理性协商与深度对话,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团结奋斗创造和实现美好生活。

近年来,新闻媒体虽然已围绕美好生活进行议程设置和确定报道主题,但有的报道聚焦度、受众参与度、社会响应度还不够高:一是主动性不强,即报道话语的“失声”;二是专业性不够,即报道主体的“失位”;三是能力不足,即新闻媒体的“失能”。对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新闻媒体尚存在一定差距,亟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规制和完善。

三、新闻媒体对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媒介呈现

新闻媒体不仅能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还可通过价值引导、信息中介、话语转译、经验书写、议程设置等方式进行媒介呈现,呈现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独特逻辑遵循和传播路径。

1. 以人民为中心:媒介呈现的人学逻辑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先考虑的是人民,是对人的向往和需要的满足;其次,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及其实现往往率先表现在个体日常生活的微观角度,直接体现为个体的幸福感、获得感;再次,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内容是日益增长、发展性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提升。

追求美好生活是人对真善美的自觉追求和价值期待,在东西方具有普适性和共通性,中国人有着从“世外桃源”到“大同社会”的美好构想,具有“天人一体”“家国同构”“德福一致”的独特表达。在西方,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把哲学的关注点由天国拉回人间,从自由转向人类自身之后,美好生活就与德性、智慧、理性、思辨、知识等西方哲学的基本议题产生理论关联,在早期的哲人看来,美好生活与良善、美德、正义等范畴相提并论。从单纯的道德或功利的方面阐释美好生活,只是一种理论上的空想,面临深层的理论困境,实际上将人抽象化、神秘化了。有别于此,马克思主义语境下的美好生活,出场语境关注的是具体的人。其理论的逻辑起点是从现实的人出发,建构以现实的人为主体的美好生活,摹画以现实的人为主体的美好生活观,使得过去笼罩在美好生活之上的理性思辨和德性传统彻底祛魅。只有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和普遍交往基础之上的自由人联合体,才能真正克服人的异化,满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马克思指出:“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12]这种立论于现实的人和全人类幸福的主体性叙事,无疑是对人的本质的深刻体认,是人的主体地位的充分彰显,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

2. 从物本逻辑向人本逻辑的传播范式转换

党的二十大报告科学系统地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及本质要求,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对于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媒介呈现,必然会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共生发展。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总体趋势、发展路向来看,现代化是一场持续性、世界性的深刻社会革命,也是一场与人自身的发展深度关涉的以人学为取向的革命。现代化一词肇始于西方,以工业文明为主要经济特征,本质上是以资本为内驱、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現代化,其导致的必然逻辑结果就是以物本支配人本,带来了人的发展的异化和物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其聚焦人的现代化这一主题,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为旨归,在实践中践行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人学逻辑,开辟了一条以人本代替物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之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新闻媒体对于党和国家带领人民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奋斗实践,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经验书写和深入阐释,应建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历史渊源、现实国情与具体要求,媒介呈现要唤醒人的历史记忆和情感共鸣,激发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

一方面,要做好核心话语的议题化。新闻媒体将若干核心话语纳入议程设置,引发社会深入关注和学习。如2021年6月,浙江省被确定为全国首个创建高质量共同富裕示范区后,这种讨论变得更加热烈,社会各界及媒体对共同富裕的价值意义、内涵、标准、建设路径等诸多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新闻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增强。再如,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并融入制度、政策、文化和媒介呈现之中,激发全社会都来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人居环境优美的美丽中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新向往。

另一方面,要做好核心话语媒介呈现的具象化。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些紧密相连的核心话语,其实践关系到每一个中国人的美好生活,关系到个人、国家和民族的美好未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的美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但其提出者毕竟是执政党和政府,在一般社会大众那里还是被认为属于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话语,具有抽象性,我国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应将高度抽象的思想、理论或理念经由媒介呈现转化为人们日常社会生活中可感知、易认可、可参与的集体行动的过程。[13]在信息过载和互联互通的社会条件下,新闻媒体对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媒介呈现,应从人民的喜怒哀乐出发,从人民的日常出发,以人民为表现主体,将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历程和美好生活的奋斗经验通过人的经历、情感表现出来。

