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炤磊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强化区域创新,引领产业科学布局,是落实强省之要的重要抓手。因此,必须准确把握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在规律和现实诉求,优化创新生态,补齐创新短板,持续推动产业科学布局,助力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
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物质支撑的根本路径,是事关国家竞争优势和强国建设目标的重大战略命题。作为经济现代化的关键标志,现代化产业体系不仅要在内容和结构上契合现代化演进的客观规律,具备发达的制造业、服务业、农业以及不断派生的新兴产业,以满足人们高品质现代化生活的需要,而且要在功能和动力上合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具备稳步扩张的产业规模、创新驱动的动力模式、动态优化的多维结构、安全韧性的产业链条以及强大的联系带动效应等,以保障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除了要在内容维度上不断培育新业态,优化产业的类型结构之外,还要在空间维度上不断优化区域布局,优化产业的空间结构。因此,推动产业科学布局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产业布局作为产业生产力的空间分布结构及其动态组合,既是产业体系在特定时空的分布态势,又是产业体系赖以运行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其科学性、合理性水平对产业体系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都有决定性影响。产业布局的外显形态是特定产业分布于特定区域,其内在机制则是市场主体基于成本、收益、安全等目标所作出的区位选择,由此引致的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和优化配置,决定了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当然,产业空间布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内外环境动态变化的,其科学性的评判标准也要根据目标和约束条件变化而作出相应调整。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来看,科学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应坚持以现代化为底色、中国式为特色、高质量为导向,聚焦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培育、产业链条升级、产业集群创新、数字经济赋能,从而有效保障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完整性、稳定性、安全性、创新性、可持续性和韧性。
产业科学布局的现代化底色,意味着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在特定空间范围内和谐共生,不仅能够通过产业梯度转移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而且能够通过调节创新要素流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产业科学布局的中国式特色,意味着产业布局决策要充分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和本质要求,不仅能够通过调节不同区域间、不同产业间的关系而实现充分吸纳就业和共同富裕等目标,而且能够通过调节资源环境与主导产业间的关系而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产业科学布局的高质量导向,意味着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产业发展场域良性互动,不仅能够通过拓展要素供给和市场空间而扩大产业规模,而且能够通过引导有效竞争和凝聚创新合力而升级产业链条和结构效益。
江苏立足自身经济大省、制造业强省的实际,充分发挥产业基础坚实、科教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市场规模巨大等优势,坚持集群导向和特色导向的基本思路,积极推动产业科学布局。在制造业领域重点打造包括16 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 条产业链的“1650”体系,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重点打造包括5 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10 个国内领先的产业集群、10 个引领突破的未来产业集群的“51010”产业集群体系。各地市均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核心主导产业,例如,苏州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南通聚焦船舶海工、家纺服装、电子信息等产业,徐州聚焦工程机械、食品加工、能源等产业。
然而,必须看到江苏在产业科学布局方面还存在较大改进空间,距离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任务要求还有差距,对全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支撑作用还有待提升。一是自主创新能力存在短板,部分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面临被“卡脖子”问题,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面向全省乃至全国、全球自主优化调整产业布局的能力不强。二是高端创新要素供给不足,创新要素跨区域跨部门自由流动不畅,创新要素对其他资源要素的引领力与聚合力有待加强,全省产业科学布局面临诸多要素瓶颈约束。三是创新政策协同集成水平不高,创新链与产业链、价值链、资金链、人才链的融合程度不深,制约了全省产业科学布局的顺利实施。四是创新水平的区域差异明显,苏北地区明显低于苏南地区,县域明显低于地市,乡村明显低于城镇,导致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不强,制约了全省产业科学布局的施展空间和正向溢出效应。
产业科学布局的核心是要服从并服务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高质量发展,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驱动。依托区域创新引领产业科学布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对区域创新生态进行全面优化升级,才能真正实现产业科学布局。
补齐创新设施短板,夯实产业科学布局的基础条件。前瞻规划、系统建设创新基础设施,加快提升创新能力和绩效,依托高质量的创新成果夯实产业科学布局的能力基础。凭借创新在现代化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创新设施建设带动交通、水电、通信、环保等传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产业科学布局提供便利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补齐欠发达地区的创新设施短板,提升其获取知识溢出效应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从而拓展产业科学布局的区域空间。
优化创新产业链条,激发产业科学布局的活力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成果在传统产业领域的推广应用,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步伐,协同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在存量维度上促进产业科学布局。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不断培育新型业态,丰富创新产业体系,延伸创新产业链条,合理引导创新产业的空间分布,在增量维度上促进产业科学布局。着力培育创新龙头企业,放大品牌效应,实施全产业链创新战略,增强对产业链价值链制高点的掌控能力,从而自主可控地推动产业科学布局。
升级创新产业园区,打造产业科学布局的平台载体。对标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化创新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创新园区的功能升级和效率优化,加快培育一批特色化产业集群,依托集群创新效应促进现代化产业的规模扩张、动力转换、结构优化和效益提升。健全创新园区的配套政策和治理体系,理顺功能区与行政区之间的关系,增强创新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全面赋能所在区域的现代化建设。
集成创新政策体系,健全产业科学布局的制度保障。围绕产业科学布局开展制度集成创新,强化顶层设计,推动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的协同配合,突破产业空间转移的制度壁垒和要素瓶颈,保障产业科学布局目标的顺利实现。构建权威高效的跨区域、跨部门协调机制,倡导规范有序的区域产业竞争,探索协同共赢的区域产业合作机制,凝聚推动产业布局优化的多元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