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纺织业质量、标准、品牌、IP全链条融合对策研究

2023-10-30 09:11董勇刘程军陈辰
中国商论 2023年20期
关键词:链条绍兴纺织

董勇 刘程军 陈辰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浙江绍兴 312030)

质量、标准、品牌、IP(知识产权)的全链条融合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在二十大报告精神的指引下,近年来绍兴积极推进现代先进纺织产业集群建设,高标准打造绍兴纺织业。

绍兴是全球知名的纺织之都,早在隋唐时期,绍兴出产的“越罗”就名扬天下。20世纪80年代,全球最大的纺织集散中心——中国轻纺城在绍兴诞生、发展、壮大,每年全球约有1/4的面料在此成交,并带动形成了从化纤原料生产、印染织造、服装设计、服装加工到纺织设备制造的完整产业链。近年来,绍兴纺织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全面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方式转变,逐渐由成本、价格优势为主转向以质量、标准、品牌、服务优势为主。如何推进质量、标准、品牌、IP(知识产权)的全链条融合、构建完善的高端制造技术体系、形成先进有效的标准体系、提高绍兴纺织的国际品牌影响力,进而全面实现产业链升级是绍兴纺织业突破性变革的关键。

1 质量、标准、品牌、IP全链条融合概念及意义

质量、标准、品牌、知识产权全链条融合是产业生态系统中积极因子生长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产业现代化、高级化发展演变一般规律的体现和反映。

1.1 概念内涵

微观层面,“质量、标准、品牌、IP全链条融合”涵盖产品生产全过程,通过知识产权核心服务提供者的资源整合,构建完善标准化条件,稳定形成产品标准,推动产品质量、标准、品牌、知识产权各要素适配形成产品价值链。中观层面,“质量、标准、品牌、IP全链条融合”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中形成,通过标准链的环境规范推动质量链的融合升级,通过标准链的价值深化推动品牌链的生态进化。宏观层面,“质量、标准、品牌、IP全链条融合”指特定区域内,工商、财税、金融、科技、保险、文化、传媒等知识服务价值链参与网络,在产业价值网络相关主体的共同作用下,推进产业的质量信用、产品标准、品牌价值、专利技术的协同整体提升,如图1所示。

图1 质量、品牌、标准和知识产权的全链条融合

1.2 主要内容

在品牌发展关键阶段,积极创造创新条件,不断完善标准,带动产品质量、专利技术转型升级;在技术创新关键阶段,以标准建设为抓手,构建完善标准化条件,推动质量、品牌、标准、专利技术成为有机的整体。通过“全链条融合”解决质量、品牌、标准和知识产权四者之间相对独立、衔接不紧密的问题,减少“无效标准”和“垃圾标准”,提高产业链创新发展的效能与效率。

1.3 融合逻辑

质量、标准、品牌、IP全链条融合可依托有效协同的制度安排,形成不同显著驱动效应的模式:一是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依托悖论的时间分隔形成横向协同机理,形成“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商业化—标准开源化”的制度协同循环模式;二是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的多元协同和质量链及品牌链不同阶段交互适配,形成“知识产权涌现—技术标准开发—技术标准竞争—技术标准扩散”的创新过程循环模式,螺旋驱动迭代升级;三是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依托悖论的空间(层次)分隔形成纵向融合机理,知识产权构成技术标准开发与演进的核心要素,而技术标准决定知识产权的组合模式,两者制度结构的纵向协同驱动价值层面的纵向融合,推动形成“价值创造—价值组构—价值扩散—价值实现”的创新价值循环模式;四是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依托生态进化理论分隔形成纵向融合机理,质量要素构成品牌高端化开发与演进的核心要素,而技术标准决定知识产权的组合模式,两者链式结构的纵向协同驱动价值层面的纵向融合,推动高端产业形成“质量品牌化—品牌高端化—标准商业化—产权平台化”的主体协同循环模式。“制度协同循环—创新过程循环—创新价值循环—主体协同循环”的协同运转系统构成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质量链和品牌链协同发展的底层逻辑,引导模块化创新机制和标准必要专利机制成为高质量融合的过程路径和价值路径,如图2所示。