中国式现代化和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经验书写是人民至上人本逻辑的生动写照,既展现了中国人民百年来对现代化的执着追求,又表现了人民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美好生活的情感期望,触发了国家的权力话语、广泛的社会动员以及人民意识深处的文化记忆、情感基因,呈现了国家权力的在场,激发了人民作为主体的丰富潜能与实践力量。其不仅呈现了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国家化实践,而且表现出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媒介呈现的独特性,理所当然应该转变传播范式,将领导视角和工作通告视角转变为人民视角和生活服务视角,让作为美好生活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主体主力的人民群众,成为新闻传播作品书写和讴歌的绝对主角。

3. 从共情到共识:媒介呈现的价值逻辑与多元传达

智媒时代,媒介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媒介与政治、社会之间的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媒介进入文化生产与历史书写的场域,深刻形塑了文化和政治的展现方式,也深刻改变了媒介自身的存在和演进逻辑。

(1)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价值逻辑。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媒介呈现需要在深入回答什么是美好生活、怎样建设美好生活等重大问题的基础上,讲清楚美好生活为了谁、依靠谁的增进认同、凝聚共识的价值遵循,从而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当下,互联网、大数据和各类新型媒介技术激活社会个体,少数人的历史书写转向为全民参与的集体生产,美好生活的语境语义不再单一和静止,变得流动而多元。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美好生活是党领导人民继续奋斗的实践成果,在现实实践的基础上,再通过多元、立体、全面、丰富的媒介传播,有效推动政治传播的社会抵达。[14]传播学的理论研究表明,媒介通过营造拟态环境,可以有效制造認同,经由实践中的互文性,可以实现媒介的舆论引导。[15]新时代对党领导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媒介呈现,如能够从主题、视角选择、表达方式、情感基调、传播手段等方面有大体的设置,形成一定的框架,能够更好引导人们主动关注美好生活的征程和实现,帮助人们更好认知、理解、阐释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意涵、价值。概言之,媒介呈现能够使个人借由框架将政治话语转译为主观认知,帮助人们深刻认识国家的制度优势,主动接受意识形态教育。

(2)实施多元多层的媒介传达。首先,打通人民接受心理的“最后一公里”。如何让美好生活需要被最大限度地理解、接受和践行,又怎么使其真正完成正向的跨文化传播和理论旅行,成为普遍的价值共识和政治共识?这需要借助多种传播媒介、多种传播方式、多种作品形式,完成从共情到共识的旅程。共情传播中的共情,更接近于情感共振、情感共鸣,即产生了相同或相似的情感、情绪。共情只需要一个事件、一个案例甚至一段视频、一句口号就能被唤起。[16]据此,对于政治话语及其实践的媒介转译,最好从情感切入,先做到受众和传者、传播活动中的参与者的双方或多方的情绪情感的共鸣共振,消除受众心理的隔阂、防备和抵触。当然,共情的持续性需建立在对话的基础之上。对话性是不同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思想的实质是不同意识之间的对话,是在相遇的对话点上演的生动事件。[17]通过对话,通过细致阐释经验和道理,达到视域融合,让美好生活等政治话语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成为价值共识和政治共识。

