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师生成长共同体促进新财经人才培养

2023-10-31 10:33:47秦菊香陈玉玲张保珍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17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共同体应用型

秦菊香,陈玉玲,张保珍

(河北金融学院,河北保定 071051)

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进,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重塑财经领域的内涵和外延,社会对财经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河北金融学院作为河北省第二批应用型转型试点高校,为解决该校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及能力水平不能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的矛盾,确立了“以师生发展为中心,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的育人理念,旨在进一步践行“思政+专业+科技”的新财经人才培养。

1 文献综述

在师生共同成长的必要性方面,郝云亮(2020)认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教学生态的内部重塑,有必要设计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框架[1];胥徍慧等(2022)提出“师生共同成长课堂”是教育信息化改革道路的必由之路[2];刘小杏和杨国藏(2022)认为教师需要注重更新知识储备和学习新兴技术,重塑教学模式和做好教学设计[3];贺颖清(2021)认为高校教学模式需要从单向知识传授向师生互生共学转变[4]。

在师生成长共同体的内涵方面,余华等(2021)提出师生共同体由教师和学生构成,促进彼此学习发展,应突出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性[5];南锐等(2022)认为学校、教师、学生分别是积极保障者、教学实践者、学习提升者[6];刘畅等(2021)从生-生共同体、师-师共同体、师生网状共同体三个层面阐述了师生学习共同体的低高阶层次[7];杨丽丽(2018)认为师生共同体的功能在于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性、学习与研究的纽带性、探寻真理的动力性、师生联结的有机性[8]。

在师生成长共同体的建设思路方面,陆根书和胡文静(2022)认为高校师生关系容易被忽视,亟须加强研究探索[9];冯永刚和王汝菁(2022)认为师生关系需要从个体式的自主自觉向共同体式对话共享转变[10];王静和李俊秀(2017)提出建立教学、科研和文化共同融合的完整育人平台[11];刘梦婷(2023)实践了师生共同理念在口译人才团队培养中的探索[12];计龙龙和李丽娟(2022)提出构建涵盖政府、行业、企业和高校的多元主体体系[13];杨兆廷和李苗苗(2021)认为师生需发挥协同效应,营造良好“双创”环境[14]。

综上,关于师生共同成长的必要性、师生成长共同体的内涵、师生共同体的建设思路等方面,研究成果较多。但是基于财经高校应用转型发展的背景,关于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师生成长共同体的建设路径,研究成果较少,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 新财经人才培养战略下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的必要性

新财经是经济、科技、教育的融合,呈现出鲜明的交叉融合化特征,要求构建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河北金融学院作为具有鲜明金融特色的地方应用型财经高校,确定了“思政+专业+科技”新财经人才培养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应用型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

师生成长共同体是涵盖教学改革创新、师生发展创新、协同育人创新的师生共同培养体系,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和共同成长。河北金融学院结合当前学校教师队伍中存在知识结构及能力水平不能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的矛盾,提出“以师生发展为中心,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的育人理念,旨在进一步践行“思政+专业+科技”的新财经人才培养战略。

经济学专业作为河北金融学院的优势特色专业,坚持地方性服务面向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经济+金融”“经济+产业”“经济+数据”复合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但经济学专业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以教材为中心和以教室为中心的问题,导致教学实践与教学目标分离、学生学习与应用分离,学生参与程度较低,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无法实现教、学、研的有机结合。需要重塑师生关系,解决教学模式单一和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弱化的问题,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应用能力,打通“经济形势—教师讲授—学生学习—师生共用”的人才培养链条,培养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3 新财经人才培养战略下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的探索与实践

为确保师生共同成长理念的有效实施,学校为师生共同成长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形成师生共同成长的良好教育氛围。经济学专业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思政+专业+科技”为驱动,实施了共同体育人工程,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体内容如下:

3.1 设计创新共同体项目

师生成长共同体理念是学校发展的引领方向,课堂教学需要注重强化课程设计、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借力现代科学技术,系统性推进教学理念、育人模式、技术方法等方面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激发学生动力。课程创新共同体中的课程设计内容如下:

在课程设计方面,经济学专业以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经济数据分析综合实训六门课程作为校级课程设计改革项目。课程组在研究课程内容、课程内在逻辑的基础上,确定课程定位、课程目标、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的整体方案,再进一步确定每一讲的章节定位、教学目标、知识点分层、教学设计,力求揭示课程内容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和机制。每门课程建有课程设计方案、课程设计手册、课程案例库、课程习题库、知识点视频资源等。

3.2 师生科研共同体项目

根据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建立学术共同体的教学形式,确保教师和学生科研水平的同步提升。首先,深入挖掘专业师资的学科背景和研究方向,结合专业定位,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科研活动,确定研究方向和领域,并形成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其次,吸纳学生骨干加入教师科研队伍,通过学生助研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科研课题、科研论文、调研报告等内容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最后,通过案例教学、师生研学、专题研讨等形式,将前沿的科研理论和研究方法融入课堂教学,从而实现教师和学生科研的深度交叉融合,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

3.3 师生学习共同体项目

师生学习共同体由1~3 名教师和10~15 名学生自由结为小组,并就某一学习主题自主学习。学生成员的遴选比较灵活,有学习兴趣的学生皆可报名。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学生能够及时反馈问题,教师可以分享学习经验和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及时解决学生困惑。经济学专业建有“《资本论》读书组”“基于Stata 软件的经济数据分析实训”“京津冀区域经济研究”三个师生学习共同体,学习内容涉及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经典著作研读、经济数据分析等领域。

通过师生共同体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现状,能够掌握先进的学习工具及方法,形成一定的经济分析和逻辑思辨能力,并能够实现研学内容向学科竞赛项目、创新创业项目的转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了教师的综合教学经验,有效推动了教学相长,为培养“思政+专业+科技”复合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新思路。

3.4 产教融合共同体项目

产教融合的实质是高校和企业为各自发展需要形成利益共同体的过程,其作用是促进企业从高校获得人才红利,加强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实现学校专业与社会产业的精准对接,确保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当前专业师资队伍中存在的“双师双能型”教师缺乏、教师应用型研究能力偏弱的问题,经济学专业教研组一方面安排了专业教师赴政府和企业挂职锻炼,及时把新知识补充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另一方面加大了对具有行业工作背景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以丰富专业教师的行业实践经验。另外,依托“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或大学生“双创”训练营等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业活力,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良性循环。

3.5 智慧教室共同体项目

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改革,不仅依赖于教师对先进教学理念的学习,还依赖于硬件教学设施所提供的沉浸式学习体验。首先,依托智慧教室的智能信息环境,打造高标准的一流课程,并实施一流课程的创新示范。其次,依托小班教室的环境,在小班化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优化教学资源。最后,依托教室的桌椅灵活性,由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决定课堂布局形式,改变传统课堂授课模式。该共同体模式给教师带来了更多更直接的沉浸式教育教学改革体验,也促进了教师对新技术、新教法的实践应用。

4 结语

面对时代发展和技术变革对高校教师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新要求,师生成长共同体理念能够有效缓解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矛盾,促进教学相长和师生共同成长。但师生成长共同体的最终实现还需要多部门的配合,需增强教学管理人员的育人意识,提高管理服务人员的育人水平,促进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高效性。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共同体应用型
爱的共同体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环境(2021年9期)2021-10-14 07:51:14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1:36
共同体的战斗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少儿美术(2019年1期)2019-12-14 08:01:34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中小学电教(2016年3期)2016-03-01 03:40:53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