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娴
教材分析:整节课选取苏教版小学体育(水平一一年级)中跑与游戏单元的各种姿势的起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背向、蹲、站等不同姿势的起跑,训练学生快速反应和快速奔跑能力外,更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站立式起跑姿势和蹲踞式起跑姿势是最快的起跑姿势。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模仿能力强。其集中注意力时间在20~30分钟之间,比起概念性地讲述更接受图形并茂的授课方式,自控能力不强,逻辑思维不发达。结合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敢于展现。利用图片展示、师生互动、语言激励、游戏比赛等方式,不断吸引、刺激学生的注意力,发展学生起跑的反应能力,了解站立式起跑和蹲踞式起跑是最快的起跑姿势。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布置了四个小任务,和学生一起逐一解决,从而找到最快的起跑姿势。
在教学设计中,我设计出“超级模仿秀”的小游戏,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的尝试不同的姿势。在此游戲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作,听哨音进行起跑练习。在实际过程中,跪着的、蹲着的、“金鸡独立”的、比爱心的、奥特曼的,“大鹏展翅”的……
作为老师,应该给孩子时间“胡思乱想”。一百种动作,等着孩子们去想象;一百种姿势,等着孩子们去创造。体育课,应该让孩子成为课堂上的“主人”。教师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发现,去成长,而我需要做的更多的是陪伴、鼓励和引导。学生在无拘无束、充满想象的氛围中参与体育活动,学习氛围极好。课堂中,每一个孩子都敢于想象、勇于创造,善于表现。
在教学设计中,我以四人一学习小组为单位,听哨音,向前跑5米。在练习过程中,想一想上下肢如何配合启动快?在每人练习三次后,我给学习小组一定的时间进行讨论,并请四人学习小组代表谈谈,你们组跑的快的秘诀是什么?学生共总结出以下四点:(1)身体前倾,前后摆臂;(2)步伐大、频率快;(3)跑成直线;(4)反应快,启动快。
因为我是跑班上课,对于陌生的班级、陌生的同学们,我并不是很了解他们之前的学习情况。部分班级,我在学习小组讨论前,给一些班级做出一些正、误示范。身体前倾跑与仰着跑、慢慢跑与快快跑、小步子跑与大步子跑、歪歪扭扭地跑和直线跑、听到哨音慢慢启动与一听到哨音马上起跑,给学生一些选择题,让学生们比较、体验,找到跑得快的秘诀。
在学生总结出的四点,我再次抛出问题“怎样才能‘反应快,启动快’呢?”我让学生选择他/她认为最快的姿势进行起跑,听哨音,向前跑5米。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索,去体验,去实践,并在游戏中充分展现出来。学生们不仅体验学习了动作,更是通过比较、选择,积极参与了各种姿势的尝试,最终发现站立式起跑和蹲踞式起跑的姿势起跑最快。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我带领学生学习站立式起跑动作要领。
在“反应快,启动快”的这点里,原先我是设计的30米快速跑,一次试课后,发现这个设计运动量大且学生都关注谁最先到达终点而忽略反应能力。第一次调整时,我在离起跑线5米处贴了一根其他颜色的线(因为学校场地为绿色,且有白色的羽毛球边线、标志贴又为黄线,所以我贴的是红色。以下简称“红线”),告知孩子最先到达红线获胜,但学生依旧不太关注,学习效果不好。在第三次试上时,我直接将红线设置为终点线。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习效果良好。
学习完站立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后,组织学生完成身体素质趣味练“迎面接力赛”。安排此环节的目的是针对学生心理、采用游戏形式、巩固技术动作,检验教学成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力学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