也就是说,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未来图式的观念表征,经由情感机制,通过对应然价值的感召、唤醒与体认,可以有效凝结社会共识,呼应人民心声,画出最大同心圆。社会生活是变化发展的,各种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语境下,生活的理想和理想的生活当然不可能完全一致。若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只从微观叙事出发,视其为个人的“小确幸”,仅仅作狭隘的经验性、体验性的解读,仅以个别的、个体的、个案的体验遮蔽对宏观社会生活的总体洞察,甚至将个体遭遇的若干挫折转化为普遍性的情绪,或者将美好生活视作一种敲锣打鼓就可以实现的短期目标,势必导致对美好生活的误读,造成悲观论。同时,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不确定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显著增加,各种风险如“灰犀牛”“黑天鹅”可能不断出现。这就要求从人民的接受心理出发,讲清楚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何以可能、如何实现,要以情切入,情理结合,有效对话,形成合力,化解疑虑、彷徨、抱怨等负面情绪,整合社会共识,强化社会共识,打通人们接受心理的“最后一公里”。

其次,打好行之有效的传播“组合拳”。新闻媒体对于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全面呈现、深入阐释,除了立足中国独特的国情与现实之外,还要立足文化的多样性,基于多样的媒介可供性,充分运用当前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接受终端,更高效地实现从共情到共识的价值传播。

其一,实行议题和事实的全媒体传播和数智化传播。传统媒体作为主流信息发布与传播的主导角色已然发生变化,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话语表达、信息传播、意义传递以及共识建构,均被置于多元主体深度参与的场域之中,需要扩展和建立多样的渠道和平台,建设具有话语权的平台,真正发出响亮的中国声音。在大数据、算法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越来越深度用于信息传播的当下,应充分运用这些技术手段,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数智技术的深度融合,打造立体式、场景化、沉浸式、互动式的传播体验,让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所蕴含的意义、体现的制度优势更好地被感知和认同,让从美好生活需要到美好未来、美好世界的话语体系成功实现跨文化共情传播和理论旅行,成为世界的价值共识。

其二,充分运用在大众中效果显著的传播手段。在人类文明史和传播史上,用时代盛行的媒介和符号手段,以特定环境中广为人知且行之有效的传播方式来进行高效的信息传播具有深厚久远的传统。“全部人类经验无一例外地都是一种以符号为媒介和支撑的诠释性结构。”[18]除了传统的文字,图像是当前信息传播中深受欢迎的形式,反映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现实图景的图像传播作品可以是宣传画、漫画、图片报道、海报体新闻、电视新闻、纪录片、短视频、绘本等。新闻媒体应灵活使用这些图像传播的形式,用直接的、参与的、互动的方式,以饱满的情感内核和受众的身体经验、生活经验为基础,在图像传播的媒介呈现中,使得人民成为美好生活的践行者、讲述者、传播者,成为与新闻媒体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权力主体。当前,移动媒介是受众阅读收看这些作品的主要方式,新闻媒体应主动进入移动媒介的场域,促成媒介场域与社会场域的良性互动,搭建从“指尖”到“心间”的平台和通道,形成更为宽泛、更人性化的场域空间,以线上线下的融通,实现圈层化、分众化、场景化、个性化的传播。

4. 讲好美好生活故事:媒介呈现的底层逻辑与故事传播

美好生活并非中国的原创性概念和独特性表达,但经由中国共产党人建基于人的需要、人的生活的系统阐发,提炼和擘画属于全体人民的美好生活图景,提出美好生活的马克思主义逻辑命题,实现了美好生活从自发到自觉的理论飞跃。[19]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体认,历经了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跃迁,故事传播使得美好生活的价值意蕴深入人心。

(1)美好生活需要的底层逻辑。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最终要在人民的具体生活中体现和落实,不仅要着眼国家、社会层面的宏大生活叙事,还要回归和观照每个人具体的、细微的、灵动的生活,这就构成了美好生活需要的底层逻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小康社会到美好生活的内在演进,反映了对更为进阶、更具升维的生活需要之衡量标准认识的不断更新。相较于小康社会,美好生活更加关注人民作为主体的感受,更加关注人民生活的品质性、体验性、发展性,是关注社会整体的宏观视野与关怀个体日常诉求的微观贴近的有机统一。“美好生活说到底是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是关于生活的价值心理、价值评价、价值选择、价值行为的总体观念,它涉及什么是美好生活、我们应该怎样生活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与关系达成美好生活等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20]

