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 晖
(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共情是一个起源于心理学的概念。将共情纳入传播学研究是近几年刚刚起步的。有传播学者认为,共情是一种能力,一种根植于人类基因中与生俱来的理解和分享他人感情的能力[1]。目前,关于“共情是一种自然情感的能力”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但是共情与传播之间的内在联系还有待进一步阐释[2]。
心理学家巴特森指出,“在审美意义上的设身处地,即个体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的情感共鸣体验”是一种共情现象[3]。本文作者试图从审美体验与审美情感的角度出发,探索一些优秀自然类纪录片共情叙事的有效路径。
“一切文学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始终起重要作用的心理要素就是情感”[4]79。这里所说的情感实际上是指美感或审美情感。这种审美情感来源于人的审美认识,它是人们在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过程中产生的,从根本上说它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
自然类纪录片与以往科教片一个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人的审美情感在它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始终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审美情感也是艺术区别于科学的标志。科学是以理服人的,艺术则要以情动人,情感因素是艺术形象具有感染力的主要原因。”[4]79-81
在商业模式下运作的自然类纪录片,讲述自然界野生动物的生存故事。德国哲学家本雅明认为,故事是来自远方的亲身经历。这为我们揭示了关于“故事”的本质特征——观众或读者在欣赏作品时产生的情感共鸣体验,也就是心理学家巴特森所说的一种共情现象。
共情的实现重在理解与沟通。对于一部艺术作品而言,受众对其欣赏对象的理解和沟通需要审美情感的参与。
德国文艺理论家、接受美学的主要创立者汉斯·罗伯特·耀斯认为“将文艺作品审美接受的核心指认为接受者与作品主人公的认同,并为认同划分钦慕、同情等不同类型”[5]。彭涛、刘逸飞在《父与子的拥抱:新主流电影建构情感认同的叙事路径》一文中,根据耀斯提出的处于审美接受核心的情感认同,以及三个主要认同层次(钦慕式、同情式和净化式认同),为近年来新主流电影的父子认同主题建构了情感认同的叙事路径[5]。
本文作者认为彭涛等人构建的情感认同叙事路径,对于自然类纪录片共情叙事的路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从经典戏剧式架构的《孪生狮兄弟》《狼山》《黄石公园的黑狼》《野狗纽基的故事》《出走的母狮》等,到以集锦式架构的《仿生学》《地球的一年》《弗里西亚群岛》《阿尔法》《超感大自然》等无数自然影片的成功,都是在审美层面上唤起了观众的情感认同。
2.2.1 钦慕式认同,“共情和希望的战斗精神”
近年来的科学研究发现,昆虫能看到我们人类看不到的色彩;猎豹在短短几秒内,能加速到95千米/小时;迁徙鸟类在途中不吃不喝,能飞行数千千米……这些属于动物本能的行为,在《超感大自然》《动物的身体构造》《动物超级父母》等自然类纪录片中,被赋予了“超级感官”的概念。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动物拥有我们人类渴望拥有却无法拥有的“超级能力”。
