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泠,陈明英
脑卒中是指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所致脑组织损伤,属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发病后期主要表现为痉挛性偏瘫,常见肢体痉挛、肢体运动障碍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因此如何更加有效治疗痉挛性偏瘫已成为临床康复医学研究重点[1]。西医以功能锻炼为主,尚无特效药物。脑卒中在中医学中归属“痉证”“筋病”等范畴,中医药、中医针灸治疗均可取得显著疗效,但中医药配合针灸治疗脑卒中报道鲜有[2-3]。本研究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及对肢体痉挛状态、运动功能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8月泉州市泉港区中医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0)与参照组(n=30)。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参照组与研究组临床资料比较 [例
1.2 病例选取标准
1.2.1 纳入标准:(1)西医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4]相关诊断标准,临床分期为恢复期,有一侧肢体痉挛性偏瘫,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表现,并结合CT及MRI确诊。(2)中医符合第3版《中医内科学》[5]中“中风”相关诊断标准,辨证为气虚血瘀证,主症: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手足挛急,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次症:气短乏力,心悸自汗,面色淡白;舌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凡具备上述主症2项以上或1项主症+2项以上次症,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气虚血瘀证。(3)年龄40~78岁,首次发病,病程超过半个月。(4)近1个月内未接受任何肌松药物治疗。(5)意识清晰,生命体征稳定。
1.2.2 排除标准:非脑卒中所致痉挛性偏瘫患者;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合并严重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患者;对研究相关药物过敏或存在针刺禁忌证者;严重精神疾病和交流障碍不能配合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2组均接受稳定斑块,改善脑功能、脑代谢,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以及抗痉挛体位摆放、患侧肢体及关节被动活动、上下肢肌力训练、坐立位转换、坐立平衡、吞咽及步行等康复训练,每次30 min,每天1次。
参照组实施温针灸治疗,取穴:上肢取肩髃、臂臑、尺泽、曲池、手三里、内关、合谷;下肢取伏兔、环跳、殷门、风市、梁丘、血海、阳陵泉、丘墟、太冲。方法:取不锈钢针缓慢捻转进针刺入穴内,深入0.5~2.5寸,得气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捻转毫针,持续3 min,采用15~20 mm艾柱缠绕针柄尾端,点燃以温针,保持燃端向下,并在患者皮肤上铺设阻燃物,每穴灸30 min,每天1次。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组方:黄芪40 g,当归9 g,桑枝9 g,牛膝12 g,杜仲9 g,姜黄6 g,郁金9 g,僵蚕6 g,远志6 g,石菖蒲6 g,禹白附6 g,赤芍9 g,桃仁6 g,地龙9 g,红花6 g,川芎9 g。随症加减:口舌歪斜甚加全蝎5 g;肢体疼痛甚加鸡血藤12 g。水煎取汁400 ml,每天1剂,分早晚2次服用。2组疗程均为3个月。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肢体痉挛状态:治疗前后采用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6]评估,分值0~4分,分值越高则肢体痉挛状态越严重。(2)肢体运动功能:治疗前后以Fugl-Meyer(FMA)评分法[7]评估2组上、下肢肢体运动功能,总分100分,上肢66分,下肢34分,分值越高表示肢体运动功能越好。(3)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治疗前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DS)[8]、改良Barthel指数(MBI)[9]评定,NDS量表包括35个条目,各条目以Likert 5级评分法,以0~4分计,总分值140分,分值越高则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MBI评分包括10项内容,总分100分,分值越高则日常生活能力越强。(4)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备2份,采用血液黏度计(天津市唐宇医疗器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型号:LB-2A)检测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取另一血液样本离心处理获得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1.5 疗效判定标准[10]显效:肢体痉挛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正常;有效:肢体痉挛状态和运动功能均有所改善;无效:治疗结果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1 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参照组的73.33%(χ2=4.320,P=0.038),见表2。
表2 参照组与研究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Ashworth评分与FMA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上、下肢Ashworth评分与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上、下肢Ashworth评分低于治疗前,上、下肢FMA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参照组(P均<0.01),见表3。