人们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的过程,遵循的是从奋斗到幸福的内在逻辑,体现了从奋斗生活到幸福生活的叙事进路,并经由劳动这一桥梁和中介来实现。“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2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当下,劳动、奋斗、幸福,均落脚于人民追求与实现美好生活的点滴与细微之中。在全球普遍交往、深度互聯互通的实践逻辑之下,美好生活成为新时代治国理政、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标识性概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广泛探讨,美好生活具有跨文化传播的内在条件,构成了全人类可感可知、广泛共情的生动表达和底层逻辑。

(2)美好生活故事的具体传播。讲故事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人类实践活动,在讲述者与倾听者的对话中展开。这一过程往往是轻松愉悦、润物无声的。正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讲述者和倾听者建立起沟通的空间场域,实现了意义的双向奔赴和内容的共同生产。讲故事起着现代意义上的叙事功能,即将异质性经验整合为同质性经验,将个体经验整合为群体经验,造就“经验统一体”即集体记忆或传统的功能。[22]讲故事本身就是一种传播,在共享、沟通、互动中,承载着特有的媒介逻辑和实践指向,融入故事讲述者自身的价值判断和生活情境中。本雅明认为:“把自己嵌入讲故事人的生活中去以便把它像经验一样传递给听故事的人。因而,它带着叙述人特有的记号,一如陶罐带着陶工的手的记号。”[23](133)“伟大的讲故事者总是扎根于民众,首先是生根于匠艺人的环境。”[23](111)讲故事作为一种媒介逻辑和传播方式进入政治领域,丰富了政治话语传播的手段。讲好美好生活故事“内蕴国家叙事、社会叙事、个体叙事三个维度,体现‘讲故事—话语权—文化软实力’三者间赋能、赋意、赋权的互文机制,促成‘故事—话语—语境’三维立体的总体叙事,同时,观照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以‘中国故事’涵摄社会心理和个体感受,反映当下中国社会的运转结构和情感逻辑”。[24]国家的、社会的、家庭的、个人的美好生活故事汇聚成川、集腋成裘,美好生活成为每个普通中国人可感可知的清晰愿景和生活蓝图。

首先,讲好具有感染力的国家层面美好生活故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美好生活故事应直击内心、唤醒心灵、提升感染力,激发人民的普遍认同。从学理上讲,“感染”一词已溢出单纯的医疗领域,向着技术、社会、审美、传播等诸多层面迁移,产生情绪传播和认同的感染力。[25]国家层面的美好生活故事在两个维度上具备了感染力的深厚基础。一是呈现美好生活视域下的中国实态,具言之,就是“历史的中国”“开放的中国”“发展的中国”“文明的中国”“多彩的中国”形象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时代中国,整体上呈现了中国的美好生活现实,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时代的中国就是要让“每个中国人都过上好日子”;二是讲好美好生活需要视域下的中国道理、哲理、学理,回应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新闻媒体对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期盼和奋斗的经验书写,显示了强大的群众意志,展现出美好生活这个中国共产党政治话语关键词的深入人心,悄然转译政治话语为人民的情感期盼和价值认同,具有深厚的感染力。

