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方哲学向来重视知识问题,但对于伦理道德也并非毫不关注,到康德這里,“天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成为其哲学思想中最重要的两大主题。中国儒家向来最关注道德伦理,到孟子这里更加系统明确,通过对康德与孟子道德思想的比较研究,有助于人们对中西方伦理思想有更为准确、全面的认识,同时也有利于人们进一步挖掘对现代人的价值选择、人格培养等有借鉴意义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
【关键词】康德;孟子;道德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9-0065-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9.020
康德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关键人物,其思想涉及认识论、形而上学、理论学等领域,特别发出了“人是目的”呐喊,为近现代哲学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孟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与先师孔子合称“孔孟”,成为儒家文化的代名词,他的思想对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人格追求和价值追求产生了深深的影响。
康德与孟子虽处东西方不同地理位置,年代跨越久远,且思维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时间跨度较大,但同为人类文明的思想成果,二者之间既有差别又有相通之处。西方哲学虽然向来重视知识问题,但是对于伦理道德也并非毫不关注。到康德这里,“天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成为其哲学思想中最重要的两大主题。而中国儒家向来最关注道德伦理,到孟子这里则更加系统明确,通过对康德与孟子道德思想的比较研究,有助于对中西方伦理思想有更为准确、全面的认识,同时也有利于人们进一步挖掘对现代社会有借鉴意义的思想理念及人文精神。
一、方法论
孟子和康德虽然都承认道德的善在人的本质中的核心地位,但是孟子思想的形成是通过对现实世界的经验观察而形成的,也就是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对象的归纳而做出的结论,并不构成科学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而康德道德的善无论是从来源、作用等都是经过严密的思维逻辑推理而得到的结果。
二、人的本性问题
在人的本性问题上,中西方同样自古就存在争论。在孟子那里,“性善”既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也是其道德哲学得以成立的依据,“性善”不是人的理性思考的结果,而是人心中本有之性,这种本性,非特殊存在,而是人皆有之,这是道德的普遍性和先验性的说明,人发挥其“善”的本性乃“犹水之就下也”,是自然而然的。
在康德思想中,其所关注问题的重点无疑在于“人是什么”。因而无论是其认识论还是实践论,都是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前者是自然的领域,关涉于知识,后者则是自由的领域,关涉于道德。康德道德哲学认为人的本质不仅仅在于“为自然立法”,同时也为“自己立法”。这样人的主体能动性就完全掌握在了人自身,因而人不仅仅是手段的存在,更重要的,人也是目的的存在。但是在自然领域中,人的目的性往往是受到限制的,无法为人类最关心的“信仰”等问题提供任何知识,只有在自由的境地下人才能超脱出来把人作为唯一的目的,而且仅只是从其自身出发,但是这种由意志自由所做出的伦理行为一定也是其他个体所普遍认同的,即是一种社会性的普遍的道德选择,因此,康德的道德是一种自律性的道德,而且也是人之为人最本质的说明。
三、伦理形式
孟子和康德的伦理观念都是先验存在的,也即是人经验生活之前就已经存在的。这一点在人的本质的叙述中就可以获得。但是他们的实现环境和实现方式,却存在很大不同。
虽然孟子认为,人人皆有善端,因而“人皆可以为尧舜”。但是从他的整个道德哲学思想的展示平台来看,孟子的道德观念最基本的来源是基于人的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归纳,是最直接感觉的体验,它不是个体的个别反应,而是对于同一事物的统一反应,因而,当婴儿不幸将要掉入井中时,人人“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这种恻隐之心的得出是基于经验的积累,是对于社会普遍现象的总结概括,因此,虽然一般认为说孟子并未对“四端之心”做出具体的说明或是规定,但是,从他对于经验事实的描述中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依然可以做出道德的判断并做出道德的选择。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①人的道德首先体现在“孝”上,即是对父母的道德的实现,然后扩而充之,从而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之所以要扩而充之在于人性本善并不代表能够实现行动的转化,人在具体的环境中,由于受到外在条件的影响可能就脱离了道德的轨道,这就是“存之,去之”的功夫论。在孟子那里,人的情感是存在程度差异的,人的爱通常由血缘亲情扩展到其他人,继而扩展到世间万物。
