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胡怡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在1958年5月1日开始试验播出,与此同时新中国第一档少儿节目《小小俱乐部》也播出了。经过六十五年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少儿电视节目,陪伴了一代代人,丰富了少儿的精神世界。如今我国进入了5G时代,互联网技术水平也快速提升,媒体的融合促进着更多元的传播形式,这也给少儿电视节目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少儿电视节目作为少年儿童教育和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影响力。它们可以通过电视节目向社会实现价值观的传递、品德和文化的传播,通过音视频结合对儿童早期的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健康的个人价值观和道德观。《网络小主播》(iCarly)是美国尼克儿童台推出的少儿情景喜剧。该剧是媒体融合的优秀案例,通过融媒体嵌入影像,模糊真实与虚构、媒体内容制作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边界,鼓励少儿观众通过使用融合媒体技术,成为剧集的共同生产者,加速了受众、电视文本与制作空间在全媒体平台中的碰撞。
媒体融合为少儿节目电视节目带来了更多的创新与跨界合作的可能性,也可以提高内容的多样性和高质量的创作。例如《熊出没》通过与游戏、玩具打造属于自己的IP现象,取得了不俗的商业成绩。同时少儿电视节目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可以不断拓展少儿电视节目的形式,通过4R技术,进一步提升观众的体验感。通过各个媒体和平台的传播使得少儿电视节目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在提高传播效果和影响力的同时,也为其带去了更多商业机会,提高资金支持,以创造更多更好的少儿电视节目。
少儿电视节目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但是分类的过杂过乱,如果要创新就必须要明确定位,分析受众的情况,细分受众定位。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推出更多符合他们认知、心理、情感和审美的节目,不能笼统地把0~18岁的“少儿”作为所有少儿节目的受众,特别是青春期的少儿正处于主观自我时期,更加需要有益其身心发展且足够吸引的少儿电视节目。特别是在传播内容的定位方面,有两大问题,一个问题是某些省市的少儿频道中会播出与少儿完全无关的电影电视,另一个是播出很难的知识内容,导致少儿难以接受和理解。有很多类型的电视节目都面向儿童,但目标年龄段和内容定位不够清晰,有些节目甚至包含了成人内容。例如,在其中一个儿童游戏秀节目中,出现了很多成人特别效果,如火焰、爆炸、烟雾等,这些都是不适合儿童观看的内容。这导致了一些家长对这个电视台的少儿节目产生疑虑和不满。少儿正处于接触世界,认识世界的关键时期,少儿电视节目在此时也应发挥着重要且特别的作用。而上述问题也导致少儿电视节目无法发挥其价值。
少儿电视节目的类型变得愈加多样化,但是调查发现真正受少儿喜爱的却越来越少,究其原因是其内容不够创新,过于陈旧。许多少儿电视节目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很相似,缺乏独特性和创新性。比如,儿童故事、动画片、歌曲类节目等。首先,因为少儿电视节目的制作人都是成年人,导致成人化视角看世界,无法与少儿统一,缺少童真,节目理念落后。许多少儿电视节目只是单纯地向观众提供信息,而缺少和观众进行互动的元素。少儿电视节目应该考虑向观众提供更具互动性的内容,比如与观众互动、让观众参与进来等。其次,有些制作过度追求利益,创作的节目看似多样化,实则复制严重,节目质量堪忧,缺乏经典精品的节目。比如,儿童科普类节目、儿童体育类节目、儿童综艺类节目等的开发不足。再次,单纯的通过电视节目宣传教育,没有看到电视节目的娱乐性,导致孩子们在看电视节目时无法放松。许多少儿电视节目的制作技术较为简单,缺乏创新的技术手段,无法吸引年轻观众的目光。少儿电视节目制作方应该更注重技术创新,以提高节目质量和吸引力。而正是如此,导致很多孩子不再喜爱少儿电视节目。由此看来,少儿电视节目急需以“少儿视角、少儿语态、少儿传播”打造适合孩子成长的精品化少儿电视节目,制作出更加适合少儿且少儿喜爱的节目内容,挖掘寓教于乐的传播形式。
