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综合评估一

2023-11-02 16:01:04黄艳玲
《学习方法报》政治八年级 2023年10期
关键词:志愿诚信

黄艳玲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小宇在电视里看到这则新闻时,感到非常自豪,对中国航天人的进取和拼搏精神感到由衷敬佩。这说明

A.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 小宇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

C. 人的身份在社会关系中确定

D. 小宇非常地关心国家的发展

2. 2023年4月29日,双沟镇梁咀村在校大学生王泽为家乡捐款10000元。这笔善款用于购买路灯,用爱心点亮村民出行“幸福路”。王泽的做法

①是亲社会行为的体现

②有利于赢得村民的认可

③是造福村民的正确选择

④得不偿失,浪费了钱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 2023年4月19日,涞源县政府县长王燕走进“中国推介——数商兴农”直播间,化身“主播”,与网友倾情互动,为涞源代言。直播间推出世界地质公园白石山、仙人峪、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等系列精品景区门票,涞源小米、柴鸡蛋等多种农特产品福利链接,在两小时内抢购一空。从中可以看出直播带货

①能够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

③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和发展

④是提高农产品销量的最佳方式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4. 为劝说下面漫畫中经常网聊到深夜的同学,你应该对他说

A. 网络生活不沉迷,避免脱离现实生活

B. 网络交友不可靠,拒绝进行网络社交

C. 网络信息不可信,谨慎对待网络信息

D. 网络言论不随意,自觉遵守法律规定

5. 2023年3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为此,小安所在的学校开展了“依法上网,从我做起”的主题宣传活动并向同学们发出如下倡议。下列倡议正确的有

①明辨是非,在网上不说真话

②遵守网络规则,规范自身言行

③尊法守法,不转发网络谣言

④远离网络,避免浏览不良信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 人们常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生活中曝光的不文明行为中,多数是当事人“因恶小而为之”,如随意涂鸦、随手丢垃圾……之所以强调“勿以恶小而为之”,是因为

A. 社会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不能因为“事小”就违反规则

B. 规则规范人们行为,但“小事情”并不会扰乱社会秩序

C. 只要每个人向不文明行为说“不”,就能杜绝不良风气

D. 生活中各种“小事情”会严重危害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7. 在某十字路口,着急上班的张某骑电动车闯红灯被交警拦下。

交警:“同志,你没看到这是红灯吗?”

张某:“看到了!”

交警:“看到了你怎么还闯红灯?”

张某:“我没看到你啊!”

上述情境说明

①张某遵守交通规则意识比较淡薄

②交警没有切实地做到人性化执法

③遵守规则需要外在的监督和提醒

④社会规则剥夺了人们自由和权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2023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该修正草案修订前就修改内容公开征求意见。作为公民,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我们应该

①积极参与立法法改进和完善

②为立法法的修订积极建言献策

③对与自己无关的事视而不见

④行使立法权,参与新法的修订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9. 培根曾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漠视者心中尽荒芜。”为了成为一名欣赏者,我们应该

①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帮助

②真诚赞美他人优点和闪光点

③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

④换位思考,体会他人的感受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 近日,有视频爆料,一女乘客乘坐高铁把脚放在前排乘客头上,当着乘警的面,竟然还大言不惭地称:鞋底不脏!这位女乘客的行为

A. 体现了她不拘小节,能成大事

B. 是个人的私事,与其他人无关

C. 没有做到注意形象、文明出行

D. 说明她的科学文化素质比较低

11. 2023年4月8日,橙鹿优选北京首家无人超市在朝阳区隆重开业。开业当天前来购物的消费者络绎不绝,人群接踵而至涌入店内,橙鹿优选无人超市生意无比火爆。消费者在无人超市消费时应该

A. 践行诚信原则

B. 处罚偷窃行为

C. 完善失信惩戒机制

D. 构建社会信用体系

12. 2023年2月23日,据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公安局通报,近日,一男子酒后在路上到处拦车,甚至拦住了荷枪实弹的运钞车,涉嫌酒后滋事,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15日的处罚。上述案例警示我们

①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秩序

②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③违反法律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④日常生活中喝酒是严重违法行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3. 从不良行为到违法犯罪有其“演变”的过程:从结识社会朋友、无心上课到辱骂殴打同学、受到校纪校规处分,从偷窃财物到伙同他人抢劫……对这一变化轨迹,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 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都是交友不慎的结果

B.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C.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违法行为都会受到刑罚处罚

D. 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即使未成年人犯罪也无所谓

14. 某校对全校学生遇到违法犯罪行为时的做法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图。其中有13.79%的学生选择了事不关己、视而不见。选择事不关己、视而不见的学生

A.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的捍卫者

B. 没认识到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C. 以实际行动弘扬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自觉守法,遇事找法