我们惊讶于一些自然影片中所展现的动物的“智慧”,尽管那只是它们生存的本能:白灰蝶幼虫会向蚂蚁施诈,蚂蚁们会把它认作亲生子,含辛茹苦地养大;蜘蛛用类似“纳米飞刃”的坚韧蛛网,使猎物无法挣脱;虎鲸具有在浅滩捕猎海豹却不被搁浅的“家族文化传承”,等等。
当然,影片中的超级动物英雄更让我们心生敬意。像故事片里的英雄人物一样,它们的传奇故事历久弥新,令人终生难忘。多少年过去了,《孪生狮兄弟》那顽皮搞笑的狮子三兄弟,《狼山》中独闯天涯的公狼,还有《黄石公园里的黑狼》里狡黠、执着的302号黑狼等,这些经历坎坷、最终实现了奋斗目标的动物主人公们,在经典戏剧式结构的加持下,为我们带来了非凡的情感体验,也创造了自然类纪录片故事化的新高度。
人类心目中的英雄永远是生存的强者。为避免物种间竞争或与人类冲突,它们需要面对更严峻的生存挑战。当山峦低谷变成牧场,岩羊走向了更高的山峰,它们用独特的蹄子牢牢攀住岩缝,无惧脚下的万丈深渊。北极熊是冰雪世界的王者,有独特的身体机能,善于捕捉冰上的海豹,但是当气候变暖、冰层过早融化后,它们不得不投入一项新技能的磨砺中——下海捉海豹。虽然这很困难,海豹游得更快,但北极熊以浮冰为基地与海豹斗智斗勇。一次次的空手而归,不仅让北极熊感到疲惫,也让观众近乎绝望了,但是,奇迹的出现也许就在生死一线间,突破了身体极限的北极熊终于把海豹拖出水面,一种前所未有的敬意和宽慰之情从我们的心底滚滚涌来,那是一种精神的力量,为了生存永不放弃。
钦慕感使人类在精神层面与野生动物达成了一种情感上的认同。“永不屈服——这四个字道出了共情和希望的战斗精神”[6]255,它超越了物种隔离这生命间最遥远的距离,实现了情感沟通。从心底里生发出的这份认同,对于我们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更显得弥足珍贵。
2.2.2 同情式认同,“你的境遇我感同身受”
耀斯认为,同情式认同“消除了钦慕的距离,并可在观众和读者中激发起一些情感,这些情感导致观众或读者与受难的主人公休戚相关”[7]211。为动物主人公建立起同情式的情感认同,也是自然类纪录片达成共情的一个重要方面。
那乳牙未落、稚气未脱就闯荡江湖的孪生狮子兄弟;《狼山》里年轻的主人公,为了吃上几口葡萄充饥,只能冒着生命危险潜入农民的果园;还有黄石公园的302号黑狼,它不争王位,只游离于狼群之外与母狼约会,以不流血的方式成为许多狼崽的父亲,但同时它也付出了代价,由于没有食物保障和族群的庇护,为了逃避狼王袭击,它甚至把危机四伏的公园马路当成逃跑的庇护所,尽管它最终迎来了生命巅峰,并以12岁高龄在狼王之位寿终正寝,但在我们心里它还是那只四处漂泊、无家可归的孤狼。
在一些自然影片的叙事中,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威胁和改变,也是以一种施加压力的方式来表现的。为了生存,野生动物一直不懈地和命运抗争,但是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它们依然是那样脆弱无力。如为了逃避气候变暖带来的洪水泛滥,一位水獭准妈妈不得不数次搬家,孩子们很快就要降生了,它在洪泛平原上近乎绝望地奔跑着,寻找一个安身之处;由于海水温度上升,海藻变成有毒的褐藻,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海鬣蜥正在面临饥饿的绝境。
在这里同情式认同的互动模式,并非以唤起观众的同情和怜悯为目的,它旨在通过由审美体验引发的共情,在人类与野生生命之间搭建起一条宝贵的精神纽带。
在《地球的一年》中,一头老海牛终于要休息了,它背上的无数道伤疤记载着它的过往。在严寒的冬季,它每年跋涉600千米来到佛罗里达温暖的水域过冬。但是,人类的螺旋桨对这种听觉迟钝、行动缓慢的动物具有很大杀伤力,80%的海牛身上都有触目惊心的疤痕。在影片中,一头老海牛终于没能挺过最后一击,它正以“美人鱼”般优雅的姿态缓缓沉入水底,背上的疤痕将同它的生命一起消失,但是刻在我们心上的那道疤痕将永远无法抹去。
2.2.3 净化式认同,“最后的母性光芒”
