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身边的“非遗”

2023-10-29 15:37何玉文
红蜻蜓·中年级 2023年10期
关键词:土陶制陶陶土

何玉文

生活中,大家对厨房都非常熟悉,一日三餐维持着人体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厨房里当然少不了锅碗瓢盆,它们有的是金属的,有的是陶瓷的,还有的是塑料的。其实,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学会使用陶制的炊具、餐具了。比如,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陶盆、陶罐、陶鬲、陶鼎、陶釜等,就是用来炊煮、储藏食物的。在漫长的原始农业社会,我们的祖先逐渐学会了使用火。火的使用,改变了原始人类的饮食结构,饮食习惯也实现了从生食向熟食的转变。作为食物炊具、盛具的陶器,也就應运而生。

陶器的出现,推动人类文明向前迈出一大步,可以说,陶器是人类文明的见证者。

那么,如何制作陶器呢?陶器又有哪些类别?安徽有哪些制作陶器的非遗项目?下面,让我们揭开陶器的神秘面纱,了解古人的生活,感受土与火的艺术。

( 本栏目由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稿件,栏目中的文字、图片由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授权使用。)

陶器的起源与发展

陶器,是选用适宜的黏土或者陶土,捏制成一定器型并干燥后,放在窑内经过高温烧制而成。大量的考古资料证明,我国最早的陶器出现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当时的制陶工艺还比较简单,主要是手工制作,使用的材料以泥土、石灰和纤维为主,制作的陶器大多用于日常生活。到了商周时期,陶器开始艺术化,出现了各种有精美的装饰和纹样的陶器。汉唐时期,制陶工艺水平不断提高,造型和装饰也变得更加复杂和精致,如唐三彩陶器等。宋代以后,制陶工艺水平达到鼎盛。

同源而异流的陶与瓷

人们总是习惯将陶与瓷连在一起使用,称为“陶瓷”。其实二者是不一样的,它们最大的区别体现在使用的原材料和烧制的温度上。陶器使用的原材料有红土、黑土等天然黏土;瓷器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是高岭土(一种非金属矿产)。陶器的烧制温度在800℃~900℃;瓷器的烧制温度一般在1200℃以上。

一起学习做陶器

烧制一件陶器,需要经过选土、捏塑、干燥、烧制、出窑等多个工艺流程。首先是选择合适的陶土,不同陶土所含杂质不同,烧制出来的陶器也不同。古人经过长期的摸索,寻找到一种易熔性黏土作为原料,并加入适量的沙粒,从而烧制出胎质致密、外形美观的陶器。其次是捏塑,就是把陶土用水湿润后,捏制成不同形状的器物。人们早期制作陶器都是用手捏制的,后来逐渐发明了泥片贴塑法、盘筑法、轮制法等。陶土捏塑成一定器型后,经过干燥,最后放入窑中进行烧制。

江淮两岸的制陶工艺

1.界首彩陶烧制技艺。主要传承流布于安徽省颍河界首段南岸。该技艺由练泥、制坯、刻画、烧制等制作工序组成。以当地性软、可塑性强的“黄胶泥”(亦称“黄河淤”)制备陶胎,胎面饰以两层化妆土,经过除潮、素烧、釉烧等环节,形成红底白花、古朴典雅的彩陶。2006年,界首彩陶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庐州土陶烧制技艺。主要传承流布于合肥市及周边地区。庐州土陶注重造型和装饰的有机结合,展示泥土的塑性美和表现活力,大胆吸收雕塑、书法、绘画等诸多艺术表现手法,形成古朴典雅的风格。2017年,庐州土陶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3.寿州窑陶瓷制作技艺。主要传承流布于淮南市。在唐代,寿州窑位列当时六大名窑第五位,其陶器制作采用轮制法,旋转成型,并用慢轮制坯和修坯加工,借用陶钧旋转动力拉坯。2010年,寿州窑陶瓷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4.痘姆陶器烧制技艺。主要传承流布于安庆市潜山市痘姆乡及周边村镇,其制陶历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痘姆陶器以当地纯净而细腻的红、黄黏土为原料,运用手工淘洗、拉坯、晾晒、修整等工艺,经过14道工序方可完成。2021年,痘姆陶器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猜你喜欢
土陶制陶陶土
土陶
中国古代陶土发音玩具——陶哨创意设计研究
湘西土陶创新发展探究
青木木米制陶风格探析
土陶记忆
爱健身的陶土
渝东南土陶馆建设的构想与旅游开发研究
大辛庄商代制陶工艺研究
西双版纳傣族慢轮制陶工艺初探——以景洪市曼阁村和曼斗村制陶工艺为例
大象的澡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