图2 质量、品牌、标准和知识产权全链条融合逻辑

2 绍兴纺织业质量、标准、品牌、IP全链条融合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绍兴智造强市建设的逐步推进,绍兴纺织业转型升级节奏加快。2010—2017年,绍兴实施纺织印染企业集聚、关停、兼并、整合工程,将原先散布的259家纺织印染企业整合集聚为110家,开始向“绿色高端,世界领先,创新驱动”方向发展。绍兴纺织业质量、品牌、标准和知识产权全链条融合基础初步形成,并呈现以下特征。

2.1 标准赋能带动不足

质量、标准、品牌、IP全链条融合中,标准是“制高点”,也是产业链增值赋能的“金钥匙”。根据浙江制造“品字标”(2014年,浙江率先提出实施标准强省、质量强省、品牌强省战略,着力构建浙江制造“品字标”建设体系,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品字标”已成为浙江制造的品质标杆、品牌形象标识)发布的相关数据,截至2023年5月,浙江“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与声明共计5603件,其中绍兴企业仅占6.6%;在全省3026项浙江制造标准中,绍兴地区的仅占9.1%。在工业与信息化部历年发布的“百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纺织类项目中,绍兴纺织企业参与的不到50%。因为标准赋能带动不足,近3年绍兴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和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的比值一直在2.49左右徘徊,明显低于杭州(3.71)、宁波(3.35)、嘉兴(4.15)、湖州(3.49)等制造业主力城市。

2.2 专利技术支持不足

质量、标准、品牌、IP全链条融合需要有足够的专利技术支持,“技术专利化”才有可能推动“专利标准化”。统计显示,2011—2021年,绍兴全市发明专利授权数量逐年增加,从每年的534件增加到4137件,其中纺织业的发明专利约占10%。但从人口规模与产业规模做进一步分析可见,绍兴每万人有效专利拥有量及发明专利数和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这两项指标一直在全省范围内处于中下水平。2021年,绍兴每万人有效专利拥有量为31.8件,发明专利数和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为每百万元51.4件,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3 品牌增值有待激发

质量、标准、品牌、IP全链条融合的目标是产业的增值,“质量品牌化”“品牌高端化”是产业链增值的“牛鼻子”。从第三方公布的数据来看,绍兴纺织业的整体品牌增值能力较弱。一方面,绍兴现代纺织产业集群发展迅速。2021年绍兴纺织规上企业总产值达1313.71亿元,绍兴化纤产量、印染布产量全国占比达50%,产品远销192个国家和地区。另一方面,绍兴纺织的品牌影响力相对较弱。2023年5月,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发布 “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榜单,全国纺织服装鞋帽企业共有40家上榜,其中浙江企业有7家,绍兴只有诸暨华海氨纶有限公司上榜,这和绍兴纺织企业的产业地位极不相称。

3 原因分析

3.1 缺少头部企业引领

绍兴纺织企业集约化组织程度低,缺少“航母级”企业。2021年,绍兴拥有规上纺织企业1641家,从业人员22.2万,营收1863.34亿元,但是营收百亿以上企业只有浙江天圣化纤有限公司1家。截至目前,绍兴还没有纺织企业成为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单位,2022年仅有浙江天圣化纤有限公司、浙江鼎丰纺织器材有限公司两家企业作为主导单位开展国家标准的制定。因为头部企业少,绍兴纺织业缺乏标准制定话语权,创新资源无法得到更高程度的优化配置,严重影响了产业标准链的融合。

3.2 缺乏创新环境支持

一是企业品牌战略还未广泛形成。调研发现,绍兴纺织业“品字标”比例不高的原因主要有:40%以上的企业认为自身企业的综合实力还不够,尚不具备申请的条件;约23%的企业是因为申请需要提供的佐证材料较多,需要专业的指导;还有约15%的企业认为“品字标”对企业发展影响不大,积极性不高。二是生产性服务业支持不足。绍兴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较小,2021年其增加值占比仅为49%,知识密集型行业的比重不到10%,在数字信息技术服务、研发设计服务、市场营销服务及管理经营服务专业人才方面较为缺乏。

