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清
2023年新课标Ⅰ卷选取上海作家陈村的《给儿子》作为现代文阅读Ⅱ的文本,用来综合考查学生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能力,体现了新高考背景下高考命题的一些特点。
文本选材主旨明确,以立德树人为价值导向。《给儿子》写于1984年8月,用的是书信体形式,通过勉励儿子到当年父亲插队的地方去寻访、体验,表达了一代人对自身青春成长的思考,并传达出希望下一代能够理解和传承父辈精神的意愿。文章虽然写的是一位父亲对自己孩子的叮嘱,但对当下的青年来说仍具有现实启示意义:一是返城后的陈村对乡土、乡亲、劳动生产、土地和粮食等仍然保有真切的感情,这种情感历经岁月洗礼终沉淀为一种精神财富;二是作为父亲教育下一代的内容是去亲近淳朴的乡亲、孕育万物的土地和参加生产劳动并成长为人,而不是如何获取金钱、财富与地位。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培养什么样的人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话题,文章内容回应了这一话题。
文本题材内容贴近学生实际,表现青春成长的主题。文章第一段“你总会长大的,儿子,你总会进入大学,把童年撇得远远的。你会和时髦青年一样,热衷于旅游。等到暑假,你的第一个暑假,儿子,你就去买票”就将学生带入他们熟悉或向往的生活情境中,情思随着作者的笔触游走于芜湖漕河。
文本文体特征鲜明,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与2022年新高考Ⅰ卷的文学类文本《江上》(冯至)以及2023年新课标Ⅱ卷的文学类文本《社戏》(沈从文)相比较,《给儿子》让学生需要跨越的时空阅读障碍要小一些,在立德树人方面的导向更明显一些。当然,更重要的是,此次考试所选的文本符合近几年高考选文重视历史感和文体特征鲜明的特点。如,本文所写的内容涉及知青下乡并返城的历史,父辈有责任将过往的经历讲给后辈听,作家有义务将历史的现场描绘给读者,上一代人有必要将为人处世的生活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人。如,文章采用书信体形式,运用第二人称手法,以对话形式引领“儿子”(也就是城市青年)回到父辈下乡的村庄,这使作品亲切有味、质朴自然、感染力强。
近几年来,高考考查的文学类文本都注重对历史纵深感的搭建、对民族性与“同时代性”的淬炼,如2019年全国Ⅰ卷的《理水》取材于神话传说,塑造的是史有所载的治水英雄大禹的形象;2021年新高考Ⅰ卷的《石门阵》通过叙述抗战时期一山村木匠给村民们讲述石门阵的故事,表现我国军民保家卫国的决心、勇气与智慧;2022年新高考Ⅰ卷的《江上》取材于春秋战国时代楚国人伍子胥为父兄复仇的故事,它重新演绎了伍子胥逃亡的过程。因此,如何引领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性文本,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思考自己的使命担当,也是复习备考的一个方向。
高考命制文学类文本试题,打破“因考点设题”的范式,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灵活运用;淡化套路性的知识考查,注重考查学生真正的阅读能力即整体阅读与文本细读相结合的能力;要求学生“读懂”文本,强调学生对“给定文本”即“这一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的把握。
以《给儿子》第6题为例进行分析: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部分,父亲想象儿子上大学后会像时髦青年一样爱旅游,由此切入长大成人和出门旅行这两个关联话题。
B.儿子在渡船上会邂逅许多陌生人,父亲教给儿子,如何通过看他们的神情、听他们的言语来判断他们是否心存善意。
C.父亲设想儿子一路上常会遇到狗,并建议儿子离开时带走一条狗,可见狗应是父亲当年乡村生活中难忘的一部分。
D.儿子的板桥之旅除了坐车乘船,还需步行走过许多路,如江堤、大路、大埂、渠边小路、石桥等,带有较浓的寻访意味。
题目设置的各选项让我们很难用某个单一的考点来带入分析,比如将A项归入考查开头的作用,B项归入考查内容分析,C项归入写作意图分析,D项归入对文章空间线索的梳理等,看起来似乎都不可以。命题者模糊了考查的考点,而要求考生根据自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作出独立的判断。
再来分析第9题:
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从整合性来讲,甲组的“未来·回忆·成长”可以确定考查的是文章的构思与立意,考查难度相对较低,是属于整体把握文本构思特点的综合考查;乙组将“河流”作为核心词进行整合,考查难度较大,考生要去探寻“河流”这个意象在文中出现的次数及形式,并探究作者赋予“河流”的意义,这需要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思考。
现代文阅读Ⅱ中不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注重引导语文学习回归本原状态,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3年新课标Ⅰ卷试题材料呼应教材,灵活运用显性关联和潜在关联两种方式设计题目,以增强和教材的关联度。其中,现代文阅读Ⅱ题干设问、答案设计等都注意与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建立知识链接,意在引导学生重视教材、用好教材,将功夫下到课堂上。在题目设置上,选择题第7题侧重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对艺术手法的鉴赏能力,第8题侧重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梳理能力,题目依文而设,减少套路化,考查方式回归文本本身。
以《给儿子》第7题为例进行分析: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中“你会捉摸到”的那种“历史感”,也正是“我”当年的经验和感悟。
B.句子②语义上与上段文字紧密相连,但单独成段,语气和表达的感情就更强烈。
C.句子③中的“飘”,是年轻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因脱离了父辈压制而感到飘然自在。
D.句子④表达出的不确定,与前文多处“你会”“你得”表现出的笃定形成了张力。
此题考查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题目指向文本的艺术表现特点,考查细致,不落窠臼。考题选项设置与书信体情感细腻、表达质朴自然的特点有潜在关联。
再来分析第8题:
8.“下田去吧,儿子”这个段落,写出了多重的身心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体会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命题充分体现了“依文设题”的特点。第9题要求考生写一则关于作品的文学短评,这一命题指向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单元学习任务“学写文学短评”,教材为初学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如“抓住让你感触最深的地方”展开评论,“要善于聚焦,从‘小’处切入”等。
试题体现课程标准中“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理念,重点考查考生对散文文本的阅读鉴赏能力。“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从号召青年参加农村生产劳动实践的角度看,本题也体现了“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的学习理念,第8题就是对当代文化生活参与体会的总结与思考。教材中的“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是以“家乡文化建设”形式作为一个单元呈现的,有具體的学习路径和学习内容的建议,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加以落实。
高考文学类文本题型的命制呈现出融合、落实教材中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倾向,这种考查方式有利于促进教与学走向以学习任务群为聚焦点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群文阅读、大单元学习和单篇学习方面进行融合学习,在高考“一主四层四翼”考查方式的引领下落实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