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琴
压力源又被称为紧张源或者应激源,是指导致个体出现压力反应的不良刺激,主要包括文化性、社会性、心理性及生理性压力源[1]。手术室工作人员与各种锐器、患者的血液、体液接触较为密切,给手术室护士造成了较大的心理负担,易产生较高压力水平[2]。自我效能感是一种理论和经验的动机信念,在新技能和知识的学习及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3]。心理弹性是指个体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负性事件等情况时,个体自身心理、行为及态度等所表现的反应,属于积极心理素养的一种[4],高水平心理弹性能更好地抵抗不良事件产生的负面影响。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工作过程中对人际关系应激源或者心理应激源等做出反应所表现的一种心理综合症,一般包括成就感降低、人格瓦解以及情绪衰竭[5]。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系统中优质护理服务正在有序推进,在提升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的同时,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水平不断提高,影响护理质量,增加了离职风险[6]。本研究通过分析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与自我效能、心理弹性以及工作倦怠感的相关性,旨在为提升护士自我效能以及心理弹性水平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0月-12月选取本地区4所二级甲等医院108名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手术室工作年限在1年及以上;(2)有全职聘用合约者;(3)对本次调查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轮转护士、返聘护士、外院进修护士、实习护生;(2)研究期间未在岗位护士,如事假、产假等;(3)入组前3个月出现亲人去世等重大负性生活事件。108名手术室护士中,男性11名,女性97名;年龄23~48岁,平均(30.42±2.37)岁;工作年限1~27年,平均(8.82±2.21)年;学历:大专31名,本科73名,硕士及以上4名;职称:护士51名,护师33名,主管护师21名,副主任护师3名;婚姻状况;已婚76名,未婚27名,其他5名;劳动人事关系:合同制63名,在编45名。
1.2.1工作压力源 采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进行评价,该量表由王妤等[7]编制,包括社会地位及职业发展、专业技能、患者及家属态度、管理及医护关系、工作性质及工作环境5个维度,共35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0~3分)评分法,其中0分为无压力,1分为轻度压力,2分为中度压力,3分为重度压力,分值越高表明护士工作压力越大。
1.2.2自我效能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评价,该量表由Luszczynska等[8]编制,包括策略性效能、应变力效能、动机性效能以及执行力效能4个维度,共10个条目。采取Likert 4级(1~4分)评分法,分值越高表明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
1.2.3心理弹性 采用心理弹性简化量表进行评价,该量表由Campbell-Sills等[9]编制,Wang等[10]进行翻译修订,包括10个条目。采取Likert 5级(0~4分)评分法,其中从不为0分,总是为4分,分值越高表明心理弹性水平越高。
1.2.4工作倦怠感 采用职业倦怠量表对护士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评价,该量表由Maslach等[11]编制,宋双等[12]进行了翻译及信效度检验,包括个人成就感、去人性化及情绪衰竭3个维度,共22个条目。采取Likert 7级(0~6分)评分法,从不为0分,每天为6分,总分0~132分,分值越高表明工作倦怠感越强。
1.2.5调查方法 首先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交流技巧、指导用语、各量表条目内涵、本次调查目的及意义等;由接受统一培训后的调查员进行问卷调查,告知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内容、目的及意义,耐心讲解各个量表填写方式及要求,在调查对象无疑问后发放问卷,由调查对象自行填写问卷,并当场收回。本次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8份,有效率为98.18%。
表1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维度得分情况 (分,
表2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得分在2分以上的条目 (分,
108名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总分为(2.01±0.52)分,处于中度压力水平。
