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济
1945年8月6日、8月9日,美国相继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这种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立刻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当时的民国政府也想造原子弹,蒋介石认为中国虽然贫穷落后,但人才荟萃、地大物博,完全可以造出自己的核武器。
“核武梦”初起
1945年8月11日,美国向外界公布了一份与原子弹有关的文件——《史密斯报告》。在此之前,该文件由美国派驻中国的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魏德迈传递给了国民政府兵工署署长俞大维。这份文件点燃了蒋介石心中的“核武梦”。在听了俞大维的当面汇报后,蒋介石立刻下令由俞大维和军政部部长陈诚负责筹备原子弹研制计划。
当时,国民政府连原子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都还没弄清楚,俞大维和陈诚也是一头雾水,只得先请教专业人士。当时中国国内与核物理相关的专业人士屈指可数,其中以吴大猷最为引人注目,他当时在西南联大任教,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曾作过核物理方面的研究。被选中还有西南联大研究化学的曾昭抡和华罗庚。
3名教授建议先培养人才,蒋介石同意此建议,决定先选派6人,物理、化学、数学各两人,由3名教授带到美国学习原子弹相关知识和技术。
1946年8月,吴大猷一行踏上去美国学习原子彈之路。然而到了美国,他们才发现,这原子弹可不是想学就能学到的。即便要学,也应当是国民政府先同美国政府进行商议,走正式官方渠道。无奈之下,国民政府只得让吴大猷等人先试着进入大学和其他机构,再找机会。学习制造原子弹的计划也就此搁浅。
“日本核武专家”
事实上,派遣吴大猷一行去美国学习,并非蒋介石追求“核武梦”的唯一渠道,除此之外,他还另有计划。这些计划中的第一个,同桂系首领李宗仁有关。
1946年1月,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行营主任的李宗仁得到一份情报,内容与日本战时派到中国的一支秘密小组有关,这支小组曾到张家口勘探挖掘铀矿,而铀矿是制造原子弹所必需,李宗仁据此认为其任务同研发原子弹有关。随后,李宗仁将所得情报写成一份密电,发给了蒋介石。在密电中,李宗仁专门提到了一个叫西田的日本关键人物,但蒋介石没有完全相信,此事就被搁置起来。
6月1日,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参谋长兼第十一战区华北受降区北平前进指挥所主任吕文贞又从北平发来一封密电称,第十一战区司令部拘捕了一位自称是原子弹方面的专家的日本人,名叫石原茂光。据他交代,日本在中国已经采集了5千克的核原料,储存在日本华北驻军一处秘密仓库中,他拿出一个原子弹研发计划,表示如能找到这5千克核原料,在他帮助下,可以马上制造出一枚“酸化铁原子弹”,其威力虽不及美国那种原子弹,但破坏半径可超过60公里。
7月24日,陈诚将这些情报整理后,请教了尚未去美国的吴大猷,然后向蒋介石报告:第一,李宗仁提到的那位日本人西田已经返回日本,无法当面核实情况,至于他提出的原子弹研发计划,只对华北铀矿的调查内容有点价值;第二,那位石原茂光所提出的原子弹研发计划,“多属谬误,显未受物理与化学基本训练,无考虑之价值”。这些所谓的“日本核武专家”纯属子虚乌有。
就在北平接连出现“日本核武专家”之时,上海也出现了“日本核武专家”,他们是日本侵华期间在上海所设自然科学研究所的相关人员。这些人想继续留在中国,并得到国民政府支持,简单说就是想搞些钱。
但在蒋介石的心腹俞济时的调查下,这批日本人露出了原形:所长佐藤秀三是医学博士,研究细菌学,其下26人有研究化学的,有研究植物学的……总之就是没有一个人与原子弹沾边。
最终不了了之
蒋介石“核武梦”还有一条线,与陆军总司令部中将参议顾毓琇有关。1946年2月25日,蒋介石命顾毓琇前往日本接收一台粒子加速器,这是研发原子弹所必需的重要设备。当顾毓琇到了日本后,才得知此物早被美军毁坏,沉入海中。顾毓琇随后拜访了仁科芳雄等人,了解到一些日本原子弹研究的情况后,返回国内。
7月和9月,顾毓琇奉命前往美国和瑞士,寻找相关专家的支持合作,但最终都不了了之。为何不了了之呢?因为蒋介石此时已发动内战,再无暇顾及这些对他来说有些虚无缥缈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