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文
(大连财经学院创新创业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乡村振兴的全面落实,依赖于政策引领、资金投入、物质支持,并需要通过产业建设、就业促进等手段提供持续发展动力,然而这一切的实现都必须回归到“人才”这一主体。在乡村振兴中,人才是所有要素中最具带动性和能动性的一项,尤其是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如果能充分借助相关资源与政策帮助这类人才全面发挥自身效益,势必会快速实现乡村振兴,因此当前必须要在“双创”人才建设上投入力量。但从现实发展情况来看,农村地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开展还存在一定问题,如师资力量短缺、经费投入有限、培训中心较少,同时产业结构低端化显著,创业模式千篇一律,难以为人才培养提供广阔的实践空间和发展可能性,从而引起了大规模的农村人才转移现象,尤其是一些创新能力较强的青年群体,基本都流向城市谋发展。因此,如何保证农村人才的稳定性,甚至使一些流向城市的人才回流至农村,也是当前亟须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农村所有劳动力中,创新创业人才是最具创业动力和首创精神,且能将创新成果转化成创业成果的群体。他们能运用自身知识与技能,通过整合资源,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强化农村经济。因此,只有真正从根本上明确其基本特征,才能培育出更多“双创”人才,充分发挥出在“三农”领域引领带动的积极作用。
1.1.1 具备资源禀赋
资源禀赋是创新创业活动开展的重要条件,包含个体具备的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形式。前者是个体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基础知识、技能和经验;后者是个体在社会关系网中的资源潜力。对于农村“双创”人才而言,资源禀赋包含所掌握的基础知识;拥有的工作技能,如种养技术;善于学习农业产业经管手段、市场规律等知识;具备广阔的人际关系网和非农创业就业经验等[1]。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基本需求。
农村“双创”人才一般都要具备应用农业技术成果向非农领域发展,以此不断提升农业经济收益的想法;也要致力于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要具备企业家和科技创新人才两大特征;能从创新意识构建发展到创业项目开展,并将创新成果应用在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当中。因此,在性格层面往往要勇敢、执着、开放,具有强大的冒险与探索精神,责任心强,会主动争取进步等。
1.1.3 具备创业能力
“双创”人才要在农业产业活动中成功创业,还必须具备一定组织经营能力和学习能力。前者涉及信息搜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决策分析能力、谈判能力、风险承担能力等;后者涉及新知识学习能力、新观念接受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技术运用与转化能力等[2]。只有真正具备这些,才能充分应用农业发展技术、惠农政策等顺利开展各项创业活动。
1.2.1 自身背景
在自身因素中,个体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和家庭状况等都会影响到接受培育的积极性。其中如果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就业不稳;家庭人口较多、经济负担较重、培育费用较高,就会增大农村劳动力对自身人力资本投入的成本,再加上农业产业收入本身就比较低,因此,会直接影响到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从而阻碍个人“双创”能力提升。
1.2.2 区域条件
农村劳动力想创业或从事自主经营,就必须掌握一定现代农业知识与技能,熟练应用经营管理技巧,因此这时候接受培育的意愿就会十分强烈。当转移的创业或就业领域层次越高,越看重第二、第三产业,就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技能能力要求就会越高,这时候接受培育的意愿也会十分强烈。但目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主要是在餐饮、建筑等较为低层的领域之内,进入门槛不高,对文化程度、技术技能要求较低,因此便影响到了接受培育的意愿。
1.2.3 学习机会
医院信息中心确保时时维护和管理医院医保系统,保证医保电脑专机专用并有备机,由信息中心专职技术人员专人负责,及时排查系统故障,保障医院系统的正常运行。如遇社保局网络故障,尽快与其沟通,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安抚工作,网络恢复后及时办理相关业务。
当农村地区的培育机构越多,劳动力就会越积极接受培育。同时,有关部门对农村地区的培育投入力度越大,免费接受培育的项目和机构越多,农村劳动力接受培育的意愿就会越强烈。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农村地区的人才培育机会和扶持政策还比较少。
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原因在于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协同合作,相关企业或机构在合作研发时会重点筛选合作对象,这时传统农业人才一般会处于劣势。而“双创”型人才普遍拥有扎实的农业技术与农业知识,善于学习和沟通交流,能应用自身技术条件独立完成一些农业创新工作,也能在合作研发中推进多方共赢,因此,将会是农业科技创新创造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农村创新创业人才一般不会只在农业某个单一产业中进行创业,即便是在单一产业中创业,也不会只停留在农产品产量的追求层面,他们的选择会更具创新性,会在农业三产范围内基于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创业方向。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是实现产业化,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在第一产业中创业,现代化与规模化是基础条件,随着一产的进一步发展,二产、三产也会随之成长起来。比如在种植业中,要实现大规模生产就要耗费一定生产资源,这样从市场中采购化肥、农药等资源,就会带动农资产品销售;当农产品及农副产品要进入市场,就会推动新兴营销主体产生;随着消费者观念与消费水平的变动,有关技术持续发展,又会促进农产品加工领域发展[3]。