108名手术室护士自我效能、心理弹性以及工作倦怠感得分分别为(2.18±0.69)分、(2.52±0.43)分和(68.96±13.08)分。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与自我效能、心理弹性呈显著负相关(r=-0.531、-0.489,P<0.05),与工作倦怠感呈显著正相关性(r=0.672,P<0.05)。
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总分为(2.01±0.52)分,与刘春青等[13]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处于中等水平。手术室是抢救危重症患者主要场所,护理工作不仅要求高、强度大且节奏快。手术室护士要正视自身工作,积极面对护理压力;同时,医院护理管理者应认识到手术室护士所面临的困难及护士不足等,要帮助、关心及尊重护士;手术室护士长应充分做好调配管理工作,设计更加合理的流程,减轻护士工作压力。本研究结果显示,108名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得分在2分以上的维度分别是患者及家属态度、工作性质及工作环境、社会地位及职业发展,与薛媛媛等[14]的调查结果相近。柳慧等[15]研究发现,急诊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源主要来自工作量和时间分配及患者护理方面。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具有注意力高度集中、操作环节复杂、技术含量高等特点,极易处于职业暴露的风险中,长期处于高压力紧张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108名手术室护士专业技能、管理及医护关系维度得分相对较低,表明护士面对人际关系以及专业技能压力较小。原因可能为:手术室护士平均工作年限达8年以上,且受教育程度以本科为主,不仅护理经验丰富,且护理技能及护理专业能力相对较高,因而对胜任手术室护理工作压力相对较小;另外,由于手术室工作往往与术者、麻醉师等密切关联,需要相互配合,同事之间较融洽,降低人际关系对手术室护士造成的压力。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得分2分以上的条目为工作高节奏及高强度、工作量太大、患者及家属不理解、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无用书面工作太多。余晓敏等[16]研究发现,护理工作量是手术室护士的主要压力来源。手术室护理具有自身特殊性,护士需提供连续、无间断、系统性的护理服务,对护士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护理工作量显著增加,导致工作节奏及强度较高;手术室患者多为急危重症,而家属对患者治疗效果期望较高,往往提出不合理要求,导致护士压力水平增高。
自我效能感是一种认知过程,个体通过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学习新的行为,达到改善未来事件的能力。心理弹性反映了个体的适应能力,高心理弹性有助于提升心理适应性,使个体能够客观面对负性事件,并积极寻找有效应对措施。本研究结果显示,108名手术室护士自我效能得分为(2.18±0.69)分,低于肖凤等[17]对临床护士的调查结果,表明手术室护士的自我效能水平相对较低。108名手术室护士心理弹性得分为(2.52±0.43)分,与覃艳莉等[18]调查结果相近,表明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弹性处于较低水平。108名手术室护士工作倦怠感得分为(68.96±13.08)分,略高于孙玲[19]的研究结果(66.22±6.89)分。
调查显示[20],护士压力源程度越高工作倦怠感越高,其心理弹性及自我效能感水平越低。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与自我效能、心理弹性呈显著负相关(r=-0.531、-0.489,P<0.05),与工作倦怠感呈显著正相关性(r=0.672,P<0.05)。原因可能为:手术室护士常面临各种急危重症甚至死亡的情况,易出现焦虑、紧张情绪,加之患者家属不理解,从而增加了护士工作压力。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的程度越高,其身心伤害越大,增加了职业倦怠感。同时,护士自我效能感及心理弹性的降低,对于自身是否能够胜任高强度及高节奏手术室护理的压力也不断增加,进而提高工作懈怠感,降低护理质量。因此,手术室应安排专人负责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安抚家属情绪,提高家属对手术室护理认知,理解手术室护士工作;加强对手术室护士培训及心理疏导,促使手术室护士能够适应自身高强度的工作环境。同时,护理管理部门、护士长可根据护士的职务、职称以及家庭条件等综合情况,制定针对性管理措施,通过压力评估、情绪疗法、规范化培训、正念减压疗法等,缓解护士工作压力。并做好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取得患者及家属理解,使其全身心投入手术室护理工作。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处于中等水平,且工作压力水平与自我效能、心理弹性以及工作倦怠感密切相关。医院管理部门应结合手术室及护士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管理措施,缓解其工作压力,改善自我效能、心理弹性,降低工作倦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