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维成 抚州市交通运输局
随着水路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船舶管理工作越发受到重视,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船舶管理中,借助大数据的优势,有利于提高船舶运输过程中的系统识别效果以及数据分析水平,促使船舶信息化发展水平得到快速发展。此外利用大数据技术还能够有效提高船舶管理效能,降低船舶运行成本,对加快水路运输的能效有明显帮助。
大数据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将网络与电脑整合,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海量数据的收集、处理与集成。其不仅具有速度快和量大等特点,同时具备多种表达方式,且结构较为复杂,能够应用到不同的系统中,促使相关系统功能价值得到显著提升。大数据技术在运用过程中的特点主要体现为:规模性、多样性、高速性和价值性四个方面,在实际应用时,多用于数据挖掘、数据预测以及聚类分析中。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整合分析,能够找到不同数据之间的关联,以此为基础进行预测,或数据分类,有利于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
未来大数据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其一,与云计算结合,构建新的计算形态,如在船舶管理中,可以提高数据的采集与运用效率。其二为数据管理。通过与管理功能的结合,使其水平得到提升,如在船舶管理中,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帮助调度工作,分析资源情况,并对故障系统进行维护等。
船舶管理中的自动识别系统(AIS)在运行中,通过收集和分析船舶与岸边以及运行经纬度变化等数据,分析当前船舶运行状态,自动识别船舶运行中的风险因素和非法操作,保障船舶的稳定运行[1]。由于水路网整体复杂性较高,尤其在内陆河道中,水体面积有限,船舶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产生运输故障,为保障安全性,应借助大数据技术构建自动识别系统,提高船舶管理效率。
在识别系统构建时,应在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构建新的计算框架,为大规模数据的计算提供帮助。以Spark为例,其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构建计算框架,如图1所示,在驱动器作用下,构建集群管理器,并与不同工作节点联系,为驱动系统的运行提供调整依据,使启动程序顺利运行。
图1 Spark计算框架
以船舶轨迹数据预处理工作为例,在大数据技术作用下,优化船舶轨迹AIS系统的运行效果[2]。由于船舶运行过程中,内部安装多个AIS设备,使得其在运行中,收集大量的轨迹数据,而想要得到船舶的运行情况,需要利用轨迹数据进行分析,以此来确定数据是否存在异常。由于轨迹处理数据量非常大,因此可以使用大数据技术提高数据预处理速度,同时避免数据的缺失和异常情况,保障数据完整性。
在船舶轨迹数据预处理时,需要结合船舶的编号、报告位置的时间和经纬度以及船舶类型,并将其绘制成表格,见表1,再利用系统完成数据处理工作。
表1 AIS数据模式表格
在数据预处理时,需要将原始的船舶轨迹数据传输到系统中,并借助大数据技术清洗数据,去除重复和异常内容,并按照要求进行整合排序。完成后进行数据采样分析。结合计算结果提取异常数据,在此基础上删除异常数据并重新计算航向等信息,为后续的AIS轨迹数据管理提供参考。
船舶调度工作主要是安排船舶的生产活动,同时监管指导船舶稳定作业与航行,在该过程中需要结合各种影响因素对船舶的运行状态进行调度,保障船舶安全航行。在该过程中,融合大数据技术构建智能监控体系,是当前船舶调度工作发展的主要方向,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系统监控船舶的运行动态,并利用大数据处理船舶的运行参数,并由系统自动跟踪和批量查询船舶的相关数据,全面加强船舶调度作业效率。
与传统的调度系统相比,智能大数据调度系统的运行效率更为理想,且整体数据的分析准确性较高[3]。设置仿真测试,设置传统船舶调度系统和新型智能大数据调度系统两个实验组,并向其中分别输入难度等级1-5的数据,计算数据的调度时间和准确率,整合测试数据并分析。通过仿真测试,分析不同难易程度状态下,调度程序的运行情况,不同调度系统的时间消耗情况如表2所示,调度数据的准确率如表3所示。
表2 仿真调度数据时间对比表(s)
表3 仿真测试调度数据准确率对比表(%)
通过结合仿真测试的数据能够发现,相同调度系统下,难度等级提升后,其调度时间延长,同时相同难度等级下,智能大数据调度系统的数据调度时间明显少于传统调度系统,且智能系统的调度准确率始终保持100%,在应用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对提高船舶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有较大帮助。
