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一个叫“冰鉴”的降温神器。《周礼·天官·凌人》中记载,“祭祀共(供)冰鉴。”1978年,曾出土两件战国曾侯乙楚墓鉴缶,青铜制造,分里外两层,外层放冰,内层用来冰镇瓜果酒水。不仅如此,冰鉴的盖子上还有若干小孔,寒气从空中持续不断地冒出来,能够帮助整个房间降温。
隨着现代科技发展,无人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了。殊不知,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无人机的雏形了。据《墨子·鲁问》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公输子就是鲁班,鲁班用竹木做了一只木鹊,能在天上飞3天不落下来,鲁班非常得意,向墨子炫耀。墨子不仅没有夸奖他,反而认为这个东西对人们的生活没有帮助。后来墨子做出了一个大型的飞行器,叫木鸢,可以带人飞行,在守城和侦察中都可以使用。可惜的是,木鹊、木鸢是怎么飞起来的,动力是什么,成了几千年的不解之谜。
建国改制、大搞土地改革、建设“国企”、推行“廉租房”的王莽,一直都是穿越迷心中公认的“穿越者”。1992年,在扬州市北发掘出来的一枚青铜质地测量工具,再次让无数人相信了他的“穿越者”身份。卡尺为青铜质地,与现代的游标卡尺的原理如出一辙,官方命名“青铜卡尺”。但由于在晚清的一些著录上,记录了王莽制造卡尺的事件,而且文物发掘地也在两汉诸侯王、贵族墓群的丛葬区域所在,经鉴定属于王莽时期生产,所以公认它就是传说中的“王莽卡尺”。在这件卡尺出土前,世界上公认最早的游标卡尺是1631年由法国数学家维尼尔·皮尔发明,而王莽的生卒年为公元前45年—23年,将卡尺的发明史直接提前了1600年!
顾名思义,记里鼓车就是“用击鼓的形式记录行驶里程的车”。最早记载来自东汉末年刘歆著《西京杂记》,东汉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张衡也曾制造过记里鼓车。据晋惠帝太傅崔豹撰《古今注》中描述:“大章车,所以识道里也,起于西京,亦曰记里车。车上为二层,皆有木人,行一里,下层击鼓;行十里,上层击镯……”这时的记里鼓车分两层,分别站着木人,车向前走一里,下层的木人敲鼓;车向前走十里,上层的木人击镯。可惜的是,到了元朝时期,记里鼓车的制造技术彻底失传,目前博物馆的实物是在1936年,由北平研究院研究员王振铎根据古籍记载复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