表3 参照组与研究组治疗前后上、下肢Ashworth评分与FMA评分比较分)
2.3 NDS评分、MBI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NDS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NDS评分低于治疗前,MBI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参照组(P均<0.01),见表4。
表4 参照组与研究组治疗前后NDS评分、MBI评分比较分)
2.4 血液流变学及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前,2组血浆黏度与纤维蛋白原、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血浆黏度与纤维蛋白原、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1),见表5。
表5 参照组与研究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特点,多数患者易出现脑实质或脑室出血而引起大脑组织坏死,虽经临床治疗转危为安,但≥80%患者仍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偏瘫,影响其后续康复治疗和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属“痉证”“筋病”等范畴,多因患者年老体虚,元气不足或内伤积损,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或劳逸失调等因素引起阴阳失衡,气虚不能鼓动血脉,气血逆乱,上犯于脑,瘀阻脑络,血不循经或血行阻滞,脑失所养而发病,病位在脑,病机在于气虚血瘀、脉络痹阻,因此治疗应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为原则。本研究所用补阳还五汤最早出自《医林改错》,有补气活血、祛血瘀的作用,方中以黄芪为君药,有补益元气、活血通络之功效;以当归为臣药,有活血补血、通络祛瘀作用;佐以赤芍、川芎、红花、桃仁助臣药活血祛瘀;僵蚕、禹白附息风止痉,祛风止痛;郁金、远志、石菖蒲活血行气,解郁安神;姜黄、桑枝通经活络,引药上行;杜仲、牛膝补肝益肾,引药下行;地龙通经活络,周行全身;全方配伍,有益气活血、通络化瘀之功效。同时,在口服中药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辅助治疗,针刺上肢肩髃穴祛风通络、疏经活络、通利关节;针刺臂臑穴通经络,适用于治疗上肢疼痛、麻木、活动不利;针刺尺泽穴通络止痛、调理肠腑;曲池清热解表、疏经通络、消肿止痛;针刺手三里穴疏通经络、消肿止痛;内关理气止痛;针刺合谷穴通经活络、镇静止痛。上肢诸穴合用可用于治疗上肢舒展不利、疼痛。针刺下肢伏兔穴疏筋活络,可用于治疗腰腿痛、下肢痿痹诸证;针刺环跳穴疏通经络、活血止痛;针刺殷门穴通调气血、舒筋利节;针刺风市穴祛风通络;针刺梁丘穴通经活络,理气止痛,可用于治疗下肢不遂;针刺血海穴养血祛风,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针刺阳陵泉穴疏肝利胆,舒筋镇痉;针刺丘墟穴通经脉、利关节、舒筋活络;针刺太冲穴调理气血、平肝熄风。各穴搭配,活血益气、舒筋通络、逐瘀解痉。同时温针灸结合针灸与艾灸优势,将针体热力导入穴位而发挥行气活血、温经通脉、缓解疼痛之功效,可明显减轻脑部损伤,缓解痉挛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治疗3个月后,2组上、下肢Ashworth评分及N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2组上、下肢FMA评分及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提示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肢体痉挛状态,促进其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恢复。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总皂苷可明显减轻心肌缺血损伤,黄芪煎剂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另黄芪还有抗菌、抗病毒,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增强及调节机体免疫作用[11]。当归能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改善微循环,还能增强机体免疫[12]。川芎含有川芎嗪、阿魏酸等有效成分,川芎嗪能扩张脑血管,改善微循环,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阿魏酸能持久降压,还能对动物中枢神经发挥镇静作用[13]。因脑卒中患者的发病与颈动脉内粥样硬化病变有关,而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会导致患者颈动脉血流减缓,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增高,导致患者脑组织血供不足[14-15]。此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易出现全身炎性反应,机体炎性因子水平的高低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TNF-α、IL-6作为判断机体炎性反应程度的常用指标,其水平越高提示机体炎性反应程度越重[16]。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血浆黏度与纤维蛋白原、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提示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有利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减轻机体炎性反应。
综上所述,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肢体痉挛状态,提升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