船舶运行过程中,利用各类型传感器识别并采集环境信息和运行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处理,以确保船舶的稳定运行[4]。此类数据量较大且存在较多的无效数据,因此使用大数据技术完成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对保障系统稳定性十分重要。在船舶数据采集系统构建时,需要设置船舶无线局域网以及传感器,在网络支持下,使传感器数据顺利回传到系统中。传感器的设置需要根据需求合理选择,常见的传感器包括姿态传感器、GPS、温度传感器以及超声波传感器,其中GPS系统使用时需要在船舶上安装RD射频以及基带芯片等设备,构建监测站,确保能够与卫星系统达成合作,完成数据的传输。超声波传感器在测量时,主要使用s=vt/2计算(其中s为测量距离;v为超声波传播速度;t为超声波往返时间)。
数据采集时,系统识别数据类型,并构建相应表格,使后续的查询更加便捷,在设置表格时,以用户表格为例,见表4。
表4 用户信息数据采集表格
结合实际数据采集工作需求,采集用户信息、船舶运行信息、船舶内设备运行数据等相关内容,借此来进行数据的分析,了解当前船舶的实际运行情况,帮助识别运行故障,为船舶运行提供相关的参考,保障船舶顺利航行。
船舶资源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船舶运行中的能源利用率,加大节能航行管理效果。在该过程中,一方面,应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船舶纵倾优化效果,快速并准确计算船舶在不同条件下的运行情况,以及不同运行速度下受到的阻力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的方式减小船舶航行阻力,提高实际的运行效率,保障船舶运行稳定性。设定不同的船舶运行条件,使用大数据技术完成数据的统计和计算,分析在不同状态下船舶的资源消耗情况,此时考虑船舶在外界影响下的动态变化情况,最终得到最佳的船舶动态纵倾情况[5]。
另一方面,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船速,提高船舶的航行能效,以此减少油耗情况,使资源利用率得到提升。在大数据技术计算时,需要采集船舶在不同速度下的航行状态,包括主机转速、油耗情况等,结合船舶的运行航线要求以及运输过程中的载重情况,计算最佳的运行速度,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在计算时,可以构建相应的计算模型,如速度与功率的关系模型、设备负荷与油耗的关系模型等。收集大量船舶运行数据,并分析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使船舶保持在最佳航行速度。
预测性维护技术能够通过分析设备运行数据,预测设备可能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并根据监测的数据,提出恰当的应对措施,以此加大设备监管效果,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船舶管理中,由于船舶整体控制体系较为复杂,且容易受到多种环境因素影响,恰当的预测性维护管理,能够提前识别并发现船舶的运行故障情况,并自主采取恰当的维护方法,使船舶系统保持稳定性。在预测性维护系统运用时,需要利用船舶监控体系,收集相关装置和设备的运行数据和状态信息。
以船舶液压装置为例,在液压系统中安装传感器,监测系统运行数据,并利用网络上传到系统中。使用大数据对采集的监控数据进行预处理,一是剔除数据集中的异常值,此类异常值受到不可控因素影响,不具备代表性。二是去除数据噪声,将监测数据中非实验数据剔除,加大特征提取效果。特征提取时,根据液压装置监测数据,从时域和频域两方面分析信号,最终得到真实特征数据。
船舶管理过程中,合理融入大数据技术,不仅能够加大对船舶状态的把控效果,同时能够为船舶运行状态做出正确指导,促使船舶保持稳定运行状态。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利用系统识别技术了解船舶运行情况,利用智能化大数据调度系统,提高船舶调度精准性和效率,同时借助数据采集和资源分析系统,结合船舶实际情况,使船舶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并利用预测性维护系统,保障船舶运行安全。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充分应用,构建新的船舶运行线路和管理方案,将其与以往的船舶航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船舶管理状态对比表
通过船舶状态对比情况能够发现,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船舶的载货工况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同时船舶管理的年耗油量明显减少,降低7.29%,船舶的波浪增阻下降,使船舶运行过程中的阻力减小,通过增加速度达到提高能源利用的目的。由此可见,大数据技术作用下,船舶管理效果有明显提升[6]。
综上所述,大数据技术在船舶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能够发现,大数据技术能够明显提升船舶管理中的相应功能使用效果,能够大幅度提高系统识别能力、强化调度系统作用效果、加强数据收集处理效率、加大资源分析力度、提升预测性识别准确率,促使船舶的管理功能更加完善。未来发展中,为进一步提高船舶管理效果,需要相关人员加大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断提升我国船舶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