如今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短视频,数字电视的普及使得少儿更多的注意力从传统媒体的少儿电视节目中转移。一个电视台只依靠在有线电视平台上播出这些节目。这虽然可以吸引到很多孩子的观众,但也会错失其他潜在的观众群体。对于那些没有有线电视的家庭或那些关注不同类型媒体的家庭来说,将无法达到广大的受众。此外,只依靠在有线电视平台上播出少儿节目还会限制广告商的选择,因为某些广告商可能更愿意在其他媒体上展示产品或服务。其他可能的传播渠道包括网络和视频流媒体平台、无线电视发行、DVD和蓝光光盘、游戏和应用程序等。如果电视节目只局限于有线电视的播出,那么就错失了机会抵达广大人群和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以CCTV14为例,在21世纪初成立初期,有非常多有趣吸引人的少儿节目如《大风车》《七巧板》等,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多观众分流,少儿们可以随时打开网络搜索自己喜爱的动画片,也就更加不愿意花时间去等固定时间,且制作老旧的少儿电视节目了。随着很多移动电视端推出很多游戏类的解说动画等质量良莠不齐的节目,使得少儿接受了很多零碎的信息,对待长期需要等待更新的节目就更加变得不耐烦。如果少儿节目不根据自己本身的特色拓展传播的渠道,就会使自己的宣传面越来越窄,而到最后走向停播。
主持人在少儿节目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少儿电视节目主持人自身的素养会直接影响少儿观众的言行甚至是价值观。而少儿节目主持人与其他节目主持人最大的不同在于观众的特殊,孩子们处于一个不了解世界的时期,此时接触的很多内容将可能直接改变孩子此后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少儿节目的主持人需要的是充满童真且寓教于乐地引导教育孩子。而不是过度的成人化,功利心地去与孩子们交谈。有些电视节目为了突出少儿主体性,而让少儿担任节目主要的主持人,没有体现孩子的童真,循规蹈矩地朗诵原本制定好的台词,这也只能是噱头。有些少儿节目主持人只是讲大道理,替孩子们做决定没有等待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这样只会让少儿观众与节目越走越远。
不难发现,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兴媒体技术不断涌现,媒体融合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少儿电视节目在这样的背景下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才能真正做到与市场同步。在此背景下,有些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和电视台开始针对少儿节目品质做出改善,做了一些努力,例如CCTV少儿频道推出“品格故事堂”栏目,该栏目重点播出一些传统文化和民间故事,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教会孩子们爱国、尊老、学习等一系列好习惯。美国PBS电视台推出了一个名为“幼儿自然(Nature Cat)的卡通动画节目,该节目以自然、生态环保为主题,内容寓教于乐,通过卡通人物向孩子们介绍各种动植物,激发孩子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上案例可以看出,提升少儿电视节目品质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且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各个方面改善节目质量,提高少儿的视听素养和文化素养。
媒体融合无疑为少儿节目增加了更多的互动体验感,对于Z世代的少年儿童而言,互动性双向的节目才能更具吸引力。未来不同的媒体之间的整合会更加完善,这也就要求少儿电视节目有清楚定位文化内核,并且可以传达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念,为少儿群体健康成长提供帮助和引导。作为少儿节目独特的教育意义,传播内容的质量将会影响到少儿今后的人生发展。新媒体时代,对于少儿电视而言,无论是受众、内容生产还是传播营销,其边界存在着多种复杂可能性,但有一点是根本性的,那就是少儿主体性的坚守和回归。
随着新媒体时代不断发展,媒体间相互合作已经成为当下时代不二之选。现在早已不是当初的“一对一”模式,而是窄播化,受众与媒体互动的模式。英国的BBC有三套青少年儿童节目,即针对婴幼儿受众0-6岁的CBEEBIES频道;针对少年受众6-12岁的CCBBC频道和针对16-34岁之间的青年受众开设的BBC3频道。我国少儿电视节目如果要在5G时代发展壮大,就应该首先找准自身定位,并结合时代需求,与新媒体技术结合形成一种特别的教育体系。通过细致地分析不同年龄段喜爱的类型和观看的时间制定出更加创新的节目内容和形式。只有定位清晰,符合各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发展和兴趣所在,才能发挥融媒体这个大平台的作用,才能够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越走越远,吸引更多的观众回流。
