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魂 精神的根

2023-10-30 08:46王淦生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3年6期
关键词:国潮中华文化精神

王淦生

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与“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养育了一代代优秀儿女,中华儿女让中华文化变得更加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更是在民族文化中注入新的元素,让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让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更加满怀自信。每一个中国人必须牢记:中华文化是我们精神的源泉,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立足于中华文化的坚实根基,才能保证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健康发展与繁荣昌盛。“文化传承与理解”作为语文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一直备受高考作文命题者的青睐和重视。

“文化自信”是近年来高考试卷作文题中的高频主题或话题。2022年全国甲卷作文命题内容即来自文学经典《红楼梦》,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命题内容源自琴棋书画四艺之一的围棋术语;2021年全国甲卷作文主题讲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国乙卷作文题是结合古人对理想的追求的名言谈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则是结合书法艺术分析做人道理……近几年来,高考作文试题一再涉及“文化类”主题或话题,与“文化自信”这一话题密切相关,值得我们在作文训练中关注。

名言素材>>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习近平)

/素材解读/文化自信是民族奋进的动力,是民族团结的纽带,是永恒的力量。

民族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一个拥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即使遭受重创也能浴火重生。(陈先达)

/素材解读/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根,文化自信会使一个民族生机勃勃。

我们的文化自信,包括了对自己文化更新转化、对外来文化吸收消化的能力,包括了适应全球大势、进行最佳选择与为我所用、不忘初心又谋求发展的能力。(王蒙)

/素材解读/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勇于吸纳优秀文化充实和更新自己。

中国文化有很深的根,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有很强的历史意识,并会以史为鉴。(马丁·雅克)

/素材解读/中华民族能够以史为鉴并不断进步,在于我们有坚实的文化根基。

通过作品关注中国、梳理中国人的历史和现实,本身就是在为建立文化自信尽一份力量。(贾平凹)

/素材解读/有责任感的文艺工作者应以自己的作品为文化自信贡献一份力量。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不仅仅局限于文化建设,在二十大报告的各领域各方面都有鲜明的体现。例如,關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关于乡村振兴,强调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关于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强调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关于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 推进祖国统一,强调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指出:“中国走上这条道路,跟中国文化密不可分。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内在的基因密码就在这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基因。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理直气壮、很自豪地去做这件事,去挖掘、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我们必须要从一个更高的层面来认识文化、理解文化、把握文化,才能真正做到自信自立。

/素材解读/

一个强大的国家,必然是一个文化强国。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拥有世界上许多国家所不具备的文化优势,这也为我们实现二十大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任提供了绝佳的基础。只要我们重视媒体建设和舆论导向,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文艺界的正本清源……我们就完全可以从文化大国变为文化强国,我们有这个自信!

中华民族攻坚克难的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被誉为“文明的摇篮”,有着绵延不断的五千年文明史,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创造并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铸就了历史的辉煌。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滋养了华夏儿女,同时泽被全人类。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更是为中华文化注入了全新的元素。一代代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创造了全新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长期革命斗争过程中培育了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等一系列宝贵的革命精神财富,也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红色革命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是党和人民自身奋斗的真实记录。正是革命文化精神为我们渡过难关取得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理想和精神追求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建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革命文化的基本精神。今天文化自信的进一步彰显不仅源于中华文化的积淀与厚重,还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无数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人类最优秀的文化之一,是我们战胜国内外强大敌人、扫除贫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根基!

/素材解读/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建立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阔步迈进……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有着优秀的文化作为精神根基。而这一优秀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积淀,源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积累!

“国潮”流行彰显文化自信

2022年6月30日,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方案(2022-2025年)》,提出“挖掘中国文化、中国记忆、中华老字号等传统文化基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新生消费群体消费取向研究,创新消费场景,推进国潮品牌建设”。随着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变更、部门企业对产品文化的重视,“国潮”迎来全新发展机遇。

新生代群體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主张加速了“国潮”兴起。“国潮”产品走红、国产动漫爆火、“老字号”纷纷推陈出新……“国潮”正在成为当代年轻人的一种消费时尚。近年来备受追捧的“国潮”产品,几乎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影子。“国潮”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符号、形象和理念,而时下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关注,根植于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被唤醒,购买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成为年轻人表达情感、彰显个性的重要方式。

曾几何时,年轻一代受欧美潮、日韩风影响不小。如今,新生代群体放下对国外品牌的盲目崇拜,开始热衷“国潮”,喜爱“国风”,这是国人消费升级、愈发注重精神需求的结果,更是中国文化不断走向自信的必然。中华传统文化构成了“国潮”的文化来源和根基,中国文化自信的提升助推了“国潮”兴起。筑牢国货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打造持续的“国潮”热,必将为弘扬文化自信提供源源不断的推动力,国人的文化自信也会愈加坚定。

/素材解读/

文化自信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口号,它体现在中国人的具体言行上,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带有中国元素的潮品成为年轻一代的普遍追求,当“国潮”产品走红、国产动漫爆火、“老字号”纷纷推陈出新……我们相信,文化自信已在中国人心中深深扎下了根。随着中华文化符号、形象和理念为年轻一代所认同,“国潮热”定会长盛不衰,永无穷期!