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是推动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而创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最大推动力之一,也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之一。创新创业型人才会基于农业创业达到财富积累目的,从而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原因在于创新创业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开展创业活动,相对于传统创业模式,创新创业累积的财富要远超传统创业,并且“双创”型人才可以通过外部引入,也可以内部培养,人才获取方式较为灵活。
创新创业型人才通过农业技术创新,推进当地产业发展,并在创业活动开展中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最终实现先富带动后富[4]。同时,人才创业之初即便不能提供满足社会需求的工作岗位,自身的农业产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依然能被众多农户学习模仿,从而在带动就业的同时,带动更多想要创新的农户实施自主创业,进而使更多农村家庭达到致富增收的目的。另外,当创新创业人才自身发展起来之后,也会面向民众广泛宣传农业技术、农业产业经营理念,从而影响当地农民,共同推进乡村振兴。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全面扩大社会就业岗位,实现富民之道的重大举措。坚持人才强农、科教兴农的创新创业之路,需要培养一大批可以满足当前乡村振兴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必须基于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全面统筹各项资源,多管齐下,以此实现农村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
3.1.1 确定人才培育方向
要实现农村“双创”人才培育,必须先明确具体的培育方向,即基于当下从事农业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差异化对待培育内容、培育方式和采取的基本原则(如表1 所示)。一是针对农业生产经营者。可以由当地政府聘请对应的农业技术工作者展开针对性培训,使其充分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从而逐渐成长为养殖大户、种粮大户等。二是针对农业关联从业者。这类人员主要是指围绕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所产生的农技能人、加工业主、商贸工作者、经纪人等,关系到乡村经济和市场需求的对接与联系,承担着打开农业产品销路的重大责任[5]。所以在培育时,要邀请专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充分掌握电商知识、网络操作技能等。三是针对乡村旅游从业者。这类人员主要涉及乡村旅游产品生产、乡村特色饮食、民宿和旅游向导、旅游运输等从业人员。在培育时,需重点加强旅游知识讲解,引导其学习旅游规章制度,强化旅游服务道德,以不断夯实现存旅游服务品质。
表1 农村“双创”人才培育方向
3.1.2 拓展人才培养途径
一是整合优质网络资源,开展线上农技培训。各地应充分应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热门社交平台建立农业生产经管难题解决的快捷服务通道,邀请一批专家学者、高校教授等建立一支高水平指导团队,针对农业产业发展问题展开个案指导。同时,借助互联网平台,如指挥农民云平台、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农村远程教育网等乡村振兴类网站,对于当下农村创业难点与痛点,设置和网络应用、市场营销、农村电商以及金融财务相关的网络课程,帮助更多农村人才学习更多新的农业产业经管知识,夯实创业基础[6]。二是基于农户劳作需求,开展线下田间指导。为更好地应对农业生产中常见的自然灾害与病虫害问题,各地还需建立专项工作小组、专家指导小组,前往田间地头展开技术指导,手把手教授田间管理方法和灾后抢救策略,提供更多具有实用性的农业产业资料,供农村人才更好地学习和利用。此外,各地政府还需从高校选出一些涉农硕博士生、双师型教师等建立专门的下乡农业技术服务小组,对家庭农场经营者、农业专业合作社等落实精准指导。
3.1.3 落实多方联合培育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实,还需由当地政府、农业企业、涉农高校以及行业机构等联合起来,通过多方发力,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多方优势互补,提升农民素质。对于高校,应基于自身课程资源建立农村“双创”人才孵化班,根据农村产业发展需求,输入农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创新能力过硬的双师型教师,并协同当地政府、农业企业等筛选出一批具有丰富农业产业建设经验的创业成功者、涉农经营者以及农创客等形成导师团,以建立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师资队伍[7]。此外,当地政府可以从创业起步的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农村种养大户和工商企业等选出一批培育对象,由导师团开展一对一讲解与指导,使更多农村人才可以将自身所学知识与技能应用在实际工作中。二是优化教育模式,提升人才发展活力。一方面,各地政府要进一步发挥自身组织、引领作用,协同农村企业、培训机构等提供符合当下创新创业需求的教育服务。