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蒸
摘 要:《莲花谣》是由王建民先生于1995年创作的一首现代筝曲,此曲定弦为非五声音阶的人工调式,结构完整,旋律淡雅流畅,表现力丰富。筝曲以“莲花”之景表述高尚之情,以“虚实相生”的意境生动描绘了莲花的灵动与高洁,以古筝独特的音色与技法描绘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暗喻“君子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高尚形象。
关键词:《莲花谣》;音乐分析;意境
一、筝曲《莲花谣》创作背景简介
(一)作曲家简介
王建民,江苏无锡人,是我国著名的民族音乐作曲家,他涉猎广泛,谱写了各类题材的音乐作品,尤其在民族器乐创作领域颇有建树。他始终致力于传统民间乐器的探索与作品创作,代表曲目有古筝作品《幻想曲》《莲花谣》《西域随想》等。他旨在提升民族器乐创作的专业化水平,并始终坚守“中西合璧”“雅俗共赏”的创作理念。因此,他创作的古筝作品如《戏韵》《长相思》《莲花谣》等,都将民间音乐元素作为创作素材,并与一切可用的现代作曲技法相融合,使作品做到雅俗共赏。
显然,要平衡民族性与创新性是十分不容易的,但王建民先生勇于创新,追求可听性与创新性两者之间的平衡,为民族音乐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将“君子求同存异,美美与共”这一观点贯彻民族器乐作品创作的始终,强调民族与个性并存,既不一味融合,也不一味孤立。从王建民先生的创作中,我们能深刻感受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追求,他以东方人特有的韵味和意境,去创作、描绘作品,为古筝艺术的创新性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作品概况
《莲花谣》是王建民先生于1995年末创作的一首现代筝曲,其曲调来源于江南绍兴的一种名叫“莲花落”的曲艺。作曲家吸收民间音乐元素作为创作素材,生动刻画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形象,莲花的灵动之感跃然于筝上。就感官上而言,这首乐曲的氛围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生动描绘了莲花的君子之风与灵动之韵。就技术而言,该乐曲着重融合现代作曲技术,如人工定弦的运用、不规整节奏节拍的律动以及多段体的曲式结构等,使作品得以在更高层次的技术上体现我国莲花的传统韵味,也得以从不同的角度刻画艺术形象。正因如此,《莲花谣》自创作以来经久不衰,常常是各大高校及专业赛事的指定曲目。
二、筝曲《莲花谣》音乐分析
(一)筝曲《莲花谣》曲式结构分析
《莲花谣》全曲共有五个部分:引子、慢板、小快板、广板以及尾声,以多段体形式变化展开。曲式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引子部分始于空灵的泛音,该段主要由单音组成,演奏力度由弱至强,节奏自由变化,一步步推动音乐的发展,层层递进,仿佛莲花从含苞待放到渐渐悠然绽放。慢板部分可细分为三小部分,每一段落都在前一段的音乐语言上进一步发展,旋律愈发灵动感人,仿佛莲花缓缓绽放,那花瓣含羞且温柔。随后过渡至小快板部分,小快板部分的旋律感以及节奏感明显加强,其中鲜活的律动与慢板部分形成强烈对比。广板部分依然沿用了前段的旋律素材,但又于细节处精心雕琢,给予听者一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朦胧感。最后的尾声与引子相呼应,同样由简洁纯净的泛音构成,仿佛故事的最开始,从发芽、含苞到盛放、枯萎,而后往返更迭,从未停歇,是“人间当如此”的激情欢喜,也是“应作如是观”的淡然宁静。
(二)筝曲《莲花谣》音乐要素分析
钱仁康和钱亦在《音乐作品分析教程》一书中曾提出:“音乐包括旋律线、节拍、节奏、和声、复调、速度、力度、音区、音色、织体等多种表现要素,各种要素互相配合,构成了一个新的体系,即音乐语言。”作曲家在《莲花谣》的创作中,灵活地运用多种音乐语言,明显丰富了作品的层次,拓宽了筝曲的表现技法,增强了音乐形象的可塑性。其中,节奏与速度、节拍与力度的鲜明对比独具特色,因此,笔者将重点分析这两个音乐要素的运用。
1.跨小节六连音节奏结合弹性流动的速度
谱例1
如谱例1所示,慢板部分从第一部分的左右手单音交替,至第二部分的旋律声部转换,伴奏声部转为灵动飘逸的六连音,旋律则由左手在中音区呈现,为了丰富左手单音演奏的音效,因此要结合弹性变化的速度进行展示。该部分虽速度适中、节奏自由,但结合六连音在旋律空白处的补充,又显得不急不躁、不紧不慢,仿佛莲花悠然走过暴风雨,逆光而来,镀上了光辉,细细一看,这像是宁静致远的翩翩君子。
该段落以左手的单音声部为主题旋律,辅以右手声部不规则的六连音音型,这种跨小节的不规则对应性,产生了和声色彩的碰撞。在这种衬托性节奏的影响下,该段速度可作张弛处理,正是这种保持着分寸感的节奏,给予听者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惊喜。
2.混合節拍的交错结合忽明忽暗的力度
谱例2
如谱例2所示,小快板部分的旋律感以及节奏感明显加强,其中鲜活的律动与慢板部分形成强烈对比,似乎在自豪地炫耀初开莲花何等鲜艳动人,又似乎在明显加快的节奏中暗含几丝紧迫感。该部分以自由的刮奏收尾,弱如雨前宁静、小雨淅沥,强如狂风大作、大雨滂沱,仿佛莲花遭遇恶劣天气时,温柔纤弱无法反抗,但又强大坚韧敢于直面,该部分生动地描绘了莲花温柔且强大的形象。
