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荣
李清照是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她的词具有独特的风格,擅长白描,善用口语,语言清丽,情感细腻,形成了特有的“易安体”。李清照写下了许多关于花的词作,她的词中花的种类繁多,论出现次数较多的当属莲花、菊花、桂花与梅花,这也是词人心中最为钟情的四类花。李清照将自己的喜怒哀乐浸入花儿的一枝一叶上,随着自己不同的人生经历,这些花儿依次呈现出不同情态,凭借李清照笔下情态各异的花意象,可以探寻词人内心丰富的情思之美。
本文以王学初校注的《李清照集校注》所收集的文本为参考对象,该集一共收录了李清照词57首,其中有43首词是王学初先生认为可信的李清照作品,另外14首词存疑。李清照的43首词中,谈到花的有31首,直接提到花名的有23首。出现的花有莲花、荼蘼、海棠、菊花、梅花、梨花、蘋花、桂花、棠棣、兰花、丁香花,总共十一种。在众多花类中又以梅花、菊花、桂花、莲花的描写数量较多。据统计,谈及梅花的有16首,菊花的有5首,桂花的有3首,兰花的有3首,由此可见李清照对此四类花的情有独钟。花意象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一、寒梅点缀琼枝腻——梅花
梅花是李清照词作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花卉意象,它与李清照的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按照主题可分为三类:
一是表达爱情生活的甜蜜和幸福。《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借着买花、赏花、戴花、比花一系列的动作,展示出一幕沉浸在热恋当中的小女儿的风情和韵味。一个“怕”字生动地写出了少女的心声,担心含苞待放的花儿比自己更美,而“徒要”即一定要,又表达了对自己青春容貌的自信,表面上看好像是要和这一朵花比出高低,其实只是故意逗趣撒娇,想让丈夫好好看自己,整首词充满了爱情生活的甜蜜。《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在冷峭的早春,梅花展露出动人的姿态,既如含羞带笑的佳人般妩媚,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般纯洁,若花情能喻人情,那这无限的花情必然寄寓了诗人对人生的美好想象。
二是倾诉对亲人与家乡的思念情怀。《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挼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词人伴着梅花的清香入睡,梦见丈夫从远地归来,正欢喜之时却又被梅香冲破好梦而醒,这句“梦远不成归”集中表现了词人强烈的思乡怀人之情,因梦境勾起了浓浓的思念情怀,使词人再也无法继续入眠,只得百无聊赖地摆弄花枝上的残蕊,消磨时间,连用三个“更”字使人物的感情随着音调的更迭而升华,更显情感之真挚。《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写道:“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这首词写怀念故乡,可词人笔下写怀乡之痛特别点出初春“心情好”,表达上看似矛盾,实则词人下阙“忘了除非醉”一句中的“忘”字交代了原因,就是因为遗忘了才会心情好,所谓的心情好也不过是李清照借酒消愁的结果。《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更进一步书写词人思念家乡的醉态与苦态,此时李清照的心里早已不是当年怕情郎笑自己不比花美,而是怕花笑自己老了,怕自己回不到曾经,醉里插花是李清照在故乡、故人皆不得相见时的痛苦之举,沉淀着复杂的情感。
三是寄寓深切的身世家国之情。《清平乐·年年雪里》:“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这首词是李清照南渡后所作,不同于南渡前咏梅词中象征着词人美好生活的梅花,词人在故国沦陷、被迫南渡、丈夫病故以后,此刻重见梅花,只感到物是人非。词人从往昔之赏梅写起,到今日之怜梅告终,用今昔生活的强烈对比,充分显示了词人抚今追昔、怜花而自伤的痛楚之景,整首词凝聚着国破家亡、漂泊天涯的凄凉之情,展示出深广的思想境界。
二、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菊花