D. 在保全自己同时巧妙借助他人或社会力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15. 近日,长清法院审结了一起盗窃案。被告人王某私自登录刘某微信账户盗刷钱款,被判处拘役两个月,并处罚金二千元。这警示我们

A. 刑事违法性是犯罪最本质特征

B. 偷偷摸摸必然发展成犯罪行为

C. 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D. 犯罪的法律后果是拘役和罚金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55分)

16. (9分)观察下面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一中“水军”控评有何危害?(3分)

(2)漫画二对我们有何警示?(6分)

17. (10分)2023年4月18日,商南县人民检察院对两起盗窃案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小张、小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2021年11月以来,16岁的小张、小周因一时贪念伙同朋友盗窃他人烟酒、茶叶、现金等财物。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商南县人民检察院走访二人所在学校、社区,通过老师、同学、邻居等了解二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综合研判认为二人均系未成年人,主动投案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取得被害人的谅解,该院对二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

(1)商南县人民检察院对小张、小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有何意义?(4分)

(2)看到这一案例,有同学认为,未成年人年龄小,即使实施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也不要紧。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6分)

18. (18分)2023年3月5日是第60个全国“学雷锋纪念日”,为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雷锋,赓续雷锋精神,湖北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主办“让我们一起做追‘锋少年!”——湖北青少年志愿服务线上主题学习活动。活动面向全省中小学校征集优秀青少年志愿服务案例,并对优秀案例进行展播推广。近日,“让我们一起做追‘锋少年”湖北青少年志愿服务优秀案例展示专题上线,荆州市5个优秀青少年志愿服务案例入选。

案例一:沙市第五中学“微光”志愿服务队是一支由青年教师和团员学生组成的团队。文明劝导是“微光”志愿服务队打造的品牌活动之一。十几年来坚持初心,创立品牌,积累了丰富的文明劝导志愿服务经验。“您好,请走斑马线。”每个周六的上午,当大家经过蛇入山十字路口时,都会看到路口身穿志愿者服装、头戴小红帽、手拿警示牌的“微光”志愿服务队。文明的语言、统一的服装、贴心的服务,精神抖擞的文明劝导队成为了十字路口亮丽的风景。

案例二:石首市邓初民初级中学招募一批“邓初民陈列馆小解说员”志愿者,并常年组织志愿者们为来自全市的中小学生、参观者们义务讲解,累计服务百余场次,辐射人数及获益学生上万人次,他们以孩子的视角、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参观者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红色精神入脑入心。小志愿者们在讲解故事、传播精神中,不断提升自己、锻炼自己、超越自己,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无限潜能,还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归属感。他们成为爱国故事的讲述者,红色基因的传承者,革命精神的宣传者,理想信念的传播者,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收获快乐、收获成长!

(1)你愿意成为“微光”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吗?请你说明理由。(8分)

(2)文明劝导是“微光”志愿服务队打造的品牌活动之一。为更好地打造这一品牌,请你为志愿者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4分)

(3)为了成为“微光”志愿服务队或“邓初民陈列馆小解说员”志愿者中的一员,我们应该怎么做?(6分)

19. (18分)育才中学八年级(1)班在学习完“诚实守信”这部分内容后,道德与法治老师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

【探究一】开展调查,分析数据

3月14日,四川省统计局发布了《提质升级促消费 增收降负强信心——2023年四川“3·15”消费者权益日专项调查报告》。报告显示,71.7%的受访群众2022年遭遇过不诚信经营或消费不公平,主要是在“网络团购平台”“短视频带货平台”等消费场所,遇到的问题主要有“广告虚假宣传”“虚假促销”等。

(1)“71.7%的受访群众2022年遭遇过不诚信经营”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有何危害?(6分)

【探究二】观看节目,探究意义

近日,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向社会发布了2022年“诚信之星”,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为“诚信之星”颁发了证书和奖杯。“诚信之星”发布特别节目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频道于2023年4月30日19时首播,并同步推送相关融媒体作品《致敬“诚信之星”》、主题曲《诚信之光》。

(2)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为“诚信之星”颁发证书和奖杯并宣传“诚信之星”事迹有何意义?(6分)

【探究三】践行诚信,明确做法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现代经济社会中,信用在个人层面是重要的虚拟资产,国家层面则是一种生产要素。社会为守信者提供更多的好处和待遇,自然也會对失信者给予惩戒和限制。

(3)为践行诚信,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6分)

猜你喜欢
志愿诚信
志愿西部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我志愿……
志愿中国
青年歌声(2019年10期)2019-10-18 01:12:18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中国盐业(2018年20期)2019-01-14 01:18:44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少先队活动(2018年5期)2018-12-01 05:24:37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诚信去哪了
要做诚信好少年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