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

2023-11-02 02:03李亚珠
时代商家 2023年43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时代管理会计财务会计

李亚珠

摘要:进入21世纪,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迅速发展,新技术对人类经济和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数据信息的产生和处理速度日益加快,人们的生活模式、工作模式、企业的商业模式都在不断地变化中,新的模式不断颠覆旧的模式。而在这其中,财务工作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为了适应这百年一遇的大变局,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成为目前迫切的需要。本文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联系与区别入手,阐述了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现实意义及转型中的问题及策略应对。

关键词: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管理会计

一、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财政部陆续发布《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管理会计应用指引》,进一步要求加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推进信息技术管理会计的全面应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发展的需要,传统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势在必行。

二、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概述

(一)财务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财务会计是以相适应的会计准则为依据,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的管理工作。其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以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为依据规范企业行为,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第二,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信息进行分析,从定量的角度了解企業整体状况,发现经营活动中的问题,找出差距及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第三,通过各项会计数据考核指标对企业业绩作出评价。

(二)管理会计的定义和特点

管理会计是将企业业务活动与财务活动进行有机融合,合理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对相关活动进行分析、预测、决策、控制以及评价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管理会计以企业为主体开展管理活动;其次,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层的管理目标服务;再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等管理职能。

(三)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关系

1.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联系

一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核算对象是一致的。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都是基于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分析,核算内容是相互重叠的。比如,制造业中财务会计对产成品的成本核算与管理会计中对产成品的成本核算,其成本对象是相同的。

二是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财务会计通过财务会计报告向其使用者提供相关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管理层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予以反映,从而对财务报告预期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提供有力支持。而管理会计在财务会计报告基础上,对企业未来发展作出预测和分析,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二者相辅相成,从过去、现在及未来全方位角度为企业经营管理作出决策,最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2.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

第一,经济学起源不同,服务对象也不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所有者由于自身条件限制,为寻求企业更好的发展,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财务会计是基于企业所有者的委托代理而发展起来的,委托人依据财务会计报告做出企业的投资决策,因而财务会计报告更侧重于投资者以及预期投资者的使用需求。管理会计则是基于管理经济学而来,是管理学在会计上的有机运用。主要目的在于为企业内部管理者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提供相关决策支持,提高经营管理的水平、效率、效益及效果。

第二,时效不同。财务会计主要是对过去已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记录分析,并形成财务会计报告,是一种静态的结果表现。管理会计主要是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和分析,立足于现在,而面向未来。

第三,报告形式不同。财务会计有完整的会计报告体系,包括四表一注,均有固定格式。管理会计报告则可以根据企业需求进行自主决定,没有统一的格式。更加的灵活、实用、符合企业管理者的需求。

第四,涵盖范围不同。财务会计核算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一些无法用货币计量但对企业有价值的资源则无法进行核算。而管理会计除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以外,对企业的除财务资源以外的其他资源如人才、品牌力等难以用货币进行计量的企业资源,都能更好的体现,在多维度信息计量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分析、报告、评价和控制跟进。如平衡计分卡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构建企业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三、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必要性

(一)人工智能在财务领域的应用

传统财务处理效率低下、成本高,数据错漏严重,无法形成好的决策分析结果。由于财务工作具有业务量大、重复性高、业务标准化程度高的特点,人工智能得以在财务会计行业率先应用,大量的记录、核算工作已经被人工智能所替代,企业对传统财务的需求已经严重饱和,会计人员需要从传统的记录核算向业财融合的管理型会计转型。

(二)财务共享服务的出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传统的财务模式逐渐产生一高三低的缺陷,即高成本、低效率、低可靠性和低管控。分散式的财务管理模式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财务风险管控手段,税收及资金风险居高不下,财务共享服务应运而生。而随着财务共享服务的出现,传统财务会计职能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承担了集团内的会计核算职能,一方面,各分子公司以及集团总部不再设立传统的财务会计职位,传统财务会计不得不向管理会计转型。另一方面,去掉了繁杂的核算工作,各分子公司财务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财务分析等管理会计活动中。

(三)信息时代的要求

目前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信息的及时性要求越来越高。传统财务会计只对企业过去的经营活动进行记录核算,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需求。管理会计立足于现在对未来提前作出预测,使财务决策具有前瞻性,从业务开始就介入企业经营活动管理中,实现企业的“业财融合”,在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中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分析评价及控制,并及时改进,使财务管理成为一种动态的过程。

(四)管理会计能够紧跟企业战略目标

企业战略目标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企业发展应以企业战略目标为核心,财务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的子系统,其重点是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使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管理会计紧跟企业战略目标,根据企业长远战略规划,逐步进行推进和部署;业务、财务数据的共享和有效信息沟通,持续改进管理流程,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管理会计能够将企业财务资源和非财务资源更好的整合,实现资本的优化配置和资本增值。比如,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管理会计以战略导向为原则,并结合融合性、适应性、成本效益等原则,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合理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参与企业的预测与筹划、决策、控制、评价等活动,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优化资源合理配置,设置更加合理的预算目标和考核标准,将企业战略目标层层分解,最终归责到每位负责人,推动企业战略规划的实现。

(五)企业内控的要求

近年来,为促进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我国监管环境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要求越来越完善,监管和实施力度不断加强。而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发布,对于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规范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工作,要求财务部门不能将眼光仅仅局限于财务活动,而应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在制定发展战略,分析评估风险和作出决策等环节做好关键的助手和参谋。