另一方面,落实政企融合,引导农业企业和推广机构入驻农业园区或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基于科研项目、市场需求,针对农村人才实施种养技术、产业经营、品牌建设、产品营销等创业知识培训,提升人才技术服务能力。此外,还可以落实校企合作,通过整合高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等资源,培育出更多适应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的本土化人才,并要特别将农业企业引入涉农高校的教育教学规划建设中,使农村企业生产、经营等基本工作流程和技术可以融入高等教育,强化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三是明确育人重点。一方面,主要落实人才网络创业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强化。如针对当下比较火热的“短视频+”农产品、直播带货等形式落实营销培训,真正将网络资源作为新时代农村创新创业的主要途径。另一方面,定期组织返乡创业人员、农业企业经营者等在全国各地进行示范基地调研,从中学习先进的乡村建设经验和现代农业发展技能,以带动本土农业发展。
3.2.1 优化农村金融服务
一是优化金融服务水准。精简金融业务办理流程,提升办事效率,尤其针对农村创业事务,建立专门的服务窗口,以便提供高效的创业贷款、税收等服务。同时,优化追踪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创业者遇到的各项融资问题,以使创业项目可以迅速建设、发展。为促进有关政策落实,还需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掌握“双创”人才的具体需求,以此进行金融服务调整。二是加强金融机构相互合作。引导金融机构为农村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小额贷款、小额保险、农机具抵押贷款等相关业务,围绕信贷与保险、信贷与担保建立风险分担体系,通过最低成本盘活农村资产,推出利率最低、放款最快、手续最简洁的信贷模式[8]。三是全面普及金融知识。有关部门需与当地金融机构、高校等主体加强合作,开展金融讲座,为所有创新创业者提供金融知识培训服务,全面解读各项惠农金融政策。日常也可以借助抖音、微博、微信等平台,开展线上金融知识科普,帮助众多人才夯实金融知识基础。
3.2.2 优化农村公共服务
一是进一步优化农村服务资源,基于当地人社部服务网络,切实提升人才住房、就医、子女教育、亲属随迁等服务水平,给人才参与乡村建设免除后顾之忧。二是帮助创新创业人员加强本区资源整合,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引导其挖掘资源要素,实现农村资源合理应用;另一方面要支持创业者积极开展休闲旅游、民俗文化体验、家庭农场、生态康养等新兴产业,帮助其加强品牌特色建设,建立良好形象。三是推进农业设施、物流设施、交通设施等公共设施建设,尤其要健全物流系统,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和综合配送服务网络,以此全面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2.3 构建农业众创空间
相较于城市,农村产业发展整体呈现出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滞后、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为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还需及时盘活信息、人才、技术、金融等相关创业要素和创新资源,构建起围绕线下创业孵化基地和线上电商网络销售的开放式“双创”服务平台,以推进农村“双创”人才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一是根据各地实际状况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众创空间。具体可以由基层政府引领,根据当地特色产业建设以种养业、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为核心的众创环境。如果农村与城市临近,还可以专门发展有机农业、休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等创业园区,以给农村创业者提供丰富的创业资源。二是兼顾人才教育和人才引进。针对农村“双创”人才短缺的问题,有关部门还需特别引入涉农高校、科研机构等高素质人才,邀请“三农”发展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技术工作者、创业成功者等共同参与到人才培训中。针对返乡大学生和农民工、职业农民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可以由政府带头加强农业知识、创新创业技能培训。三是构建创业孵化基地,搭建网络服务平台。相关企业应充分应用众创空间资源,构建种养实践基地、创业培训基地等孵化场所,给所有农村创新创业者提供成本更为低廉的办公区。同时,与科研机构、涉农高校加强合作,定期开展创新创业培训会、讲座等,以不断提升人才“双创”能力。还可以应用网络服务平台实施在线培训、宣传科普、成果推介等,以使创新创业者能获取更多资源内容。
在乡村振兴落实中,人才的培育对于农业产业技术开发、技术应用、经营体系构建和产业创新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想实现乡村经济增长,必须先从解决人才培养问题层面着手,加大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力度。然而,“双创”型人才培养是一项十分重大且急切的系统性工程,需要由政府引领,多部门协同,培育机构落实,全社会共同参与,所以在人才建设中,还需从内部人才建设体系和外部建设环境优化两大层面着手。一方面,明确基本的培育方向,掌握培育内容、原则和途径,基于线上线下两大培育途径,拉动多主体参与合作。另一方面,优化人才培育环境,要特别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和公共服务,建设农村众创空间,为人才创业提供便捷的服务氛围和资源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