而康德的伦理则明显是一种逻辑的、形式的道德法则,在他关于“普遍法则”“人是目的”“意志自由”三个道德法则的描述中,无法获取任何具有指导意义的内容,显然康德的描述也在现实的经验世界中无法找到相应的事物,因为“一切质料的实践原则本身全都具有同一种类型,并隶属于自爱或自身幸福这一普遍原则之下” ②。也就是说,经验世界中的道德原则是基于特殊的、个人的愉悦的体验,而康德要呈现给世人的道德律是突破所有限制的,突破具体的人,具体的时间和地点,包括事物本身,具体的内容显然无法突破这些有限条件。但是在形式的容器下,却可以依据经验世界的特殊条件来填充内容,这就是康德道德的实现方式,这种实现形式并不牵扯到感情的内容,因而只是一种基于本性的选择。
四、两个世界(欲与德)
不管是孟子还是康德,都承认道德的善的原则与经验生活中的愉悦、快乐的感觉都是存在冲突的,并不相一致的,因此如何处理双方关系,如何取舍就成为实现道德在现实世界中价值的一个重要解决问题。
孟子并不否定人的基本欲望,甚至认为基本的生存物质需求是人必需的,但是孟子认为道德的实现与现实中对于物质的过分欲望之间是存在冲突的,当面对二者的取舍时,要舍生取义。他认为只有追求道德才能获取真正的幸福,而只是为满足自身欲望所达到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幸福,而是对人性的放弃。因而孟子言:“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③天爵代表着与生俱来的道德品质,而人爵则是现实世界中的功名利禄,尽管人人都有追求现实欲望的冲动,这是人的自然本性所决定的,但是如果人人都谈利,则尽管个人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身体上的愉悦,但是从长远来看,对于个人成长、社会发展乃至于国家稳定都是极为有害的。
而康德则认为,实践理性中的道德律是为人在感性世界的行为提供法则,以使人的行为能够克服感性的欲望。在康德看来,在实践理性层面,在自由意志的道德律命令下,个体完全明确自我的具体行动的实施,然而作为感性世界的成员,却又无法摆脱自然的欲望,因此,可能会由于自我对道德律的有意忽视而采取对感性世界的爱好、兴趣等更加有利的行动。前者是以人类普遍的道德为基础,而后者则是以个体的幸福为基础。人类的普遍道德法则是以人为目的的善的法则,在人的实践理性中,以定言命令的方式存在,它虽然是善的,但是并不为感性世界的具体行动做任意后果的承担,也就是说,虽然人出于道德律的指示而采取了行动,但在感性世界中可能造成了恶的后果,或者人在感性世界始终按照道德律来行动,但是却与感性的愉悦、快乐毫无关联,甚至于结果是痛苦的、悲伤的。
所以,从实质上来说,道德律与感性世界的幸福是相对立的,但是如果追求德性却总是无法得到幸福,那将完全抹杀人的理性的优越性,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以使道德的法则与幸福的法则相互统一,康德提出了至善的理念。
康德提出至善理念的理论基础就在于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并不是两种不相关联的能力,而是一种理性的两种不同应用,也即是一体二用。
康德思想中的至善是一种最高的善、圆满的善,是德性与幸福的统一,因而,幸福与德性的统一性问题就变成了至善如何实现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康德不得不走进宗教的领域,预设了意志自由、灵魂不灭、上帝存在三个公设,以此来保障有限的存在的人如何能够达到至善的境地。
在道德与人的欲望之间的关系处理上,孟子所采取的是非此即彼的处理方式,从实际情况来看其实并未将人格的高尚与欲望的自然追寻之间达成平衡,所以可操作性有待商榷,而康德虽然借用上帝的方式完成了二者的平衡,却又将人类的自由陷入了宗教的泥坑。
五、知识与道德
关于知识和道德的关系问题,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其实一直是一个隐性的问题,中国文化关注更多的是现实的“生活世界”,是人的经验世界,而且是将万物作为与“我”平等的身份上的观察与分析,而非西方文化中以主客体对立的身份通过抽象的思辨而获得的知识。
在学习和理解孟子思想时,大多将其视为伦理学、道德学或是人学等等,而不太关注孟子的认识论,其实在孟子思想中,也存在着知识的理念,而且孟子的知识是实现其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重要途径。
在孟子思想中,知识有两方面的来源,一个是外在的经验,人可以通过外在的教育、对他人行为的观察等方式获取,这部分知识是人的“耳目之官”的对象,还有一部分知识则是本身即有的知识,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四端之心”,他不是外部获取的,而是本心既有的,也就是“不学而知,不虑而能”的那部分,这部分知识是“心之官”的对象,内心本有的对于“善”的知识由于受到外界的影响,可能无法付诸实践,所以还需要外在的知识来加以教化、引导。但是外在的知识只是一种激发的因素,人最重要的修养还是“反身而诚”,即通过反省自我,通過达到本真的自我来实现本心既有之善,从而成为君子、圣人。不仅个人的修养需要外在知识的获取,国家政治上同样如此,君主并不是只要注重个人修养成为有德之人就可以了,还需要学习专业的治国知识,以专业才能来治国理政,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稳定富强。