其次,讲好具有说服力的今昔对比美好生活故事。有对比才会有鉴别。讲述一个村、一个镇、一个企业、一个社区、一个家庭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好政策的引领下,在自身的奋斗下,其生产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各方面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今昔对比的故事,将更能用事实说话,更能让读者、受众、网民自己从情节、叙事中领悟到好政策带来的美好变化,更客观含蓄深沉地表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问题。比如我国各级媒体采制刊播的关于闽宁镇的新闻报道、纪录片、专题片甚至影视剧,闽宁镇最初是宁夏几个贫困县的移民搬迁形成的村落,在对口帮扶、脱贫攻坚政策的扶持和保障下,在一届一届基层干部的努力下,从曾经的“干沙滩”变成了今日的“金沙滩”,充分体现了我国对口帮扶、脱贫攻坚的制度优势。这样的对比是有意义的,可以窥斑见豹。从闽宁村到闽宁镇的变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接续奋斗,建设好中国亿万乡村的缩影,其今昔对比,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美好生活的具体展开。通过故事化的纪实呈现,通过故事中当事人对于过去和现在的客观描述,全国各地千千万万个这样的村庄、单位,全国亿万奋斗者,其过去和现在的生活、发展的对比,能够让道理、发展理念清晰地展现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认知、理念,与时代的前进同向同行。正如米尔斯所言,“个体若想理解自己的体验,估测自己的命运,就必须将自己定位到所处的时代”。[26]

再次,讲好具有穿透力的个体美好生活故事。经典的叙事学通常将故事视为完整的具有时间跨度的、包含完整过程的闭合结构,而互联网带来的新媒介秩序消解了这种传统叙事结构。新媒介环境下,微叙事已经打破了经典叙事中的线性叙事模式,走向了开放性的多元化、非线性、微切口、小体量叙事模式。互联网时代将人们美好生活的细微点滴之处一览无余地展现出来,如同一部现在进行时的生活舞台剧,凝聚了个体的喜乐哀愁。“新移民”“打工人”“斜杠青年”“新农人”“返乡青年”这些互联网时代的具有鲜明身份标签的人们,告别父辈的传统生活模式,往返于城乡之间,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朴素追求和深切体悟。个体对美好生活的言说与书写,新闻媒体的主动报道和及时跟进,往往引发社会公众的集体讨论。

我们不仅要讲好中国故事,更要讲中国好故事。[27]美好生活属于新时代的好故事,直击人的内心,与人的生活世界紧密相连。讲好中国的美好生活故事需要高超的话语技艺,讲究融合的叙事策略。“要在‘讲什么’和‘怎么讲’之间建立自洽式的动态平衡,建构‘意义地带’和‘情绪空间’”,[28]实现美好生活话语的具象化传播。个体的美好生活故事,虽然微观、碎片化,但最能够让每一个受众都产生代入感,将个人的情境经历和故事主人公进行比对,置身其中,感同身受,产生共情和认同。

结语

美好生活表达了人类社会普遍、共通、朴素的心声,如同人们对灿烂阳光和新鲜空气的需求,如同人们对诗和远方的渴求,进入人类的无意识深处。然而,满足和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并非触手可及,其有赖于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全体人民的奋发有为。

温格瑞尔和施密特认为:“意义的经验面不仅仅出现在实验和对个人的访谈之中,我们对世界共有的经验储存于我们日常使用的语言中,可以从我们表达观念的方式中收集。”[29]美好生活是人们习以为常的语言方式,是人尽皆知的生活观念,是共通共同的意义体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建基于不断进阶、升维、发展的美好生活需要。新闻媒体在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特别是美好精神生活需要方面责无旁贷,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而展现和讴歌人民努力创造美好生活、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动人实践,多元立体的媒介呈现不可或缺,有着特别的功效。新闻媒体的媒介呈现并非只是镜像式的反映和再现,从本质上说,媒介呈现与美好生活构成了互嵌与互动双向奔赴的问题域和意义场。新闻媒体并非只是中介和记录者,同时也是剧中人、剧作者,在具有自身运行逻辑的同时,也深刻地嵌入社会变迁的宏阔进程之中。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8.

[2] 习近平.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G]//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70.

[3] 马振清,毛玉娟. 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时代背景、目标要求与实践路径[J]. 毛泽东研究,2022(5):36-43,128.

[4]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22.

[5] 丁柏铨.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J]. 当代传播,2022(6):1.

[6] 杨保军. 新闻价值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21.