3.3 缺乏协同推进机制

实际工作中,关于技术专利化和专利标准化,绍兴纺织企业、行业各创新主体之间,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各主体之间还未形成协同推进机制。一是企业存在认知差异。调查发现,约15%的绍兴企业因为担心专利申请过程中会透露部分技术信息,不利于保密而不愿意申请发明专利;约22%的企业因为政府激励政策的调整,近年来不再关注专利申报;约15%的企业认为自身是传统产业,没什么技术创新;还有约10%的企业已意识到IP(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但是这种观念仅停留在企业高层,未形成广泛共识。二是相关部门未形成合力。质量、品牌、标准和知识产权等工作分属经信、科技、商务、市场监督等部门管理,由于缺乏深度协同,相关部门出台的引导激励政策未形成合力,因此绍兴纺织企业出现了类似申请专精特新企业积极性高,申请专利积极性低的现象。

4 对策建议

质量、标准、品牌、IP的全链条融合,关键在标准,只有高标准才有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推动绍兴纺织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绍兴纺织业要坚持先进标准的创制工作,进而提高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

4.1 全面实施创新融合战略

一是成立绍兴纺织业全产业链创新融合工作专班,开展新一轮特色产业创新融合提升行动。深入开展“千争创万导入”,引导企业导入各类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将质量、标准、品牌、IP创新融合的意识贯穿到企业发展战略中。二是对标“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浙江制造”标准、国际同类产品先进品质标准和市场需求,进一步提高标准质量,推进内销产品和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引领企业从“国内合格”走向“国际优质”。三是实施产业创新人才素质提高工程,吸引高层次科技、管理人才来绍发展,重点培育一批新生代企业家和科技型企业家,促进产业人才加快增长。

4.2 着力引育领军航母企业

深入实施绍兴纺织企业“长高长壮”行动:一是加大企业梯度培育招引专项计划,在起跑库、加速库、冲刺库等基础上,通过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优化企业融资服务等行动,缓解企业成本压力,大力培育招引产业链领航企业、省级雄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二是鼓励绍兴纺织企业争创“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和“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三是坚持多措并举,不断创新机制,支持企业参与各级各类标准研制工作,提高绍兴纺织在标准制定领域的话语权,抢占市场“制高点”,为推动产业发展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

4.3 发挥“链主”企业主体功能

一是深入开展现代先进纺织产业集群建设,积极向上争取,加强与国家、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政策的对接,争取获得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二是面向产业链,鼓励支持“链主”企业整合创新资源,牵头组建纺织工业互联网,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提高绍兴纺织产业链竞争力。三是利用好特色项目、标准化创新基础项目的示范作用,推动产业联盟开展标准化试点的创建,形成区域浓厚的标准化氛围。

4.4 数字化提升跨部门协同

一是充分发挥电子政务“一朵云”数据资源综合集成功能,推动涉企数据集成共享,打通“数据最后一公里”;二是破除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为产业创新生态建设提供数字化服务,实现各部门政策的深度协同和精准触达;三是开展行政服务标准化创建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化技术优势,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夯实技术基础,规范工作流程,不断提高行政效率。

4.5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协同打造“理论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金融服务”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一是开展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支持绍兴纺织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建设研发创新机构,实现规模以上绍兴纺织企业研发活动、研发机构、发明专利全覆盖。二是加大力度引进大型服务企业。根据重点制造业集群提升发展需要,积极引导实力纺织制造企业向生产性服务业延伸,形成若干高水平的大型生产性服务企业。三是为先进纺织产业集群企业提供定制专属融资服务,推动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一线集聚,推进科技创新。

猜你喜欢
链条绍兴纺织
绍兴
澳洋纺织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个性链条
绍兴大闯关
链条养护好帮手: 5款链条油推荐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人文绍兴
别克君越正时链条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