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2023年諾贝尔奖正式开奖。首个揭晓的奖项是生理学或医学奖,匈牙利科学家卡塔林·卡里科和美国科学家德鲁·韦斯曼荣膺该奖项,以表彰他们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这些发现使针对新冠感染的有效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的开发成为可能。长期以来,将mRNA应用于疫苗的尝试遇到许多挑战,因为mRNA作为疫苗无法满足合格疫苗需满足的两个基本条件:安全性与有效性。首先,将mRNA直接注射到实验动物体内可引发强烈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甚至造成死亡;其次,mRNA稳定性差,在体内表达效率低,无法真正激发抗病毒能力。因此科学界和制药界一度并不看好mRNA的应用前景。但卡里科最终与韦斯曼合作解决了mRNA疫苗应用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名誉教授皮埃尔·阿戈斯蒂尼、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教授费伦茨·克劳斯和瑞典隆德大学教授安妮·吕利耶,以表彰他们在“产生阿秒光脉冲以研究物质中电子动力学的实验方法”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其中,安妮·吕利耶成为第五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女性。据诺贝尔奖官网介绍,三位获奖者发现了一种产生极短光脉冲的方法,这种光脉冲可用于测量电子移动或能量变化的快速过程,为人类探索原子和分子的内部提供了新工具。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主席伊娃·奥尔森表示,三位获奖者的工作将为光脉冲在电子和医学等领域的应用铺平道路。
10月4日,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蒙吉·G·巴文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路易斯·E·布鲁斯和美国纳米晶体科技公司科学家阿列克谢·伊基莫夫,以表彰他们在量子点的发现和发展方面的贡献。据了解,纳米晶体指晶粒为纳米尺寸的晶体材料,或具有晶体结构的纳米颗粒,一般尺寸小于100纳米。直径小于10纳米的半导体纳米晶体,则通常被称为量子点(Quantum Dot)。这个名字,来源于其独特的量子限域效应或量子尺寸效应。这些最小的纳米技术组件现在可以传播电视和LED灯发出的光,还可以指导外科医生切除肿瘤组织等。
10月5日,202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挪威剧作家约恩·福瑟,以表彰他“创新的戏剧和散文,为不可言说的事情发声”。这也是继2005年的哈罗德·品特之后,再次由剧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据了解,约恩·福瑟以新挪威语创作了大量作品,涵盖了各种体裁,包括戏剧、小说、诗集、散文、儿童读物和翻译作品。虽然他是当今世界上演出最广泛的剧作家之一,但他的散文也越来越得到认可。在北欧,约恩·福瑟知名度很高,被称为“当代易卜生”,2010年就获得了被称为“戏剧界的诺贝尔文学奖”的易卜生奖。
9月27日,在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滑板女子街式决赛中,经过两轮“线路”和五轮“大绝招”比拼,年仅13岁的中国小将崔宸曦表现惊艳,以总分242.62分的成绩摘得金牌。出生于2009年的崔宸曦是本届亚运会中国代表团中年龄最小的运动员。她在夺金后,也成为中国亚运历史上年龄最小的金牌得主。
据报道,崔宸曦自三岁起开始接触轮滑等项目,十岁起正式与滑板结缘。她曾用“一见钟情”来形容第一次接触滑板时的感觉。“刚开始也没有想着走专业路线,但是站上滑板之后就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后面练动作也练得特别快,然后一路走到现在。”崔宸曦这样说道。经过三年多的练习后,崔宸曦顺利进入了国家队。一路走来,崔宸曦也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毅力。遇到伤病,她从不叫苦叫累,而是默默咬牙熬过去。有时候训练也会让她觉得辛苦,但获胜带来的成就感一直让她坚持到现在。
在拿到亚运金牌后,崔宸曦的职业生涯也迈向了新的高度。对于以后的目标,她说:“我还想站上奥运赛场。”
10月2日,杭州亚运会马术三项赛最后一项场地障碍赛进行终极对决。经过激烈角逐,由华天、包英凤、孙华东、梁锐基组成的中国队,以总罚分86.80摘得三项赛团体赛金牌,日本队获得银牌,泰国队获得铜牌。华天同时获得三项赛个人赛金牌。这是自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正式设置马术项目以来,中国队首次获得亚运马术项目金牌。
据了解,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华天成为第一位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马术比赛的骑手。2014年仁川亚运会和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华天分获马术三项赛个人赛亚军和季军。在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上,华天领衔的中国队获得三项赛团体赛第九名,创造了中国马术队的历史最好成绩,也是亚洲队伍在该届奥运会上的最好成绩。
中国马术项目在等待超过40年后一尝亚运金牌滋味,这是令人兴奋的事情,但不是这支队伍前进的终点。事实上,本届杭州亚运会中国队的参赛阵容就是目前中国马术的“最强阵容”。进入全新奥运周期,他们也已经为中国队锁定了巴黎奥运会的参赛资格。
9月21日,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携夫人阿斯玛抵达杭州,开始为期一周的访华之旅。在9月23日晚的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当叙利亚代表团入场时,转播镜头对准了叙利亚总统夫妇,阿斯玛扎着马尾辫,身着黑白印花连衣裙,一边向运动员招手致意,一边做出比心手势。凭借时尚着装和大方举止,被法国媒体称为“东方戴安娜”的阿斯玛,在访华期间也迅速“圈粉”。
据了解,现年48岁的阿斯玛出生在英国的一个叙利亚移民家庭。阿斯玛曾就读于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在一次学校组织的酒会上,她邂逅了赴英留学的巴沙尔·阿萨德。长期以来,阿斯玛为叙利亚的教育、慈善和卫生等作出许多贡献,被当地媒体誉为“沙漠玫瑰”。
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后,一些西方媒体称阿斯玛带着孩子跑到其他国家避难,她站出来戳穿了谎言:“打一开始,我就待在叙利亚,从没想过去其他地方。叙利亚是我的国家,我要永远待在这里!”随后,阿斯玛成立了叙利亚发展基金,并倡导妇女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