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层缺乏转型意识

中小型企业作为我国企业中的主力军,很多企业管理者对于财务工作的定位仅仅局限于记账、报税等基础工作,财务部门是一个纯费用部门。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泾渭分明,财务人员难以参与到企业日常的各项经济活动过程中去,只能被动的接受相应的结果。正是由于企业管理层管理会计意识的缺乏,所以很難向员工传达相关的理念,从而遏制了转型的需求。在这种环境下,财务人员转型的积极性很低,转型进展异常缓慢。

(二)管理会计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基本上都是基于财务会计制度建立的,而管理会计制度体系并不完善。一个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至少应包括以全面预算为主的预算管理、涵盖企业内部控制的企业风险管理以及企业成本管理与企业投融资管理。管理会计制度的缺失,使得财务管理体系难以健全有效。

(三)高层次会计人才的缺失

据统计,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从业人员已达4000万之多,且仍有扩大的趋势,但是我国高端财务人员却一直处于紧缺状态。我国中小企业占大多数,会计从业人员门槛较低,很多从业者只有基本的会计核算基础。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部门的认知偏差,使得企业财务部门配置相对简单,即一出纳一会计。配置的缺少,让会计人员陷于繁杂的基础工作,对会计转型无暇顾及,更难以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

(四)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缺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管理会计中对经营活动的预测与决策,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对于数据分析的要求较高。目前我国企业对于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参差不齐。有的企业还在手工记账,运用简单的Excel进行数据记录、核算,缺乏基本的会计核算系统;而有的企业已经在不同程度适应信息化工具管理企业各项工作。但是,又由于不同软件工具的架构、接口都存在巨大的差异,数据信息没有得到有效衔接,大量工作需要反复、重复处理,而部分数据又存在信息孤岛。造成了企业耗费了金钱、消耗了人力物力,管理效率却没有得到有效提升。这些都使得管理会计的转型变得异常艰难。

五、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策略

(一)转变企业领导层的管理观念

风云变幻的信息时代,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企业领导层应具有风险意识,提升管理理念,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了解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重视会计工作,而并非将企业财务工作认为是一种简单的记录与核算、申报纳税等基础工作,而应将企业财务工作重点从事后监督转向事前的分析、预测。

(二)完善组织架构,建立科学的财务体系

目前我国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基本上都是基于财务会计制度建立的,要实现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应建立适用于管理会计发展的财务体系,实现以管理会计为主导,财务会计为辅助财务制度体系。明确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各自职责分工,突出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上的优势。公司内部的组织架构也应适应这种有机模式,构建财务云,建立专业化、标准化、扁平化的财务管理中心,克服业务处理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及时调整并适应各种突发状况,最大化提高企业效益。

(三)提升会计价值,优化会计继续教育工作

会计人员“越老越吃香”趋势已悄然转变。会计人员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实现从财务会计向管理管理观念的转变,利用管理会计的管理特性,有效利用数据信息,推动、规范、企业经营管理,做好合理的决策支撑;提高会计人员管理意识和信息技术操作水平,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从提供基础的会计核算到提供高效的数据分析,充分利用大数据管理技术,提供业财多维度分析,360度管控经营数据;在此基础上实现业财数据的可视化呈现,进行管理会计信息的有效、准确沟通。

继续教育是会计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的学习,目前的会计继续教育还是以财务会计内容为主,为实现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在继续教育课程中更多的加入管理会计内容,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的管理会计理念。

(四)构建信息化系统体系,整合信息化工具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在财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企业管理发生从注重效果到注重效率的转变,简单的Excel数据分析已经很难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为实现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必不可少,使财务人员能够对业务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从而提供更加有参考价值的决策信息。为此需构建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基本框架:以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为基础,同时借助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预测预算、决策支持、经营管控、质量评测等操作处理,形成业财一体化数据网络,并最终向企业管理层提供管理会计报告,为企业有效开展管理活动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同时在信息化工具规范应用的基础上,实现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数据及时共享,有效管控企业的预算管理、成本管理、项目管理、进销存管理等活动。

而为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整合信息化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实现各种信息的标准化管理和无缝衔接,有利于企业流程的优化、方便相关人员快速掌握和准确操作、降低由于企业规模变化和软件升级带来的额外费用,更有利于大数据整合,高效进行全面数据分析和管控。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人工智能越来越普及的数字化时代,信息的庞乱纷杂使得单纯依靠财务会计已经很难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管理会计势必将站上更高的舞台。转型是刻不容缓的。未来应建立更加优越的管理会计体系,实现从企业管理层到会计从业者自上到下,由内而外的对管理会计整体认知的提升,实现观念的转变。会计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我,运用会计信息化系统对数据的认知以及可视化分析,树立大数据应用管理会计的意识,提高管理会计对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技能,及时抓住大数据的机遇,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效益,从容应对新时代的新挑战。

参考文献:

[1]高瑞.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2 (21):109-111.

[2]周娟丽.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2 (01):117-119.

[3]周茗茵.浅议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J].商讯,2022 (06):61-64.

[4]周婷.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研究[J].财会研究,2022 (12):172-174.

[5]许慧玲.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2 (01):196-198.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时代管理会计财务会计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人工智能时代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探讨
人工智能时代应对失业问题的策略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人工智能时代编辑工作核心算法初探
《人工智能时代》博弈不确定的未来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