该段落中5/4拍和3/4拍、3/4和2/4混合交错,既打破了传统四平八稳的律动,又在此基础上与相对应的力度进一步融合,节奏的规律性转换与力度的强弱对比完美配合起来,使乐曲的情感表达层层递进,增添了许多趣味性、动力性与色彩性。
三、筝曲《莲花谣》意境塑造
(一)虚实相生的意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境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意境这一概念可横跨中国的音乐、美术、诗歌等各大艺术种类,刘承华在《中国音乐的神韵》一书中提出“在西方哲学中,世界被理解为物质,是实有的,而中国哲学则认为世界是虚实统一的”。因此,在中国音乐中,虚与实的运用体现得淋漓尽致,“留白”是体现中国音乐神韵的一个重要手段,中国音乐的独特美也大抵在此。音乐中的虚与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音量的幽微与明亮;二是音色的空漠与刚劲;三是演奏旋律的舒缓与酣畅。它们的共同目的是塑造出虚静邈远又明亮刚劲的意境。
1.音量的幽微与明亮
《莲花谣》起始处泛音的幽微飘忽,到旋律显现处的明亮饱满,形成了音乐强弱上的对比,造成乐曲意境的虚实之感,同样也由此表现出莲花的内在品格,那是“莲,花之君子者也”的雅致宁静。初听乐曲的泛音段,只觉温柔微弱、空灵缥缈,而后旋律引出,又给听众新的听觉体验,音色明亮,余韵悠长,细腻而又简洁,文静而又典雅。
2.音色的空漠与刚劲
中国乐器中有许多乐器的音色都是中空的,比如古筝,它的音色坚实而又有空漠之感,声音似乎从腹腔中共振而出。有时浑圆饱满,有时又有很鲜明的空灵之感,极易营造出空阔宁静的空间意境。而《莲花谣》的作曲家也巧用了音色上的虚实对比,从而塑造出实中含虚、由实到虚的意境。
3.演奏的舒缓与酣畅
演奏时的舒缓从容与酣畅淋漓的感觉也进一步塑造出了虚实相融的意境,演奏音色自由多变,时而疏而有空、密而渐响,时而断而复续、响而渐希,既能描绘出音乐的缥缈微茫,又能形成余音绕梁的旋律感,似乎若有所失。这种虚实相生的演奏表现,塑造出了极具魅力的空洞、缥缈的意境。
(二)气韵交融的意境
“气韵,生动是也”,指作品所刻画的形象具有生动的气度,显得富有生命力。“气,主要表现为阳刚之美,韵则表现为阴柔之美。气是直而豪、实而动,韵则曲而婉、虚而静。‘气韵交融即气流转于韵,韵又转而生气。”因此,艺术创作有气韵行于间的天地自然之气,《莲花谣》的动人经典之处便在于此,它既有抑扬顿挫的韵,又有浑圆顺畅的气,音乐的转折过渡处,既微妙动人,又舒缓灵动,这也正是中国音乐独特神韵的缩影。
在演奏中,要使气与韵的交融得以完美体现,就要做到灵活运用呼吸。气是宇宙万物的生命,是一切艺术的本体,而韵则是气的一种运动状态,是艺术美和艺术魅力的直接展现。演奏只有气足还不够,还须善于控制气。演奏的呼吸方式大致分为四种:慢吸慢呼、慢吸快呼、快吸慢呼、快吸快呼。在不同的乐句或乐段中气口灵活结合恰当的呼吸方式才能转气生韵,控制自己的气予以强弱、轻重、起伏、顿挫等节律性变化,使直且壮的气转化为抑扬顿挫的韵,在运转游行间自然形成其律动与节奏。
四、结 语
古筝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筝的形制、风格、音色等都发生了变化。显然,在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下,筝这种传统乐器必然需要传承,而传承又必然需要创新。自东周时期的“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再到汉末时期的“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又至唐时的“莫听西秦奏,筝筝有剩哀”。在传承的岁月里总有独属于某个时期的灵动。因此,今人也当在传承经典的过程中不忘创新,做到承前启后。幸运的是,有不少音乐家为此付出努力并取得成就,如本首作品《莲花谣》筝曲流畅、灵活又华丽,似乎可从中窥见唐时音乐的繁复色彩,同时强烈的抒情效果与巨大的感染力,又似乎让人切身感受到古诗中音乐的共鸣感慨,虽已不似当年景,仍有人传、有人承。作曲家王建民能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得以融会贯通,结合西方的特色创作技巧如人工定弦、和声织体、复合节奏等,以独具特色的灵感编织出浪漫的乐曲。
(福建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刘静.筝曲《莲花谣》中的情感表达[J].艺海,2016(10):52-54.
[2] 闫妍.筝曲《莲花谣》及其演奏论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5):159-160,163.
[3] 胡婷婷.“清”莲“雅”谣:探古筝曲《莲花谣》之演奏美学[J].戏剧之家,2016(10):101-104.
[4] 王建民.源于民間 根系传统:《第二二胡狂想曲》创作札记[J].人民音乐,2003(9):2-5,63.
[5] 王安潮.现代语境下的筝曲音韵构造:王建民古筝音乐创作的技术与理念述评[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5(2):82-88,161.
[6] 孙怡.王建民的古筝作品研究[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