[7] 颜斌,彭彭. 十八洞村题材的“根”与“耘”——“新湖南”四年四获中国新闻奖的实践与思考[J]. 传媒,2022(24):61-63,65.

[8] 周跃敏. 记录伟大新时代,唱响中国好声音——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印象[J]. 新闻战线,2021(21):17-20.

[9] 回家过年:与返乡潮赛跑的县城乡村[EB/OL].[2023-01-28].https://www.zhihu.com/roundtable/guonianhuijia/latest-all.

[10] 张小青,宋永鸿.观察者 参与者 推动者——论新闻媒体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价值与作用[J]. 中国记者,2011(12):15-17.

[11] 禹菲. 自媒体传播中的道德情感:舆情动员与治理逻辑[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6):150-156.

[12]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9.

[13] 周竞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象化的理论思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1-7.

[14] 姜红,印心悦.“讲故事”:一种政治传播的媒介化实践[J].现代传播,2019(1):37-41.

[15] 王悦彤,杨海军. 绿色广告传播的舆论引导机制研究——以“拟态环境”与“制造认同”为逻辑起点[J]. 新闻爱好者,2022(10):17-20.

[16] 赵建国. 论共情传播[J]. 现代传播,2021(6):47-52.

[17] 巴赫金. 巴赫金全集:第五卷[M]. 白春仁,顾亚铃,译.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114-115.

[18] 约翰·迪利. 符号学基础[M]. 张祖建,译. 北京:中國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6.

[19] 项久雨. 论美好生活的马克思主义逻辑[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7):5-14,159.

[20] 张三元. 论美好生活的价值之核[J]. 宁夏社会科学,2021(4):24-33.

[21]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4.

[22] 王金胜. 故事、小说与中国经验书写——由《喜剧》《主角》论陈彦小说的文化政治意涵[J].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4):89-103.

[23] 瓦尔特·本雅明.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M]. 张旭东,魏文生,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24] 王昀,陈先红. 迈向全球治理语境的国家叙事:“讲好中国故事”的互文叙事模型[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7):17-32,126.

[25] 王强. 叙事传播的疾病隐喻及其发生发展机制[J]. 编辑之友,2022(6):60-65.

[26] C.赖特·米尔斯. 社会学的想象力[M]. 李康,译.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4-5.

[27] 王嘉. 超越巴别塔:共情传播视角下中国故事的国际化叙事研究[J]. 新闻春秋,2022(3):63-70.

[28] 陈先红,宋发枝.讲好中国故事的融合叙事策略[J]. 新闻与写作,2019(5):43-47.

[29] 弗里德里希·温格瑞尔,汉斯-尤格·施密特. 认知语言学导论[M]. 彭利贞,许国萍,赵微,译.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ws Media and People's Need for a Better Life: Exami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Meeting Needs and Presenting Needs

MA Mei(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2, China)

Abstract: To realize the people's aspiration for a better life is the unswerving goal of the CPC. The better life of the people is the goal and guideline for which the Party strives, constitutes a symbolic concept of the new era, and is an internal part of the political discourse system of the CPC. The people's longing for a better life is manifested in the need for a better life. News media should and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eeting and presenting the dual dimensions of people's needs for a better life. We should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ws media and the needs of the people for a better life, adhere to the people-centered humanistic logic, and achieve a paradigm shift in communication from materialistic logic to humanistic logic. In the meanwhile, it also means adhering to the value logic of empathy to from consensus, implementing diverse and multi-level media communication, returning to the underlying logic of life and telling a good story about a better life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a better life; news media; media presentation

作者信息:馬梅(1976— ),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媒介文化、视听文化。

猜你喜欢
美好生活新闻媒体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美好生活”的路上,车是什么样子的?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精明夫妻卖北京房子欲半生无忧,不料“美好生活”以血腥收场
新闻媒体的放大器效应及行为选择研究
公共危机管理中新闻媒体的应用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
为了美好生活: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差异与共生
2014美国新闻媒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