咏菊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后有陶渊明独爱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代文人不约而同地赋予菊花高洁的品质和隐士的品格。李清照对菊也同样倾情,她不仅吟咏赏菊的芳姿,在她隽永的笔下,孤傲的菊花化身为纤细瘦弱的女子,满载着词人的哀情忧愁,造就了女性视野下独具一格的菊花情致。李清照常用菊花表达对自身的怜惜,惜花怜花亦自怜。《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暗香”通常指梅花,出自北宋诗人林逋咏梅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此处的“暗香”指代菊花。“有暗香盈袖”是李清照喝酒把花的情态,“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以黄花比人,告诉我们门帘里的那位女主人公已经比瘦弱的黄花还要憔悴了。再如《声声慢·寻寻觅觅》“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词更加开宗明义,以菊花之落比喻己之憔悴。《多丽·小楼寒》中“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一句,点明自我的心迹,如果人的感情与境遇都好,自己又何必借菊遥想屈原与陶潜的处境呢?词人清醒地意识到现实的残酷并非理想情怀能解救,她无法达到“悠然见南山”的境界,只好用菊花倾诉自己可怜的形貌与无可奈何的心情。
三、暗淡轻黄体性柔——桂花
在咏桂词中李清照除描绘桂花的形体、香味、功用外,最主要的意图是呈现其风韵。为了突出桂花风韵,词人极力营造冲淡娴雅之境,甚至可以说她的三首咏桂词皆极力营造出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的风貌。李清照在咏桂词中表现的场景和情思都是非常单纯的,在这三首词中不是单纯咏桂之美好,就是让自己在提及桂花时呈现出冲淡的场景与风雅的行止,且尽量不掺杂世俗情绪在里面。如《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此词从自身之形貌——“两鬓华”,活动——“煮茶、卧看残月”,房外景——“门前风景雨来佳”,到最后淡笔勾勒桂花来看,丝毫没有咏菊与咏梅词中的哀怨和企图自适的话语。另外,在咏梅咏菊词中,词人利用花的情态说明人的情态,而此处却更像是人在配合着花的情调。咏梅、咏菊词看似与李清照的情绪最有关联,也最能阐述李清照的生活,但恰恰是和自己的生活与情绪太相关了,花追随人的情绪,也感染着人,与桂花相比,是为俗。《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写道:“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笔下的桂花是如此的高洁风雅,与自己为俗事烦恼的形象大不相同。在词人的心中桂花意味着淡远的隐士人格,是诗人所憧憬的理想品质,拥有着独特的心灵地位,菊花梅花则是日常生活里的情绪象征。
就此看来,桂花在李清照心目中是最为理想性的存在,她将桂花推到最高的地位——“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四、误入藕花深处——荷花
咏莲词的主题中,莲花时而被李清照拿来当游兴的背景,如《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时而比喻自己之孤独老去。其中,以花喻人的状况多可从上面所言的咏梅、咏菊中见到。但就人与花之间的互动来说,咏莲词却不如咏梅词与咏菊词那么深刻,也没有咏桂词那般存在着一种高雅的距离感。《如梦令》一词写来格外天真可爱,“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词记录了词人青年时期的一个生活片段,叙事写景交织成文,仿佛能亲眼目睹词人回舟却又误入藕花丛中的画面,极富立体感。它不像后来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那样带着富贵之气,也不像晚年的《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那样带着哀凄之气,纯粹自然地展现了词人青春时期的烂漫与野趣。像这样带有天真自信的咏花词,除上述《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外,就只有这一首让我们窥见李清照珍贵的少女情怀。
总之,从上述李清照词中四种花意象的分析可知,李清照的咏花词蕴含着各不相同的情思,若要探寻其中的韵味,必须将每个系列内所呈现的主题结合起来看。咏梅词中有爱情中的甜蜜与幸福、怀人怀乡、忧国伤身三个主题;咏菊词代表着自怜主题;咏桂词则是赞赏桂花的高雅品格;咏莲词象征着少女无忧无虑的情怀。可以看到除咏桂词外,其他词明显牵涉作者个人情感——思人、忧国与爱情。词人对于梅是最亲近的,菊为次、莲次之,桂再次之。咏梅词中词人对自己的感情谈得最多,感情也最深,在梅花詞里作者有专属于自己的回忆;咏菊词就比例来说以自怜自伤为要点;咏莲词则是属于生活的情态,暗含着伤独的情思;咏桂词里人与桂则充满一种优雅的距离。四种咏花词中,李清照对于桂花的评价最高,却也离自己最远。因为桂花对于李清照来说是一种理想性的存在,亦无任何俗事可沾染之“骚人可煞无情思”。但就生命实质的意义来说,梅花、菊花、莲花却是胜过桂花的,李清照在梅、菊、莲词作中的姿态是最富情感的。
五、结语
纵观李清照的一生,由少女时期的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到中年的痛失伴侣、踽踽独行,再到晚年的孤苦无依、飘零寓居,尤其是她的晚年饱含酸楚、孤独与坎坷,一生的轨迹像极了花儿由开到盛,由盛到衰的过程。可以说,李清照词中的花,不管是菊花、荷花、桂花还是梅花,既是她的心理慰藉,又是她的人生写照。在花的映衬下,她的人生行迹得以充分展现,这也让她填成了一首首流传至今的词作。后人在读她词作的同时,亦会借着词中的花卉近距离地探寻词人的情感世界,在时光的流转下完成心灵的交融。