康德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限制知识,以便为信仰留下地盘”,根据上述所说,康德哲学划定了非常明确的两个世界,一个是现象世界;一个是物自体世界,前者是可知的,而后者则是不可知的,前者受制经验,后者则是自由的,因此,康德哲学中的知识和道德并无必然的联系,如果存在关联,其自律道德就有成为他律道德的可能性了。
六、天人关系
从中西方哲学的整体情况来看,均有对于天人关系的关注和讨论,但二者存在较大差别,中国的天的含义较为丰富,而且天人合一是普遍的论调,西方则天人相分,且含义上也存在不同。
在康德那里,并没有明确提到天这一概念,但其上帝的概念确是作为其伦理学的形而上学的根据而出现的,上帝概念在西方的基督教中是一个创世神,也是一个命运的主宰者,然而在康德那里,则具有更多的消极意味,因为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明确地将上帝赶了出去,然而,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却又将上帝请了回来,因为在他看来,如果上面所说的至善是可实践完成的,那么必须要以上帝存在作为一项必然的公设,否则将无法说明处于现象界的幸福与处于本体界的德性如何达到一致,更无法说明人积极履行道德律的内在动机,因此,康德的上帝其实只是建立在其伦理学基础上的道德神学,是人所无法认识,更是无法证明和证伪的。
而在孟子那里,关于天的存在与否并不涉及逻辑的论证,而是自明的,这是由中西方哲学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的,因而孟子的天并不是如西方文化中的造物主,而是一种伦理之天,义理之天,是其性善论和仁政论的形而上的依据,对人间的事和人进行评判和赏罚,人不是与天处于两个不同世界的存在,而是天人合一的,也即是人是可以通过个人修养去达到与天的“相知,相应”。
七、概言
从以上康德与孟子道德思想的比较认知中,可以说,虽然中西哲学思想存在较大差异,但根本来说都是关于人的学问,不过具体来说,又有所不同,中国哲学关注的是“活生生的人”,而西方哲学则关注的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正是由于人的“角色”的不同,导致无论是在研究方式上,还是在道德的实施途径上,包括对于道德世界和欲望世界的处理上,都存在不同,但是人类自身具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无论中西方均是如此。既然文化的主体相同,则不同文化类型之间自有可以交流之处,或许这也正是未来不同文化类型可以相互融合发展的基础所在。
注释:
①孔德立著,陈来、王志民主编:《〈孟子·公孙丑篇〉解读》,齐鲁书社2017年版,第173页。
②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实践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③孔德立著,陈来、王志民主编:《〈孟子·告子篇〉解读》,齐鲁书社2017年版,第770页。
参考文献:
[1]陳来,王志民主编,中国孟子研究院组编.孟子七篇解读[M].济南:齐鲁书社,2017.
[2]梁涛.孟子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3]杨泽波.孟子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4]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6]杨泽波.论“理性事实”与“隐默之知”——从一个新的视角看康德与孟子的区别[J].中国哲学史,2004,(01): 27-35.
[7]戴兆国.孟子性善论与康德善良意志论之比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5):83-91.
[8]戴兆国.中西道德哲学的差异性——以孟子和康德为中心的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4):409-414.
[9]车辕.道德律为何要像自然律——论康德哲学中道德与知识的关系[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01):99-105.
[10]王林,张方玉.德性·功利·理性——从“义利之辨”看孟子幸福原则的确立及其意义[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124-128.
[11]李世平.心性之“才”的双重内涵与孟子性善[J].孔学堂,2017,(01):52-58+60-67.
[12]周海春.从康德和孟子看中西伦理的超越精神[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06):111-112.
[13]王其俊.试论孟子认识论的基本倾向[J].齐鲁学刊,1987,(05):64-68.
[14]杨海文.略论孟子的义利之辨与德福一致[J].中国哲学史,1996,(Z1):102-107.
[15]叶延勋.以伦理道德为视角的孟子和康德哲学的异同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47-50.
[16]冯显德.康德至善论研究综述[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3):5-8.
作者简介:
车成兰,女,汉族,山东聊城人,孟子研究院,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中西哲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