跨年晚会里的自信与风采

2022年的最后一夜,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跨年晚会在全国多地如约上演。跨年晚会是迎接公历新年的一场重要文化盛事,人们在这道“文化大餐”中,挥别过往,拥抱新的篇章。

在位于湖南长沙的视频文创产业园,演播厅灯火通明,以“时间向前,我们向上”为主题的2022-2023湖南卫视跨年晚会正从这里传向世界各地。各行各业代表组成表演方阵,为“平凡岗位”点赞;来自不同地域的表演团体纷纷登上舞台,让观众一览大江南北人文风采;“数字人”演唱、VR绘画、现实场景与虚拟场景穿插交互,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让节目更为生动……

澳门金光综艺馆,气势恢宏的《山河图》拉开江苏卫视2023跨年演唱会序幕。今年,江苏卫视延续“用奋斗点亮幸福”主题,在岁末时刻,用一个个奋斗故事,为观众留下温暖的记忆。这场音乐盛典上,经典老歌、时代金曲、首发新歌,声声入耳。有深沉的赤子情怀,有向中国航天事业的致敬,也有传统戏曲与流行音乐“双向奔赴”,共同激荡心声、唱出满满希冀。

北京工人体育场上空,响起阵阵经典旋律。在“新工体”上演的“踏上新征程”2023BRTV跨年之夜,紧扣热血奋斗的新时代底色,带领大家在熟悉的“老地方”,重温一首首岁月金曲。人们既在回忆往昔的澎湃中汲取感动和力量,更在“新工体”这一新起点上,怀揣勇气共赴新征程。

三场跨年晚会,呈现着美好生活的幸福图景,诠释着奋斗精神,传递着奋斗能量,体现出文化自信,以此致敬每一位奋斗者。各地卫视用一场场充满“仪式感”的告别,既回望过去一年,也给予我们奔向崭新年度的信心。我们有理由相信:2023年,中国会更好!

/素材解读/

在抗击疫情的艰难岁月,中国人始终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对艺术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今天,我们渐渐走出疫情的阴霾,在欢歌笑语中走向崭新的一年。每个中国人都有理由相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新的一年一定皆得所愿!“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苏轼的这句名言,正好可以用来形容中国人此刻的处境与豪情!

新时期,文化产品的繁荣丰富

新时期,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对高品质的精神食粮的需求也更加强烈。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新时代十年,文化建设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推出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电视剧《觉醒年代》《山海情》等一批叫好又叫座的“中国大片”。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持续推进。2021年末,全国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5%和99.7%。截至2022年6月,全国94%的县(市、区)建成文化馆总分馆制、93%的县(市、区)建成图书馆总分馆制。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和91%的博物馆均实行免费开放。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活起来”。

/素材解读/

从古到今,无数优秀的文艺作品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濡养了人们的性情,弘扬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今天,一部部优秀的文艺作品更是为中国人民鼓劲加油,激发起大家不断进取的豪情和动力。各种文化设施的开放,为全面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位、为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为改善人民的文化生活提供坚实支撑。

中医抗疫的文化自信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奋勇当先,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他们采取以中医药为主的综合治疗,全程介入医治工作。中医药工作者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继承传统医药精华,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为守护人民身体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抗疫过程中使用的中药“三药三方”疗效确切,效果显著。这“三药三方”是:金花清感、连花清瘟、血必净、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最新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清肺排毒汤”被列入中医临床治疗新冠感染的首选药物。据统计,10个省份1261例新冠感染患者服用“清肺排毒汤”,总有效率达到97.78%。

这些中医药可以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调节免疫状态,依靠患者自身的机体免疫功能扼杀冠状病毒。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感染疫情,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充分发挥传统中医药优势,在救治病患、促进其身体康复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传统医药,大有可为!

/素材解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及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和思想瑰宝,更有着现实意义。抗击疫情时,中医药显示出的优势证明,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几千年来已经深入每个中华儿女的骨髓里,这是一种巨大的潜能,关键时刻迸发出的力量令人震撼,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自豪和珍惜。中华文化,不仅在精神上,亦在强身健体等方面造福天下苍生!

猜你喜欢
国潮中华文化精神
让国潮成为时代的主流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MADE IN CHINA
MADE IN CHINA
“国潮”崛起,东方IP趁势乘风破浪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