当前融媒体环境下,我国少儿电视节目数量不断增加,但是质量的提升却有待加强。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教育成为了衡量一个少儿节目的重要标准,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传递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都需要以儿童的认知和心理特点为出发点,把握好儿童心理阶段的特点,以尽可能吸引并启发儿童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因此,生产高质量的少儿电视节目内容是创新的主要任务。坚持质量与创新并存,充分尊重少儿的纯真性,孩子们希望在电视节目中获得乐趣,不喜欢“教条式”的说教,但是带给孩子轻松娱乐的同时也应该时刻关注教育。在传播形式和表现手段上的表达不能矫揉造作,要与少年儿童观众平等对视,真正站在儿童的视角去创作他们喜爱的节目形式,与他们心理相同,而不是过度长辈式表达,使其失去原本的滋味。以英国动画片《海底小纵队》为例,这部动画片打造了一组可爱的海洋冒险家,通过讲述他们在水下世界中的冒险和探险故事,通过教育孩子们关于海洋和地球的基本知识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通过打造节目品牌,守正创新,不仅要满足孩子们的娱乐需求,还需能够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兴趣爱好。其次,少儿电视节目需要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儿童的身心健康对于其成长发育至关重要,少儿电视节目应该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通过健康知识的传递、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提高儿童的身心健康意识,以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最后,少儿电视节目应该有趣、富有创意,以吸引儿童观众的注意力。儿童是好奇而富有想象力的,少儿电视节目应该创造出适合儿童成长的小世界,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创意,设计出富有想象力和趣味性的内容,使儿童能够快乐地成长。安徽教育电视台推出了“守望自然”栏目,该栏目主要介绍动物、植物等自然科学知识,通过采访专家、互动游戏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们体验到科学的魅力。少儿电视节目需要充分提升少儿电视节目创作的水准,这样才可以在融媒体时代的激烈竞争市场中站稳脚跟。
各个媒体大融合成为当今的主要趋势,网络媒体高速发展的当下也需要与传统媒体合作,将传统媒体的信息传递速度快、内容覆盖面广、可信度高等优点与新媒体的便利性、互动性、个性化等优点相结合创造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少儿电视节目应该借助互联网平台,深入“互联网一代”的需求,向少儿提供多样化的功能。国内的视频平台,如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等,都开设了少儿频道,并且也推出了大量优质的少儿电视节目。观众可以自由选择在电视上或者是移动设备上观看,非常方便快捷。而社交媒体也是一个扩大影响力必不可少的手段。例如,可以与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打造少儿专属栏目,制作优秀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的竖屏短视频吸引更多少儿观众。结合少儿节目的特色,打造融媒体背景下少儿电视节目的新发展。
一个完美的少儿电视节目制作团队需要多方合作,不仅仅是主持人,还有编导,不仅要具备本身的专业素养,同时还需要兼备教育素养,少儿心理学素养等。少儿的不可控性和喜欢问“为什么”的好奇心更加需要团队有完善的知识结构来应对节目中更多真实的诉求和突发状况。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还需要不断地学习,需要主持人多才多艺,需要编导站在儿童的视角不断丰富节目的教育意义和趣味性。特别是专业的少儿主持人应当与少儿平等沟通同时能够用肢体语言和有声语言有效的引导少儿。在这方面,《罗吉先生的邻居》堪称典范,这是一个幼儿社会性教育节目,作为这个节目的主持人罗吉先生在电视上与电视机前的“邻居们”(观众)互动的时候,常常用特写画面对着镜头讲话,并且有长长的停顿等待着小观众们的回答。在这一“慢条斯理”的互动中,幼儿将罗吉先生当作一个拟社会性的同伴,会积极地参与到节目中。在泛娱乐化的当下,少儿电视节目的专业人员应当避免过度娱乐,用良好的文化素养,润物无声地引导孩子,把少儿电视节目的教化作用发挥到最大。
媒体融合背景下,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重要性。通过多媒体交互性的技术和手段,增加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掌握好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紧密贴合市场的需要,创作出少儿观众真正需要的电视节目,不断创新节目内容、形式,增强社会责任感,并加强行业合作,才能够实现少儿电视节目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