耀斯认为,所谓净化式认同是“把观众从他的社会生活的切身利益和情感纠葛中解放出来,把他置于遭受苦难和困扰的主人公的地位,使他的心灵与头脑通过悲剧情感或者喜剧宽慰获得解放”[7]218。彭涛等人在为新主流电影的父子认同主题建构情感认同的叙事路径时认为,净化式认同的互动模式“希望文艺作品引起的不仅是接受者或悲或喜的直接情绪,更能让他们对所见所闻进行理性判断和思索”[5]。在自然类纪录片中,净化式认同大多通过讲述野生动物的情感故事来实现。
自然类纪录片始终对动物母爱的话题给予了极大关注,不仅因为繁衍后代是野生动物的生存目标,而且母子间悲欢离合的戏剧故事最容易打动人心、引发情感共鸣。它启发着我们去思考关于爱与奉献、生存与死亡等人生的重大命题。
王采芹在《写给动物世界》一书中将动物的母爱分为7种,从冷酷无情的母爱到舍己为子的母爱,它们类似人间的悲喜剧在自然界交织着上演。在食物短缺的时候,穴鸮妈妈不得不啄死弱小的幼鸟,以保证较强壮的可以活下来;一只母狒狒在幼崽意外死亡后,怀抱着它的尸体久久不肯放手,直到那小小的身躯在风中变得零乱[8]。
如果说悲剧的力量能净化人心、启迪心灵,喜剧又何尝不是呢?一只走失的小狮子牵动人心,让观者的心绪在短时间里经历了从忧到喜的跌宕起伏。幼狮外出游玩久久未归,狮妈妈变得愈加焦灼,它不时地驻足眺望,太阳落山了也没等到孩子。在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人类母亲,她心绪不宁地踱步,想象着孩子可能遇到的各种危险。幼狮终于回来了,母狮就那样把它捧在宽大的手掌里,像滚雪球一样地滚来滚去,也不知道是惊喜还是恼怒,像极了正在教训孩子的人类母亲,狠狠拍几下又怕给拍疼了。这温馨、有趣的情节出现在《马琳卡的非洲童话》之狮子篇,并成为这个篇章中最动人心弦的一幕。
“为了爱而牺牲自己”,在动物的王国里随处闪耀着“最后的母性光芒”。一只蠼螋产下60枚卵,它们像小小的葡萄,个个晶莹剔透,妈妈把它们照顾得很好,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着”。当幼虫孵化时,气温持续在零度以下,它们没有食物,蠼螋妈妈静静地躺下来,把它较为柔软的腹部朝向饥饿的孩子们。这是阿尔卑斯山一个僻静的角落,一位昆虫母亲以牺牲自己来换取孩子们生存的机会。动物的世界没有“崇高”或“伟大”,但是我们分明看到有一束光从松软的森林地面透出,将黎明前的薄雾染上一层淡淡的光晕,它在等待第一缕晨曦穿透树冠,准备着和它融为一体,去唤醒这世间还在沉睡的生命。
共情就是那束光,它把野生动物的经历变成了我们的亲身经历,它穿透了痛苦和恐惧的漫漫黑暗,找到我们与这些地球野生生命之间的共通之处。这是共情的力量,也是故事的真正内涵。
对于审美的研究已经证明了钦慕、同情和净化这些情感的构建路径存在着交叉,同时“每个人都可能从一个认同层次转入其他的认同层次”[5]。在自然类纪录片中,观众对于动物形象的认同层次也不是相互排斥的。恰恰相反,两者认同的互动模式越多样,动物的形象就越丰满,就越容易达成共情。因此我们会看到,自然影片频频展现出野生动物在自然或人类社会压力下的种种创伤经历,但是困难和险境并不能折损它们的生存意志。
此外,耀斯在接受者与主人公认同的互动模式中,还提出了诸如联想式等其他层次的认同,它们对共情传播的意义还有待揭示。共情涉及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在传播学方向上的发展是近几年才开始的,目前多见于跨文化传播研究。笔者基于多年来引进国外优秀自然类纪录片的工作实践,从审美情感的角度出发,以处于审美接受核心的情感认同,对自然类纪录片的共情传播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和解读,它是否具有普遍意义还需进一步讨论。
故事是来自远方的亲身经历,它表明了故事的本质在于共情。“共情通过帮我们发展出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来产生一种抱有希望的态度,在更广阔的视角中,不幸和失望都被看作是暂时的,是这个情境所特有的,而且最终也是可以被战胜的。”[6]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